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非常恐怖,让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这种疾病。了解糖尿病这种疾病,首先应该了解糖尿病病因有哪些,从病因入手,积极的做好防治,减少糖尿病发病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同时,了解...
为啥生活好了,反而易得糖尿病?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比欧美国家肥胖程度轻,反而易患糖尿病? 武汉协和医院最新研究揭示,经济转型国家糖尿病高发可能与营养水平快速提升导致的追赶生长有关。 “元凶” 数...
国外有研究表明,工作负荷和压力过大的人,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84%。 “由于长期处于三高――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工作状态,我国90%以上的医护人员都与亚健康相伴;而他们对自身健康的三低――低...
据日前《英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报道,某些种类的水果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下降有关。但换算为等量的果汁后,却增加了风险。到底是哪些水果如此神奇? 该研究证实,每周食用三份水果(不分种类)的...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研究调查表明,每天习惯午睡30分钟以上的人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的几率更高。 英国《每日邮报》称,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7009名45岁以上的男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以上...
人数增加与诊断标准变化有关 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5.5%。5年间,糖尿病前期人群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与诊断标准变化有重要关...
研究人员通过对1.5万多名英国女性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与13岁开始来月经的女孩相比,那些在8~11岁来月经的女孩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高出70%。 研究人员指出,此次研究表明,提早进入青春期会增加女...
为了研究水果和蔬菜摄入对超重和高危心血管疾病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公共健康中心的Wallace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增加水果和蔬菜等的摄入量对体重保持不变的高危心血管疾病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发现,如果领导太难伺候,员工压力大,常加班,办公室气氛紧张,会给员工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的压力会引发免疫细胞基因活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促...
香港糖尿联会进行调查发现,患上糖尿病的市民,家人有一半机会亦会患病,而且发病时间较早。 香港糖尿联会于2008至2012年间,访问了超过1200名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患病歷史、高血压及体重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中...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美国《传染病杂志》刊登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体重超标的人群中,导致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也会导致2型糖尿病危险大大增加。 新研究由美国纽约大学环境医学教...
远离糖尿病的10条黄金法则: 1.多吃全谷物、粗杂粮,保证饮食多样化。 2.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调控血压有奇效。 3.每天保证奶类、大豆、豆制品的摄入。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发表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爱吃肉者即使摄取大量蔬菜和水果,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还是较高。一项对6万多名女性所进行的长期研究发现,肉类、奶酪和其它成分的酸性饮食与患II型糖尿病,即成人糖尿病有关...
特殊类型糖尿病不同人种致病基因有差异 吃得好,动得少,糖尿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其中许多小患者是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简称MODY型糖尿病)。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
上海读者程女士问:我不是糖尿病患者,但是我家里有长辈是患者。我现在准备怀孕,怕有隔代遗传,请问该怎样预防?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伟医师答:糖尿病的遗传病因很复杂,有的是单基因遗传,有的是多基因遗传。最常见...
糖尿病的遗传非常复杂,迄今并未十分清楚。子女从父母那里可能得到容易患糖尿病的基因,加之一定的环境因素,彼此互相影响,则可能得病。在这里,环境因素主要充当导火索和催化剂的角色。在不同的人种或民族,遗传所起的作用...
“孩子胖点没事,多可爱。”家长朋友们要注意了,曾经您以为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Ⅱ型糖尿病,已经盯上了那些爱吃垃圾食品的肥胖孩子。 数据显示,英国10岁到20岁之间的青少年,约有1/5被临床诊断为肥胖,并有心脏病、...
研究表明伴侣一方患有糖尿病,另一方患病风险增加26% 夫妻生活在一个家庭中意味着分担义务和责任,但同时或许还意味着要分享对方的糖尿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夫妻一方患有糖尿病使另一方患上糖尿病...
女性更年期指的是女性45~55岁(绝经期),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有调查显示,女性在45岁以后血糖水平平均高于同龄男性,更年期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更是高于男性。 更年期内分泌改变 胰岛功能受影响 血糖浓度的...
降糖不等于防治并发症 患者误以为降糖就能防治并发症,给并发症可趁之机。高血糖以及血糖波动都会对血管、神经、代谢、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而降糖对这些损伤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有的患者血糖不高,可便秘、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