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会告诫年轻父母:“小宝宝的脸蛋不能捏,否则会流口水,长大了还容易歪脸”。专家表示,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因为婴儿脸部皮肤薄嫩,口腔内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脆弱、易受伤害。
专家说,口水的分泌与吞咽两者如能平衡则不会流口水,成年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分泌出来的唾液吞进肚里,所以口水不会流出嘴角外。造成“口水长流”的主要原因是,婴儿的口水分泌较多,必须比成年人更努力地吞咽,而他们还没有学会怎样吞咽。
据了解,婴儿4个月大时,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开始增加,6至7个月时,大部分婴儿开始长牙,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会增加分泌口水,旺盛时每天可达200毫升。婴儿口腔容量小、深度浅、舌短而宽,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不会调节过多唾液,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这是正常的生理性流涎,随着发育到两三岁,就不再流口水了。
除了自然状况易使婴儿口水外流,外界的一些刺激也会加重这种情况,其中包括用手捏婴儿脸蛋等。专家表示,若经常揉捏,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会大大超过正常小儿。唾液中含有一些消化酸,具有微弱腐蚀性,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产生湿疹、发炎等症状,因此专家提醒尽量避免过力亲吻和揉捏婴儿脸蛋。
相关阅读:
很多银屑病患者就诊时已是中重度,新疗法带来希望!
经常染发,真的会致癌吗?安全染发有3点建议,做到了就能放心染
正确使用酮康唑,应对脂溢性皮炎易起的头屑、头油反复发作!
肛门周围经常瘙痒、潮湿,如何处理好得快?这几个建议值得一听
诱发急性荨麻疹的原因都有哪些?留意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