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抑郁 “甜蜜”的忧伤

  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复发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64%的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曾有过一次抑郁。更为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不利于血糖控制,甚至会引发悲剧。

  糖尿病和抑郁症,互为因果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须时刻注意饮食管理,经常监测血糖、长期服药,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因此而感到内心痛苦,在得不到正确疏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可引起食欲旺盛,体重增加,还有的用药后会出现血脂异常,可能也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抗抑郁药物是否会引起胰岛素 ,增高血糖也在受到关注。抑郁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糖尿病病友的生活质量,给病友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后,会加重原有病情,增加治疗费用;加重孤独感,使病友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血糖控制不良,又增加了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此,抑郁症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友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

  糖尿病病人患有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抑郁后,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一开始会闷闷不乐,最终发展到悲痛欲绝;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躁动,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些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失眠、便秘、腹胀、食欲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前区疼痛,还会出现诸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并且服止痛药无效。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如何防治?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治疗,两者必须兼顾。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剂治疗。由于各类抗抑郁剂均会不同程度影响食欲、体重、血糖控制水平、认知功能和性功能,使用时应咨询医生,严密监测,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①明确自己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要明确自己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如血糖、血压、血脂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明确自己所患糖尿病的类型、病情的程度和是否有发症,以便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

  ②心态良好,毅力坚强

  首先,要以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与糖尿病打持久战。终身控制它就等于战胜它,使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让家属受累。

  ③掌握必要的糖尿病知识

  要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要多懂一些,超前一些,使自己成为最好的“保健医生”。只有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和它打持久战,才能不信“神医”和“神药”,以科学的方法坚持综合治疗,从而阻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病友可以通过听讲座和专家咨询、订报刊、浏览专业网站等多渠道学习,掌握必要的糖尿病知识。认真阅读1~2本权威性、科学性强的糖尿病科普杂志或书籍,通过阅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有关知识,如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

  ④与医生、护士交朋友 和病友交流心得

  交个比较熟悉您的病情、能够保持长时间联系和值得信赖的医生或护士为朋友。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多和身边的糖尿病患者交流治疗心得,互相关心和慰问,互相监督血糖控制情况,以积极的心态共同对抗病魔。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