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国内是怎样分期的

  因为肩周炎病程、病位的复杂性,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病程的分期界限往往不明显。例如日本片山氏将肩周炎分为初期疼痛性肌肉痉挛期和后期的肌肉挛缩期。认为前者是疼痛和活动痛的严重阶段,其疼痛是肌肉痉挛所致。后者是随着病情转为慢性过程而病情稳定,逐渐引起肌肉挛缩,使运动受限明显。国外学者还有将肩周炎分为入冻期和冻结期。

  国内学者多是根据肩周炎的症状和体征,将其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

  疼痛期:为肩周炎的早期,肩部疼痛以三角肌附着处为主,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痛重,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不能卧于患侧。继肩痛后,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受限明显。喙突、结节间沟、肩峰下或三角肌附着处有压痛。

  僵硬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僵硬、各向活动受限明显,严重者只有肩胛骨在胸壁上的活动,盂肱关节的活动度可能完全消失。病程长者可见轻度肌肉萎缩,压痛轻微或无压痛。

  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逐渐加大,一般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功能的恢复。病程的长短与疼痛期和僵硬期的时间有关。僵硬期时间越长,恢复越慢,病程短者几周,长者可达数年,亦有终生不恢复的病例。

(实习)

相关阅读:

十指连心,指头红肿、磨人的疼,如何预防甲沟炎?
半月板损伤撕裂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导致腰腿痛的骨科疾病有什么
骨癌的危害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