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病人应注意几点

  及时识别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和医疗开支。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先天造就的遗传因素已无法改变,因此,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防治策略,主要是要针对后天所处的环境因素,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早期筛查并合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要包括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饮食管理是防治的基础,要做到合理饮食,保持粗杂粮、细粮以及荤素的合理搭配,多食蔬菜,少吃高热量的食物以及零食,避免高脂肪饮食,杜绝可乐、糖水等“甜蜜杀手”。同时,饮食以清淡为宜(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并积极戒烟限酒。此外,除了“管好嘴”,还要“迈开腿”。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常保持适量的运动,成人一般为每日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调整血脂紊乱、降低血压、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运动还可放松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个好的心态对预防糖尿病有积极作用,一次巨大的打击有时足以诱发糖尿病。因此,一定要以健康为中心,生活上潇洒一点、小事糊涂一点,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时刻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三、必要的药物干预

  对于已经检查出了的早期糖尿病,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够理想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药物干预(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等)。相当部分的早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或进行不同程度的药物治疗即可转为正常。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为急于求成而放弃正规治疗,或听信虚假广告采用“偏方”治疗而耽误病情。

  四、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代谢疾病

  目前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5倍。因此,对上述疾病的积极干预,强化达标,对糖尿病的防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定期监测血糖

  由于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而糖尿病人被发现时可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所以,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关键的一点是:应当定期(最好每半年一次)检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在5.6毫摩尔/升以上,还应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是因为糖尿病早期往往首先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可能正常,仅检测空腹血糖可能会使一半的糖尿病人被漏诊。

  • 糖尿病人吃水果怎么选
  • 七招帮你搞定高血糖
  • 糖友的早餐该怎么吃
  • 糖尿病健康知识100问
  • 80%肥胖儿童 易患糖尿病
  • 多喝水对糖尿病是好是坏
  • 青少年谨防两种糖尿病
  • 二甲双胍 窖藏级降糖佳药
  • 对抗糖尿肾病十招
  • 降糖消脂话苦瓜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