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X线诊断

  众所周知,常规X线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笔者收集与临床诊断相符的500例颈椎病病例,通过对其X线检查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0例,男368例,女132例,男女比例约2.8∶1,年龄38~79岁,中位年龄62岁,其中38~40岁5例,41~50岁74例,51~60岁236例,60~70岁139例,70岁以上46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4年。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投照常规颈椎正侧位,其中376例加摄双斜位片。

  2 结果

  2.1 颈椎椎间隙变窄和(或)椎体前后缘骨刺

  单发者395例,其中C4~5有54例,C5~6有213例,C6~7128例。多发者105例,其中C4~6有44例,C5~761例。

  2.2 颈椎生理弧弓改变及颈椎滑脱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337例,后突46例,颈椎滑脱35例。

  2.3 钩突增生的形态

  尖状245例,唇样98例,角状22例,斜坡状46例,混合型8例。

  2.4 钩突关节增生变形变窄的部位

  单侧者162例,其中C4~5占33例,C5~6有8例,C6~7有49例;双侧者277例,其中C4~5有71例,C5~6有112例,C6~7有94例。

  2.5 韧带钙化

  共181例。发生于项韧带者127例,前纵韧带钙化43例,后纵韧带钙化8例,项韧带和前纵韧带钙化并存者3例。

  2.6 其他

  椎小关节面硬化者78例,椎体后缘“双边”征象28例。

  3 讨论

  3.1 颈椎病X线表现分析

  3.1.1 颈椎椎间隙变窄和(或)椎体前后缘骨刺

  形成是本病的主要征象。本组资料统计表明,其好发部位主要累及C5~6,C6~7次之,C4~5较少。这与下颈椎活动度较大,易遭受损伤有关。

  3.1.2 颈椎生理弧弓改变及颈椎滑脱

  生理曲度测量方法为自枢椎齿状突的后上缘至C7后下缘做连线,测量该直线与颈椎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即深度。正常值为(12±5)mm。深度测值

  3.1.3 钩椎关节改变

  本组中正位片上钩突向上方增生者多呈尖状,向外上方增生常呈角状或斜坡状,钩突分别向上与外方呈唇状。笔者的体会是钩突轻度增生变形,在正位及左右斜位片上显示较好。

  3.1.4 韧带钙化

  本组中以项韧带钙化最常见,前与后纵韧带钙化较少见,项韧带钙化多呈两端圆钝的短柱状影,部分呈节段性。项韧带钙化部位多与病变椎体相对应。

  3.2 临床意义

  (1) 对颈椎病的定义目前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多数认为因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改变所致和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2) 颈椎椎间盘退变指继发的骨关节增生可不伴有症状而被偶然发现,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多种临床表现,钩椎关节联合边缘骨刺可压迫神经根,椎小关节突肥大增生及椎小关节半脱位可推挤椎动脉及交感神经而出现椎动脉综合征,突入椎管的椎体后缘骨刺和(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可导致吞咽困难。加上个体感受不同,颈部运动及神经分布变异,症状表现更为复杂。因此,在X线检查时必须和临床表现仔细对照,以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提高本病的准确性。

  • 儿童补钙王之争 三精VS龙牡
  • 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 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 推荐!教你如何预防鼠标手
  • 刘翔的伤病不在跟腱而在腰上
  • 从刘国梁的歪头谈谈颈椎病
  • 推荐:预防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 教你预防骨折六大秘诀
  • “骨质增生”竟然不是病?
  • 骨科频道每月TOP10排行榜

(实习)

相关阅读:

十指连心,指头红肿、磨人的疼,如何预防甲沟炎?
半月板损伤撕裂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导致腰腿痛的骨科疾病有什么
骨癌的危害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