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桑毛虫皮炎

  桑毛虫多在我国南方的树林中繁殖,常见于桑树或杨柳树干或枝叶上,在刮大风时,大批毒毛自虫体脱落飘散在各处,接触人体皮肤即能发生皮炎。发病季节为6~10月份,常有成批患者发病。

  一、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颈、肩部及四肢等处。毒毛接触皮肤后约10min到3h出现剧痒,继而有刺痛感。皮疹轻重不等,疏散分布,可分为三型皮损。

  (一)斑丘疹型为粟粒到绿豆大小的丘疹,淡红色或鲜红色,呈水肿性,中心有黑色或深红色针尖大小的瘀点。

  (二)丘疱疹型粟粒大丘疹位于水肿性红斑上,中心有针豆大小的疱疹,抓破有糜烂面,结密痂。

  (三)风团型少见,1~2cm大小,数不多。毒毛常常附着于内衣而引起泛发性皮疹,搔抓后可使毒毛陷入皮肤,痒痛难忍。有时毒毛侵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或角膜炎。桑毛虫皮炎能自愈,病程约1~2周。若反覆接触毒毛可拖延较长时间。

  二、实验室检查

  用透明胶纸粘取法可从皮损处检出毒毛。

  三、治疗

  用橡皮胶布或透明胶布去除刺入皮肤内的毒毛。局部消炎止痒,如外用炉甘石洗剂,白色洗剂,水疱糜烂处可用3%硼酸水湿敷,或外涂龙胆紫。皮损较多时可内服抗组胺药物或强的松。

(实习)

相关阅读:

很多银屑病患者就诊时已是中重度,新疗法带来希望!
经常染发,真的会致癌吗?安全染发有3点建议,做到了就能放心染
正确使用酮康唑,应对脂溢性皮炎易起的头屑、头油反复发作!
肛门周围经常瘙痒、潮湿,如何处理好得快?这几个建议值得一听
诱发急性荨麻疹的原因都有哪些?留意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