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斑秃为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秃发,俗称“鬼剃头”。全部头发均脱落者称为全秃。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如过度紧张、受惊恐、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

  [症状体症]

  1.头皮突然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面积大小不定的脱发斑,局部头皮光滑无炎症; 2.全部头发均脱落者称为全秃。

  [诊断依据]

  1.头皮突然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面积大小不定的脱发斑,局部头皮光滑无炎症; 2.全部头发均脱落者称为全秃; 3.多发生在头皮,也可见于眉毛、腋毛及阴毛; 4.脱发区无自觉症状; 5.慢性经过,有自愈倾向; 6.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1)若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可给予镇静剂。(2)口服胱氨酸、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3)对全秃及普秃患者可应用强的松。 二、局部治疗:原则为刺激皮肤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回圈,促进毛发生长。 三、物理疗法:(1)光化学疗法;(2)局部头皮按摩加梅花针挑刺,隔日1次;(3)鲜姜汁局部外擦;(4)液氮冷冻。

  [疗效评价]

  1.治愈:毛发完全长出,恢复正常; 2.好转:毛发部分长出,仍有毛发脱落区,拉毛试验(-); 3.未愈:毛发脱落无改善,拉毛试验(+)。

  [专家提示]

  本病病因不明,治疗上应尽量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解除思想负担,坚定治疗信心。有不少患者可不经任何治疗而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病例虽经多种疗法而效果不着。

  斑秃尤其是全秃、普秃,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理上的痛楚更是苦不堪言。患者四出求医问药,其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斑秃患者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斑秃这种脱发是有自限性的,其病程虽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但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或部分自然痊愈。月此.斑秃患者应持乐观态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紧张、焦急,对治症要充满信心,积极消除脱发带来的消极情绪及精神负担;要知道,疾病的恢复都有一个过程,斑秃的病程多半要持续数月以上,头发是逐步长长的,如果整天沉浸在严重精神负担之下,就可能影响,妨碍新发的生长,导致斑秃的自愈时间延缓,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加重脱发病情。

  头发的营养全部来自脑部,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供给脑部的营养是有限的.如果头发过长,所消耗的营养势必增多,脑部便可能出现营养危机,大脑正常活动将受到影响,所以影响孩子智力,一般因素及轻视早餐、甜食过量、便秘等外,还有一个特因素即头发过长。长发是女性外部特征之一,可长发虽美,被其耗掉的头部营养,长年累月却难以计算。一般情况下女人比男人患头晕病的多,其中长发姑娘比短发的又多。不难理解,头部营养过多地为长发占有或许是一个原因,而“头发长、见识短”之俗语,似乎也从此得有“依据’。基于这些‘趣话”,我们不防将这种脱发作为机体避免头部缺营养而致障碍、头晕乃至其他病症的一种“弃车保帅“的应急措施。如果是这样,斑秃则祸兮福所倚!何忧之有。


 

  国外学者认为,职业妇女血液中所含的雄性激素,常常比家庭妇女多。正如险情会使人体内充满肾上腺素一样,竞争性的职业压力也会使人体血液中的雄性激素增加.这种雄性激素与情绪激动、精神压力有关,而雄性激素太多,会引起妇女发生整个头发变稀的男性脱发:精神压力会影响到毛囊、肌肉、神经和皮肤,使向毛囊输送给养的徽毛细血管发生收缩,这样就限制了抵达头发的氧和营养物的数量,在长期持续不断的精神压力下,立毛肌的收缩及供应氧和营养物的血管的收缩将会引起脱发。精神压力也会影响皮脂腺,使皮脂腺增加油脂分泌。

  更年期妇女激素平衡发生紊乱,毛囊接收着来自激素混乱而致相互矛盾的信号。许多妇女随着卵巢机能的逐渐停止,激素平衡暂时转变为雄性激素较多,而引起一种类似男性型秃发的头发脱落;更年期越短,脱发越快。比如说,更期在两三年内结束。会发现脱发较快,而更年期持续10年或更长,则脱发的进程将会比较缓慢.

 

  (1)毛姜外擦:毛姜含“姜辣素”,能兴奋神经,扩张皮肤和粘膜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用鲜生姜榨出汁,用小毛刷蘸姜汁刷秃发处,每日3次。或者用鲜生姜切成薄片,烤热后反复擦患处,每日1次。

  (2)冬虫夏草,入白酒,浸泡一周,滤过取汁,外擦患处。

  (3)川乌粉:用生川乌粉,调醋外擦。

  (4)用蔓荆枝叶捣汁,醋调敷患处。

  (5)朝天红辣椒、鲜姜块、侧柏叶,泡入白酒,过一宿后取出绞取药汁和少量白酒,每天早晚擦患处。

  (6)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温,又除风、破冷、镇静、止痒等作用,为含硫的植物挥发油,有兴奋神、刺激血液循环及发汗作用。

  (7)侧柏液酒:侧柏叶、归尾、菟丝子、生姜,浸白酒(盖过药面),一走后外擦。

  (8)补骨脂、首乌,菟丝子、百部,浸泡于白酒中,一周后取汁外擦患部,早晚各一次。

  (9)鲜侧柏叶,山柰,酒精,入瓶浸泡7-10天后,以生姜切面蘸药水,反复用力涂擦。

  (10)补骨脂,旱莲草,酒精,浸泡一周后外擦,一日数次。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局限性斑片状脱发,骤然发生,经过迟缓,可自行缓解和复发。病因不明,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也有认为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中医称“油风”。

  [临床表现]

  1.头发突然大小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斑状秃发,患处无炎症,也无自觉症状。

  2.有些病例短期内头发可全部脱光  而成全秃;有的甚至眉毛,腋毛和毳毛等全部脱落而成普秃。

  3.有自愈倾向,初长时新发大部纤细柔软,呈灰白色,类似毳毛。可随长随脱,痊愈时发渐变粗变黑。

  [诊断]

  1.根据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秃发斑,局部皮肤无炎症,平滑光亮,无自觉症状,诊断不难。

  2。应与假性斑秃鉴别,后者患处头皮萎缩,毛发不能复生,表面常有岛屿状正常毛发束,边缘具有细狭的红晕。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

  ①去除可能诱因,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可给予镇静剂。

  ②全身疗法: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族;内服胱氨酸片或复方胱氨酸片(发维佳,每次4片,每日3次);对全秃及普秃患者可应用强的松,每日15—30mg,数周后逐渐减量,维持2—3个月;还可以给予免疫治疗,如胸腺素和环孢素等。(2)外用药治疗:可选用o.2%-1%葸林软膏或霜、1%敏乐啶霜或溶液、氮芥溶液(o.2mg/ml);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局部外用或皮损内注射;还可应用光化学疗法(PUVA),即局部先外搽8—甲氧补骨脂素酊剂,45分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开始每周2次,以后逐渐减少治疗次数。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血虚风燥:脱发时间较短,轻度瘙痒.伴有头昏,失眠,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血散风。

   方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白芍各15克、黄精10克、侧柏叶15克、羌活10克、首乌15克、桑叶IO克、木瓜10克、菟丝子10克。

  ②气滞血淤:病程较长或伴头痛,胸胁疼痛,病变处或有外伤史,舌暗有淤斑,脉沉细。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赤芍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白术10克。

  ③肝肾不足:病程日久,甚至全秃或昔秃,多伴头昏耳鸣,失眠,舌淡苔少,脉细。

  泊法:滋补肝肾。

  方药:熟地15克、女贞于15克、早莲草15克、当归10克、首乌15克、赤白芍各15克、巴戟天10、肉苁蓉10克、桑椹子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

  (2)外治法:

  ①中药生发酒外搽,或用鲜姜、生蒜局部涂搽。

  ②30%补骨脂酊、5%-10%斑蝥酊、10%辣椒酊等外擦,每日多次。

  (3)针刺治疗:可用梅花针局部叩刺,每日1次。

  [预防与调养]

  1.平时不要用碱性过大的肥皂洗头。

  2.参酌“酒渣鼻”节中的“预防与调养”内容。


 

  (一)内服验方

  1、自拟补肾汤

  五味子、菟丝子各10克,仙茅、仙灵脾、枸杞、白藓皮各12克,黑故脂24克,淡大云、锁阳、何首乌、巴戟、黄精、蒲公英各15克,甘草6克,治疗斑秃3例,2例痊愈,1例复发。

  2、七宝生发汤加减

  何首乌、菟丝子、补骨脂、枸杞子各30克,怀牛膝、茯苓各25克,当归20克,每日一剂。乏力加五味子30克;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25克;血瘀加丹参30克;舌质深红加丹皮、栀子、生地黄各30克;舌质淡红加熟地黄、白芍、黄芪各30克。共治疗166例,结果治愈163例,3例无效。治愈后3年以上又复发为9例

  3、荣颜生发汤加减

  生熟地、当归各15克,赤白芍、桑叶、菟丝子各12克,何首乌30克,天麻10克。气血两亏,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失眠纳差者加党参、黄芪、阿胶、白术、茯苓神;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者加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气滞血瘀者加川芎、红花、桃仁、丹皮;火盛血热加黄芩、连翘。同时运用外用药:旱莲草、侧柏叶各60克,红花30克,干姜20克,75%酒精适量,浸泡10天后,每日用药液外搽2~3次,23例中痊愈15例,好转8例。

  4、生发饮内服配合生发液外用

  生发饮:熟地、何首乌、元参、黑芝麻各30克,山药、白芍各20克,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当归、补骨脂各15克,五味子10克。口渴、心烦、失眠等加生地20克;腰膝酸软较甚者,加川断、寄生、狗脊各15克;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云苓各15克。外用液为硫磺、补骨脂、生姜丝各60克,辣椒(碎)3个,铁锈末90克,上药物放入广口瓶中加白酒500ml,密封瓶口7天,7天后过滤即成生发液,同时涂擦斑秃区。每日2~3次,结果50例中42例痊愈,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5、生发汤内服配合斑蝥酒外涂

  生发汤:生地、熟地、枸杞子、制首乌各20克,旱莲草、女贞子、天麻、白蒺藜、侧柏叶、菟丝子各10克,川芎、菊花各6克。失眠多梦加酸枣仁、夜交藤;头皮痒加苦参、地肤子。外用斑蝥酒运用斑蝥8只,毛姜、冬虫夏草各15克,浸入200ml白酒中,半月后外用。结果,经过内服外用的治疗,32例全部有效,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

  (二)外治疗法

  1、生发酊

  毛姜3克,辣椒粉4.7克,斑蝥0.3克,松针0.76克,水杨酸0.94g,混匀,用75%酒精150g浸泡4天后,取上层清液外用。若患者头皮干燥,加3~5%甘油适量调匀,以棉签蘸取药液外搽脱发处,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10例,结果治愈82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5%。

  2、云南白药酊

  将药涂于患部,每日3次,涂搽后在秃发局部作适当按摩,每隔15天观察1次,治疗3个月后判断疗效。治疗60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3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3、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封闭

  用5ml注射器及6号针头,根据斑秃常见皮肤病性病现代治疗学面积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常规消毒,从脱发部位中心进针,刺人皮下,然后沿皮下向四周刺,慢慢注入药物,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球轻压局部片刻,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间程休息4天。结果治疗5例患者,1个疗程治愈3例,2个疗程治者2例。

  (三)针刺疗法

  1、穴位注射:取头维、百会、风池、通天穴,每穴注射三磷酸腺苷5~lOmg,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2、梅花针叩击:先用梅花针叩击,至头皮潮红或微出血。外涂乌发生发酊,并加照神灯的15~20分钟,1~3日治疗1次。

  大多数斑秃有自愈倾向,数月后可望长出新发,也有在数年后才得以完全恢复的;少数病例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全秃,尤其是儿童期发病的,康复更加困难,治疗过长。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精神、遗传、性激素及受体改变、微量元素及微循环改变等诸多复杂因素有关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本文一一介绍针灸治疗本病的绝招:

  一、刺血

  1.取穴:委中

  2.治法

  令患者俯卧,臑窝作常规消毒,于委中穴上约4厘米处缚止血带或用指压迫,使委中穴或附近浅表小静脉怒张,然后用7号注射针头消毒后,垂直于皮肤进针,至皮下即横刺入血管,深约2~3毫米,快速出针,出血量为8~10滴,每隔4~6天1次。两腿可同时刺血,亦可交替进行。

  3.疗效评价

  共治63例各种脱发者,其中斑秃、普秃及全脱者,治愈率为75.7%,总有效率达94%,脂溢性脱发治愈率为38.5%,总有效率为88.4%,病程超过一年的脱发患者,疗效较低。

  二、皮肤针

  1.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阳性反应点、风池。

  备用穴:太渊、内关、颈部、骶部、腰部。

  阿是穴位置:即脱发区。

  阳性反应点位置:多位于脊椎两侧,或为触之有条索状、结节状、疱状软性物等阳性反应物,或为压之有酸麻胀之阳性反应。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精神、遗传、性激素及受体改变、微量元素及微循环改变等诸多复杂因素有关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本文一一介绍针灸治疗本病的绝招: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百会、头维、阿是穴、生发穴、防老、健脑。

  配穴:翳明、上星、太阳、风池、外 关、天井。

  生发穴位置:风池、风府连线中点。

  防老穴位置:百会后1寸。

  健脑穴位置:风池下5分。

  (二)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阿是穴必选),疗效不显时,酌加配穴。阿是穴即脱发区,平刺,可透向脱发区中心,防老穴针尖斜向前方,针柄头部与患者头皮平行,沿皮进针1分,针感较大;健脑穴针尖斜向下方,进针2分,此穴在头皮里外处,要恰到好处,过深过浅均影响疗效。风池穴,针尖斜向下方刺入1.0~1.5寸,以得气为度,余穴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时间均为15~20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斑秃(包括少量其他脱发)共1345例,痊愈913例(67.8%),显效236例(17.6%),有效127例(9.5%),无效69例(5.1%),总有效率为94.9%。一般治疗二~三个疗程左右。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曲池、足三里。

  配穴:头维、百会、风池、脾俞。

  (二)治法

  维生素B12,三磷酸腺苷。主穴每次用1穴(双侧),阿是穴即脱发区,多发性斑秃者,每次选2~3个。效不显时加配穴1~2对。主穴用4号针头刺入(阿是穴自脱发区边缘向中心平刺),待病人有胀感,即注入维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1毫升)0.5毫升。配穴用5号齿科针头,快速刺入,至有得气感后,注入三磷酸腺苷5~10毫克(每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98例,2例为个案,均愈。余96例,痊愈68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精神、遗传、性激素及受体改变、微量元素及微循环改变等诸多复杂因素有关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本文一一介绍针灸治疗本病的绝招:

  穴位埋线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充分暴露斑秃区,在局麻下以三棱缝合针引0~1号肠线作“十”字埋藏,面积大者作双“十”字埋藏。注意必须埋到斑秃区边缘,线头植入皮下勿外露,用纱布及止血纤维包扎,一般仅治疗一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60例患者,痊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波长6328A埃,输出功率8毫伏,光斑直径2厘米,直接照射阿是穴,距离10厘米。每块斑秃照射10分钟,如为多发性斑秃,每块可照射5分钟。斑秃面积超过4×4厘米,则分区照射。每日1次,6次后停照1次,3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90例,痊愈64例(71.1%),有效20例(22.2%),无效6例(6.7%),总有效率为93.3%,其中无效者均为多发性斑秃。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方论治。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

  (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

  (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 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方论治。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

  (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

  (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 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挑选中成药。

  ⑴十全大补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⑵养血生发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⑶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每日2次

  ⑷首乌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⑸当归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⑹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每日2-3次

  ⑺养血安神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⑻斑秃丸,每服5克,每日3次或9克一丸,每日2次

  ⑼七宝美鬓丹,每次1丸,每日2次或每次3粒,每日2次

  ⑽薄盖灵芝片,每日3次。每次4片;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注每日1次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方一]

  旱莲草20克(鲜晶量加倍)。用清水将旱莲草洗净,加热蒸20分钟,取出冷后放人75%酒精200毫升内浸泡(冬春浸3日,夏秋浸2日),然后过滤去渣,即成咖啡色酊剂,瓶装备用。使用时先用棉签蘸上药液涂搽患处,待干后用七星针在脱发区上连续轻轻叩打,手法宜均匀,不宜忽快忽慢,忽轻忽重,针尖宜平起子落,不能歪斜,以免划破皮肤,每次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开始每日涂搽药液3次(早、中、晚),七星针叩打2次,不宜间断。待新生的头发日见增加时,可改为每日搽药2次,叩打1次,直至痊愈。

  [方二]

  生姜6片,生半夏(研末)15克。先将生姜擦患部1分钟,稍停,再擦1-2分钟,然后用生半夏末调香油涂擦之,连续应用一个时期,直至生出头发为止。

  [方三]

  斑虫10克,百部酒100毫升。浸泡后外搽患部。

  [方四]

  桐子核15克。开水浸泡,每日擦患处2-3次。

  [方五]

  老姜数片。将其浸入高梁酒内2-3日后,常擦患处,半月后可见效。

  [方六]

  生姜30克,闹洋花5克,白酒60克。取前二味药浸泡于酒中5日,将药酒外搽患处;每日1-2次。

  [方七]

  何首乌、当归、柏子仁各等分。将药烘干后研细粉,过80-100目筛,加蜜制成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市售的中成药液有:10%斑蟊酊、20%补骨脂酊、25%川椒酊、101毛发再生精、斑秃生发水等。其他方剂:

  ⑴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温,又除风、破冷、镇静、止痒等作用,为含硫的植物挥发油,有兴奋神、刺激血液循环及发汗作用。

  ⑵生姜外擦:生姜含“姜辣素”,能兴奋神经,扩张皮肤和粘膜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用鲜生姜榨出汁,用小毛刷蘸姜汁刷秃发处,每日3次。

  ⑶鲜旱莲草洗净,榨取自然汁,擦患处,每日3-5次。

  ⑷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外擦。

  ⑸甘油红皮大蒜汁:新鲜红皮大蒜剥后捣碎取汁,以蒜汁、甘油为3:2之量搅拌后外擦脱发处

  ⑹半夏蘸醋外擦

  ⑺生川乌粉50克,醋调外擦,每日早晚各1次

  ⑻柚子核15克,开水浸泡半小时,外擦患处

  ⑼冬虫夏草30克,入白酒100毫升,浸泡一周,滤过取汁,外擦患处,每日5次

  ⑽斑槿酒:斑蟊9只,紫槿皮30克,樟脑12克,白酒300毫升,浸泡2周后外擦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斑秃(Alopecia areata)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alopecia totalis);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辨证分为:心脾气虚(神志不畅、头晕目眩、夜寐梦多、失眠),肝郁血瘀(气泻胸闷、肝脾肿大、胸肋胀痛),气血两虚(病后或病久脱发,神疾乏力,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背痛、遗精滑泄,阳痿口干)。本文介绍用中医药外洗的方法来治疗本病。

  1.斑蟊7克,骨碎补、故子各12克,鲜侧柏叶30克,上四药切碎泡入75%酒精或普通白酒500毫升,一周后外擦

  2.朝天红辣椒、鲜姜块、侧柏叶各15克,泡入白酒一杯中,过一宿后取出绞取药汁和少量白酒,每天早晚擦患处

  3.侧柏液酒:侧柏叶、归尾、菟丝子、生姜各15克,浸白酒(盖过药面),一走后外擦

  4.补骨脂、首乌各30克,菟丝子、百部各15克,浸泡于40度白酒中,一周后取汁外擦患部,早晚各一次

  5.鲜侧柏叶90克,山柰45克,75%酒精700毫克,入瓶浸泡7-10天后,以生姜切面蘸药水,反复用力涂擦

  6.闹羊花21朵,鲜毛姜(骨碎补)手指大一段,切成17片,将以上两药置一中碗中,高粱酒浸入顶,碗口用纸封固,放锅中,隔水蒸一小时左右,每天用药酒擦患处,4-5次,月余可发生。此药有毒,不可入口。

  7.硫磺、雄黄、凤凰衣各15克,炮山甲9克,滑石粉、猪板油各30克,共为细末,板油、猪苦胆汁调药末、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擦抹患处,每日2-3次,连用1-2周。

  8.人参叶、侧柏叶、白藓皮各12克,高粱酒浸泡一周后,外擦患处,每日3次。

  9.补骨脂25克,旱莲草25克,75%酒精200毫升,浸泡一周后外擦,一日数次。

  10.生姜6克,生半夏(研磨)15克,先将生姜擦患处一分钟,稍等,再擦一二分钟,然后用生半夏细末调香油擦之,连续应用,有刺激发生之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斑秃(Alopecia areata)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alopecia totalis);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辨证分为:心脾气虚(神志不畅、头晕目眩、夜寐梦多、失眠),肝郁血瘀(气泻胸闷、肝脾肿大、胸肋胀痛),气血两虚(病后或病久脱发,神疾乏力,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背痛、遗精滑泄,阳痿口干)。本文介绍用中医秘方来治疗本病。

  1.黑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15克。将药共研为末,用乌鸡脂调和,捣研,使均匀,在瓷盘内密封百日后,涂脱发处。

  2.生姜片、人参各30克。先 将生姜皮焙干后与人参共研细末,用鲜姜切断蘸药末涂擦脱发区。

  3.蝙蝠1只,石花生根15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4.核桃30克,何首乌20克,川芎5克。将药打碎后开水泡,代茶饮。

  5.凤尾草根适量。浸油,以药油涂患处。

  6.滕黄、骨碎补各15克,桐油适量。前两味药共研细末,放入桐油中浸泡1昼夜,成药油,备用。先取鲜生姜1块,切片蘸药油用力擦患处,每日3次。

  7.醋130毫升,热水200毫升,醋入热水,趁热洗头。每日1次,宜常洗。

  8.黄精、熟地、补骨脂各10克。咬碎后用开水冲服。

  9.鸡蛋黄油。鸡蛋带壳煮熟,取出蛋黄,放在铁锅内煎熬,煎至焦黑。即可熬出蛋黄油,备用,涂擦患处。

  10.雄黄30克,硫黄60克。将药共研为细末,和匀,调猪油外敷患处,用力揉擦,使药透人,每日换药1次。

  11.桑白皮150克。煎汤去渣,浓缩,装入瓶内,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12.鸡内金(炒研)100克。将药研成极细末,每服1.5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13.芝麻花适量。于农历春3月间,趁芝麻花盛开季节,采鲜芝花若干,趁湿装入玻璃瓶内,压实封好瓶口,埋地下30厘米左右,泥土封牢。经过伏天后,于9月份将瓶子取出,瓶内药液备用。用药前先将头痂用水洗净,干后用纱布蘸药液抹擦患处,每日1次,一般不超过10次,即可见效。治疗后20-30日,脱发处即可长出新发。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斑秃是指头发突然或渐渐地成片脱落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免疫反应有关。过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精神忧虑、焦急、悲伤、惊恐,都属于神经功能紊乱范畴,也是诱发斑秃病的最常见的病因,所以斑秃患者常有失眠,易激动等神经兴奋症状,或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等神经抑制症状。

  斑秃外用药治疗的目的,是刺激皮肤充血,改善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毛发再生。物理治疗也有多种。共鸣火花每周2-3次。紫外线照射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新发再生,每2-3天照射1次,需要长期治疗。大面积和顽固的斑秃可应用光化学疗法,先在斑秃上外擦0.1%8-甲氧补骨脂素酒精溶液,45分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开始每周2次,每次量维持在最小红斑量。当大部分新发再生后,逐渐减少照射次数,一般可治疗30次以上。本法存在1个问题,是在头发完全生长后,妨碍进行巩固治疗,因长波紫外线不能穿过头发到达头皮,故需经常剪掉新生长的头发,暴露头皮,以利化学疗法持续进行,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目前,有一种美国出的激光生发梳,是利用低能量激光的生物治疗作用而研制成的,据说对治疗斑有较好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活泼可爱的玉米卷、优雅秀气的直发……如今,几乎每个年龄段的女人都会在头发上下工夫,从“头”改变。然而,最近《英国皮肤病学》的一篇报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穗、马尾辫或那些需要化学直发剂拉直的离子烫,都可能损坏发质,造成斑秃或脱发。


  研究人员在南非调查时发现,约1/3妇女存在牵引性脱发,究其原因,就是长期过度牵拉头发导致的。

  “拉头发的确会对头发和头皮造成双重损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宋坪表示,“拿离子烫来说,由于直发剂不仅会破坏头发内层的蛋白质结构,还可能粘附在头皮上,损伤头皮及其皮下组织结构。”有人认为,用直发夹板自己拉直头发可能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的确,直头夹板如果使用正确的话一般不会伤及头皮,但它还是会损伤发质。因此,让头发自然生长最好,尽量别做离子烫。”

  梳辫子时扎得过紧也可能导致脱发。对此,宋坪建议,女性要少扎马尾辫,或各种发型换着梳。梳头发时动作也要轻柔,尽量别用尼龙梳子和头刷,因为它们容易产生静电,刺激头发和头皮。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