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眼球突出
()眼眶蜂窝织炎
是眶内软组织或骨膜下的急性炎症由于眶和颅腔
眼球的密切关系
可以引起永久性视力障碍和颅内并发症
多由邻近组织的感染扩散
或外伤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
并有眼睑红肿
球结膜充血水肿
眼底可有视乳头充血
水肿及视网膜水肿
重者体温增高
白细胞增多
由于心
眼反射
可能出现相对的缓脉
眶内炎症可通过静脉眶上裂波及海绵窦
可形成海绵窦栓塞
其眼部表现和蜂窝织炎相似
但较蜂窝织炎的中毒症状重
迅速波及对侧
出现头痛
烦躁不安
谵妄
惊厥
昏迷等颅内病变症状
有些眶内恶性肿瘤除眼球突出外
也可有眼睑红肿
眼球运动受限
与眶蜂窝织炎难以鉴别
故应重视病史及全身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
()炎性假瘤
是单眼眼球突出常见的原因之因具有肿瘤的症征
但实质上是眶内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
故称炎性假瘤
病因不明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
种免疫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有眼睑红肿史
数周或数月才发现眼球突出或眼睑包块
有些患者眼睑红肿史常不能记忆
有些患者因眼眶深部的瘢痕收缩
使眼睑沿眶缘有
道凹陷的沟
此体征为特征性
可有疼痛
复视
视力减退
结膜充血水肿
由于眼外肌炎症粘连所致
炎症以眶底为多
使眼球向上运动障碍
重者可向多方运动障碍
眶深部多能摸到质硬
边界不清的肿块
眼底可有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
因此凡具有肿瘤和炎症的临床表现者
提示本病的可能
X线摄片无骨质破坏
CT扫描眼肌肥大
肿物与眼球壁呈铸造样缺乏分界线
有助于诊断
炎性假瘤与眶内良性肿瘤鉴别
后者发展缓慢
不伴炎症表现
早期视力及眼球运动不受影响
CT扫描眶内可见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假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与恶性肿瘤有类同之处
有时须依靠活体组织检查才能确诊
假瘤与重症内分泌性突眼
者其眶组织都是充血浸润性改变
有相似之处
但上睑退缩
甲状腺功能试验异常是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的诊断要点
肿瘤性眼球突出
()血管瘤
是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为多
多发生于成年人
无痛性慢性进行性眼球突出是其特征
肿瘤多位于肌圆锥内
眼球多向正前方突出
发生在眶尖部者
早期即可有视力减退
位于眶前部时
则局部隆起
可们及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的肿物
肿物增大眼球运动可受限
若肿物压迫视神经
眼底可出现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
肿物压迫眼球时
眼底可出现视网膜水肿
脉络膜皱褶等
X线显示眶容积扩大和密度增高
B超可表现眶内境界清
类圆形异常回声
内反射强而均匀
具有可压缩性
CT扫描可显示眶内
常在肌圆锥内有类圆形
密度高
边清
质匀肿物
CT值在
-
H之间
往往有眶腔扩大
磁共振成像所见位置及形状与CT同
根据病史
体征及影像检查诊断多不困难
超声和CT扫描具有较大价值
本病应与间歇性眼球突出鉴别后者分原发与继发两种
原发者为先天性静脉畸形
长大后才出现突眼
继发者为眶内或颅内动静脉短路
有搏动感或可闻杂音
当低头
颈静脉受压
剧烈咳嗽
深呼吸
捏鼻鼓气时
可产生患侧明显眼球突出
直立体位眼球迅速复原
且常呈眼球内陷
这是由于眶脂肪长期受压萎缩所致
B超在直立或平卧位时呈正常图像
仅眶脂肪垫缩小
当颈部加压时
病变显示为不规则暗区
内反射少
CT扫描可有静脉石
颈部力压后病变呈不规则高密度占位
不匀质
本病还需和搏动性眼球突出鉴别
后者以在海绵窦处动静脉交通的动脉瘤为多见
常有头颅外伤史
%有头痛
表现为单侧性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有搏动
随心脏舒缩
模之有猫喘
听诊可闻杂音
与搏动
致
临床不难鉴别
()泪腺肿瘤
是较为常见的眼眶肿瘤分为泪腺混合瘤及泪腺癌
泪腺混合瘤有良
恶性之分
良性占
%
-
岁多发
单侧发病
进展缓慢
早期多无症状
起自睑部者肿物位于眼睑皮下
无眼球突出
起自眶部时
肿物在眶外上缘处
隆起质硬
挤眼球向鼻下方移位引起复视
后期可压迫眼球血管则影响视网膜或视神经
导致视力障碍
恶性泪腺混合瘤发展较快
常浸润周围组织
破坏眶骨壁
常有压痛
眼球向外上方运动受限
泪腺癌又称泪腺圆柱瘤
中年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多以眼球向内下方突出为主要特征
眼球向外上方运动受限
有自发性疼痛
及压痛
病程较快
瘤组织常沿神经和血管浸润周围组织
破坏骨壁
预后不良
可通过血液或淋巴远处转移
或扩散颅内
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
穿刺活检可得到病理组织学证实
()皮样囊肿
眼眶是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之是皮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向内陷人而成
好发于颅骨骨缝处
常在外上或内上眶缘处
圆形
表面光滑
坚实而有弹性
生长缓慢
青春期发展稍快
是无任何症状的眼球突出
大部分病例能通过X线平片获得正确诊断
眶骨被囊肿压薄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有
圈境界分明的白色硬化线条是其特征
且位置多在蝶骨大小翼末端
额筛缝或颧额缝处
皮样囊肿应与脑膨出相鉴别后者是颅内容通过缺损的颅骨处突人眼眶
较少见
最常见于眶内上缘鼻根部
触之有与脉搏
致的搏动感
压之可退缩
并伴脑症状
如慢脉
抽搐
昏迷等
咳嗽时肿物硬度增加
X线平片必有骨质缺损
皮样囊肿还应与部液囊肿鉴别
后者是由于副鼻窦炎症
分泌之部液不能排出聚积而成
生长缓慢
眼球突出呈单侧性
突出方向依囊肿部位而异
额窦者使眼球向外下方移位
前组筛窦者使眼球向前外侧移位
后组筛窦及蝶窦者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并可有神经麻痹
X线摄片显示副鼻窦扩大
骨板薄
呈泡样隆起
()脑膜瘤
起源于眶内者占/
或由颅内脑膜瘤扩展而来
女性多见
常侵犯
侧
多为良性
偶有恶性变
般生长缓慢
如有恶性变则生长迅速
因肿瘤常起源于眶尖视神经鞘
故早期即有视力障碍及眼球运动受限
起源于蝶骨嵴者
可有单侧眼球突出
早期视乳头水肿
视野鹏
眼肌麻痹及嗅觉障碍
X线显示发生于眶尖者
可见视神经孔扩大
伴眶尖及前床突骨质增生
CT扫描显示视神经管状增粗
眶尖部膨大
围绕视神经块影或锥形高密度影直达眶尖部
或见颅眶沟通之高密度块影
磁共振成像对视神经管及颅内蔓延者优于CT
()神经鞘瘤
神经鞘内雪旺细胞增生多见于成年人
良性居多
大多起自肌圆锥内或眶上部
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或眼球向下移位
起自运动神经者
早期出现运动障碍
起自感觉神经者
有自发性疼痛及触痛
发生于眶尖者
早期视力减退及视神经萎缩
须与血管瘤鉴别
超声探查有助于诊断
声像图为回声少
透声性强
不被探头压迫变形是神经鞘瘤的特征
有助于鉴别
()视神经胶质瘤
好发于儿童%发生在
岁以前的女性
无痛性单侧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病程缓慢
在眼球突出前先有视力障碍
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
若肿瘤蔓延至视交叉
会影响对侧视野
由于视神经增粗变硬也可影响眼球运动
B超及CT扫描均可显示视神经梭形膨大
磁共振成像能显示视神经管内蔓延
()眼眶肉瘤
由中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发生在
岁以前
岁以后的发病率又复增高
肉瘤起源于肌肉
骨膜
筋膜
或转移而来
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横纹肌肉瘤
临床表现先有疼痛
继之眼球迅速高度突出
眼睑球结膜水肿
有压痛
早期即有眼球运动障碍
易破坏骨壁至鼻窦和颅内
呈高度恶性
B超显示眶内低或无回声病变
透声性较好
病变边界不清
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表现肿物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整齐
有骨质破坏
()眼眶癌
除原发于泪腺者外多由副鼻窦
眼睑癌侵犯至眼眶
或由全身癌肿转移而来
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
转移癌的原发肿瘤以乳癌
肺癌为多见
老年人
单侧眼球突出伴复视
有癌肿史
应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以除外转移癌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
()甲状腺毒性突眼
是由眼球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而成的疾病
好发于中年妇女
另
种仅有眼部体征
而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以往也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
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或低下
称眼型GraVes病
眼部表现为眼睑水肿
回缩和迟落
结膜充血
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辐接运动差和瞬目反射减少
影像检查显示眼外肌对称性肿大
尤其冠状位CT扫描时更易显现
血清T
T
TSH的测定以及T
抑制试验和TRH试验均有助于内分泌性突眼的诊断
()促甲状腺素性突眼
又称恶性突眼或浸润性突眼多为中年男性
双眼发病
常发生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变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导致垂体受反馈抑制作用减弱
相应的促甲状腺素分泌亢进的患者
也可发生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促甲状腺素增多者
临 床表现疼痛
眼睑结膜高度水肿
结膜突出于睑裂
睑裂闭合不全
角膜暴露
眼球固定
(实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