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腰痛折磨十年 在西北工作的老夏今年五十出头,子女已经成家立业,按理说可以享享清福了。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老夏来说,这本经就是腰痛。这个老毛病已经跟随他整整十年了。
刚开始,老夏只是腰部不适,在弯腰、搬重物等活动后,腰部疼痛比较明显,卧床休息一阵,腰痛就轻一些,当时他没太在意,也没去医院治疗。
慢慢地,腰痛时轻时重,后来发展到躺在床上翻身也痛,从床上起来下地活动,腰痛得更加厉害。 近一年来,老夏的日子可谓苦不堪言,白天,他走路走不到半公里就感到右腿酸胀、疼痛甚至发麻、无力,蹲下休息一阵,感觉好一些,但没走多远,腿又开始麻木疼痛了。
晚上睡觉更是不时被痛醒。老夏喜欢旅游,以前经常陪爱人出去看风景,现在只好我在家里,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老夏的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带着父亲到几家大医院求医,诊断倒是明确一致,都是腰椎失稳症伴腰椎管狭窄,而且医生都告诉他要做手术,即在腰椎弓根打螺钉内固定并加上植骨融合。可老夏一听这种手术方案,就害怕得不敢接受。不管家人怎么开导,老夏死活不肯做手术,他觉得氷凉的金属打进腰椎里面,不仅手术风险大,还怕自己变成“机器人”。
“固定装置”带来希望 子女们没办法,只好四处打听,最终去了一家知名医院门诊求治。医生详细询问了病情,随后对老夏进行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第四与第五腰椎失稳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鉴于老夏的情况,医生推荐他采用棘突间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
这种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手术风险小,术后不需要再次取出该装置。这次,老夏思想上没有了顾虑,爽快地同意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术后老夏即感到腰腿痛基本消失了,整个人轻松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卧床两周后,老夏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但他严格遵守医嘱,避免弯腰、提重物等活动。
一个月后复查,Wallis装置固定可靠,医生同意他去掉腰围。三个月后,老夏腰部的活动范围比以前略为增加,而且腰部僵硬的感觉消失了。老夏笑逐颜开,前几天来复查时还告诉医生,他和老伴一起去了九寨沟旅游,生活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固定装置”的优势 直至今日,腰椎失稳症基本上还是采用失稳节段内固定融合术,其手术方法有多种。
然而,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脊柱融合对脊柱正常功能的影响不可小视。 鉴于此,法国学者在1986年设计了第一代由钛合金固定器和两条涤纶索带组成的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001年又以聚醚酮为原料替代钛合金,制造了第二代固定物,称为“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新固定装置具有更好的弹性,在置入该装置 的同时,可对椎管狭窄节段进行椎板开窗减压。
该装置放置在失稳节段的棘突间,保留了一定范围内的脊柱运动,并能限制该节段的异常活动,从而有效地缓解腰椎节段失稳引起的腰痛、腿麻木疼痛等症状,减少了传统手术并发症带给病人的痛苦,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实习)
相关阅读:
十指连心,指头红肿、磨人的疼,如何预防甲沟炎?
半月板损伤撕裂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导致腰腿痛的骨科疾病有什么
骨癌的危害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