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 4000万人的危机!

  震撼的数字,唤醒人们

  对于甲肝、乙肝,相信大多数国人都耳熟能详。

  作为病毒性肝炎家族的另一位成员——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却鲜为人知。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即丙肝抗体阳性者)。

  4000万,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如此高发的疾病,人们居然对其知之甚少,可见丙肝的知名度与发病率是非常不相称的。

  如果对这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的命运作进一步追踪,专家们预测,50%~85%的急性丙肝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丙肝,经过10~30年,大约10%~3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这些肝硬化患者中,又有5%~10%发展为肝癌。

  肝硬化和肝癌是丙肝的主要死因。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人们对丙肝缺乏认识,导致很多人延误了治疗时机。

  所以,在大众中普及丙肝知识已经迫在眉睫。

  令人欣喜的是,有关肝病专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正在开展有关丙肝知识的普及和规范化诊疗。

  乙肝与丙肝,两“兄弟”有何不同

  曾经有位乙肝患者问医生:我的乙肝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得甲肝没治好转变而来的?如果我现在的乙肝病情加重,再发展下去会不会转化成丙肝?

  这是一位传染科医生告诉笔者的一件真人真事,也许稍微有些常识的读者看后会哑然失笑。

  的确,目前在一些老百姓的观念中,存在着对甲肝、乙肝、丙肝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

  那么,丙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与我们常见的乙肝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首先,两者的病原体不一样。

  乙肝病毒属于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发现,病毒感染水平高,容易检测;丙肝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1989年才被发现,病毒非常小,在电子显微镜下都难以看清其形态。

  丙肝病毒变异快,亚型多。

  第二,在预防方面,乙肝有疫苗可以预防,而丙肝因其病毒变异快,至今尚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

  第三,在诊断方面,乙肝通过做血清学检查,诊断较为容易,丙肝则比较麻烦,病毒检测费用较高,而且丙肝抗体检测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发生。

  第四,乙肝和丙肝皆有可能引起肝硬化、肝癌,但由于丙肝病毒发现得较晚,所以到目前为止,有关丙肝造成肝硬化、肝癌的资料并不太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丙肝的后果会越来越被人们认识。

  第五,急性丙肝感染有50%~85%会转为慢性。

  丙肝还有个特点,就是感染者的年龄越大,病情进展越快,肝硬化就越迅速。

  而乙肝感染者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病毒有可能慢慢被清除。

  第六,在治疗方面,丙肝比乙肝治疗效果要好。

  丙肝有50%~60%可以治愈(即丙肝病毒的RNA被清除,转氨酶正常)。

  长效干扰素+病毒唑是目前治疗丙肝的最佳方案。

  对于乙肝来说,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一般不主张抗病毒治疗;对于丙肝来说,只要发现有病毒复制,都应该接受治疗。

  乙肝是一种活动型或发作型疾病,丙肝则是一种持续型疾病,无所谓携带状态,丙肝导致的肝脏病变会不断地累积。

  检测时除了测丙肝抗体是否阳性,还要测丙肝病毒RNA的含量,它是丙肝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

  90%的丙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只要其丙肝病毒呈复制状态,就应该接受治疗。

  冰山仅露一角:丙肝患者在哪里

  丙肝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分为红色、白色、黄色和无色。

  所谓红色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白色是指通过吸毒传播,黄色是指通过性生活传播,无色是指母婴传播。

  性生活只是丙肝的一个次要传播途径,有关数据表明,夫妻间同时患丙肝的并不多。

相关阅读:

脂肪肝的症状 身体有了这4个异常要注意了
黄疸性肝炎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广生堂药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全球创新药临床试验获批
全面护理好肝癌患者
肝癌患者的家庭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