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不过是一种病

  我国已有近1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也是人,并非洪水猛兽和瘟神。其实,艾滋病只是众多传染性疾病中的一种,如同流感、SARS(非典型肺炎)一样。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甚至不需要像SARS患者那样被隔离。如果我们持一种平常心看待艾滋病,了解艾滋病,对社会、个人,对你、我、他都有好处。

  不再是“世纪绝症”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部内,住着二十几个特殊的患者,他们的共同诊断是“艾滋病”。

同性性行为加速艾滋病传播

  在医院允许探视的时间段,像探视普通病友一样,记者没有遇到拦截的门卫,也不需要穿上隔离衣,沿着医院的指示牌,很顺利地找到了艾滋病患者的住院部——感染一科。

  一个完全开放的住院部,长长的走廊,两边是病房,偶尔见到一两个穿着白色住院服的患者在悠闲地漫步。

  该科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蔡卫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这里住院的艾滋病患者都是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就可以出院。

  越早发现,效果越好

  在许多人眼里,艾滋病是一种“世纪绝症”,既然是绝症,治与不治就没有什么区别。对这种看法,蔡主任感到有些无奈和惋惜,他说:“在当今国际社会,艾滋病已经不被当做绝症,只要治疗得当,它仅仅是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而已。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遇到很多这类患者,一早就确诊为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由于缺乏认识,总以为此病无药可治,从而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发展到艾滋病晚期,出现众多并发症才去就医。这些不明智的做法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大打折扣。其实,发现艾滋病,不管是HIV感染者还是艾滋病患者,早一些开始监测、控制,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开始治疗,效果会很好。一般而言,从感染HIV到发病,通常需要6~8年时间,发病后若不积极治疗,通常只能存活一年左右。

  “美国篮球明星约翰逊患上艾滋病后,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至今已生存了十几年,并且还作为联合国艾滋病大使在全世界巡回访问。我院也有发病后即时治疗、至今存活六年的病例。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对于艾滋病,大家不要一味地恐惧和畏缩,而要慢慢学会去了解、认识它,最后更有效地防护或控制它。”

  治与不治,区别很大

  据介绍,艾滋病的治疗分两大类:治疗并发症和抗病毒治疗。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增强免疫机能和体质。蔡主任说,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各种并发症,所以对并发症的治疗非常重要,它能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但它只治标不治本,要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就要使用药物直接抑制HIV,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也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体内HIV的数量,使其长期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以下,由此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恢复,或维持原有免疫功能不下降。

相关阅读:

女性淋病常见的病因是什么呢
尖锐湿疣能彻底治吗
关注艾滋营养需求
常喝绿茶能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结核病人最好查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