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双“C”治疗模式

  “双C”治疗模式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Infusion,CSII)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的联合应用。临床上常常先给患者佩戴CGMS监测24~72小时,然后根据其监测结果,分析患者的血糖波动特点;再为其制定个体化的CSII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恰当的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使患者的血糖快速达到控制标准;最后还可以通过CGMS来判断治疗效果。可以说,“双C”治疗模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基本原理

  CGMS是一种用于收集糖尿病患者3~5天血糖动态变化资料的监测工具,由葡萄糖感应探头、电缆、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软件分析等5个部分组成。CGMS能够每5分钟记录一个平均血糖值,24小时可记录288个血糖值,经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用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即可获取患者3天内血糖连续动态变化的完整资料,被喻为血糖监测的“Holter”。

  CSII是一种能在微电脑预先设置的程序调控下自动工作的装置,由胰岛素泵、电池、储药器、输注导管、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等几部分组成。输注导管通过针头植入患者皮下组织,能够连续不断地向患者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基础量),进食前再按需要输入负荷量(餐前剂量)。CSII主要模拟正常人体胰岛B细胞胰岛素脉冲式的基础分泌和进餐时的快速大量分泌,使患者全天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现今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被喻为“人工胰腺”。

  适应证

  1.病情难以控制的脆性糖尿病。

  2.所有1型糖尿病。

  3.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和酮症者。

  4.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妇女妊娠者。

  5.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接受外科手术、抢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时。

  6.伴糖尿病肾病、自主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时。

  7.评估药物、饮食或运动治疗的疗效时。

  8.经常上夜班或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患者。

  疗效及优越性

  1.通过CGMS的监测结果,分析食物、运动等事件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合胰岛素泵剂量的设定和调整,提高其对治疗的随意性和依从性。

  2.“双C”治疗模式将有效的血糖控制手段与良好的血糖监测系统相结合,提供优化血糖管理方案,做到快速、平稳、精细降糖,改善糖尿病的远期预后。

  3.符合生理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未知的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等异常波动,最终得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是安全、方便、灵活有效的治疗方式。

  应用前景

  目前的“双C”治疗模式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需多次输入末梢血糖值来进行数值修正、操作相对较为复杂、结果获得滞后、监测范围有限(2.2~22.2mmol/L)、费用较高、对过高及过低血糖不能及时报警等等,但仍然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先进、最理想的一种模式。未来的“双C”治疗模式将可能是由胰岛素泵、血糖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体积更小的完全植入式闭环系统。它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全智能化、自动化地调整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成为真正的“人工胰岛”,以达到更优化的血糖管理。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