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与老年妇女骨折

  刊载报告指出,

  以动物蛋白为主食的老年妇女发生髋骨骨折的危险高于食用植物蛋白者。然而,这项研究和最近发表的另一项大样本研究,均未显示动物蛋白摄入和骨矿物密度(BMD)丢失有关。

  加利佛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Deborah E. Sellmeyer博士及同事认为,绝经后妇女应增加植物蛋白摄入,同时减少动物蛋白摄入,这样可降低饮食的净酸负荷,从而减少骨质丢失,降低髋骨骨折的危险。

  这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前瞻性研究调查了1035名65岁及以上白人女性,参加单位为美国的四个医疗中心。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包含有63项食物的食用频率问卷,对过去12个月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并用计算机软件分析31种营养物的每日摄入量。受试妇女在第2年行骨矿物密度检测,平均3.6年后复测。对于是否发生髋骨骨折,则每4个月用明信片或电话随访,每年行一次问卷调查,平均持续了7.0±1.5年。

  在去除年龄、体重、雌激素使用、吸烟、钙剂及总蛋白摄入等影响因素后,饮食中动物/植物蛋白比例较高的妇女,其股骨颈骨质丢失机率增加(p=0.02),髋骨骨折危险增加(相对危险性=3.7, p=0.04)。但未发现动物/植物蛋白比例与骨矿物密度之间有联系。

  作者指出,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及清除饮食酸负荷能力减低,饮食中酸(来自动物蛋白)和碱(来自植物蛋白)之间的失衡对骨质的有害效应日益增强。

  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内科副教授、波士顿Hebrew康复中心老年研究及训练研究院(Hebrew Rehabilitation Center for Aged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的Marian T. Hannan博士指出,随时间推移,机体可清除导致骨质丢失的过剩的酸,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法,这项研究就此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得出了生物学推理。但其仅是短期研究,随时间推移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无所知。她对Sellmeyer等的研究进行了资料回顾。相关结果发表在《骨与矿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第12期上。

  在Framingham骨质疏松症研究中,Hannan的小组着眼于人们吃什么,以及食物与人们骨密度的关系。他们发现,长期摄入低蛋白饮食对骨的健康不利,传统的蛋白摄入比例对人体是有利的。如按骨矿物密度计算,摄入较多动物蛋白未见有害结果。

  Hannan说,Sellmeyer博士的小组发现动物蛋白摄入与髋骨骨折强相关,而非骨矿物密度。应注意到也许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该领域分支庞杂,阳性和阴性结果都应引起注意,以便给予适当干预。

  • 儿童补钙王之争 三精VS龙牡
  • 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 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 推荐!教你如何预防鼠标手
  • 刘翔的伤病不在跟腱而在腰上
  • 从刘国梁的歪头谈谈颈椎病
  • 推荐:预防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 教你预防骨折六大秘诀
  • “骨质增生”竟然不是病?
  • 骨科频道每月TOP10排行榜

(实习)

相关阅读:

十指连心,指头红肿、磨人的疼,如何预防甲沟炎?
半月板损伤撕裂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导致腰腿痛的骨科疾病有什么
骨癌的危害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