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肝 专家给你上堂课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血源性感染疾病,并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长期患有丙肝。但与常见的乙型肝炎不同的是,相当数量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健康。专家呼吁,丙肝患者一定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一方面要提高认知度和检测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在确诊后一定要坚持用药,特别是那些难治型的丙肝患者,必要时应延长联合用药至72周。丙肝问题专家帮你解答

  第一课:关于丙肝

  肝脏健康新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估计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新感染者300-400万例,死亡25万例,占所有传染病死因的第10位。估计在今后10-15年内,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将继续上升,到2015年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病例将增加2倍,2025年将增至3倍。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性范围内流行。我国属丙型肝炎中度流行地区。

  隐蔽性强

  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HCV感染者。但我国年诊断出的丙肝患者仅三万多人,大多数感染者因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而被延误。丙肝已成为乙肝之外,我国肝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损害性大

  丙肝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丙型肝炎约75%- 85%易发展为慢性, 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 20年后,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课: 丙肝的预防措施

  丙肝的病因

  丙型肝炎在1989年科学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之前,丙型肝炎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非甲非乙型肝炎。事实上,人们对丙型肝炎的研究和认识就是在这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该病感染过程不易被发现,感染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隐匿发展,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发现自己患了丙型肝炎,部分人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导致患者失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仅有一小部分人在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月至数月出现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2~3周自行缓解,大多可以无任何感觉。80%以上的急性患者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轻度的疲劳是慢性丙型肝炎最常见的表现,由于这种现象普遍会被人忽略,不少人是在体检时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进一步检查丙型肝炎抗体、抗原时,才发现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有的患者在诊断出丙型肝炎时已到了肝脏病变的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唯一的等待就是肝移植手术,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丙肝的传播途径

  它与乙肝病毒一样,主要经血液传播,它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

  主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 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 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相关阅读:

脂肪肝的症状 身体有了这4个异常要注意了
黄疸性肝炎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广生堂药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全球创新药临床试验获批
全面护理好肝癌患者
肝癌患者的家庭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