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听从医师安排,注意休息,必要时最好能住院一段时间。住院期间可以安排全面检查,尤其对眼、心脏及肺等器官是否受累可作详细了解。另外,住院期间还可使病人得到除药物以外的其它治疗,如理疗、体疗、针灸等,还能得到具体的功能锻炼指导,以预防发生关节畸形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较多,但目前还没有能根治本病的特效药。常用的药物有以下两类:
(1)非激素类抗炎药:这类药物包括消炎痛(即吲哚美辛)、扶他林(即双氯芳酸钠)、布洛芬、萘普生等。具体方法如消炎痛25毫克,每日3次,饭后服,另外晚睡前在加用消炎痛栓剂50毫克,置入肛门内,这样可以较好地控制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炎及夜间和清晨的腰部疼痛、发僵和翻身困难。病情改善后,可以酌情减量。本类药物仅有抗炎与止痛作用,对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发展无控制作用。本类药物的效果虽基本类似,但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别,个体差异亦较大,临床医生需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反应,选择其中某一药物。
(2)改变病程药物:代表性药物为柳氦磺胺吡啶及甲氨蝶吟,此类药物有可能控制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进展。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通常在服药2~3个月起效。本类药物没有止痛作用,所以需与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合用。至于本类药物对已经发生骨质破坏的中晚期病变有无逆转作用,目前尚表示怀疑,所以主张应及早应用。
小知识:何为竹节状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病变,最先起始于骶髂关节。随后,通常自下而上地由腰椎累及胸椎和颈椎,致使整个脊柱受到侵犯。脊柱病变在X线片的早期表现,有椎体的骨质疏松和方形变形及椎小关节模糊。
晚期有椎旁韧带钙化及骨桥形成。典型的骨桥开始于腰椎和胸椎连接部附近,呈线状界限不清的钙化,靠近椎体前缘和侧缘处,由此垂直延伸,发展成连接上下椎体的骨桥。脊柱正位或侧位X线片可见骨桥向两侧或向前侧呈弧形影。
在疾病晚期,这种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类似竹节状外观,故有竹节状脊柱之称。这种竹节状脊柱的发生率,据10年以前的统计资料约占25%。
(实习)
相关阅读:
风湿热会遗传吗
风湿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须忌口
患红斑狼疮就不能当母亲?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饮食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