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MM起病徐缓,可有数月至十多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一)MM瘤细胞浸润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 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

  4.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二)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 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2.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3.高粘滞综合征 约为2%-5%发生率,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多见于IgM型MM。

  4.淀粉样变 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三)浆细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浆细胞数大于20%,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大于15×109/L,则为浆细胞白血病。

  体征: Ⅱ、Ⅲ期病人见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有或无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脾轻、中度肿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压痛,或骨局部触及骨肿块,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见皮肤瘀点瘀斑,伴肺部感染时,常有湿啰音。

  常见并发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

  小编推荐:骨肉瘤给你发出了信号,你收到了吗?[详情请看>>>>骨癌警惕信号]

  • 防癌 多吃这些蔬菜
  • 生活中的防癌水果
  • 预防癌症新十六条
  • 警惕!吃的太油易得癌
  • 注意:熬夜容易惹上癌症
  • 远离乳腺癌 不可不知5点
  • 食品中致癌物质有哪些?
  • 水果颜色决定抗癌效果
  • 抗击癌症中国几乎全面溃败
  • 防癌健康饮食四法则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 ,请点击>>>>  癌症频道

(实习)

相关阅读:

静脉曲张怎么治
动脉瘤如何根治呢
究竟怎样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造血干细胞到底是“何方神圣”
分析白血病的“惰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