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王下午打篮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一走路就痛,晚上回家,用热毛巾敷了起来。谁知第二天一觉醒来踝关节肿得象个发面馒头,皮下大片瘀血,比昨天受伤时更严重。小王来到医院,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和拍X光片后,诊断小王只是“软组织损伤”。并告诉他:这种情况与伤后很快热敷有很重要的关系。踝关节扭伤是很常见的运动损伤,扭伤后局部软组织(肌肉、血管及韧带)瘀血,使踝关节肿胀疼痛。如果此时按揉或热敷伤处,不但不能消肿止疼,反而会加重患部的损伤,致使伤处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量,使伤情进一步恶化。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当怎样处理呢?症状轻者可在伤后施行局部“冷疗法”,越早越好,并抬高患肢。“冷疗法”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使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如果踝关节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疗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利于肿胀的吸收消散,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再生修复的进行。“冷”“热”疗法简单实用,如能正确掌握将终身受益。
一、冷疗法
冷疗法主要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近年,有人利用局部冷刺激后有反应性血管充血及镇痛解痉的作用,把冷疗法应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整个治疗过程。
(1)冷敷法:将毛巾浸透冷水(随毛巾温度上升的情况随时更换),或将冰块装入热水袋或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也可用冰块在治疗部位来回移动(冰块按摩法),或将伤肢直接浸泡在冷水中,但时间应缩短。
(2)蒸发冷冻法:利用容易蒸发的物质接触体表,吸收热能而使局部温度降低。常用有烷类冷冻喷雾剂。喷射式喷出的细流应与皮肤垂直,距皮肤30~40厘米,喷射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5~10秒,或皮肤上出现一层白霜即可。需要较长时间治疗时,可用间歇喷射法,即喷射5秒钟后停止20~30秒再进行,但重复不宜超过3次。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皮肤冻伤。
注意事项:伤后尽快使用。要严格掌握治疗时间,注意局部情况,出现皮肤麻木时应立即停止,防止引起组织冻伤。面部损伤一般不宜用烷类喷雾剂。
二、热疗法
热疗法适合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伤中、后期,慢性损伤。急性软组织伤的早期、高热、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忌用。
(1)热敷法:将毛巾或敷料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处,无热感时应立即更换,每次敷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也可用热水袋热敷。
(2)熏蒸法:用配好的药物加水煮沸,将需治疗的部位直接在蒸汽上熏。每次治疗20~40分钟,每日一次,能使药物通过温热作用渗入局部而起到治疗作用。有时也可用稀释的温热药液直接浸泡伤处。
注意事项:防止烫伤,对烫伤和感觉障碍的伤员要注意观察,伤员如皮肤出现红紫或灼痛,应停止治疗,涂以凡士林或硼酸,防止起水泡。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相关阅读:
十指连心,指头红肿、磨人的疼,如何预防甲沟炎?
半月板损伤撕裂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导致腰腿痛的骨科疾病有什么
骨癌的危害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