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前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主要是果糖或葡萄糖,均为单糖,在摄入后可直接进入小肠被迅速吸收和利用。因此,用水果来补充糖分,特别是在低血糖状态下作为糖分和能量的补充,其作用迅速而有效。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进食后可产生饱腹感,可缓解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如果餐前进食水果,因为糖分和膳食纤维两种成分的作用,在进食后往往导致食用者食欲降低,使正餐的进食量减小,从而影响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的摄入。
2.餐后
很多人喜欢或习惯在餐后马上进食水果。其实,饭后马上吃过多的水果,会造成血糖浓度迅速增高,增加胰腺的负担;同时会阻碍甚至中断体内的消化过程,增加肠道的额外负担,减少某些营养素的吸收。
3.两餐之间
两餐之间是进食水果的最佳时期。一般可以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或是睡觉前2小时进食。正常人每日进食1~3次水果均可,种类和数量并无严格限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前提下,每日可在两餐间摄取一次低糖型或中等量糖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苹果、梨等。数量约为200克。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