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糖友并发胃肠运动障碍

  50多岁的王女士最近老是觉得恶心、呕吐、腹胀,到当地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胃炎。可是中西医看了无数,毛病拖了近半年都没好,整个人也折腾得没了精神。后来到成都医院做了全套身体检查,这才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糖尿病性胃轻瘫”。

  约70%的糖尿患者存在消化间期胃肠运动障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增高、劳动强度的减少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1980年全国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1995 年全国19省市25岁以上21万人群筛查结果,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5%,较15年前增高3.7倍。

  据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延缓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而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的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较少。有专家通过对多例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功能的研究,发现约70%的糖尿患者存在消化间期胃肠运动障碍。胃体部和心脏一样也存在具有起搏功能的组织,它能产生自发的节律性电活动,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胃动过速、胃动过缓或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胃动过速与胃动过缓交替出现)。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不为人们熟知的糖尿并发症

  尽管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但较少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不同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被人们所熟知。胃肠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肾脏、外周神经、眼底病变等)缺乏明显的一致关系,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出现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常波及消化道,引起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运动功能障碍,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饱胀、腹痛、腹胀、烧心、吞咽困难、腹泻、便秘等,其中尤以糖尿病胃轻瘫为突出现象;糖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其他因素如糖尿病所致微循环障碍,是引起并发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别与这些病混淆

  由于糖尿病胃轻瘫多表现为胃肠症状,因此特别容易与其他胃病混淆,专家提示要与下列胃病进行区别:

  胃下垂:患者常有腹胀及上腹部不适;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以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

  慢性胃扭转:常有非特异性症状如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烧灼感、上腹胀满或腹鸣,多于餐后诱发。尽管病人很少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但内镜检查常可发现食管炎。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