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偏食陋习缘何来?

  (一)主观原因

  1、情寄它事

  到了吃饭时间,孩子因正在看书、游戏,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一时无法摆脱而不想吃饭。

  2、 缺乏食用方法

  有的孩子不会食用某种食物,比如因不会使用筷子吃面条,就逐渐对其失去信心和兴趣,形成偏食。

  3、不良的择食倾向

  儿童出生后有先天的气质差异,有些儿童对味道非常敏感,会偏好某一种味道的食物,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造成了偏食。

  4、 不喜欢食物颜色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黑色的食物,如芝麻糊、发菜等,认为肮脏而不愿进食。

  5、不愉快的进食体验

  如果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被汤烫住、被鱼刺哽住等等,也会造成孩子害怕而拒吃的心理。

  (二)客观原因

  1、成人影响

  幼儿的饮食习惯主要是模仿家庭中的成人而来的,如果家中的成年人中有偏食的习惯,孩子很容易受其影响而偏食。

  2、溺爱迁就

  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处处以孩子为核心,在食谱的安排上有意选择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另有一些父母娇宠孩子,认为孩子不愿吃就随他去,等他饿了自然会吃。时间一长,就造成孩子进餐时间紊乱。也有一些家长想让孩子吃得更多,习惯将他的用餐时间安排在大人吃饭前或吃饭后。其实孩子和大人一起吃比自己一个人吃要好得多。

  3、 过度矫正

  有些家长或老师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会因性急而表现出很不耐烦,甚至打骂,逼迫孩子吃。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不会有好的胃口。

  4、 零食泛滥

  部分家长生怕孩子饿着,总存放很多零食,任其食用,到了就餐时间自然没有胃口。

  5、 缺乏活动量

  孩子吃得好却活动少,无法消耗饮食中的高能量,自然也就不会有饥饿感。

(实习)

相关阅读: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了解这些让宝宝远离黄疸
小儿急性喉炎有什么并发症呢
夏季 手足口病流行高峰
附件炎!!1
川崎病是重要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