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GLP-1 “智能”降糖开新篇

  第69届ADA大会发布的一项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接受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者血糖显著降低,体重持续明显降低,而低血糖发生率极低。那么,“GLP-1”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呢?我国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能够用上这种令人期待的降糖药呢?GLP-1治疗2型糖尿病都有哪些优势?

  上世纪60年代有一项研究发现,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高于静脉直接注射葡萄糖,这种反应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进一步研究又发现,人体内存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GIP)两种主要肠促胰素,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分泌量显著减少。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年轻的内分泌学家JohnEng博士在美国希拉巨蜥的唾液浓缩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多肽激素,这种激素被证实与人类的胃肠激素相似,不但能够降低血糖,而且还能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激素有较长时间的活性,在人体内能维持几个小时,这些重大发现为研发GLP-1类似物并最终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基于GLP-1的治疗策略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GLP-1类似物将惠及中国糖尿病病友

  此前,美国礼来公司和Amylin制药公司共同研制出全球首个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它是肠促胰素类似物家族的第一个成员,经人工合成的多肽类化合物,可以模拟自然状态下分泌的GLP-1在体内的生理行为。这种新药自2005年首次登陆美国后,已经造福了成千上万的2型糖尿病患者。

  日前,这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艾塞那肽注射液)获得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药品许可证批准,并将于近期正式在国内上市。这对于部分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好却又不愿意打胰岛素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选择。

  这种新制剂的最大妙处是:使用极其简单、实用。虽然这种新疗法也通过注射进行,但是不要与注射胰岛素相混淆。这种新制剂需要1天两次皮下注射,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1小时内注射。但它与注射胰岛素不同的是,每一次给药剂量都是固定的,不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而随时作调整。这样,糖尿病患者就不需要像使用胰岛素那样煞费苦心地测定血糖,调整剂量。

  应用GLP-1类似物治疗有哪些优势?

  1.显著、持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新型GLP-1类似物被称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智能”药物,研究表明可显著、持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具有迅速、高效降低血糖,改善B细胞功能,降低体重等功效。

  2.低血糖风险低

  当体内血糖过高时,GLP-1类似物会“提示”胰腺释放胰岛素,而当血糖达到正常范围时则不再发出这样的信号,血糖便停留在平稳的范围,从而实现了“智能”降血糖的功效。

  3.显著减轻体重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超重,而且现有大多数糖尿病治疗方式会引起体重增加,控制体重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关注点。

  4.延缓胃排空

  GLP-1还能让大脑在我们进食后很快意识到“吃饱了”,同时帮助调节胃排空的速率,使摄入的营养物质不会很快被吸收到血液中。这样的好处是不会让患者吃得过多,并可避免餐后血糖迅速升高。

(实习)

相关阅读:

2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得糖尿病后,他把自己瘦成了只有 30 公斤的「纸片人」
不胖的人可否做糖尿病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五问五答让你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