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成功预防糖尿病

  2009年10月,糖尿病国际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世界糖尿病基金会确立的主题为“改变糖尿病”,这一论据首先来自中国大庆市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国际上第一个随机分组、以单纯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比国外同类研究早8至12年,也是中国惟一被国际认可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主席ALberti教授称为“糖尿病研究里程碑”,在24年前就开展了,而今整理的数据更令人惊叹。

  20年前糖尿病患者仅0.67%高危人群不预防。今93%患病

  20年前平均年龄46.6岁,仅仅是高危人群,血糖超标,不做任何预防,20年后93%的人都发生了糖尿病:

  其中17.4%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的人死于其他疾病;60%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还有16.2%的人发生了失明或采用激光治疗暂免失明。

  这是全世界首次获得的报告。日前,在“大庆研究回顾圆桌会议”上,继续这项研究的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这样报告。当年参加调查的568人中,已有142人死亡。

  20年前即主持这项调研的大庆油田总医院老院长胡英华教授则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20年前,大庆筛查的11万人口中,糖尿病患者仅有0.67%;今天,城市达到了4.1%,农村是1.1%。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少于印度,血糖超标者已达到4000万人。

  先富起来的城市率先防病

  糖尿病能否预防曾无调研

  24年前,大庆是中国最先整体富裕起来的地区,但胡英华教授已对大庆地区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进行了10年普查。1975年他便看到:大庆人的劳动量、运动量在逐日减少,饮食条件则越来越好(当全国人民使用粮票、肉票时,大庆发肉、发糖、发水果、甚至发啤酒),高血压、冠心病现象也显现出来。胡英华的高血压普查报告引起了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泰斗、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的关注,当时,世界性的预防高血压“莫尼卡研究”刚刚开始,吴英恺院士主持中国的研究。

  高血压与预防糖尿病有何联系?糖尿病能预防吗?当时尚不得知。刚刚从美国做访问学者归来的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孝仁教授,也找到吴英恺院士和胡英华教授,1985年这项关于糖尿病防治的调研便在卫生部和大庆市的支持下开展起来。

  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以分居民组、单纯干预生活方式而预防糖尿病的试验研究,美国著名糖尿病学专家彼特·白尼特教授也积极参与,正是彼特教授的建议,大庆调研在原有三个干预组——即饮食控制组、运动增加组、饮食控制+运动增加组三个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日常对照组,即日常生活什么都不控制不增加,以对照3个干预组的效果。20年后的结果就是:“未预防的高危人群93%患病。”

  饮食运动干预可降低发病率

  大庆20年经验成为世界里程碑

  大庆全市总动员,从25岁至74岁的11万人口中,筛查出600名糖尿病高危人群,630名刚刚患糖尿病者,还有600名健康者,都分成4组做调查,吴英华教授一一到3个干预组做干预:饮食控制组每天减少一两、最终达到控制在5两至6两主食,2两肉;运动组每天增加30分钟中等运动量,走步、骑车、打球都算;饮食控制加运动组则两项都检查。

  大庆人口的基础是部队复转军人,大庆人有组织纪律性,医务人员和干预组认真配合了6年,1992年,全球的第一个大规模糖尿病生活方式预防调研结果出来了,请看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发病率:

  不干预组发病率:67.7%;

  饮食控制组发病率:43.8%,减少发病率31%;

  运动干预组发病率:41.1%,减少发病率46%;

  饮食加运动组发病率:46%,减少发病率42%。

  研究结果首次证明,简单的以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在高危人群中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30%~50%。随后,芬兰、美国、日本也进行了类似调查,完全证实了大庆调查的准确性。

  大庆则在20年后,于2005年对4个组又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在高危人群中,3个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仍有43%的下降,且发病时间比不干预组晚了3.6年。

  糖尿病的预防还应更早

  精髓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李光伟教授引用了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对大庆糖尿病调研的评论:“我们提倡生活方式干预应更早开始,在血糖水平还正常时就开始,以能在早期预防糖尿病和它的主要后果心血管疾病。”李光伟教授认为,现在的难题是:

  “你说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他没听见;

  听见了他没理解,更不执行;

  执行了却坚持不了几天,坚持数年又复辟。”

  根据中国卫生部的《防治糖尿病宣传要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为:

  有糖调节受损史、血糖高

  年龄大于45岁

  肥胖

  Ⅱ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

  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脂异常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静坐生活方式者

  如此看,中国当前的糖尿病后备军十分壮观。胡英华教授今年84岁,24年前进行糖尿病普查时已有高血压史,他也发现自己的血糖偏高,便把自己也当做“干预对象”,并吃药降压降糖。现在,胡教授硬硬朗朗地对本报记者说:中国老年人的两个“坎”73和84我都走过了,精髓就是预防,管住嘴、迈开腿。本报记者纪涛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