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轻信单方、偏方、验方等,不仅耽误了病情,而且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接受正规治疗是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
由于老年人身体和疾病的特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日常管理必须注意其特殊性,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意药物对肝肾的副作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还有些老年人既往有肝炎、肾炎等病史,致使肝、肾功能不良。降糖药一般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故用药前应先检查肝肾功能,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否则,用药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肝肾负担,好比雪上加霜,一旦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就更棘手了。注意: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肾功能异常时不能用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时,应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
有些降糖药老年人不宜使用:①优降糖(格列本脲):磺脲类降糖药物中作用最强、最持久者非该药莫属。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加之老年人常有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清除能力下降,使优降糖在体内蓄积,持续作用,极易诱发低血糖,严重时会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当慎用优降糖。②降糖灵(苯乙双胍):长期服用降糖灵可引起吸收不良,易导致维生素B l 2和叶酸缺乏;大剂量应用可导致血中乳酸、酮体升高及电解质紊乱,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高达5 O%。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如心、肝、肾等疾患,服用后危险性更大。
及早使用胰岛素: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胰岛β细胞功能会越来越差。尽早使用胰岛素,有助于保护和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使用胰岛素要从小剂量开始,防止剂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视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错剂量。注意:推荐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在调剂量时,除能在液晶屏上显示剂量外,同时还可以清晰地听到“喀哒"声,不易发生剂量错误。患者亲属也应学会操作使用,尽可能帮助老人,以避免不良事件。
要特别小心夜间低血糖:老年人服用一些长效、强力磺脲类降糖药(如优降糖)时,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尽量不要选用这类药物,即使服用,也应避免每日3次平均用药。正确的用法是:小剂量时可早晨服1次;中等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
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最直接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老年人由于神经反应比较迟缓或存在神经病变,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症状(如心悸、冷汗、头晕等)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神志不清、嗜睡甚至昏迷,超过6小时即可致人死亡。这种隋况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人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因此,对老年人的血糖不宜控制过严。
注意控制餐后高血糖:有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而餐后血糖升高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此外,餐后血糖从早餐后一直延续到午夜,比空腹血糖时段长得多,因此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必须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
全面干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等,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同时纠正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等,只有多管齐下,控制多种危险因素,才能把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降到最低。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