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表明,60~70岁人群(只有理论年龄的一半——,身体没有一点异常的非常罕见,95%以上都是“长病者”,糖尿病患者就是其中一部分。
纵观人类与糖尿病抗争的漫长历史,尽管曾经遇到过很多苦难,人类终究还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疾病本身决定糖尿病患者能否健康长寿中国 13亿人口中存在五种常见疾病,分别是肿瘤、冠心病、肝病、精神病和糖尿病,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治疗康复结果的评价来看,糖尿病从发病。发现、发展、治疗和康复来说,最具有优势。
这主要是因为:①发病有预见性。糖尿病发病原因虽然还不清楚,但下列情况是具有一定预见性的,比如有家族史的肥胖的人群,长期大吃大喝或暴饮暴食、情绪变化无常、长期忧郁和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长期酗酒的人群都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这些行为和嗜好都是可以控制的。即使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加强运动锻炼,延缓发病,甚至不发病。
②发现比较容易。无论是主动发现(体检)还是被动发现(偶然),都比较容易发现,且方法简单、快捷、花费少,少至几十元)。有条件者去医院体检,没有条件者可以自己用尿糖试纸或血糖仪经常监测尿糖和血糖水平吗,这些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③发展比较缓慢。从发病开始,一般五年之内不会有太多的症状,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性反应。
一旦发现了,如能加以适当治疗,绝大多数愈后会较好。④治疗认识明确。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只要尊重现实,科学治疗,坚持监测,不可收拾的结果是很少见的。目前最新推广的“七驾马车”(教育、饮食、运动、治疗、监测、情绪、关爱)一起跑,是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
⑤“康复”是与“糖”共处的结果。“康复是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状态。有人曾对8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其中30%为7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绝大多数与糖尿病和平共处都在30年以上。世界上与糖尿病共处时间最长的要算美国人威廉·斯德赛。
他8岁时患上了1型糖尿病,与糖尿病”和平共处“了70个年头。事实上,共处的条件并不复杂,重要的是坚持科学治疗、坚持经常监测、坚持乐观向上。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有能力保障患者健康长寿虽然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好没有最后的定论,但在治疗上应该说是“胸有成竹“。
近100年来胰岛素和其他各种降糖药物的使用,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大大延长。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由表及里、监测越发先进、防治讲究多样,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医学科技的发展点燃根治糖尿病的希望,尤其是疫苗治疗、基因治疗和移植治疗等,被认为是根治糖尿病、确保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的希望。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