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和功能上来讲,胰腺是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其外分泌部分,主要消化进入体内的食物;其内分泌部分由胰岛组成,胰岛虽小但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胰岛只是一种组织,而非器官),胰岛素分泌受损将会导致糖尿病发生。胰腺移植是将供者胰腺通过外科手术移植到受者体内;胰岛移植技术是将通过体外一系列处理后的胰岛,经穿刺、注射、介入等方法移植到受者体内。
胰腺移植发展史
早在1893年,Williams等曾将刚杀死的羊的胰腺移植在一位15岁糖尿病儿童的皮下组织内,开启了胰腺移植的序幕。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施行了3万例胰腺移植,其中85%的患者由于合并肾功能衰竭同时实施了肾移植,即胰肾联合移植。资料表明,胰腺移植1年内功能存活率为80%~90%,病例最长存活时间已超过30年。
我国最长功能存活的胰肾联合移植为8年,创亚洲最长记录。胰腺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恢复了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然而胰腺移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在国内异体供胰来源困难,未采用“脑死亡”概念,使供胰质量无保障;手术方式有待改进以寻找最佳处理胰外分泌的处理方式;术后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等;发生抗排斥反应,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肾毒性不良反应会加重患者本已沉重的医疗负担。
胰岛组织移植的优点
虽然早在1902年,就有人提出利用移植分泌胰腺“降糖物质”的组织,来治疗糖尿病,但真正把分泌胰岛素的组织作为移植物付诸于实践,是近30年的事。在胰岛分离技术方面,人类经历了至少20年的徘徊过程,目前关于该项研究仍在摸索中前进。加拿大艾伯塔大学Edmonton小组采用释放酶(liberase)经导管灌注消化胰腺,在无异种蛋白环境中纯化胰岛,新鲜胰岛经门脉肝内移植,并使用不含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获得巨大成功,并形成了著名的Edmonton方案。随后已有多家医院开展临床成人胰岛移植,获得了初步的疗效。2006年,国际胰岛移植登记处(CITR)对593次移植进行了总结,1年胰岛素不依赖为46.6%,2年为33.3%。
胰岛移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胰岛不具备一定的器官外型和解剖结构,可移植身体多个部位,通过注射来完成移植过程,既可提供具有生理活性的移植物,又能降低手术风险。技术要求简单、手术安全、创伤小,即使移植失败也仅是移植物失去功能而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并且还可以再次移植;②通过体外培养使胰腺外分泌腺细胞在一周内大量死亡;通过对胰岛细胞微囊化预处理等方式诱导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原性,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而且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少,不需终生应用免疫抑制剂;③医用生物智能化材料的发展,如糖敏感材料的运用,有望模拟胰岛生理功能,恢复生理性血糖胰岛素调节模式,从而维持血糖恒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胰岛移植比胰腺移植能更科学、更先进、更简便地治疗糖尿病。随着异种胰岛来源的解决、排斥反应的防治以及微囊化胰岛移植研究的不断发展,胰岛移植为糖尿病治疗开辟类一条新的途径,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难题需要研究解决,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在器官移植上的认识最终必将进入自由的王国。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