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分析出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整体构造。
此前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对蛋白酶的作用能产生重要影响,但确定氢原子的具体位置非常困难。
来自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和京都药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制造了一种晶体,这种晶体由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和能使之丧失功能的阻碍剂结合而成,然后研究人员借助穿透力强的中子射线通过分析晶体构造,了解到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的整体结构,确定了蛋白酶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
研究人员认为,这次研究将有助于将来研发出更加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食物传播
“最近不要在外面吃东西!尤其是烧烤的东西,可能会染艾滋病,请转告你关心的每个人。”最近,北京市民冯先生频频收到来自好友的“健康提醒”短信,他身边的不少朋友也收到了这样的短信。虽然不是烧烤爱好者,但冯先生还是感到惶恐:吃带有艾滋病毒的食物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就此,记者采访了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成员、302医院杂病科主任赵敏。赵敏说,艾滋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染,市民无须恐慌。
赵主任说,上述短信内容纯粹是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少数民众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太了解的心理,故意制造谎言,威胁公众健康,引起人们的恐慌,危害社会的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坚决抵制这类短信,做到不听、不信、不传。同时,市民要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赵敏说,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中,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也有一定的含量,唾液、泪液、尿液中的含量甚微。虽然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力强,但HIV离开人体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却非常弱,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几天,高温、干燥以及常规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以下活动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礼节性接吻。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以前曾有“西瓜被人注入艾滋病血液,导致大量顾客中招”;“有人专门在人群密集地方用带有病毒的针头扎人”等“言之凿凿”的“艾滋传播”短信,也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担忧,但一段时间后都销声匿迹,被证明是谣言。
艾滋病 |
艾滋病传播途径 |
艾滋病预防原则 |
艾滋病检测方法 |
艾滋病治疗方法 |
---|---|---|---|---|
艾滋病口部图片 |
艾滋病眼部图片 |
艾滋病脸部图片 |
艾滋病手部图片 |
|
艾滋病腿部图片 |
艾滋病阴部图片 |
更多艾滋病图片 |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艾滋病频道
(实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