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药物过敏”的潜伏期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一般人都知道输注青霉素要做“皮试”,以避免过敏反应,如果皮试显示没有问题,他们便放心大胆地用起这种“经典药物”来。殊不知,青霉素也存在“潜伏”现象。临床越来越多的病例表明,皮试显示“阴性”后接受足量青霉素输入,仍然有可能导致皮疹、呕吐甚至哮喘等过敏现象发生,严重者还可能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26岁的王女士近期患上了流感和淋巴结肿大,医生建议其进行抗炎治疗。经青霉素皮试,显示为“阴性”,于是她放心地使用了青霉素。第一天打完后,王女士没有任何不适。不料第二天刚打完,她就出现手心发痒、脸面发烫等现象。医生检查后,判断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马上为其使用抗过敏药物,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王女士以为不会再有事了,没想到,转天病情又加重,她被转诊到解放军458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邓鹤秋劝其马上接受治疗,否则很可能进一步引发喉头水肿。

  这种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邓鹤秋介绍,使用青霉素时,不应只单纯依赖皮试结果,因为皮试浓度较低,当时可能显示“没问题”,而当足量青霉素输入人体时,有人会因为个体差异引起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临床上以速发型最为多见。”邓鹤秋介绍,“姗姗来迟”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在现实中非常容易被忽视,患者很可能无法将其症状与之前的青霉素输入联系起来,导致问诊困难,甚至耽误抢救时机。他说,对于青霉素皮试呈“阴性”者,不管以前是否有青霉素输入史,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都不能掉以轻心,应密切留意输液后的身体变化。

  相关链接:

  使用青霉素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不可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值〉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3)青霉素在偏酸性的葡萄糖输液中不稳定,长时间静滴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不仅疗效下降,而且更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应尽量用生理盐水配制滴注,且滴注时间不可过长。

  (4)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5)每日一次静滴给药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当停止滴入后,体内药物迅速消除,待第二天给药,因间隔时间过长,细菌又大量繁殖。

  (6)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时,不宜与阿拉明或新福林混合静滴。因为阿拉明与青霉素G可起化学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影响两者的效价;新福林与青霉素G钾(钠),可生成氯化钾(钠),使两者效价均降低。

  (7)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使其降效或失效。

  (8)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而使青霉素降效。

  (9)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实习)

相关阅读:

鼻炎吃什么药好的快 家中常备这些药让你告别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性大不大
如何治疗麻烦的湿疹
荨麻疹的预防与饮食忌宜
春季防过敏 不妨喝点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