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这些说法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对“笑是良药”的科学依据却知之不多。日本的一位基因学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最近正在破解其中的奥秘。他认为笑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它能激活人的某些基因。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这位专家的假说是,笑就是其中的刺激。
3年前,这位专家与一家娱乐公司联合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他们请来的合作伙伴是喜剧演员。专家希望这些演员能将他们的滑稽表演和俏皮话变成有效而低成本的治病良药。
在实验中,研究者先让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听一场枯燥的讲座,接下来再观看著名演员的喜剧表演,让他们开怀大笑。为期两天的实验表明,在笑过之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听完让人昏昏欲睡的讲座之后要明显降低。
另一项是与心脏病有关的实验。让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15~30分钟、分别取自喜剧片和悲剧片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4~8小时。看完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时,有19人血流加速。两种情况下血流速度的差异超过了50%。实验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或是服用一个疗程的降胆固醇药物。因此认为,开怀大笑等积极情绪会刺激某些特定基因的激素分泌,对血管内皮产生有益的影响,而内皮细胞广泛地分布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内壁上。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专家总共找出了至少23种被激活了的基因,其中18种被证明与免疫反应、信号转换和细胞周期有关,另外5种基因的功能目前尚未查明。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