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治疗指南摘要

  问题1:餐后高血糖有害吗?

  主要证据陈述

  . 餐后和负荷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 素。[1+级证据]

  其他证据陈述

  . 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的增加有关。[2+级证据]

  . 餐后高血糖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有关。[2+级证据]

  . 餐后高血糖会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内皮功能的障碍。[2+级证据]

  . 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的减少有关。[2+级证据]

  . 餐后高血糖与肿瘤风险的增加有关。[2+级证据]

  . 餐后高血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有关。[2+级证据]

  建议:餐后高血糖是有害的,应该引起重视。

  问题2 治疗餐后高血糖是否可以获益?

  证据陈述

  . 使用针对餐后血糖的制剂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血管事件。[1-级证据]

  . 同时针对餐后和空腹血糖是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策略。[2+级证据]

  建议:在餐后高血糖的患者中应采用相应治疗策略来降低餐后血糖。

  问题3:在控制餐后血糖中,什么治疗方法是有效的?

  证据陈述

  . 低糖负荷的饮食对于控制餐后血糖是有益的。[1+级证据]

  . 有几种药物可以较好地降低餐后血糖。[1++级证据]

  建议:应该考量不同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来降低餐后血糖。

  问题4: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评价?

  证据陈述

  . 在正常糖耐量的个体中,餐后血糖水平很少会超过7.8mmol/l (140 mg/dl), 并且在餐后2到3小时内会恢复到基线水平。[2++级证据]

  . IDF和其他学会将正常糖耐量定义为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的血糖<7.8mmol/l (140mg/dl)。[4级证据]

  . 推荐使用2小时的时间框架作为血糖浓度的测量,这与大部分糖尿病学会和相关医学学会发表的指南相吻合。[4级证据]

  .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现有的最佳评价血浆葡萄糖水平的方法。[1++级证据]

  . 一般建议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至少每天进行三次SMBG;对于没有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SMBG的频率应根据每个个体的治疗方案和控制水平做出个体化的决定。[4级证据]

  建议:

  . 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应不超过7.8mmol/l(140mg/dl)。

  . 应该考虑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因为这是现有监测餐后血糖最实际可行的方法。

  .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应该尽可能频繁地监测,以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标。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