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即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硫胺素是参与体内糖及能量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其缺乏可导致消化、神经和心血管诸系统的功能紊乱。脚气病临床有三种类型即“干型”神经脚气。后者多发生成年长者,伴有消耗症状,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婴儿型”严重,表现为急性心血管症状,不及时救治可引起死亡。

  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称脚气性心脏病;还有的有水肿及浆液渗出,常见于足踝部其后发展至膝、大腿至全身,严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

  而脚湿气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种皮肤病。常发生于足距部及趾间,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 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 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香港脚 ”。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脚湿气复发的原因:

  1、治疗不彻底:虽然说霉菌多寄生在皮肤浅层,但深层也会有。如果搽了几次药,看看脚趾缝已经干燥也脱了皮,认为已经好了,不再继续搽药,那么藏在皮肤较深处的霉菌,隔几天还会繁殖。

  2、重复感染:在脚癣霉菌活动的时候,鞋子上、袜子上,多多少少会沾染一些霉菌的孢子。孢子对冷与热都能耐受,用肥皂洗一下是杀不死它们的,等再穿这些鞋袜时,霉菌就又有机会活动了。重复感染除了是由于自己传染自己以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用公共浴巾、公共脚盆而再传染的。

(责任)

  目前医学上基本这样认为:脚气就是脚癣,主要是因为真菌感染引起,具有较强的接触传染性,它还有一系列的别名,如烂脚丫,香港脚等。

  最新的研究发现,以上的结论全是错的。因为对脚气的病理定性错了,这才是脚气难于根治的主要原因,目前医学上对脚气的统一治疗方法是对患处皮肤进行杀菌消毒。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永远无法有效治疗脚气。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脚气的本质,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脚气的患者人群高度统一,特定的人群:几乎都是成年男性,占总患者群的95%以上。尤以精磨大米为主食,生活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的成年男性是脚气的高发人群,香港脚这一名词来自香港人对脚气的的称呼,说明香港成年男人患脚气的比例高。吃面食的地区次之。大量喝奶、吃肉为主食的蒙古人、新疆人、西藏人、欧美国家的人患脚气的比例极低。小孩子、女性无论是生活在哪个地区,以什么为主食,患脚气的比例都极底。

  2、特定的部位:脚气的患处基本是脚趾丫处,须知这是一处特殊的皮肤区,那就是毛孔皮肤和纤维性皮肤的结合部或者是过渡区。脚气为什么就选在这一部位,尽管脚趾丫处是一处比较潮湿的部位,符合了真菌寄生和繁殖的条件。那么在穿鞋的时候,整个脚部都处在相对潮湿闷热极符合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尤其脚面是毛孔性皮肤,按理更适合癣菌的寄生,为什么脚面偏不患脚气,如果脚气是脚癣,须知癣菌的接触传染性极强,生命力也强。皮肤一旦和癣的患处接触,不管是那个部份的皮肤都有可能传染,但唯独是纤维性皮肤的部位(手掌、脚掌)唇皮(口唇)部不会被传染。

  脚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大量喝奶吃肉的人们维生素缺乏显然不严重,所以脚气患者极低。小孩的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强,女性因为内分泌结构的差异,都和成年男性出现了较大的生理差别,脚气的患者都不高。显然以精磨大米为主食的成年男性明显有维生素A的缺乏现象。造成脚趾丫处的特殊皮肤区的亚健康的出现,这处皮肤区显然存在了某种营养元素的代谢障碍,从而对真菌失去了抵抗能力,因为这个根本点所以真菌才能寄生在这里繁殖致病。也因为这一点才能受到真菌的感染和传染。

  这种现象在人体中并非是孤立的现象,比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同时发现了是因为口腔粘膜维生素B的局部缺乏造成对口腔溃疡病毒失去了免疫力(抵抗力)。直接对口腔粘膜输送营养或激活其营养的代谢能力,恢复免疫力,溃疡病毒不消自灭。显然只要能促进脚趾丫这处特殊皮肤区的营养代谢能力,恢复了对真菌的抵抗力,真菌不消自灭。就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道理是一样。

  从脚气的形成现象看脚趾丫处皮肤区的特点:

  脚趾丫处的皮肤既然是两种皮肤的结合部,既没有毛孔性皮肤细胞的代谢活跃性,又没有纤维性皮肤对外物伤害的抵抗能力,显然这是皮肤的一处薄弱部份,尤其当脚部长期处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这一处的皮肤极易溃烂或产生深度裂纹。如爱穿拖鞋在厨房中工作的厨师,不管以什么为主食的人都因为该处皮肤区在受到潮湿的环境伤害后引起营养元素的代谢障碍对真菌失去抵抗力,极易形成脚气。有报道明显指出,极少患脚气的美国大兵一旦进入潮湿的丛林作战中脚气问题就相当严重。显然,困为饮食结构的原因缺少维生素A及潮湿的环境都极易造成脚趾丫处皮肤区的亚健康状态出现。从而极易被真菌感染而形成脚气。

  分析

  不激活脚趾丫皮肤区的营养代谢能力,恢复其对真菌的免疫力,单靠杀菌的方法是不能根治脚气的,只能止一时之痒。

  有一个不太公开的治疗脚气的方法试验:叫脚气患者赤脚在矿物质含量较高的被太阳晒的发干、发热的泥土上踩踏行走了,一定的时间后脚气能得到了较长时间的根治。因为矿物质中的微量元素被皮肤吸收后有效地激活了营养的代谢能力。

  杀菌的外用药往往都是有毒性的,不可为了止一时之痒而滥用。有的脚气患者患处溃烂严重伤口较深,容易引起深度感染,脚腿红肿,淋巴肿大。

(责任)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同样,细菌、真菌、病毒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也开始活跃起来。皮肤科专家称,未来几个月时间里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真菌感染的疾病,比如足癣、花斑癣和体股癣。这类真菌病“好治难防”,容易反复发作,所以,趁现在真菌还没有猖獗时,“老癣民”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以防再受“癣病”折磨之苦。

  来袭原因:天气潮湿 真菌出动

  2月2日立春了。这几天广州中午的气温已经高达20多摄氏度,但湿度却不低,

  早晨轻雾缭绕,湿度介于55%-95%之间。然而,在这样暖和潮湿的天气里,潜伏了一个冬季的真菌开始蠢蠢欲动。从现在开始,真菌感染的患者将会明显增加,比如足癣、花斑癣、体股癣将会占到门诊量的20-30%。

  “在门诊里,总会遇到一些有些患者深受‘癣病’困扰,总是好了再犯,犯了又好,不过大多数会集中在春季复发。”赖维说,真菌感染除了与个人卫生有关外,还有“人群易感性”的问题。临床上发现,有些高级白领已经是相当注意清洁卫生了,但对真菌依然是“照染不误”。这说明“老癣民”对真菌抵抗力较弱,稍不注意可能在游泳池、健身房、溜冰场等公共场合,穿一次公用的拖鞋就能感染上真菌。

  专家支招:彻底搞定癣病

  “癣病好治却难防”。患上了足癣、花斑癣、体股癣等皮肤病只要选择正确的抗真菌的药物,用足疗程就能完全治愈。但很多人却是多年的“脚气”,年年春季复发。专家认为,要彻底搞定“癣病”,治疗和预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责任)

  家住广州番禺区的李先生问,“我患脚气快三年了,一到夏天就复发,瘙痒难耐,到了秋天,症状会慢慢减轻,也不感觉痒了。那么请问脚气不痒是否算治好了?”

  皮肤专家表示,脚气的瘙痒症状虽减轻,但并不意味着脚气已痊愈。脚气的痒是由于真菌感染,破坏表皮所致,只有将真菌杀死,才可以最终解决痒的问题。脚气真菌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其生存时间长达1年以上,极易“潜伏”在足部的各个死角,伺机“卷土重来”。对此,我们要趁脚气真菌最为“虚弱”的时候,将它们“赶尽杀绝”!

  做好足部护理  防止真菌滋生

  脚气发病与气候及特殊的工作环境有关。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最好穿一些透气性较好的鞋子,不要穿胶鞋、运动鞋。穿带脚趾的袜子,可以很好地吸干脚趾间的水分,能大大减少潮湿的程度。趾缝紧密的人还可用纸巾夹在脚趾中间,以吸水通气,保持脚的清洁。

  同时要养成每晚泡足的习惯。可以在泡脚水里添加适量的醋或茶叶,去除脚味,抑制脚气真菌生长。另外,足部死角与脚指甲处往往是最容易藏匿脚气真菌的地方,在泡脚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这些部位的清洁。洗脚时要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水温也不要太高,以免造成具有天然屏障保护作用的皮肤角质层被破坏,使得真菌长驱直入。

  正确用药 将脚气真菌赶尽杀绝

   足部护理是治疗脚气的基础,但要想彻底的治愈脚气,关键还在药物治疗。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药膏来治疗足癣,结果越治越扩展。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问,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

   有很多人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肯定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有些人往往用道听途说的土法乱治脚气,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绝对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法由于刺激性较大,还会造成过敏反应。因此,出现脚气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

   专家表示,脚气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用温水以1:50比例稀释皮康圣液抗菌液浸泡15-20分钟,使角质软化。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温馨提示:一些患者十几年如一日使用同一种药治疗脚气,其实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用药时间过久,真菌会产生耐药性,不见得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持续使用该药的情况下,脚气症状仍不见缓解,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脚气也可能引发阴道炎

  脚气是怎么导致阴道炎的呢?专家指出,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而真菌具有传染性。如果家属患有脚气,共用的浴盆与浴缸未能再次消毒除菌,或使用家庭共用的便桶,或通过游泳、性交、合用浴巾等被传染。其实,除了女性自己的脚气之外,丈夫的脚气也是会导致女性出现阴道炎的。因此,女性朋友对于家人有脚气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共用盆浴。

  用被脚污染过的水擦洗阴部及阴道口;用被脚污染过的盆子洗涤内裤;内裤和袜子一起洗涤;内裤、卫生巾与脚接触;全身泡在浴池中洗澡。通过这些途径,使阴道被脚癣上的真菌感染而患真菌性(也称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表现常常为阴部发痒,常从小阴唇内侧开始,然后扩散至外阴部,伴有奇痒,抓之欲破,令皮肤转为灰白色。因此,女性最好与家人分开使用浴盆清洗私处。

  脚气所致阴道炎如何预防?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中如有人患脚气,要积极治疗,以根除传染源。

  (2)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晚用温开水清洗,勤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在阳光下曝晒。

  (3)立即改正夫妻混用一只洗具的不良习惯,妻子清洗“下身”的盆和毛巾要做到专人专用。

  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谨防脚气引发阴道炎。

  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称脚气性心脏病;还有的有水肿及浆液渗出,常见于足踝部其后发展至膝、大腿至全身,严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

  而脚湿气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种皮肤病。常发生于足距部及趾间,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 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

    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 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香港脚 ”。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脚湿气复发的原因:

  1、治疗不彻底:虽然说霉菌多寄生在皮肤浅层,但深层也会有。如果搽了几次药,看看脚趾缝已经干燥也脱了皮,认为已经好了,不再继续搽药,那么藏在皮肤较深处的霉菌,隔几天还会繁殖。

  2、重复感染:在脚癣霉菌活动的时候,鞋子上、袜子上,多多少少会沾染一些霉菌的孢子。孢子对冷与热都能耐受,用肥皂洗一下是杀不死它们的,等再穿这些鞋袜时,霉菌就又有机会活动了。重复感染除了是由于自己传染自己以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用公共浴巾、公共脚盆而再传染的。

  脚气病主要发生在以大米(尤其是精白米)为主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人体对维生素B的摄人不足。

  比如,加工谷物过于精细;淘米过于反复。如此这般,维生素B1并没有经过消化道,而是直接进入了下水道。除此之外,烹调时间过长、在烹调中加入苏打或其他碱性物质都容易使硫胺素散失或被破坏;长期以米、面为主食而缺乏肉类、豆制品、水果、青菜者也容易患此病。

  婴幼儿患脚气病的人数较多,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B的需要量相应增多,再加上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所以易患此病。如,当宝宝腹泻、呕吐时,由于消化道功能下降,对维生素B1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或机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或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会增加对维生素B1的消耗,如果补充不足就易患病。

  另外,小宝宝多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哺乳的妈妈维生素Bl摄人不足,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维生素B1在母乳当中的含量较低,其含量是牛奶的1/4。若母亲饮食中没有维生素B,的成分,乳汁中的含量也就更少。

  小儿脚气病的最主要表现并不在“脚”,而是全身各脏器都会受累。脚气病出现的症状有轻有重,多数患儿是轻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患有脚气病的孩子,常有轻度腹泻、声音嘶哑、烦躁、夜间啼哭、吃奶无力、心跳快,甚至嗜睡、昏迷、抽筋等症状,在其脚部略有浮肿,用手指压迫时,即出现一个凹陷,压力解除后,此凹陷还不能立即消失。

  那该怎样防治呢?

  专家提示:对于急症患儿,首先要安静地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轻型患儿,必须减少活动,以减少维生素B,的消耗。除了配合医院的治疗以外,哺乳妈妈应积极地改善饮食,补充大豆、赤豆、花生、麦芽、糠皮、麦麸等食物。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妈妈从怀孕时即应开始注意维生素B的摄人;

  2、婴儿要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3、煮粥、煮面时不要加含碱的物质;

  4、积极防治宝宝胃肠道疾病;

  5、纠正小儿厌食、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维生素D1在B族维生素中排行老大,学名硫胺素。维生素B,储存在谷物的外皮、麸皮和胚芽中,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但是由于人们的无知,经常会忽视它的存在,把它丢弃在下水道里,人们并不知道,缺了它会惹来祸患,尤其是小婴儿更容易惹祸上身。

  脚气治疗误区逐个数

  脚气治疗误区一 :脚气患者提前停脚气药。例如脚气患者用唑类外用抗真菌药需一天涂抹两次脚气药,脚气患者每次涂抹脚气药花费十几分钟,连续治疗脚气4~6周,而调查得知大部分脚气患者在使用外用脚气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脚气。

  脚气治疗误区二 :脚气患者遗漏盲点。脚气患者在涂抹脚气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脚气有明显症状的脚气病灶处,而一些脚气潜在无症状的脚气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脚气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脚气,外用脚气药不易渗透脚气,在治疗脚气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治脚气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脚气治疗误区三 :脚气患者错用外用脚气药。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脚气药,局部刺激性大,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脚气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脚气,也不适合用外用脚气药。

  脚气治疗误区四:脚气症状缓解,不再用脚气药。引起“脚气”的真菌相当顽固,抗真菌治疗脚气一定要合理、足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脚气治疗的时间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有一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脚气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脚气药一周,以免“脚气”死灰复燃。

  脚气治疗误区五:脚气患者只顾止痒,不找脚气病根。“脚气”发作时,脚气患者往往瘙痒难忍,脚气患者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脚气患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脚气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脚气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脚气药物或脚气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脚气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脚气治疗误区六:脚气患者只治“脚气”,不顾甲癣。部分“脚气”患者,很有可能同时患甲癣,即俗称的“灰指(趾)甲”。同时患了“脚气”和甲癣的人,由于某些原因,如经济不允许或认识上不到位,往往只治“脚气”,对甲癣不管不顾。这种“顾此失彼”的治疗方法,实不可取。患了甲癣的指(趾)甲相当于一个“种子库”,即使治好了“脚气”,甲癣这个“种子库”仍会随时将真菌重新“播种”到足部皮肤上,因此,只治“脚气”而不管甲癣,是没法彻底治愈“脚气”的。

  脚气治疗误区七 :脚气患者的家庭成员不同时治疗脚气。一个人治愈了脚气,但其他家庭成员没治愈脚气,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脚气,脚气反复发作。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脚气。最好的治疗脚气方法是口服脚气药、外用脚气药物联合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彻底地杀灭脚气真菌。

  远离脚气 注意四方面生活细节

  脚气虽然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但只要了解脚气的传染途径,脚气患者平时注意卫生,细节上多留意,还是可以预防脚气的。

  脚气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脚上的皮肤,角质层相对较厚,表皮细胞更新的时间较长,而且经常被鞋袜包裹,天气一热,会使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表皮常常被浸渍变软并有酸碱度改变,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以,在夏季,要尽量少穿不透气的鞋和袜子。特别是喜欢穿运动鞋的年轻人,最好能准备两双鞋子交替着穿,闲置的那双鞋可以放在阳光下晾晒,保持鞋子干爽。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要勤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尽量避免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要注意趾间的清洁。在洗完脚之后,需用毛巾把脚擦干再穿鞋和袜子。

  脚气患者生活用品定期消毒

  脚气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染的,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容易相互感染。所以,在家中的个人物品最好能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洗脸、洗脚盆、拖鞋等物品,和脚气患者的物品更要分离,减少相互感染的几率。家中有脚气的人可用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鞋内。其实,像毛巾、浴巾等物品的定期清洁、消毒很重要,最简单的消毒方式是把毛巾放在搪瓷盆中,用开水煮10分钟,然后在阳光下暴晒。

  脚气患者减少公共物品的使用

  公共浴池的地板、公共拖鞋上有大量的真菌寄生。所以,尽量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减少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共用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

  脚气患者忌辛辣饮食

  脚气患者在饮食上并不需要特别忌讳,毕竟这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但如果患者在这段时间瘙痒特别厉害,就应该少吃辛辣刺激,如辣椒、生葱、生蒜等的食物,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脚跟皮肤粗糙,非常干,每年冬天裂口,很疼,夏天好一些,但是并不痒,这是脚气吗?

  足癣,人们俗称为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最容易钻到人体皮肤角质层生长,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存活。真菌对人体皮肤、毛发侵犯以后产生的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病变,依感染的部位不同有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皮癣等。所以,保证皮肤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如果皮肤上有裂口、干燥或者环境潮湿,真菌就容易侵入。

  在我国,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夏季是高复发季。有的人觉得是小毛病,用不着治疗。一般人脚气都会感觉痒,但不是所有患者都痒。有的人会长水泡所以感觉痒,但是也有人被真菌感染后不长水泡所以不痒,只是长厚皮、脱皮、粗糙、干燥,冬天寒冷干燥时会裂口,所以会感到疼。到了温暖潮湿的夏天可能就不疼了。而这类患者只认为自己脚干,其实这也是足癣,慢性足癣的人脚后跟皮肤特别厚、粗糙。需要提醒的是,真菌感染跟别的病不一样,是可以根治的,要彻底杀死真菌,如果治疗不彻底,真菌还会继续繁殖,这也是脚气容易复发的原因。

  一般来讲,症状较轻、发病时间短的患者可以抹一些外用抗真菌药膏,但前提是要首先确定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抗真菌药膏有很多,比如有唑类、盐酸特比萘芬等,有抑菌的、有杀菌的,在药品的说明书上有标示,一般抑菌药疗程较长,需要4-5周,如果外用盐酸特比萘芬类抗菌乳膏,一天一次,1至2周就可以好。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痒、疼、不舒服等症状会先消退,但皮肤脱皮、起泡、红斑并未消退,所以一定要把药抹到皮肤看起来跟正常皮肤一样光滑时再停药,要把真菌彻底杀死才能保证不复发。

  脚气的发生是真菌在作怪。认真菌感染了趾缝、足掌和足跟部的皮肤时,就会发生脚气。该病在症状较轻时,以外用抗真菌药膏为主,坚持治疗2周至4周,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使用一周,通常能够治好,伴随注意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脚气症状严重时,双脚会肿,还可能引起其他相关疾病。由于外用药膏在皮损面积大时不易涂抹到位,加之角化型脚气药物不易渗透等起因,此时应加用口服抗真菌药以缩短疗程,达到彻底治好的效果。

  由于广谱抗真菌药物能够杀灭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各种真菌,既能进步疗效又能节省辨别菌种的时间和脚气的治疗用度。

  在公共场合,如果与患病的人共用拖鞋、脚布时,真菌可能就会静静爬上您的皮肤。因此要预防该病,首先尽量不穿他人穿过的鞋子,比如公共拖鞋等;第二避免使用别人用过的盆洗脚;第三足部需要保持清洁干燥。

  治疗脚气的要点:

  1、脚气是一种慢性且顽固的皮肤病,所以应树立治愈信心,并坚持用药,避免中途放弃,症状好转后应继续用药,以免复发。

  2、脚气应分型进行治疗,所以切忌乱用药,以免导致越来越严重,有些药虽然能起到止痒的作用,但并不能去根,所以发生脚气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脚气在用药时,应根据病变来用药,应按照医生嘱咐用。

  4、脚气发生感染时,就不能按一般的治疗方法,应先处理感染。

  温馨提示:脚气患者不仅要积极用药物治疗上,平时更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清洁鞋柜的同时,别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夏季是手足癣多发季节

  据了解,手足癣和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和指(趾)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也称为脚气,即平时所说的“香港脚”。甲癣为“灰指甲”。三者常可彼此传染,相继发病,也可侵犯一处单独发生,其中以足癣最为常见,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专家说,手足癣主要致病菌种有多种,因为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当前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手足癣多发生于夏季,这与市民在公共浴池洗澡、泳池游泳、穿用公共拖鞋、接触过患者的物品有关。而且在夏季中,市民手足容易出汗,湿度大,局部温度高,容易引起真菌繁殖,这也是容易感染的一个原因。手癣多由足癣感染而来,甲癣多由手癣、足癣蔓延而来,但也可以通过另外途径单独被感染。

  爱美女性也容易中招

  一般来说,手足癣在厨师、洗衣工、家庭主妇等人群中易发,原因是他们双手经常浸泡在水中,故容易出现手足癣病菌感染。不过,近年来一些爱美的女性也常常会感染甲癣。李主任介绍,爱美女性经常光顾美甲店,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女性在做美甲的过程中,化学品会让指甲组织不断受异物所侵蚀,造成指甲愈来愈脆弱,此时真菌就会伺机而动,引起灰指甲。另外,常常彩绘和常用去光水都有可能会让指甲变形变质,甲床发炎,最后变成灰指甲。而且剪、磨等动作都有可能造成皮肤的软组织损伤,如果使用的工具未经消毒,也是极易造成真菌等病菌的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爱穿高跟鞋的女性也容易得手足癣。由于高跟鞋或小码(比较挤)的鞋构造问题,女性穿上后,将使得脚部前掌受力增大,脚指相互挤压,容易造成趾甲变形或甲床与趾肉剥离的现象出现,感染灰趾甲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

  积极预防不能马虎

  手足癣和甲癣的病菌可谓无处不在,市民预防可不能马虎。李主任说,预防手足癣和甲癣的侵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不穿他人的鞋袜,不用他人的毛巾、浴巾、不与他人共用面盆、脚盆,保持手足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患部。李主任提醒,手足癣和甲癣具有传染性,一不小心患病后就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切勿盲目私自用药,以免病情加重。

  洗澡后赶快擦干脚

  “脚气的产生多与温暖潮湿、真菌感染、B族维生素缺乏、皮肤抵抗力下降有关。脚气在夏天非常常见,特别是在南方,约60%的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脚气。”

  专家解析,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滋生的环节很多,跟鞋有直接关系,“别以为穿得"凉爽"就不会有脚气。其实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而大热天将脚丫暴露在这种环境里也易接触到真菌。”

  专家强调,夏季喜欢穿凉鞋的人,碰到下雨天,上下班途中难免会淋湿脚。湿脚后,很少有人想到要冲洗双脚并擦干。“一来不雅观,二来觉得麻烦,顶多就是将脚背上的雨水拭去,殊不知,湿漉漉正好给脚部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脚气宜穿真皮鞋

  专家还提醒,很多人洗完澡都不习惯擦脚,让它自然晾干。虽然已经洗干净,但潮湿的脚底还是有利于真菌的繁殖。所以,每次洗澡完都应擦干脚。同样,游泳之后的足部干燥也要注意。夏日喜欢去海滩边度假的人更要注意,莫让你的脚整天都湿漉漉的,在海边走过之后,注意及时擦干脚丫。

  此外,夏季的凉鞋各式各样,有透明塑料的,还有夹脚的。夹脚凉鞋的夹脚部位,往往是不透气的材料,正好在脚趾中间磨来磨去,也对脚气恢复不利。专家建议,有脚气病的人最好穿真皮皮鞋,”治脚气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足部干燥,这样真菌就不容易存活。而真皮皮鞋不但能透气,还能吸汗,应该多穿。“

  专家建议,脚气患者的鞋子最好放在阳台等通风透气的地方,而不要捂在鞋柜里。需要长期存放的鞋子里,最好放个石灰包,可以吸潮。

  另外穿鞋需要注意的事情:

  1、通气吸汗:鞋子的材质很重要,如果是化纤或劣质的胶鞋,在高温的烤灼下,会像橡皮泥一样吸附在脚上,既不通风又不吸汗。

  2、宽松:尖头鞋会使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脚趾之间无法通风透气,很容易产生脚气。

  3、鞋跟不要过高:过高的鞋跟,为了保持稳定,一般鞋头部位都会选择紧身设计,造成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产生真菌。

  4、及时清洗:当鞋子穿过以后,汗渍会留在鞋里,形成一个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产生真菌,所以,鞋子要经常清洁。

  5、及时更换:经常检查鞋里面的衬布,如果衬布已经磨损,要注意及时更换,及时淘汰,因为衬布有助吸汗。

  6、不要穿别人的鞋袜或使用别人的毛巾,真菌往往通过这种途径传染。

  7、夏季尽可能不穿胶鞋,穿布鞋或皮凉鞋;患者穿过的鞋袜,最好用开水烫过或在阳光下曝晒。

  温馨提示:

  不要和患有真菌感染疾病的人频繁接触或共用毛巾、鞋袜及洗脸、洗脚盆等物品,以免感染足癣。

  疑问:洞洞鞋具有特殊排气窗孔,并且其材料拥有防臭及抗菌功能,为什么不适合经常穿呢?

  专家表示,洞洞鞋从本质上来说是塑料鞋,但其鞋底的透气性能较布鞋、皮鞋等有一定差距。洞洞鞋的构造及材质容易积水,并且水分不易被鞋吸收、挥发,它上面的鞋洞也只能帮助脚面透气,而最需要透气和干爽的脚底,却得不到保护。

  洞洞鞋透气效果并不理想

  选择洞洞鞋的理由,都是基于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脚与鞋面会不时产生一段距离,空气在脚与洞洞中流动,从而达到透气的效果。专家指出,如果你无论出外或在家都穿着它,根本达不到透气的效果,反而会使脚贴在鞋面上,细菌容易孳生。

  另外,市面上大量廉价的“洞洞鞋”,鞋面、鞋底和内里有明显的疙瘩,还会散发出刺鼻的塑料味。它们大多由再生塑料或人造橡胶制成,容易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接触性皮炎等足部疾病。而且洞洞鞋虽然不怕水,但在雨天穿很容易打滑,特别是那些廉价产品,鞋底很容易磨平,防滑效果差。

  夏季爱穿洞洞鞋易得脚气

  由于洞洞鞋的构造及材质,容易积水,并且水分不易被鞋吸收、挥发,它上面的鞋洞也只能帮助脚面透气,而最需要透气和干爽的脚底,却得不到保护。夏天人脚容易出汗,随着汗液的蒸发,洞洞鞋会倒贴在脚面上,常穿会导致脚部潮湿温暖,为真菌提供温床,可能导致脚气等皮肤病。

  为了预防趾甲真菌感染和脚气,专家特别推荐以下几个简易措施:

  1、别光着脚穿

  穿洞洞鞋时最好穿双棉袜,能吸汗、抗菌、防脚气。

  2、淡盐水或醋泡脚

  穿洞洞鞋在室外活动后,可以使用淡盐水或醋泡脚,有助于防止真菌感染。将约100克盐加入3.8升温水中,泡脚10—15分钟。

  3、雨天不能穿

  外出活动如遇雨天,地面泥泞,最好穿带后跟且无洞眼的鞋子,可防止泥水及潮气进入鞋内,导致真菌感染。

  4、必要时就医

  如果脚部发臭,怀疑为真菌感染所致,可用茶水泡脚10—15分钟,将6个茶包加水煮沸,晾到温热时泡脚即可。若症状仍无改善,则应及时就医。

  夏天湿热,温暖、潮湿的环境本身就给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尤其是足部汗腺发达,加上鞋袜使汗液不易挥发,局部温度较高,真菌可以大量繁殖,如果不常洗脚或脚汗多,就更容易引起真菌的生长繁殖。

  真菌有喜温暖、潮湿的特点,天气炎热的气候容易多发。而且真菌又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浅部真菌病经常反复发作,目前此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浅部真菌病患者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一到两成。

  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尽量不要在过湿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公用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

  得了真菌疾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对症治疗,尽快清除致病菌,快速消除症状,防止复发。此外,手足癣的预防在于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不与他人共用浴具以免交叉感染,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手足癣要同时治疗。专家提醒,夏季手足癣发病高,一定要警惕和预防。如还有相关问题请咨询皮肤病专家。

  脚气不治还可能引发灰指甲等其他皮肤病,脚气和灰指甲都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灰指甲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

  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

  脚气系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加之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接触病人的鞋袜、手套、共用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则很易被感染。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也易传染。

    其实脚气就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我们称脚气为足癣。一般脚气治疗都是外用药治疗,除非特别严重脚气病才需要口服脚气药物。事实上,如果科学规范用脚气药,脚气是完全可治愈的。之所以脚气复发率高,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脚气患者治疗脚气不彻底。

  据悉,一般脚气的传统治疗是四个周。但临床上大部分脚气病人坚持不下来。目前针对性较强的脚气药临床杀菌药物兰美抒牌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一个治脚气疗程的时间可能更短一些,脚气要一天一次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且脚气不易复发,不过仍需要脚气患者坚持用药。否则,治疗脚气不彻底会引起自身其它地方的体癣和股癣,严重的脚气患者还可能引起皮肤的软组织感染。

  对付脚气首要摆脱真菌

  脚气是由某些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而真菌遍布自然界,且最喜欢温度22℃~36℃,湿度95%~100%的环境。因此,要跟真菌作战,得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妨试着从几个方面努力尝试摆脱真菌,治好脚气。

  治脚气,涂药范围可扩大1厘米

  治脚气的专家介绍,不同类型的脚气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些脚气病人的症状为数目不等、针头大小的透亮水疱,疱液干燥后脱皮;有的脚气病人表现为趾缝间皮肤发白,松软呈腐皮状,极易抓破后糜烂渗液,脚气出现恶臭味;有的脚气病人则表现为足底皮肤增厚、发硬、脱皮,冬天出现裂口和感觉疼痛。

  对轻症脚气,以外用脚气药为主。市售有多种脚气药,抑真菌和杀真菌药,可根据脚气的不同临床类型及病情轻重,在治脚气医生指导下分别选用溶液、粉剂、喷雾剂、霜剂、软膏等药剂。

  脚气患者要每天早晚涂药,脚气药范围可扩大至病变边缘以外约1厘米的正常皮肤,脚气药一疗程约3~4周,脚气患者一疗程过后一般脚气可愈。个别脚气顽固不愈或脚气病情较重的,可以酌情延长治脚气的疗程,甚至并用口服抗真菌脚气药。

  治脚气,别长期用一种药

  治疗脚气的药物选择有误、用脚气药方法不规范、治脚气疗程不足是某些脚气患者复发的重要原因。不要长期用同一种外用治脚气药,脚气患者由于真菌对外界环境变化有极强的抵抗力,脚气通过变异可以顽强生存,并对脚气药物产生抵抗,使脚气药效下降,脚气病情反复。治脚气的专家提醒,未经证实有效的一些治脚气“祖传秘方”要慎用,以免延误脚气病情及带来副作用。

  最后建议广大脚气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树立科学的防治脚气理念,夏季即将到来,脚气患者要尽量保持足部的干燥、清爽,脚气患者经常换洗袜子和鞋子,脚气患者尽量穿全棉的袜子和透气性比较好的鞋子。同时避免真菌交叉感染,脚气患者尽量避免到公共澡堂洗澡、避免光脚在地毯上行走,脚气患者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科学用脚气药。

相关阅读:

为何会有脚气:脚气是如何引发的?

有脚气怎么办?如何预防脚气?

怎样治脚气?小偏方帮你去脚气

什么是脚气病:脚气病的原因分析

脚气怎么治?中医八偏方来解救脚气病

  脚气在医学上又称为足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有专家表示,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治愈足癣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现在抗真菌药物完全可以杀灭附着在脚上的真菌。郑先生的问题在于没有持续用药,常常是症状一有缓解就停止用药,有了症状再用。如此反复,原来有效的药物也变得无效了。

  很多人都知道,足癣跟潮湿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有些人夏天出汗较多、穿不透气的鞋袜时,就会出现足癣。但是,也有些人不注意卫生,比如使用公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也会出现相互感染。还有一部分人的股癣也是足癣引起的。

  需要提醒的是,诱发足癣、手癣等疾病的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叫机会致病菌,意思是说,这些菌类都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夏季比较常见的糜烂浸渍型的手足癣等,如果经常保持皮肤局部的干燥,尤其是手缝、脚缝等部位,就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无论是足癣还是手癣,都应及时治疗。可以用达克宁、布替奈酚乳膏等进行外涂。而对于夏季常见的糜烂浸渍型的手足癣,用中药进行外洗效果也非常好。有一个小偏方,大家不妨一试:取黄柏15克、苦参15克、白藓皮15克、艾叶15克、石榴皮15克、花椒10克,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熬至沸腾以后,换成小火再熬上二三十分钟即可。每天用药汁清洗或浸泡局部,一服药可用两天。另外,有些人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糜烂时,还可以再加上二花15克、连翘30克,它们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疼的作用。

    脚气是什么?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脚气,又称足癣,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了脚气。真菌最容易钻到人体皮肤角质层生长,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存活,导致脚气。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脚气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夏季是脚气高复发季。

  治脚气,从脚气的理论上来讲,只要有真菌存在就会有被感染的机会,哪怕这次脚气治好了,但一旦被真菌找到可乘之机,就脚气还会再复发。但很多脚气患者并不知道的是,绝大多数脚气的复发,本来是可以避免奇脚气复发的。因为大部分脚气复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新真菌的感染,而是因为上一次感染脚气时根本没有彻底治愈脚气。也就是说,导致脚气不能彻底根治的原因是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死,部分真菌“潜伏”了下来,这样脚气当然很容易再次复发,顽固不治。

  对于治疗脚气,专家表示,多数脚气患者在刚开始发病时以水疱型较常见,随着脚气病程的发展,转化成角化型脚气或者糜烂型脚气。水疱型的脚气是在脚部或者是脚趾之间出现小水疱,脚气的瘙痒严重,这种脚气的传染性比较强。

  治疗脚气 光靠止脚气痒足够吗?

  在治疗脚气上,许多脚气患者只顾止痒,不找脚气病根,这往往会加重脚气病情。治脚气的专家说,脚气发作时,脚气患者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脚气患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脚气患者自行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脚气偏方进行止脚气痒。不可否认,有些脚气药物或脚气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脚气痒。可是,治标不治本,乱用脚气药甚至可能加重脚气病情,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感染更严重的假脚气病。

  一般来讲,脚气症状较轻、脚气发病时间短的脚气患者可以抹一些外用治脚气的抗真菌药膏,但前提是要先确定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治脚气的抗真菌药膏有很多,比如盐酸特比萘芬类抗菌乳膏等治脚气,一般治脚气的抑菌药治脚气疗程较长,需要4—5周治脚气。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脚气过程中,真菌感染引起的痒、疼、不舒服等症状会先消退,但如果皮肤脱皮、起泡、红斑等症状还未消退,就一定要坚持用脚气药,要使用到脚气患处的皮肤看起来跟正常皮肤一样光滑时再停脚气药,要把真菌彻底杀死,才能保证脚气不复发。

  脚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该做什么防护脚气?

  据了解,70%多的脚气患者治疗脚气不彻底,所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虽然脚气算小病但是别让脚气成为大患,平时在日常生活脚气患者中怎么注意呢?能有效控制脚气病情?

  第一方面,脚气患者的脚气患处要保证局部的干燥,不让有外湿产生,局部干燥就是少穿球鞋、少穿皮鞋,不要密闭的空间,给脚有充分的空间,防止脚气感染。第二,脚气患者从体内也要注意不让湿邪产生,可以吃一点化湿的食物,预防脚气。第三,脚气患者还是要注意夏季的运动,因为夏季有的人觉得暑热难挡,经常待在空调房里不动,也不好,这个时候导致体内阳气不能够充分的运行,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说。这样会加重脚气病情。

    夏天到了,白领刘女士为了穿上漂亮的凉鞋,有一双白白嫩嫩的脚,就每天加强做脚部的护理。听朋友说足膜可以去死皮、去角质、去老茧,刘女士也赶紧试试。刚开始做足膜,感觉挺好,脚光滑了不少,为了让效果加倍,她做的量也开始加倍。

  过了好几天,刘女士发现自己的脚长了一些小水泡,并且瘙痒难受。后来难受得实在受不了了,又不敢乱用药,刘女士才去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才得知原来自己患了脚气,并且是做足膜惹的脚气祸。

  据知情人士介绍,足膜是利用竹酯成分,进行软化老茧与死皮,以及角质的,该物品只对那些后生成的比较硬的皮肤有作用。

  人体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又分四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角质层。角质层位于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对保持皮肤的生理功能及其重要。

  据皮肤科专家介绍,角质层能抵抗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防止其向内部入侵,角质层完整的皮肤可以防止微生物的侵入,还有表皮脂质膜中游离脂肪酸对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等有抑制作用。专家说,足膜做得太多,太频繁,容易导致角质层过薄,从而引发脚气等疾病。

  据皮肤专家介绍: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脚气春夏季节最易复发。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脚气轻重不同而已。因为脚气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因此脚气常常会出现脚痒、脚臭、多汗等多种症状。

  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脚气患者发病后都是自己解决的。因为没有得到正规的用脚气知识,脚气患者在不了解脚气药的特性时,就会出现擦擦不痒了就自行停脚气药,这实际上只可能把表面的一些脚气真菌杀死了,但是藏在深处的脚气真菌还是“逍遥法外”。过早地停脚气药之后,没有杀死的脚气真菌在药物作用消失后,又开始生长,给脚气病人的感觉就是脚气又复发了。

  所以,脚气的治疗必须用脚气药两周至四周,脚气患者即便脚气症状暂时消失了还要坚持使用一定疗程,而且,脚气患者每次使用时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擦脚气药,让脚气药渗透进去。

  据皮肤专家介绍: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脚气春夏季节最易复发。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脚气轻重不同而已。因为脚气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因此脚气常常会出现脚痒、脚臭、多汗等多种症状。

  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脚气患者发病后都是自己解决的。因为没有得到正规的用脚气知识,脚气患者在不了解脚气药的特性时,就会出现擦擦不痒了就自行停脚气药,这实际上只可能把表面的一些脚气真菌杀死了,但是藏在深处的脚气真菌还是“逍遥法外”。过早地停脚气药之后,没有杀死的脚气真菌在药物作用消失后,又开始生长,给脚气病人的感觉就是脚气又复发了。

  所以,脚气的治疗必须用脚气药两周至四周,脚气患者即便脚气症状暂时消失了还要坚持使用一定疗程,而且,脚气患者每次使用时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擦脚气药,让脚气药渗透进去。

  患了脚气应如何护理?

  1.脚气患者要坚持用药,脚气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脚气患者需长期用脚气药才能杀死脚气。

  2.脚气患者用脚气药要根据脚气病变的具体情况。脚气破溃处不能用酊剂,脚气皮肤变厚,脚气裂口该用脚气软膏。脚气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按照具体脚气情况进行适当的脚气治疗。

  3.脚气患者不要乱用脚气药。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脚气。有脚气患者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药膏来治疗脚气,结果脚气越治越扩展。有脚气患者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脚气足趾间,结果形成一个脚气溃疡,长期脚气疼痛不愈。有很多脚气患者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脚气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脚气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脚气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肯定是脚气的情况下搽皮炎平,脚气只会越搽越厉害。

  4.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脚气患者局部出现急性脚气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脚气治疗,脚气患者应该先处理脚气继发感染。脚气患者如有红肿,脚气患者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脚气炎、消脚气肿,脚气患者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脚气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据皮肤专家介绍: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脚气春夏季节最易复发。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脚气轻重不同而已。因为脚气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因此脚气常常会出现脚痒、脚臭、多汗等多种症状。

  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脚气患者发病后都是自己解决的。因为没有得到正规的用脚气知识,脚气患者在不了解脚气药的特性时,就会出现擦擦不痒了就自行停脚气药,这实际上只可能把表面的一些脚气真菌杀死了,但是藏在深处的脚气真菌还是“逍遥法外”。过早地停脚气药之后,没有杀死的脚气真菌在药物作用消失后,又开始生长,给脚气病人的感觉就是脚气又复发了。

  所以,脚气的治疗必须用脚气药两周至四周,脚气患者即便脚气症状暂时消失了还要坚持使用一定疗程,而且,脚气患者每次使用时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擦脚气药,让脚气药渗透进去。

  脚气已发如何彻底的治疗?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脚气轻重不同而已。现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抗脚气真菌药,只要正确、足量用脚气药,完全可以治愈脚气。

  脚气患者成功治疗脚气首先要正确诊断脚气,脚气患者必须做脚气真菌检查才能确诊,临床上还要与脚部常患的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等多种疾病鉴别,脚气患者并非随意买支药膏涂搽就可以了。研究认为,脚气患者口服脚气药和外擦抗脚气真菌药膏相结合是彻底治愈脚气的最佳方法。

  脚气专家提醒说,脚气患者治疗脚气的药物成百上千,但脚气患者却不能乱用脚气药,脚气患者要根据实际的脚气情况选择,而且很多脚气药膏都含有激素,不利于人体健康。


  药膏对付脚气真菌效果良好,一擦就好,但停一个星期又会复发。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朱晓平介绍一个偏方,用的都是普通的材料,具体做法是:生姜100克,食盐50克,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入陈醋100克,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至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部皮肤恢复正常光滑,就需1至2周。为了保证根除,最好坚持4周以上。

  经验证,不少脚癣患者,一般泡上十天半月即可治好。偏方里的三种材料均有杀菌作用,这三种材料单独分开杀菌效果并不强,联合起来却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之所以建议脚癣患者至少连泡4周,是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脚上的真菌,有些甚至是藏在脚趾缝里,这也就是脚气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一半中国人有脚气

  “脚气”一说,古已有之,却非今人所谓之“脚癣”。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云:“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有人为此病所困,著述名为《脚气集》。这大概是一种风湿性疾病。后来古人之“脚气”越来越少见,但病名影响甚广,就张冠李戴地把“脚癣”称作脚气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牛棚杂记》中写到脚气患者:“生物系有一个学生,大名叫张国祥……他到了大院以后,立即表现出鹤立鸡群之势。……有几天晚上,在晚间训话之后,甚至在十点钟规定的‘犯人’就寝之后,院子里大榆树下面,灯光依然很辉煌,这一位张老爷,坐在一把椅子上,抬起右腿,把脚放到椅子上,用手在脚指头缝里抠个不停。”脚气之痒,剧于蚊叮虫咬,半夜痒不能寐大挠特挠,亦不罕见。

  脚气乃是常见病,南方气候湿热本多瘴疠,脚气亦高发,香港脚之名可谓事出有因。北方脚气不如南方,却也有一半民众罹患该病。曾有调查令人咋舌:四成皮肤科大夫患有脚气。

  脚气的危害

  脚气的危害不仅是瘙痒、脱皮、起疱、真菌传播,还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

  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脚气毫不夸张,很多人“脚气年年治,脚气岁岁发”。脚气是不是没办法根治?专家认为是“斩草不除根”造成的。

  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公布的调查显示,在“每日需涂抹两次外用药物”这一治疗的关键点上,82.5%的被访者表示,坚持不到14天,57%的被访病人坚持不了7天。“提早停药是脚气无法彻底治愈的最主要原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于建斌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