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准确命名应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写 法为:Acquired(获得性)Immune(免疫力)Def iciency(缺陷、缺乏)Syndrome(综合征、症)。缩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这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
新西兰一名有艾滋病的男子,趁着太太睡觉的时候把自己的血注射到太太体内,故意把艾滋病传染给太太。他说,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太太弃他而去。
艾滋疫苗研究 我们在路上
这名35岁的男子在2004年验出罹患了艾滋病,...
由于艾滋病复杂而多样的症状,在临床上与其它许多疾病常表现出相似的症状,而易造成误诊,故在诊断艾滋病时应注意加以鉴别。
艾滋疫苗研究 我们在路上
发热、消瘦、疲乏、无力,这些表现艾滋病病征的现象需和其...
一、 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液和乳汁中。 二、 传播途径 HIV可以通过无症状的HIV感染者而传播。也可以从艾滋病患者传给他人。目前流行病学...
哈恩对HIV-1病毒来源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喀麦隆政府积极配合下终于迈向了成功。
解开HIV-1病毒起源谜团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科学家们雇佣探索者穿越中西非的密林,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鲜粪便,共采集了1...
湖南省一男青年在其兄长的陪同下,专程乘机来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求诊。
该青年先前有过一次不洁性交史,并且感染了淋病,出现了小便困难、低热等症状。由此,他怀疑自己患上了艾滋病。他述说了事情经过...
一位曾于1998年感染过艾滋病病毒的38岁男性,在两年前的一次性交中感染上了另一种艾滋病病毒。这一现象颠覆了医生们过去对艾滋病的一些认识。
医生们曾经认为,由于病人具有天然免疫能力,一旦感染过艾滋病病毒...
一组数据可能让你吃惊,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2007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多达3300万,已有2500多万艾滋病人丧生。现今在世界各地,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死亡,每小时有6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简...
目前,同性恋与艾滋病两个本应单独使用的名词,好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合二为一”。由于美国艾滋病流行最早见于同性恋人群,所以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一种感觉:同性恋者可以和艾滋病划等号。这种语境令许多同性恋...
在宿主与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已有28年人类生活史的艾滋病病毒,其重组变异日趋“猖狂”。在昨天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二讲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终身教授康来仪透露,目前,艾滋病病毒在全球的重组变异亚型多达40多种...
做好自我防护,艾滋病并不可怕,握手、拥抱、蚊虫叮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如果你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你不用害怕,不要扩散他们的病情,更不能排斥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歧视和排斥态度都不利于预防和控制...
韩国研究人员最近称,红参对治疗艾滋病有辅助疗效。
韩国蔚山医科大学首尔牙山医院教授赵泳杰说,自1991年末起,他们开展了给艾滋病患者服用高丽红参的研究。其中部分患者在被确诊后,20多年来在未服用艾滋病治疗药...
很遗憾,目前为止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症。但是,感染了艾滋病会马上发作并死亡吗?未必。
严格划分的话, 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3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和艾滋病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突出的表现是致病性感...
加拿大科研人员最近发现,艾滋病与天花在传染方面有某些共同点,从而在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对艾滋病具有免疫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人类最终找到阻止艾滋病蔓延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病毒...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解释艾滋病病毒(HIV)如何侵害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项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可能不成立,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上。
科学家原先普遍认为,HIV会感染人体体...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近些年发现的传染病,属于性传播疾病。它的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80%以上的人患病后3年内死亡,因而被人们称为超级癌症。本病特点是病人有严重细胞免疫缺陷,因而失去抗病毒...
科学家们发现,在部分艾滋病病毒(HIV)呈阳性的个体内,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两种调节因子的基因变异的不同组合能严重影响艾滋病的进展。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号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在线...
曾经以为艾滋病距离我们很遥远,最远是在大洋彼岸的国外,再近一点也是在国内的某个省市。
但是,自从2002年我市查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后,患者的数字每年都在增加,截止2006年11月,患者多达56人,艾滋病这个名词就不再...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实,艾滋病(HIV)病毒以何种速度演变为艾滋病可能取决于个人的DNA。线粒体内DNA的某种变异,可使艾滋病的发展速率显著提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斯蒂芬·奥布莱恩及其同事在上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