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研究人员称,当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估计达到2.8亿人,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6.4%。”最近,白领小麦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标题为《很多国家面临糖尿病失控》的报道,勾起了些许忧虑,“我老公还不到40岁就得了糖尿病,因为家里有这方面遗传,我现在更担心的是,我们的孩子以后也可能被遗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确实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然而比起遗传这一娘胎里带出来的、个人无能为力的因素,公众更应该关心的是“生活方式”。
发病2/3糖尿病可以预防
“基因这些年来应该没多大变化,然而糖尿病患者却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在遗传因素之外,生活方式起着很大作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如是说。
专家的观点来自于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生活实录。
刚刚跨入不惑之年的徐先生实在有些困惑:“我怎么就得了糖尿病了呢?”然而这种困惑很快就消除了。当他到医院就诊后,一对照医生说的一系列风险因素,发现自己占了好几样中年发福、不爱运动、有吃夜宵的习惯。
不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群加入到了糖尿病患者的队伍中,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一直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和自己没有关系。”
说起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医师表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模式发生改变,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让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减少,同时,饮食中热卡摄入的增加,最终导致人们体重的普遍增长,肥胖、超重的人群日益增多,引起糖尿病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患者中,1/3是由于遗传因素,另外的2/3是遗传与生活方式双重因素同时存在。这2/3的患者是可以通过预防抵制糖尿病的。”邹教授首先强调的正是控制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比如父母中有糖尿病患者,就更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就是不让自己发胖,因为肥胖会导致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幅上升。”
管理“夜生活”是关键
糖尿病让人烦恼,而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更是让人谈之色变。周健介绍说,“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损害全身各重要器官,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性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等,是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1型糖尿病早期少有这些并发症。2型糖尿病可在诊断前已存在,有些病人因出现这些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做的是,想办法不让这些并发症找上门来。邹教授一直告诉患者的一句话是:你能战胜糖尿病。“对待糖尿病,3分医疗,7分自我管理。”
“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一般在5年之内,胰岛功能可以得到恢复。”邹教授这样说。
按照邹教授的观点,在改善生活方式方面,“夜生活”是关键。“晚餐要少吃。晚上吃得多,对胰岛的伤害很大。除了控制饮食,晚上还要做运动。坚持运动,可以使胰岛降低血糖的功能得以保持,还要改变晚睡的习惯。”
Tips
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内科疗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等。如今,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又添了外科手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张频介绍,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是指以限制摄入、减少食物吸收为目的的胃肠外科手术,主要包括“Y”型胃肠短路术、改良简易型胃肠短路术、胆胰旷置术或十二指肠转位术、管状胃切除术和可调节胃绑带术。其主要机理为:减少了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降低患者的体重,减少由于单纯性肥胖的脂肪堆积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胃肠道重建后改变了肠-胰岛素轴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变糖代谢。
张频表示,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肥胖,因此对于身体质量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大于32,并且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应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体重正常(BMI<28)的患者以及高龄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和儿童糖尿病患者暂不推荐手术治疗。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