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刚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小张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说,近半年来,吃饭时常感觉下咽不畅,有明显的堵塞感、梗噎感。开始这种感觉时有时无,服用一段时间润喉片后,自我感觉症状有所减轻。
近段时间,她又感觉症状逐渐加重,进食后食道下部有食物滞留感。小张带母亲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发现,小张的母亲患上食道癌,且已到中晚期。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症状不典型常被人忽视,往往在出现晚期症状时,才被诊断发现。陈海泉指出,如果进食时出现梗噎感,就应引起充分重视。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出现梗噎感时,总是给自己“戴”上慢性咽炎或神经官能症的帽子。有的人自行“开药”,服用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含片,缓解梗噎症状,后果可想而知。
一旦进食时出现吞咽有阻力,就应警惕是食管早期癌变的信号。早期吞咽不畅所产生的种种不适感可自行消失,并会反复出现,在心情不畅、情绪波动时尤其容易发生,但还不影响进食,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
食道癌从发生到演变成中晚期,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只有当三分之二的食道被癌肿浸润时,才会出现吞咽困难,并在6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加重,从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到连流质饮食也不能咽下。此时,病变已经发展至中期,甚至晚期了。
目前,食道癌晚期预后较差,且5年生存率徘徊在15%左右,但早期发现的食道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食道癌如何能够早期发现,将直接关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陈海泉建议,要想远离食道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大家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维生素A、C、E、核黄素、叶酸等的摄入。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 陈海泉
60岁的王大爷(化名)1年半前在医院做了食管癌手术回家休养。王大爷感觉手术做得不错,没有按照医嘱去医院定期复查。今年初,声音开始有点嘶哑,未予重视,后来症状逐渐加重,有时喝水都会呛咳,家人这时才带他到江苏省肿瘤医院查胸部CT,检查发现左侧气管食管沟有一个3厘米肿大淋巴结,医生诊断为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需要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具有病期长,易复发和转移、治疗时间长等特点。很多肿瘤都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如果能尽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肿瘤病人出院后坚持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以食管癌为例,早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但出现不明原因的进食梗阻,最好到正规医院去做一些相关检查,如上消化道造影、胸腔CT,确诊还需要做食管镜或胃镜。检查明确是食管癌后,首选手术治疗,如患者合并有肺功能差、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手术高危因素或患者本人拒绝手术,那么放化疗联合治疗也是根治食管癌的一种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另一种常见症状——声音嘶哑,也经常被误诊误治。很多人认为是受凉、感冒或进食辛辣食物所致,不会将它与食管癌联系在一起。而食管癌转移到纵隔淋巴结时,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会出现声嘶。但因纵隔淋巴结位置较深,浅表不易触及,往往需要通过胸部增强CT才能显示,必要时PET-CT也能助诊。若食管癌患者出现声嘶,无论是初治者还是术后复发的患者,都已经不能再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手段。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的进食受阻、梗噎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若伴有声音嘶哑,一定要到肿瘤专科做相关检查排除食管癌。而已经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也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尽早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及时干预以期取得好的疗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刺激性的咳嗽或者痰中带血,甚至是胸痛?如果有,就要去医院检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在吃东西的时候,你有没有出现过吞东西过程中不舒服,甚至是梗阻的情况?如果有,你就要注意是不是有食管肿瘤!
食管癌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很高,但却不容易在早期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食管癌在发病早期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加大了诊治难度。文毅进一步解释道,虽然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有蛛丝马迹被发现,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哽噎感,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都是早期食道癌的常见症状。出现吞咽困难会先是吞干饭困难,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吞稀饭也困难,再到后来喝水也无法下咽。
在发病人群上,吸烟又嗜酒者的发病危险性比单纯吸烟或嗜酒者的危险性高出数十倍。因此,文毅提醒40岁以上既抽烟又嗜酒的男性,如果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食管癌的检查也很简单,通过喝钡餐、照片或食管胃镜检查,基本就能查出。
文毅还提醒广中老年读者,对于肺癌和食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而这两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40岁以上的读者每年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刺激性咳嗽,应及早检查
“我前几天就接待了一位美女患者,才20多岁,来门诊的时候告诉我,她觉得总是胸痛,而且很累,等做完所有的检查之后,发现已经是肺癌晚期了!”专家表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环境因素使得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以前,肺癌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左右,男女比例大概是4∶1,而现在,40岁左右患者比例在增加,甚至20至30岁的群体都出现了肺癌的患者,而且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
文毅提醒道,肺癌发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以刺激性咳嗽为例,因为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很多人无法分辨,因此很多人认为是感冒,自己到药店买药进行自行治疗,并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时间,文毅提醒40岁以上的读者,一旦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嗓子紧缩、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吞咽困难……你会想到什么?是患了咽喉疾病吗?这也可能是食管癌在向您预警。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主任韩振国介绍,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常被患者误认为它病,以至错失治疗时机抱憾终生!
病例一
吃流食都费劲 原来是食管癌
市民王先生刚度过64岁的生日,已经退休的他嗜好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若是一日三餐不喝一点酒就觉得食之无味。因为上了年纪,加之身体不错,家人并没有在饮酒量上刻意约束他。前段时间,王先生吃饭时突然觉得嗓子紧紧的不舒服,有些干食吞咽得不顺利。刚开始他还没怎么在意,结果后来发展为不喝水就觉得食物拉嗓子,吞咽得费劲。
吃些消炎药后,王先生的症状并没有好转,为了照顾他的饮食,老伴做面条、粥等食物多了起来,即便如此,王先生依旧觉得吞咽困难。若不是全家聚会时儿女发现,王先生依旧没打算去医院,理由是“人老了难免会出些毛病”,可医院的检查结果却给了他迎头一棒:他患上了食管癌!
病例二
体检意外查出食管癌
和王先生出现异常食管症状不同,李先生正处于盛年,也没有觉得嗓子、食管有任何异常,只是感觉胃不舒服,常常有烧心、反酸等一些症状。
“刚开始觉得没什么,不过就是饮食不规律,应酬多、喝酒多罢了。”后来单位组织体检,李先生就顺便做了一个胃镜,结果胃镜在通过食道时,医生发现李先生的食管粘膜有糜烂、凸起现象,进一步进行检查发现,李先生患上了早期食管癌。
解析
每年接诊患者200例左右
据韩振国主任介绍,食管是由肌肉和粘膜构成的管道,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咽食后需要经过这个通道,它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尽管从全国的发病率来看,我省食管癌的发病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在胸外科工作多年的韩振国教授每年依旧会接诊食管癌患者200例左右。
韩振国主任说,临床上像是王先生、李先生这样的病例不少,“老年人身体有异常总是挺着,不愿意就医,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而那些爱喝酒的人,都是大口喝酒小口吃菜,加上酒精的麻醉作用,对吞咽困难发现的也不及时。”而像是李先生这种通过体检做胃镜意外发现食管癌的,每年都能遇到5到8例。
男女发病比例为3:1
在先前的两个病例中,王先生、李先生都为男性,是否食管癌很偏爱男性呢?韩振国主任说,的确,从食管癌的发病人群上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大致为3:1,这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病原因以及男性的饮食习惯有关。
“先说食管癌的发病原因。”韩振国主任解释,食管癌的发生与地域、种族以及饮食方式等有关,当食管粘膜长时间、反复受到刺激、损害时,就可能引发食管癌,“现在有一些男性饮食并不规律,尤其喜欢喝酒,像是那位王先生喜欢喝烈性酒,烈性酒长期、反复刺激食管粘膜,尽管粘膜可以再生修复,但遭遇反复损坏一旦出现异常再生,就可能患上食管癌。这也是男性食管癌多于女性的一个原因。”
要少食烫食、腌制食品
韩振国主任说,食管癌也与长时间喜食烫、热的食物有关,像是麻辣烫、火锅之类的食物,当食物太烫、太热、太辣时就会灼伤食管,为食管健康埋下隐患,“冬季是人们吃麻辣烫、火锅食物较多的季节,但这并不是说这个季节食管癌的发病率也高,食管癌的发病有它自己的过程,与季节无关。”
再者,到冬季时许多家庭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习惯,会腌制萝卜干、酸菜等过冬食物,这些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霉菌长期刺激食道,也可能引发食管癌的发生。
韩振国主任建议大家,少吃腌制的食品,像是腌制太久的酸菜不要舍不得扔,如果要吃就吃腌制时间短的,吃之前要彻底清洗干净。
预防
“闹嗓子”不要忽视
不少食管癌患者在开始出现症状时并没有在意,而是将其看做了闹嗓子。“食管癌早期可表现为吞咽不适,嗓子有紧缩感,吃东西费劲。”韩振国主任说,接下去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时可能吞咽水都觉得费劲,再接下去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消瘦等症状。
尽管食管癌的早期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嗓子有紧缩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食管癌患者的首发症状都是这样,韩振国主任说,食管癌的分型不同,症状出现和发展的速度也不相同,像溃疡型食管癌,即便肿瘤较大,有时患者表现出来的吞咽困难也不太明显。
感觉异常可做食管造影
韩振国主任介绍说,对于食管癌而言,早中期多采用手术治疗,晚期若是患者身体差,不耐受手术,或是肿瘤侵犯到患处周围的主动脉、支气管等部位,也将视患者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相对而言,还是像李先生这样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病情,治疗的效果更好,发现的越早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就越好。”韩振国主任说。
韩振国主任建议大家,觉得身体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简单的食管造影、胃镜就可以帮助你确定病情。
食管癌有遗传易感性
对于已经患上食管癌的患者,韩振国主任建议,生冷的食物要少吃,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别吃得太多、口太大。有吞咽食物困难的患者,尽量要少吃粗纤维的食物,但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切碎后再食用。
不过,韩振国主任说,“甜的、不刺激的食物可以吃,牛奶也可以喝。”
韩振国主任说,食管癌有遗传易感性,家里有亲人患上了食管癌,那么其他人患上食管癌的可能性比别人要高一些,建议这类人定时体检。
身上长红斑,柯大爷以为是过敏,拖着不去治疗,最近却查出食管癌。医生说,他的食管癌很可能与身上的红斑有关。
柯大爷今年60岁,半年前两侧上眼睑出现了红斑,他以为是过敏,自己买了点“息斯敏”服用,效果不佳,而且红斑逐渐蔓延到前胸。子女督促他去医院看病,他固执地认为没必要大惊小怪,服用抗过敏药物无效,索性不理它了。
上个月,柯大爷感觉四肢无力,吃东西时吞咽也越来越困难,他只好到医院就诊,医生说他患的是食管癌,建议尽快手术。还好柯大爷手术过程顺利,恢复良好。在准备出院的时候,他想起眼睑和前胸红斑的问题,就请皮肤科医生会诊。中山医院皮肤科郑燕岚副主任医师会诊后,诊断为皮肌炎,并告知柯大爷,他所罹患的食管癌也和这个皮肤病有关系。
郑燕岚医生介绍,皮肌炎是一种相对严重的皮肤病,病因目前未完全明确,可表现为眼睑及胸前水肿性红斑,有些病人还会出现手指伸侧的暗红色皮疹,往往瘙痒不明显,同时会出现身体乏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皮肌炎可能会伴发恶性肿瘤,肿瘤可发生在皮肤表现之前或之后,最常伴发的肿瘤是肺癌、食管癌等。
“皮肌炎的诊断一方面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需要特征性的检查异常报告,如肌酶升高、肌电图异常等,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伴发了肿瘤,肯定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郑医生提醒,当面部出现持续不退的红斑时,应该找皮肤科医生明确疾病的性质,才不至于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1.吞咽食物时有梗噎感
在此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
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2.食管内有异物感
病人自觉某一次因为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食管擦伤,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即无疼痛也与进食无关,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癌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3.咽喉部有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利,并有轻微疼痛,有点儿干燥、发紧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这种干燥、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另外,此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
4.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专家介绍说,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自感剑突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与进食关系不大。
5.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自我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相同的感觉。
6.胸骨后疼痛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吞服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比较轻。咽食物时疼痛,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
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经常暴饮暴食,容易埋下健康隐患,特别是食道疾病。食管癌就是其中的一种,常因早期症状轻微而被忽略,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对此,某院食管肿瘤外科主任张卫国提醒,在日常饮食中要保持良好习惯,预防由于不良饮食习惯而诱发食道癌,一旦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出现以下症状 你可要当心了
今年60岁的李先生退休在家,平时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喝酒,尤其是烈性白酒。1个月前,李先生突然发现嗓子有些不舒服,吞咽东西时不顺利,起初并未在意,后来连喝水吞咽都觉得费劲。吃了些消炎药,但病症并未好转,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患上了食管癌。
对此,科大一附院食管肿瘤外科主任张卫国说,食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重视。但随着病情发展,病人会出现唾液增多,吞咽食物不利或轻微疼痛,进干燥或粗糙食物尤为明显,咽喉部有干燥感和紧迫感。到了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胸痛或背部疼痛,疼痛为钝痛、隐痛或烧灼痛、刺痛,伴有沉重感。
张卫国提醒,以上这些信号,可能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则间断发生。如发现以上早期信号,应及时就医,切莫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
张卫国说,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将食管癌的创伤减到最小,将胸腔镜微创发挥到了极致,术后病人疼痛轻、对呼吸影响小,使得肺功能差的病人也能耐受手术,成为目前治疗食管癌微创经济的治疗方法。
此外,食管肿瘤外科还运用三野清扫食管癌扩大根治术,彻底清扫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淋巴结,最大程度清除癌组织,降低癌残留的机会,最大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寿命。
张卫国强调,食管癌术后复发一般在术后3年内,所以患者出院后,还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和随访。“随访往往从患者出院后不久开始,一般每3个月至1年一次,视疾病的不同时期和治疗方法而定,主要在于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及某些反应,并根据随访的情况和复查结果调整用药。同时,根据远期随访情况,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网上养生法求证
体坛一姐李娜、国民女神林志玲、新生代才女蒋方舟,最近推出了“我美丽我自检”大尺度的宣传照,让人过目难忘,女性朋友通过自检乳房发现乳腺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类似的自我体检方法网上流传很多,有网文声称“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给自己做一次体检”:根据月经周期判断是否患子宫肌瘤,吞干馒头自测食管癌,加热尿液检查是否是蛋白尿……这些自我检查身体的方法靠谱吗?
自检是“盲人摸象”,不能代替医学检查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宋鸿说,网上很多说法是错误的,容易误导人。很多疾病不能依靠一些简单的症状或者方法就能诊断出来。比如吞干馒头自查食管癌,就不具操作性,因为正常人也无法吞下干馒头。
该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陈云鹏也表示,自我检查好比“盲人摸象”,不同的自检感受,对不同个体来说,预示不同问题,更何况很多疾病自己无法感知,不可能自检发现,比如泌尿性结石,B超检查才能准确诊断。如果真的关心自己的健康,就应该去医院体检,这样才能准确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很多疾病发觉时可能已非常严重了
专家指出,很多疾病早期没有任何体征,或者症状不明显,很难察觉或是通过自我检查来发现。自我感觉良好不代表没有问题,当自检有了异常表现,可能治疗的最佳时期已经错过了,自检不能代替体检。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妇产科主任郭会平,不主张自我检查乳房发现乳腺癌。她说乳腺癌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等到摸到肿块时,已经是晚期了。她建议女性朋友应每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常规检查,而不要仅凭自检发现。“另外,卵巢癌的早期也几乎没有症状,只是少许的腹痛、腹胀,有明显症状或不适时,70%已经是晚期了。
不当的自检方法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当的自检方法,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呼气憋气法检查肺功能,长时间憋气,可能会危及呼吸及循环系统,尤其是患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或肺病的人,憋气引起呼吸不畅,严重的还会猝死。
骨科专家表示,一些自我检查骨骼疾病的方法,操作不当也可能造成伤害,如韧带拉伤、关节脱位甚至骨折。如“4”字试验压腿,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关节囊受损及髋关节脱位、髋臼或股骨颈骨折。直腿抬高检查用力过大,可能股二头肌受损或韧带拉伤,压颈试验操手法不正确或用力过猛,可能导致锥体脱出或者关节突骨折,严重者可造成昏迷或截瘫。专家建议,这些检查应该到正规医院,让专业人员来操作。
近日,有关“喝酒脸红者易患食管癌”的说法在微博上广泛转发。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毕竟有不少国人喝酒之后会很快脸红的!那是不是说这些人都有食道癌高危因素呢?并不全是!
2009年,布鲁克(Brook)等人的研究比较了喝酒后出现红脸和不出现红脸两组人群罹患食道癌的危险。他们发现有喝酒脸红现象的人只要有饮酒习惯,那他们确实比喝酒不脸红的人更容易患食道癌。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喝酒脸红者平时饮酒量较小,则其癌变危险相对较低(但比喝酒不脸红者危险仍高)。如果不仅喝酒脸红还大量饮酒、嗜酒如命,那么其罹患食道癌的危险就会急剧上升。
我国学者在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荟萃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人群的饮酒习惯与食道癌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完全没有正常乙醛脱氢酶2的缺陷纯合子总体来看患食管癌的风险并不增加;反而是拥有部分正常酶的缺陷杂合子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这样的研究结果看起来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为何拥有正常酶的人反而更危险呢?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揭开谜团。
对于大多数缺陷纯合子者而言,由于完全没有能够代谢乙醛的酶,因此他们是真的不胜酒力,并且饮酒后乙醛在体内蓄积会很快给他们带来非常难受的体验,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就主动避免喝酒了。
但对于缺陷杂合子者,故事则是完全不同了……由于他们体内有少量能够代谢乙醛的酶,因此他们一般醉得相对比较慢。而如果长久出入于社交场合更是让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忍受与控制因喝酒带来的不良感受。与拥用完全正常基因的正常纯合子个体相比,杂合子个体饮酒后体内的乙醛浓度可高出6倍!可想而知,这些缺陷杂合子者如果毫无节制地狂饮,自然成了暴露于乙醛“魔爪”下的人群,其罹患食管癌的概率也随之升高。
导致罹患食管癌风险升高的不仅仅是乙醛脱氢酶2的基因缺陷,个人的饮酒习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东亚人种中,饮酒本身也被证明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喝酒、红脸与食管癌——癌症发生的内、外因素与个体化干预
我们常说癌症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喝酒脸红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尽管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拥有千杯不醉的好基因,甚至他们是滴酒“不能”沾的缺陷纯合子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能够远离食管癌。与之相反,如果缺陷杂合子者因为体内有那么些酶而“洋洋得意”,反而会不小心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即使喝酒不脸红者,其罹患食管癌的危险也会随着饮酒量升高而增加。因此,大量酗酒的喝酒不脸红的正常纯合子者与饮酒量中重度的喝酒脸红的缺陷杂合子者罹患食管癌的危险是相似的。当然,最不可取的是完全没有乙醛脱氢酶2的缺陷纯合子者还大量酗酒,其罹患食管癌危险要远远高出缺陷杂合子者和其他人群。
对于喝酒脸红的人而言,酒精所导致的乙醛蓄积确实能够显著增加DNA受损情况,进而导致患癌危险升高。但我们别忘了乙醛只是众多危险因素中的一个,对于食管癌而言,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喜烫)同样显著升高患癌概率。
多个危险因素的总体效果不一定是简单叠加,同样也可能通过相互作用而急剧升高癌变危险。例如,喝酒时吸烟显著升高唾液内乙醛的含量,那些喊着“烟酒不离家”的红脸“关公”们,更要小心啊。
拥有怎样的基因(内因)我们恐怕无法决定或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外因)而尽量避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记得曾经我们一度向往着有一天能够通过判断一个人的基因而给予其个性化的治疗或干预——喝酒脸红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简单而常见的实例。科学家们预计,如果真的能够很好地指导督促喝酒脸红者少喝酒甚至不喝酒,那么仅在日本就会有约50%的男性食管上皮细胞癌患者能够得到有效预防。科技造福人类,谁说不是呢?
长期吃过烫的食物,对食管的伤害十分严重,很容易引发食管癌,因此日常饮食的温度不宜太高。可见,饮食习惯对于食道癌非常重要。预防食道癌,我们要知道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如果你身体出现下面7种症状,那要注意了,可能食道癌找上你了。
1.吞咽食物时有梗噎感
在此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2.食管内有异物感
病人自觉某一次因为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食管擦伤,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即无疼痛也与进食无关,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癌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3.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自我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相同的感觉。
4.咽喉部有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利,并有轻微疼痛,有点儿干燥、发紧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这种干燥、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另外,此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
5.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专家介绍说,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6.胸骨后疼痛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吞服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比较轻。咽食物时疼痛,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7.剑突下疼痛
自感剑突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与进食关系不大。
食道癌预防这四种蔬菜作用大
“莓”类水果
蓝莓、巴西莓、树莓和蔓越莓这几种莓类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素,植物营养素是预防癌症的有效物质。巴西莓里的活性成分可以杀死培养基里面的癌细胞;蓝莓中含有的化合物可以使肝脏里面的致癌细胞死亡;蔓越莓有对抗卵巢癌的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人员还发现,常吃冻干草莓也可防食道癌。草莓中富含一种抗氧化成分,这种成分可抑制食道癌的癌前病变。将草莓冻干后的效果更加明显,因为草莓在排掉水分后,其所含防癌成分的有效性增加了近10倍。
西兰花和甘蓝菜
植物营养素可有效预防食道癌,而通常植物营养素越多,蔬果的色泽会越鲜艳,西兰花和甘蓝菜都属于深色系。坚持长期食用这类蔬菜对人体有很大益处,不仅仅是预防食道癌,对改善身体机能,均衡营养,优化健康有一定效果。
绿茶
绿茶含有儿茶酚,儿茶酚是其中一种最先用作抗癌研究的植物化学物质。绿茶中含有一种叫做EGCG化学物质,它能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一天两杯绿茶,既可以预防癌症又可以补水,对于大多中国人而言,喝茶是生活中必需的,所以绿茶的来源随处可得。
大蒜
以大蒜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保健品近年来在市场上销售颇多,因为大蒜对许多种癌症都有预防作用,其中对消化系统癌症的预防效果最明显。项研究发现,常吃大蒜的中年妇女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其他人低50%。
据《重庆晚报》报道,一中年男子自认为患有癌症,欲跳桥轻生,被路人和巡逻民警及时抓住。意外的是,经过检查,他得的是咽炎,并非癌症。
这位男子在和邻居聊天时得知,邻居的一个亲戚得了食道癌,前几天去世了。邻居给他说的症状,跟他很像。于是就发生了以上的嘀笑皆非的一幕。
食道癌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可有以下几点:
1、吞咽食物时有梗噎、停滞感:一般是因大口吞下干饭、馒头等食物引起。这一症状能自行消失,也可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但隔数日或数周后可再次出现,以后次数逐渐增多, 梗噎程度也一次次加重。
2、进食时前胸部有疼痛感:这种感觉常在吞咽时发生,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摩擦样疼痛。当咽下粗糙、过热、刺激性强( 如辣椒、烈性酒) 的食物时,疼痛加重, 吞食过后疼痛即消失。这种疼痛, 在起初阶段比较轻微, 出现的次数也较少, 但以后可逐步加重,反复出现。约50%的早期食管癌病人有这种症状。
3、食管内有异物感:一般在吞咽时有这种感觉,但有的病人不做吞咽动作也感觉食管内有异物, 好象有食物残渣粘附在食管壁上,虽不疼痛,但感觉不舒适。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有30%的病人常主诉咽喉部干燥发紧,或形容为颈部发紧,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喛气等症状。
医生建议,,凡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 有以上表现的均应引起注意,去医院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X线食管吞钡造影:食管钡餐检查可确定食管上有无病变、病变的位置、破坏的范围和程度。
2、食管镜(即胃镜):胃镜检查不仅能直视下清晰地查看食管上有无病变、病变的位置、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取活检达到确诊的目的;采用超声食管镜还能了解和评估食管癌对食管壁及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和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及转移情况。
推荐阅读:
食道癌早期症状 7大信号告诉你
“喝酒脸红”易患食道癌?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食道癌?食道癌是种恶性肿瘤,发病位置在人们的世道处,所以食道癌对于患者的饮食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食道癌的出现我们要及时的治疗,但是我们要弄清楚人们为什么会患上食道癌呢?
(一)饮食刺激与食管损伤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食道癌?专家认为人们患上食道癌通常是食管粗糙、进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愒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道癌的癌前期病变。
(二)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食道癌?专家介绍称,通常来说无论国内外,食道癌高发区都在贫困不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水资源少,物产不丰,食物匮缺。饮食缺乏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遗传因素
通常人们患上食道癌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专家称食道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食道癌?食道癌是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当患者出现以上的症状时,我们要及时的送往医院,不然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
食道癌的早期征兆表现是什么?食道癌是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并且通常在早期的时候症状比较隐秘,并且还会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所以一旦出现症状,我们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食道癌在早期的时候征兆表现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食道癌的早期征兆表现是什么?
(1)吞咽食物梗噎感病人在进食时,食管内似有气体阻挡食物感觉。
(2)进食时胸骨后疼痛病人在饮食下咽时有胸骨后疼痛,痛的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当咽下粗糙、过热、刺激性强和咀嚼不完全的食物时疼痛较重。进流质、半流质、温热食物时疼痛较轻。一般在咽下第一、二口食物时,疼痛较常见,以后逐渐减轻,食后疼痛即消失。
(3)胸骨后闷胀不适病人只是感觉到胸部不舒服,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性质及程度。
(4)食管内异物感病人常称某次因进粗糙食物将食管擦伤,或者怀疑某种异物存留在食管内,好似米粒类或蔬菜碎片粘附于食管壁上吞咽不下,但无疼痛。
(5)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病人多主诉食管壁似有粘性,食物下行缓慢、有停滞感觉。一般进食时出现,食后消失。
食道癌的早期征兆表现是什么?综上所述就是对于食道癌早期症状的全部讲解,您是否有了一定的认识及理解了呢,食道癌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极大。
食道癌的六种早期症状?食道癌是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伤害非常的大。所以我们要尽量的了解其食道癌的早期症状,了解了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就能快速的发现及时的治疗,那么食道癌的六种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食道癌的六种早期症状?
1.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吃东西没有胃口,饭量比以前减少。
2.腹胀、腹部不适。早期肿瘤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而常出现腹胀、腹部不适。
3.经常腹泻或者便秘,大便颜色改变,有时出现大便变黑或者像柏油一样,有的时候还带有鲜血。
4.进食感觉不畅,有受阻和异物的感觉,尤其是进食硬食后明显。
5.不明原因的明显消瘦,由于消化机能的改变会造成进食减少,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明显体重下降。
6.感觉乏力、疲惫、气短、尤其是老年人。这是由于营养吸收少,以及消化道长期慢性失血,而引起的贫血所出现的症状。
食道癌的六种早期症状?综上所述就是对于食道癌早期症状的全部讲解,对于食道癌患者其饮食也是需要尽量的来注意的,还有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要拖。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沈阳一名37岁的市民被检查出食道癌,之前此人过分“迷恋”火锅,上顿火锅,下顿火锅。对此,专家提醒,食道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预防食道癌,饮食是关键。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其初期症状又有哪些?看看专家给出的解释。
与不良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食道癌是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因素,但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 专家表示,目前认为,引起食道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长时间食用粗糙、质硬的食物,或是进食过热、过快,长期饮用浓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烟、酗酒等因素,都能够诱发该疾病。
另外,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所以,长期食用霉变、腌制的食物,如酸菜、豆酱等,很容易造成食道癌的发生。
发现吞咽困难要及时就诊
了解常见的食道癌症状对其治疗和预防有着很大的帮助。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进行性加重的咽下困难。食道癌患者一般开始偶发进硬食时出现,后逐渐频繁,要小口慢咽或要用水送,晚期患者仅能进半流质、流质,有些症状严重者则不能进食和饮水。
2.穿孔症状。随病变进展,癌肿可以造成食管穿孔,依穿孔部位大小表现亦不一样,可出现高烧、脉快、胸痛或饮水时呛咳等症状。
3.呕吐。随病变进展食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食道上方食物潴留,食管明显扩张,因而引起呕吐。呕吐物以黏液和泡沫为主,可混有少量食物。
4.咽下梗噎感。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5.食物反流。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黏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6.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黏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这是最典型的食管癌的症状。
远离食道癌管住自己的嘴
“为了减少食道癌的发生,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预防。”专家指出,首先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不吸烟,不酗酒,因为有的酒含亚硝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
另外,研究发现,喝滚烫的加奶咖啡和茶,长期喜食热汤热粥,会提高患食道癌的危险程度。喝极烫的饮料,可以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4倍。因为这种非常热的饮料,可对食道产生慢性热损伤而致癌。
同时,专家提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速度不宜过快,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等。
早期食道癌是怎么形成的?食道癌的病因很多,但很多读者不是十分清晰的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早期食道癌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食道癌总是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强致癌性的物质,如果误食该物质很容易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因此,亚硝胺以及亚硝胺化合物,这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高发区居民的膳食中,就有不同量的亚硝胺物质,一般都是存在于他们日常所吃的酸菜、咸鱼等食物中。
除了亚硝胺,霉菌也是早期食道癌形成的“推手”,临床中有大量的医学实验证明,发现有不少的粮食很容易导致霉变,如玉米、小麦等,而一旦食物霉变,如果食用之后这些霉菌也是会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粮食发生霉变产生的霉菌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致癌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对于生活中发霉变质的食物,大家不要吃。
早期食道癌是怎么形成的?凤凰中医频道的专家指出:抽烟、喝酒、食管损伤等等也容易引起食道癌,一个人吸烟量越大,发生食道癌的风险就越大。这是因为烟的尼古丁等致癌物质,会随着吸烟量不断的在体内增加,进而发生食道癌。很多人都喜欢吃过烫,或者过硬的食物,殊不知,长期的吃这类食物很容易造成食管发炎,进一步发生食道癌。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早期食道癌是怎么形成的,一些人还有可能因为营养摄取不均而发生食道癌,大家要科学合理饮食,少吃路边小吃,那些通过卫生不过关,且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食道癌会引发肺部疾病吗?在临床研究当中,很多食道癌患者都会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不注重养护和治疗,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多多了解食道癌的情况,那么食道癌会引发肺部疾病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食道癌会引发肺部疾病吗?
1.年龄原因:
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发,老年人心肺发生退行性变化,胸廓顺应性降低,黏膜萎缩等,使呼吸功能减退,呼吸道内的黏液、分泌物等不易排出。
2.吸烟:
吸烟是许多癌症患者的不良嗜好,烟雾使支气管黏膜纤毛受破坏,刺激平滑肌收缩,造成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多,支气管黏膜清除能力下降及小气道狭窄,对术后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3.术前放疗:
食管癌术前放疗患者,在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造成肺间质水肿和炎细胞浸润。
4.麻醉影响:
术后麻醉剂和镇痛药的残余效应,可使支气管纤毛运动受抑制,呼吸中枢受抑制,造成限制性肺功能的变化,引起分泌物排出障碍。
5.疼痛因素:
术后初期由于患者害怕疼痛,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多呼吸浅快,不能有效咳嗽和咳痰,造成痰液聚集于气管、支气管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
6身体虚弱:
进食困难是食管癌的最显着特征,术前难以进食且合并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易引起肺间质水肿,肺内分流增多,肺交换功能降低;而术后身体机能尚未恢复正常,一般有虚弱、疲乏无力感,使深呼吸咳嗽运动减少,造成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潴留。
食道癌会引发肺部疾病吗?综上所述就是对于食道癌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其他危害的全部介绍,您是否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了呢。食道癌的出现我们要尽量的了解其原因及时的治疗,以防疾病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
食道癌的早期典型症状?目前食道癌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神秘了,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但是对于食道癌的早期发病症状,大家却都是不是太了解,那么食道癌的早期典型症状是什么呢?
一、腹部疼痛:
首先当食道癌的早期典型症状出现之后,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这一症状的原因多是病人主诉多为烧灼样刺痛,轻重程度不等。有的患者形容为经常有烧心、心窝部刺痛或饱胀感。
二、咽喉部干燥或紧缩:
其次,食道癌的早期典型症状还会有咽喉部干燥及紧缩的现象出现,这是由于食道癌的发病部位比较特殊,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当发现自己有咽喉部干燥或紧缩的症状出现,应警惕食道癌的发生。
三、胸骨后闷胀不适:
早期发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多表现为患者不能具体地形容这一症状的确切部位、性质及程度,只是自我感觉胸部不舒服。也有少数病人自我感觉有背沉、胸骨后疼痛并向右胸放射、嗳气等症状。
四、食物通过缓慢并带有停滞感:
食道癌的早期典型症状有哪些呢?也是食道癌早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在进行饮食的过程中,咽下食物时会出现食管壁似有粘性,食物下行缓慢,并有停滞感觉。有时饮水也有同样感觉。生部位以食管上、中段者较多。
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食道癌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相当大的伤害,特别是对于其吃饭问题。所以我们要警惕食道癌患者的出现,那么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凤凰中医的讲解:
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
1.哽咽加重:
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专家解释称,进行性吞咽困难随着肿瘤浸润肌层侵犯食管全周堵塞管腔,病变段食管丧失弹性而且形成不规则狭窄通道,症状日渐严重,由开始不能进普食,渐进而半流或流质饮食都难以下咽。
2.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
食物反流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滞留,可以发生食物反流。
3.疼痛如食管病变段有溃疡:
炎症或肿瘤外侵则产生前胸后晋持续隐痛。如疼痛剧烈并伴有发热,应警惕肿瘤是否行将穿孔或已经穿孔。
什么症状是食道癌晚期?食道癌是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伤害非常大。对于食道癌的治疗我们还是要尽量的早期来治疗。
食道癌扩散转移的原因?得了食道癌,一定要及时的治疗,早中期治愈希望大,否则等食道癌发展了,再治疗就不容易了,会有可能发生扩散转移,对于食道癌扩散转移的原因,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下面一起来看。
作为生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所带来极大痛苦和折磨,癌细胞繁殖速度快,由于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所以癌细胞的快速生长繁殖是食管癌扩散转移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食道癌扩散转移的原因?对于食道癌,我们应该要多多了解,由于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使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与癌块脱离,为食管癌扩散转移创造了条件。癌细胞分泌特殊物质,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食管癌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专家指出:除以上食道癌扩散原因之外,癌细胞含有一种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特殊物质,使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得以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临床上发现,患同一种癌的不同病人,癌细胞的转移情况也有不同,这与病期早晚及病人的身体情况有关。当癌处于早期阶段时,扩散扩散的机会就少,如能在食管癌转移扩散前进行根治就排除了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到晚期才进行治疗,就会形成硝烟四起,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另外,身体状况良好,对癌抵抗力强的人,发生转移就可能晚些,转移范围也有局限性。当身体状况变差,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就会急剧恶化,癌细胞就很容易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