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454医院皮肤科主任 杨海平

  秦淮区的周小姐,上周逛夜市时买了条项链,价钱不贵,款式也新颖。可戴了一天、脖子就开始红肿、发痒。经454医院皮肤科杨海平主任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在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症状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当机体高度敏感时,还会发展到全身。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1、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2、植物性: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3、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香料等。

  过敏症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过敏功能的食物。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过敏症,如柑橘功效就比较显著。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天然抗组织胺剂,多补充可使过敏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接触性皮炎除去病因后,很多可以自愈,通常数天或十余天后即可痊愈。若症状还得不到缓解,那么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因为过敏性皮炎如任其发展,很容易导致感染性皮肤病,到了这个程度,治疗起来就要麻烦些。

  夏季天气炎热,凉席是消暑必备的生活用品。凉席有它好处的同时亦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人用了凉席之后会出现“皮炎”,造成皮炎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过敏亦或是螨虫导致。下面我们来看下:

  成因:过敏或螨虫叮咬

  皮肤医师介绍,“凉席皮炎”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因凉席材料而导致的过敏症,一般来说,用绳、苇、草编成的凉席容易使人过敏,而使用竹、藤编制的凉席过敏者少。第二就是受螨虫的叮咬而导致皮肤炎症,从皮疹上常常可以看见针头大小的咬痕或淤点。

  当然,这两个病因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螨虫在咬人的过程中,也能释放一定量的毒素,这种毒素容易使人过敏。

  预防:正确选择和清洗凉席

  预防“凉席皮炎”必须选择好凉席。凉席不要选用草席,因为草席容易生螨虫,草席本身也常常是过敏原。凡是有皮肤过敏史的人,必须选用精编细织的竹、藤凉席,开始使用凉席时,可适当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使用凉席前,可把凉席放在白纸上抖动,若发现很多针尖大小的白色小虫,这即是粉尘螨。

  有粉尘螨藏身的凉席用清水或一般的洗涤剂均难以清除。专家介绍,家庭里有两种方法可有效杀灭凉席里的粉尘螨。一是使用对人体无毒性的杀虫剂喷洒并密封一段时间,再清洗。二是用开水烫凉席。只要把第一次使用的凉席在开水里烫10分钟左右再晾干,就能除螨了。

  夏季人体容易出汗,皮屑和尘灰等就容易侵入凉席的缝隙中,加之潮湿的环境,就可能滋生螨虫,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凉席也要经常用热水清洗、晾晒,做到“一天一擦洗,一周一晾晒”。

  治疗:分清是过敏还是“螨害”

  一旦发生“凉席皮炎”,不可随意搔抓,可先根据皮肤“疹状”特征,分清是过敏还是“螨害”。

  如是过敏,只要脱离过敏原(如更换凉席或不用凉席),同时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和维生素c,三天之内症状即可好转;如果是“螨害”,则在杀死螨虫的同时,用一些局部外用药治疗,感染严重者,可合用抗生素,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治愈。当然,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是家里的独身子女,或者一个人在某个城市奋斗,养只宠物陪伴工作之余的时光,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爱宠一族要注意了,夏季和宠物零距离接触,小心螨虫找上你。专家提醒,夏季是宠物致皮肤过敏高发期,和宠物接触要保持适当距离。

  养狗招致螨虫源头竟是爱狗

  小狗贝贝是张蕾3个月前收到的生日礼物,自从在张蕾这里安家,贝贝就成了她的心头宝,可谁知这宝贝却让张蕾遭了罪。“28岁生日时,当朋友打开盒子,纯白的小绒团,乖巧的趴在盒子里,眼睛看着我,当时就给它起名贝贝。”和其他爱狗一族一样,张蕾和贝贝形影不离,吃饭睡觉都腻在一起。

  可前不久,张蕾突然觉得浑身发痒,胳膊上开始出现小红疙瘩,“我也没在意,以为是蚊子咬的,谁知道,身上和脸上都出现了小红疙瘩,连眉毛都开始发痒,我这下有点害怕了。”到医院皮肤科检查的结果,让张蕾大吃一惊,仅眉毛里寄生的螨虫就不少。“我当时一听,恶心的吐了一地,当听到贝贝是传染源,觉得太可怕了。”

  夏季宠物店“宠螨”为患

  我们走访西安部分宠物店发现,宠物患螨虫相对集中,宠物店每天接诊量在10例左右。在宠物医院,工作人员正在给一只牧羊犬冲洗,旁边一女士说:“我家 HERO 毛长,夏天更要多洗洗,要不极易惹上螨虫。”王医生说:“夏天暑热,为躲避阴凉,宠物们都喜欢往草丛里钻,极易滋生螨虫。我们现在一天接诊宠物患螨虫疾病的就有七八例。”乐宠连锁店的主治预防医生说,最近的病例中属蜱虫最为严重,他们已经发现有6例。而高新一家宠物店老板表示,最近他们一天就接诊10例宠物患有螨虫。

  防过敏夏季尽量避免和宠物亲密接触

  皮肤科专家表示,螨虫主要寄生在犬猫体外,夏季因为暑热,极易滋生螨虫,一旦有螨虫,不但对动物自身具有危害,同时威胁到接触动物的人身体健康,轻者会出现打喷嚏、皮肤红疹、过敏等症状,重者会感染病毒、可引发肺炎、心内膜炎等疾病。加上人们穿衣单薄,有些人喜欢和宠物同吃同睡,宠物身上的螨虫极易传染到人身上。现在到医院就诊的多因真菌感染和动物毛过敏等症状,但也不乏螨虫寄生病例。特别是近期就诊的小孩子,多半出现头癣,这也和宠物接触有关。

  为防止人畜共患,养宠物的市民在夏季最好不要与宠物亲密接触,特别是颈脖、大腿内侧、耳廓等极易受螨虫感染的人体皮肤柔嫩处。另外,主人最好用硫磺香皂经常擦身洗澡,保持居家通风干燥,抑制螨虫和真菌生长和传染。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过敏,多数人会联想到春天的花粉季节。需要纠正的是,过敏没有季节性,沾上过敏原随时随地可能发作。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田蓉提醒,夏天人们活动多、爱出汗,皮肤容易藏污纳垢、堵塞毛孔,变得敏感脆弱。加上气温高,微生物容易繁殖,使很多原本普通的生活用品也变成了过敏原,“潜伏”在周围,等着我们上钩。

  凉席。“凉席过敏”在夏天不算少数。和其他过敏不同,很多平时很少过敏的人在接触凉席后会发生过敏,因此常被忽视。凉席制作过程中,可能掺杂了一些易致敏的材质,或发生污染。此外,汗液浸渍等物理因素,也会使螨虫等微生物孳生,诱发过敏。因此,凉席务必保持干燥,长时间不用或用了一段时间后,都要定期用清水擦洗并晾晒。

  枕套。有的患者睡了一觉后,因为过敏肿了半边脸。这多半不是因为材质本身的问题,而是忘了清洗。夏天人们不会忘记洗澡,却忽略更换枕套、枕巾等,成为微生物的栖身地。最好每一到两周就清洗一遍床上用品,并在阳光下晾晒,皮肤敏感的人还可以用开水烫一下,增强“杀菌”效果。

  玩具。同样的道理,小朋友经常一起玩耍的毛绒玩具,家人共用的健身器械等,也可能成为致敏物质的“大本营”。要注意及时清洗、擦拭。

  化纤衣物。颜色鲜亮的化纤衣服虽然漂亮,但制作过程中可能加入了防皱处理剂、柔软加工剂及荧光增白剂等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夏天衣物最好选择棉质、透气性强的,不要过紧。

  随着各地红色、橙色高温预警,很多家庭为了夏季的那抹凉意,又换上了凉席、草席、麻将席、牛皮席。兵哥家就是这样,不想第二天早晨起来,却发现身上起了很小红疙瘩,还痒的使人不停抓挠。到医院就诊才知道,得的是“凉席性皮炎”。那么,所谓凉席性皮炎是怎么产生的呢?

  螨虫加汗渍等于“凉席皮炎”

  有部分人会因为睡凉席后,躯干、四肢等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丘疹,奇痒难忍,有的挠抓后还出现红肿、溃烂等感染症状,医生们称这种病为“凉席皮炎”。

  “凉席皮炎”绝大部分是螨虫引起的。螨虫是一种肉眼不容易看见的害虫,进入人体呼吸道或接触皮肤后,容易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若螨虫叮咬人体皮肤后,皮肤上会出现棱形、椭圆形的红斑,患者背部、大腿等接触席面的地方会出现水肿性丘疹或风团样丘疹,疱疹中央有针头大小叮咬的痕迹。

  关于睡凉席后的皮炎,专家解释,人体的汗液、皮屑以及灰尘容易浸入凉席缝隙中,再经过一冬的储藏,上面可能会滋生螨虫,由此引发感染。其主要症状是在身体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红肿、刺痒、疼痛,并起小红疙瘩,大多集中在背部、腿部、腰部。 因此可总结,“凉席皮炎”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因凉席材料而导致的凉席过敏症,一般来讲,用绳、苇、草编成凉席容易使人过敏,而使用竹、藤编制的凉席则过敏者少;二、是受螨虫的叮咬而导致皮肤炎症,出现这样的病症,从皮疹上常常可以看见针头大小的咬痕和瘀点。

  预防“凉席皮炎”清洁最重要

  要预防“凉席皮炎”,首先要保持凉席的清洁卫生。每年首次使用凉席时,必须将肉眼不易看见的螨虫及其虫卵杀死。这里有两种方法可有效杀灭凉席里的螨虫:一是使用对人体无毒性的杀虫剂喷洒并密封一段时间,再清洗;二是用开水烫凉席,只要把第一次使用的凉席在开水里烫10~20分钟左右再晾干,就可以除螨了。

    专家提示,不管是新买的凉席还是往年的凉席,在今年第一次拿出来用时,都需仔细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将螨虫及其虫卵杀死,“特别是隔年的凉席,这种凉席比新买的凉席霉菌更多,更要需要清洁除菌。”

   此外,很多人在第一次使用凉席时进行了清洗,随后一整个夏季就不再清洗了,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夏季出汗较多,汗液混杂在凉席、被单上,如果不经常换洗,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皮肤病。平时最好做到每周至少擦洗两次,半个月进行一次太阳暴晒。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夏日炎炎,外出一不小心就会晒得通红。美国“MSN生活网”近日载文,刊出美国皮肤病学家辛西娅·贝利博士总结的“晒后要注意的5件事”,帮你找回白皙的皮肤,远离皮肤病。

  1.冰敷。晒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会加重疼痛和炎症。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冰敷患处,有助收缩皮肤毛细血管,减少皮肤伤害。

  2.洗个温水澡。热水浴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展,加重疼痛感。洗澡水温最好在38℃左右。

  3.及时保湿。淋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预防脱皮。不能使用痤疮药以及含α-羟基酸、视黄醇或维甲酸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抗衰老产品,可以等皮肤完全恢复后再用。

  4.涂点芦荟胶。芦荟有降温、镇痛的作用,可缓解晒后不适。但不要用含有苯坐卡因或利多卡因成分的芦荟产品,否则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疹。最好选择无色无味的纯芦荟凝胶,或将新鲜芦荟叶切开后,直接涂抹患处。

  5.避免再次日晒。皮肤恢复阶段应避免阳光直射,一般晒后脱皮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晒伤越严重,愈合所需时间就越长。

  贝利博士表示,若出现面积大、红肿疼痛严重、起泡、发烧等严重反应,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时值暑假,去户外玩水、郊游、踏青的人越来越多。毒辣的阳光最让人扫兴,一天下来就会晒得人皮肤发红、发痒,甚至长出斑点。据台湾《新生报》报道,台湾振兴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蓝淑馨指出,晒太阳后,不能急着美白。

  蓝淑馨表示,皮肤一旦发红,下一步就是变黑,因此降温、镇静、退红就非常重要。千万不要马上擦美白保养品或使用美白成分面膜,以免刺激肌肤,反让皮肤受伤,延长恢复时间。出去玩之前可以冰冻一些水,回到家后用毛巾蘸冰水轻轻擦拭晒红部位,或者用毛巾包着冰块敷脸,不但能降温,还能避免皮肤持续发红。也可以使用镇静类面膜,或含甘草酸、薄荷成分的保养品帮助皮肤恢复。

  此外,晒太阳前后都要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果蔬,多喝水,皮肤复原会比较快。到户外游玩时,手脚也要记得防晒,除了擦防晒霜外,最好穿防晒衣,戴宽边的帽子阻挡紫外线。开车时也最好戴一顶鸭舌帽,以减少紫外线伤害。

  立秋过后,早晚都可以偶尔感受到凉风习习,可你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这舒适,却又突然遭遇“面部袭击”“季节性皮炎”或许会在这个时候找上你哦。

  案例:于阿婆56岁,平日总是怕热,天气闷热时喘口气都觉得难受,每天早起晨练,热的时候中午就躲在家里不出门。好不容易盼到秋凉,这不还没来得及享受,却一下子“变了脸”。又干、又痒、又肿的,实在是难受。遂去医院皮肤科就诊才知道,原来是“季节性皮炎”惹的祸。

  专家解答:季节性皮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由花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多发于春秋季节。秋季常见的季节性皮炎有日光性皮炎、秋季荨麻疹、湿疹皮炎等。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湿度有所降低,毛孔紧闭,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但是紫外线强度没有下降。再加上秋风的吹拂,空中云量减少,缺少遮挡物的阻拦,紫外线更是肆无忌惮地照在皮肤上,从而诱发皮炎。

  季节性皮炎主要是季节性突然发生,常伴有瘙痒,每年可能会反复发生,大多局限于面部、颈部,主要表现为轻度红斑、水肿、略隆起或出现少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的表现为眼周围或颈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能会出现湿疹样改变、轻度苔藓化皮疹或者糠皮样鳞屑。

  秋季,人的皮肤会变得很干燥,所以,预防季节性皮炎的关键就是给皮肤补充水分。要多喝水,从而滋润皮肤。在饮食上,要做到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饮食中多一些牛奶、豆制品等,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忌食辛辣、高脂、高糖、油腻食物。

  另外,要谨慎使用化妆品。对于敏感性皮肤的人而言,用惯了的化妆品最好不要随便更换。如果要使用新的化妆品,最好先做皮肤试验,方法是将新使用的化妆品涂抹在手腕内侧或耳朵后等皮肤比较细嫩的地方,留置24小时以观察反应。如果出现发炎、泛红、起斑疹等异常反应,就必须避免使用该化妆品。

  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具美容功效,每天8小时的充分睡眠,是任何护肤品都不能代替的。还要坚持适度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使皮肤进入最佳状态。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它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也能防止有害细菌的入侵。但在保护人体的同时它也最易受损。刚刚经历的酷暑对小孩的皮肤是个考验,痱子和虫咬皮炎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让爸妈头痛的皮肤问题。可进入秋季还是不能松一口气,因为

  秋冬是宝宝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尤其秋季要防宝宝过敏性皮炎。

  秋季当心宝宝皮肤病高发

  秋季婴幼儿抵抗力下降,加上气候干燥,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妈妈们更应该注意预防宝宝肌肤问题。

  据专家介绍,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较低,油脂分泌系统几乎关闭,皮肤中的水分也会大量散失,容易导致肌肤水油失衡,而婴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非常薄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如:红斑、红疹、丘疹、水疱,脱皮,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干性皮肤的宝宝更容易缺水,皮肤的干燥还会引发瘙痒,如果挠破肌肤,会引发皮肤感染,产生炎症。

  预防宝宝过敏性皮炎的几个注意事项

  皮肤病专家说秋冬过敏性皮炎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杂物引起的,因此日常防备 对避免宝宝过敏性皮炎有重大意义。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为宝宝提供免疫力,还可以主动地刺激宝宝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如果完全以母乳哺育,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和食物过敏的几率,比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为降低。

  2.避免有毛动物的饲养:秋季动物的毛发与排泄物会严峻污染室内空气,使宝宝患过敏性皮炎增加。

  3.室内湿度:严格控制在50%以下。

  4. 室内环境控制:秋季宝宝在室内的时间逐渐增加,防止尘螨和霉菌显得更加重要。每周需要用70℃以上热水清洗各种寝具的外套;避免使用地毯、填充式家具,给宝宝玩填充式玩具。

  5.注意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每天应该从饮食中摄取。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6.卫生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地点;定期杀毒,减少室内蟑螂繁殖。

  7.远离致敏因素:这是预防过敏性皮炎最根本的办法。为孩子创造健康卫生的环境,经常保持室内卫生、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不随便使用消毒剂等;春季尽量少让孩子接触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阳光;家里不要养宠物,尤其不能在室内养;少用地毯,勤洗尘;小儿不用电热毯;妈妈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等。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每个女性,当她跟文胸成为最亲密的朋友时,就说明她从一个女童长成一个少年了。虽然文胸会带给女性们美丽的曲线,但如果你没有找到合适的文胸时,它也有可能成为“最亲近的却伤你最深”的“朋友”。

  原因无他,不少女性喜欢穿钢托型厚罩杯的文胸,这样可以让胸部立即“升级”,可是穿戴这种文胸有一定的隐患,尤其是花季少女。这就是有的女孩,因为戴过厚的钢托型文胸,导致了接触性皮炎。

  文胸过厚过紧诱发接触性皮炎

  案例:莉丽,今年刚中考完,为了迎接自己的新的开始,暑期里想对自己来个“美的蜕变”,里里外外美了一把。跟同学一起逛街的时候,看到内衣店里款式漂亮,“效果显著”的加厚钢圈文胸便买了几件。但是没穿几天,就觉得胸部老是痒痒的。于是,妈妈带着莉丽来到医院皮肤科看看。

  莉丽脱下文胸后,皮肤科医师发现她的乳头周围布满了很厚的黄色痂皮,周边有小疹子,还有溢液。再看小姑娘所戴的,是那种海绵较厚,带钢圈的定型文胸。

  医生诊断:这是戴钢托文胸导致的接触性皮炎。现在天气热,出汗后里面的衬垫等化纤物质容易与乳头发生摩擦,诱发皮炎,出现瘙痒、红斑、丘疱疹等症状。

  医生建议:出现这种症状时,要及时停止所戴此类文胸,要戴只能戴无钢托、纯棉布的。另外,勿自行买药涂抹,以免膏药敷在外面,里面的渗液不能流出,使创面不能很快正常结痂。最好是及时就医,由医生来判断诊疗方法。

  女孩青春期戴文胸要分阶段

  乳腺科医师建议,女孩穿戴贴身内衣,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小女孩乳房刚刚发育,此阶段要选择穿舒服的内衣,可以穿一些背心式的,只要能盖住突出乳头就好。

  发育阶段:随着胸部的发展,身体发育步入成熟就应该考虑穿文胸了,可以用软尺测量乳房上底部经乳头到乳房下底部的距离,如果大于16厘米,就可以戴文胸了。选择罩杯必须浑圆,令胸部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胸围避免钢托,以柔软纯棉为佳。

  定型阶段:当小姑娘成长为婷婷少女,开始有意识追求女性曲线美,可选择少女专用超柔圈。适合运动时穿着,又不会阻碍胸部发育,但应避免内加衬垫。另外,不要为了凸显胸部线条,而选择比平时小一个号的文胸。这样不仅对乳房周围的皮肤有影响,还可能会诱发乳腺疾病。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使用手机后脸颊和耳朵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症状,这种几率这么小的事居然发生在吕小姐的身上。近日,吕小姐煲电话粥半个小时后,脸颊、耳朵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的问题,甚至出现细小的水泡,在医院被诊断为皮炎。她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症状,但一直以为是食物或化妆品引起过敏,直到这次皮肤起水泡,才发现是因为接听手机引发接触性皮肤炎所致。

  什么是“手机皮炎”?

   皮肤科医生解释,手机皮炎的发生,主要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患者出现镍元素过敏所致。这与平时我们经常见到的染发剂过敏,以及长时间使用镀镍皮带裤扣所致的脐周湿疹的发病机制是一样的,其实质是接触性皮炎。

  “手机皮炎”的患者很少见,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皮疹大多出现于经常接触机身的脸颊和耳朵,也可能出现于接触按钮的手指。“手机皮炎”女性的患病的概率更高,很多女患者可能在使用手机前,已经对某些首饰存在过敏反应。手机商在制造外壳时,常添加镍、镉、铬等金属成分,使其外观更漂亮,而这些金属是常见过敏原。炎热天气下,人出汗多、毛孔扩张,这些金属更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对金属过敏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别“煲电话粥”。

  生活中如何预防“手机皮炎”?

   那么,仅仅是手机上的金属物质会导致过敏与皮炎,还是手机、手机相关配件、手机外壳上的哪些物质易诱发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怎么预防“手机皮炎”?

  医生介绍,造成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很多,依据患者体质的差异,也会有所不同。但若单纯以手机这项物品来看,大致上脱离不了手机本身机壳的金属;附着于上的脏污、尘螨;PV材质荧幕保护膜等几大因素。判断手机导致的接触性皮炎也很简单,一般来说皮肤症状仅局限于接触部位,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当然也会因为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甚至因肌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

  我们建议,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对这些矿物元素过敏,如果对手机上的某些配件材料过敏,不妨给手机买一个塑料外壳,如今的手机外壳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彰显用户的个性,还能保护手机免于刮花。

  而如果是对于花粉等一些过敏源过敏的人,为了预防皮肤过敏我们建议,在花粉比较多的季节外出时要注意带好口罩,家里养花的要常保持室内的通风,对于一些易引起过敏的植物最好是不要养。另外,尘螨也是诱发皮肤过敏的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经常把自己的被褥等床上用品及时的清洗和拿到阳光底下晒。

  还有,体质差的人们若想预防皮肤过敏,在生活中也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免疫力,多喝水、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外界侵袭。此外还可以从饮食方面来预防皮肤过敏,过敏体质的人秋季护理皮肤重在益气养阴,多吃些清热解毒、滋润皮肤的食物,如梨、苹果、黄瓜、苦瓜、冬瓜等,少吃桂圆、荔枝等温性食品。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因为规律作息有助于调整人体内分泌。

  推荐阅读:

  婴儿湿疹和奶癣是同一个病吗?

中秋将至糖友饮食勿忘“四多一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挺拔的胸型,迷人的事业线,基本是女性梦寐以求的事,为并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天生就拥有如此傲人的“双峰”,所以为了追求挺拔,不少女性会选择厚且小一号的内衣。但厚罩杯的文胸,虽然可以让胸部立即升级,但若是长时间穿着厚且过紧的内衣,很容易导致女性患上接触性皮炎。

  文胸又厚又紧  易诱发接触性皮炎

  今年刚中考完的小丽,为了迎接自己的新的开始,暑期里想对自己来个“美的蜕变”,里里外外美了一把。跟同学一起逛街的时候,看到内衣店里款式漂亮,“效果显著”的加厚钢圈文胸便买了几件。但是没穿几天,就觉得胸部老是痒痒的。

  小丽脱下文胸后,皮肤科医师发现她的乳头周围布满了很厚的黄色痂皮,周边有小疹子,还有溢液。再看小姑娘所戴的,是那种海绵较厚,带钢圈的定型文胸。

  “这是戴钢托文胸导致的接触性皮炎。”专家表示,现在天气热,出汗后里面的衬垫等化纤物质容易与乳头发生摩擦,诱发皮炎,出现瘙痒、红斑、丘疱疹等症状。

  专家建议,出现这种症状时,要及时停止所戴此类文胸,要戴只能戴无钢托、纯棉布的。另外,勿自行买药涂抹,以免膏药敷在外面,里面的渗液不能流出,使创面不能很快正常结痂。最好是及时就医,由医生来判断诊疗方法。

  青春期女孩戴文胸  最好不要戴钢托型

  女孩穿戴贴身内衣,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小女孩乳房刚刚发育,此阶段要选择穿舒服的内衣,可以穿一些背心式的,只要能盖住突出乳头就好。

  发育阶段:随着胸部的发展,身体发育步入成熟就应该考虑穿文胸了,可以用软尺测量乳房上底部经乳头到乳房下底部的距离,如果大于16厘米,就可以戴文胸了。选择罩杯必须浑圆,令胸部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胸围避免钢托,以柔软纯棉为佳。

  定型阶段:当小姑娘成长为婷婷少女,开始有意识追求女性曲线美,可选择少女专用超柔圈。适合运动时穿着,又不会阻碍胸部发育,但应避免内加衬垫。另外,不要为了凸显胸部线条,而选择比平时小一个号的文胸。这样不仅对乳房周围的皮肤有影响,还可能会诱发乳腺疾病。

  胖女孩穿塑身内衣  也容易得皮炎

  在张敬东的印象中,今年夏天,也有很多成年女性因为文胸问题进医院。据介绍,她们都有几个特点:体态偏胖,喜欢穿紧身、塑体胸罩,胸罩质量多是蕾丝化纤。

  专家表示:“天气炎热,出汗的频率高,体型胖的女生穿那种紧紧的文胸,容易压迫胸部,不透气,胸部那一块就是捂着的。再加上文胸汗湿以后,里面的化纤物质与乳房周围的肌肤直接接触,那一片是最娇嫩,就很容易诱发接触性皮炎。”张主任建议,尽量不要穿过紧的文胸。选择文胸最好是纯棉、丝质,适合自己的尺码。

  吹泡泡是大家童年的回忆。但就是泡泡水让烟台一位4岁女童全身蜕皮,看了让人触目惊心。到底这些泡泡水是什么成分?

  据报道,今年9月份烟台的4岁女孩明明,在玩耍泡泡水时,不慎将泡泡水洒在了脸上。第二天,明明全身就开始蜕皮,嘴巴也开始溃烂肿胀。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目前小女孩的状况已经好转,但是泡泡水的进货渠道,以及这些溶液的成分仍然是一个迷。烟台栖霞市寺口镇王格村村民吕先生形容明明的症状时说,“她嘴角烂得张不开嘴,身上开始爆皮,全身都是,咯吱窝开始逐步发展到脚和手”。

  泡泡水多为三无产品 真实成分是个谜

  记者走访某玩具批发店时见到了这类泡泡水,店家不光是对泡泡水的成分说不出来,就连外包装也是稀里糊涂。说是泡泡水,但产品的外包装却写着英文,既没有生产厂家也没有产品成分等信息。这些泡泡水究竟是哪里的厂家生产的呢?

  不仅如此,有些产品甚至连外包装都没有,用一个简单的塑料瓶装上泡泡水,瓶子上也没有任何信息,打开瓶盖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记者买了3种泡泡水,经检测,均含有烧碱。

  ■延伸阅读:如何在家简单自制放心的泡泡水

  一、材料:杯子2只,袋泡茶1袋,白糖,开水。首先取一只杯子倒入开水,放入袋泡茶;然后在空杯子里加入1-2匙白糖,倒入一些洗涤剂,倒入茶水,用筷子搅拌一下,这样做出来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大而且不易破。

  二、首先把香皂切成小薄片放在杯子里,冲进热水把肥皂片溶化;然后再往杯子里加入适量的砂糖和一袋茶,盖好盖子放置一夜即可。

  三、将1杯水+1/3杯洗洁精+半勺白糖搅拌均匀后即可。 这是已经验证过的配方了。不象外面卖的泡泡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而且安全。

  四、用洗洁精加一点醋,只要洗洁精的浓度够,效果也不错。

  五、用红茶水加香肥皂和一点糖,泡一个晚上就做成了,这样做出来水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

  六、胶水:水:洗洁精:洗手液= 1:4:2:2 ,还可以加糖,增加效果加蓝墨水,按这个配方很容易成功的,如果用带珠光的洗手液或洗发水泡泡的颜色更好,如果再加点加糖和醋,泡泡不容易破。

   口周皮炎是幼儿常见皮肤病,主要是因为婴幼儿期皮肤薄嫩敏感及缺乏维生素所致,口水及各种果汁为明显的诱发因素。所以,不少幼儿吃水果后会引发口周皮炎。对此家长很紧张,有的甚至因噎废食不敢让孩子吃水果,还有的误认为孩子对水果过敏从而拒绝让孩子吃水果。其实,除个别孩子对某种水果过敏外,大部分人对大多数水果是不会过敏的。吃水果后单纯口周皮炎,其他部位无皮疹,没有胃肠及呼吸道不适者全部为果汁局部刺激所致,不属过敏反应。可以将水果洗净去皮后切成玉米粒大小的方块放到碗内,再用勺子直接送到幼儿嘴里,以避免果汁接触皮肤。

  秋冬季的冷风吹起,到皮肤科看病的孩子立马多了不少。医生表示,孩子之所以会得冬季皮炎,是因为娇嫩肌肤冬天更容易干燥,造成皮肤敏感,从而引起搔抓。看着宝宝身上脸上红疹、脱皮、瘙痒、皲裂,还有搔抓出来的一条条痕迹,急的宝妈也抓耳捞腮。然而,把润肤乳从头擦到脚,也顶多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如果用皮肤药,又担心用得不好造成副作用。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赶走干燥,让宝宝滋润过冬呢?专家表示,呵护宝宝肌肤,关键在于学会洗澡。

  孩子皮肤娇嫩冬季易患皮炎

   冬天寒风一起,得皮炎的孩子立马多了不少。大多数孩子都是搔抓引起的冬季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有些严重的会出现皮肤斑丘疹,因为瘙痒厉害,还会引发继发性的抓痕、出血结痂、皲裂等。

   印象中,老年人似乎才是冬季皮炎的好发人群,这和他们的皮脂腺分泌不足、皮肤缺乏油脂保护有关。那为什么皮肤娇嫩的宝宝也会得冬季皮炎呢?皮肤可以医生解释,孩子之所以会得冬季皮炎,是因为娇嫩肌肤冬天更容易干燥,造成皮肤敏感,从而引起搔抓。小孩的皮肤厚度是成人的1/3,汗腺与成人一样多,而体表面积小,所以出汗量比大人多,容易造成皮肤缺水。此外,孩子的皮脂腺分泌在出生2个月以后便慢慢减少,对皮肤的保护也存在不足。

  缓冬季皮炎解正确洗澡是关键

  看到孩子因为患了皮炎不舒服哭闹,宝妈们就想着怎么样才能缓解孩子的不适呢?医生指出,冬季皮炎通过普通的皮肤护理便能缓解症状。然而,很多家长并不是没有给孩子用补水、保湿的润肤乳,有的还从头擦到脚,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家长常常注意擦,却忽略了“洗”,殊不知,学会洗澡才是呵护宝宝肌肤的关键:冬天洗澡不宜过勤。

  在广东以北的地区,要是孩子白天没怎么出汗,晚上一般洗屁股、洗脚、洗脸就睡觉。广东人喜欢洗澡,但到了冬天,因为天气干燥,洗澡最多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每次洗澡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水温以37-40℃为宜,手摸起来不能感觉烫,温温的最好。如果用很热的洗澡水,会把皮肤上起保护作用的皮脂洗得更彻底,使皮炎加重。

   尽量选择不含碱性的沐浴产品。切忌把冬季皮炎当成细菌感染,用清洁液或酒精给患处清洗、消毒,反而刺激皮肤更加干燥。一般来说,身体用清水洗就够了,有些重点部位如会阴部、腋下、手足、面部比较脏,可选择PH值中性的沐浴产品,刺激性小,更适合孩子使用。

   洗完澡后,要在皮肤未完全干之前擦上保湿的润肤产品,这样才能把水分锁住,防止水分蒸发。如果皮肤都已经干了再擦护肤品,保湿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什么是“手机皮炎”?

  近年来患上这一皮肤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手机外壳上的金属成分是促成这类“接触性皮炎”的罪魁祸首。

  案例:

     琳娜跟男友是异地恋人,因此手机成了他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看到琳娜有事没事拿着手机刷微博、微信、打游戏、煲电话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上周末,她和男友打了一个小时电话后,脸颊、耳朵周围皮肤红肿、发痒,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细小的水疱,瘙痒难忍,到医院被诊断为“手机皮炎”。她惊奇不已,居然还有“手机皮炎”这种病。

  皮肤科医生解释说,手机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发病机理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手机外壳上的金属成分是促成“接触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有些塑料外壳的手机为了制造所谓“金属光泽”,也会用上镍、镉、铬等金属,如长时间接触手机,不但脸部、耳朵等部位的皮肤会被皮炎侵袭,手指部位也可能出现皮疹。

  “手机皮炎”如何发生?

  关于手机皮炎的发生,医生介绍,当天气炎热,人出汗多的情况下,常打金属手机的人就容易使得手机上的金属物质融入汗液,导致“手机皮炎”的出现。如果病人的脸颊和耳朵生疹而原因不明,便应注意病人是否患上“手机皮炎”。

  在皮肤科门诊中,镍、镉、铬都是最常见的导致过敏的金属成分。别以为金属外壳的手机才会有这些成分,其实有些塑料外壳为了制造“金属光泽”,也会用上这些金属。专家还分析说,如果长时间按手机金属按键发送短信,有些人的手指也可能出现皮疹。

  专家提示,一旦出现过敏性皮炎,千万不要使劲抓挠,否则会使问题部位越来越多。当出现水疱或破溃时更要及时就医以免继发感染,尤其不要在继续接触过敏源的情况下胡乱用一些抗过敏类药物涂抹,弄不好皮肤会越来越难看。过敏体质的人平日里应多吃些维生素C,提高抗过敏能力。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例如,有的人一到干燥季节就容易手足脱皮,严重的还伴有皲裂的现象,这都是接触性皮炎的现象。皮肤科专家提醒,冬季要防接触性皮炎。

  冬敷膏药贴久了皮肤受伤

  遇上腰酸背痛,贴膏药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首选。但是,在冬季,膏药贴的时间久了,会让脆弱的皮肤因此受伤。

  一般来说,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换一次,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使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这是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如果膏药一贴就好几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

  一旦接触性皮炎发作,就会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严重的还可能起水泡。

  过敏体质用电热毯惹皮炎

  在寒冷的冬天里,电热毯已成为不少家庭的生活必备品。但是,电热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使用电热毯后最容易发生电热毯接触性皮炎。

  冬季皮肤的含水量减少,孩子如果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皮肤受到热的持续刺激后,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使皮肤干燥加重。那些平时患过湿疹、哮喘等疾病的体质的孩子,便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加之干燥的皮肤与电热毯直接接触发生摩擦刺激时,也可以产生静电反应,更加重皮肤瘙痒,逐渐蔓延到全身。

  专家提示,在给孩子使用电热毯时,应注意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最好睡前一个小时开,临睡时及时关闭并将插头拔掉。还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以补充皮肤因蒸发丧失的水分,减缓皮肤干燥。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不要使用电热毯。

  预防皮炎冬季不宜频繁洗澡

  随着气候变化,一些中老年人和经常使劲搓澡的人,会觉得皮肤变得干燥了,容易发生皮肤皲裂及瘙痒。有些老年人每次洗澡后,都觉得浑身痒,皮肤抓破了还不解痒。

  这是因为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外衣,皮肤最外层是角质层,角质层对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完整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经常洗浴、有搓澡习惯的人皮脂膜较薄,角质层完整性被破坏,表皮受损,瘙痒更重。搔抓使皮肤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等,导致皮肤变厚、粗糙,抓破后引起皮肤感染。

  正确的皮肤清洁方法应该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的皮肤状况随时调整。秋冬季节,要减少洗浴次数,洗澡时间也不要过长,不要使劲搓澡,以防皮肤角质层完整性被人为破坏。冬季应选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沐浴露,并减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数,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穿宽松纯棉的贴身衣服。

  小贴士:

  接触性皮炎有两种

  原发刺激性:

  定义:主要是指接触物本身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任何人在接触后都有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一种是强烈刺激,如化学烧伤;一种是较弱刺激,需要接触长时间才能发炎,如肥皂等。

  变态反应性:

  定义:这种皮炎边界清晰,有明确的接触史,只有接触到的地方才会发炎,出现红肿、起泡、痒痛等。所谓边界清晰,是指如果接触的是圆形的东西,密集的红疹就呈圆形,环形则出现环形。发痒是一种过敏性的反应,属于第四型的变态反应。

  一是有明确的接触史,只有接触到的地方才会发炎;二是需要一个湿热的环境。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季皮肤杀手一: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和日常生活有关,如唇膏、牙膏、牙粉及一些外用物等物品都可能会引起。因此,专家告诫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致敏的物质,接触时应保持警惕性,尤其是过敏体质者要尽量远离;若接触后发生反应,应立即隔离,避免继续接触;对已患过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则应尽量寻找致敏原因加以祛除,不要继续接触;若已发病,则应立即进行处理,避免搔抓、洗涤或乱用药物等附加刺激,使病情继续恶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电热毯已成为不少家庭的生活必备品。但是,电热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使用电热毯后最容易发生电热毯接触性皮炎。

  冬季皮肤杀手二:过敏性湿疹

  干燥的冬季是婴幼儿湿疹的高发期,妈妈们要做好护理,让宝宝远离湿疹困扰。婴幼儿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冬季气候干燥,婴幼儿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干燥性皮肤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一旦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可能会引发干性湿疹。

  患湿疹也就预示着孩子是过敏性体质,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皮肤的护理,少洗澡,因过度洗澡会使表皮越来越干燥。冬季家长可以选用合适的低敏保湿润肤剂,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专家提醒,要帮助孩子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尽量到避风的地方,别让冷风直接吹到孩子,同时也不能让孩子被暴晒。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最好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

  刚出生的宝宝在通常都会流口水,有时候甚至嘴巴两边红红的,有时候皮肤很干燥脱皮,有时候又有很多小水泡似的,就要当心是口水疹了。

(宝宝常流口水 要当口水疹)

  别把口水疹误当湿疹

  口水疹的症状跟一般湿疹很类似,保湿度如果不足,宝宝的皮肤皆会出现干裂、发痒及红肿现象,还会出现一粒粒的小水泡,抓破之后会流出组织液,恐怕引起细菌感染,所以要分辨宝宝是因为口水疹或湿疹而引起发炎,最大的差异在于发炎部位不同;引发口水疹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宝宝容易沾上口水的地方,像嘴巴周围或下巴的发炎情况会最为明显。

  口水疹,其实是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急性期的口水疹是因为刺激物穿透皮肤通过屏障造成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轻度损伤从而刺激了炎症介质的释放使T细胞活化产生细胞毒作用。慢性期的口水疹主要是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遭到破坏:介导屏障功能的角质层脂质损伤使角层细胞的黏合力降低、脱屑、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水分丢失)触发皮肤屏障功能重建:促进脂质合成、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产生一过性角化多度,使皮肤表现得粗糙、肥厚。

  常含奶嘴也可能起疹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口水疹外,也有其他的原因会造成宝宝嘴边红红一片,因为口水的缘故所造成的口水疹,会在嘴巴周围或下巴呈现出的状况是红红平平的一片,另一种也会造成相似状况的原因则是宝宝长期含奶嘴,因吸吮奶嘴摩擦嘴边周围皮肤所造成的,尤其是经常使用奶嘴的宝宝,有些含奶嘴的时间很长,如果家长观察宝宝并不常流口水,但嘴边仍出现红红平平的一片,就有可能是长期吸吮奶嘴所引起。

  此外念珠菌感染也会引起嘴边红红一片,但不同的是会出现凸起的红色小疹子约5、6颗。念珠菌是霉菌的一种,存在于空气中,因为有的宝宝某些部位的皮肤抵抗力较弱,就容易受到感染引起红疹子。

  4步预防护理口水疹

  如何预防及改善口水疹病情,让宝宝重新恢复可人小脸?爸爸妈妈可以从小地方做起。

  1.口水不久留。一旦看到宝宝流出口水,就可以拿出柔软的纱布巾轻轻擦去,保持唇部及脸部的清洁。

  2.擦拭保湿乳液。为了避免肌肤过于乾燥而发痒,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唇部及脸部周围,擦拭适量乳液,也能不让口水直接接触到皮肤。

  3.剪短指甲。宝宝不像成人一样,能够忍耐搔痒感觉而不去抓疹子,往往发现时,都已经抓出一道道伤口了,所以平时爸爸妈妈可以帮宝宝把指甲剪短,在他抓痒时,对皮肤产生的伤害也能较小。

  4.亲密接触不要过多。亲密接触下,成人的唾液也会残留在宝宝的脸上,时间久了,也会对宝宝的肌肤产生负担,所以偶尔亲吻宝宝一下即可。

  烟花三月迷人眼,又到了一年一度赏花的好时机。此时邀上三两位好友,漫步田间地头,置身花海,或是来到农家果园,欣赏那争相竞放的桃花、油菜花,实在是人生一件美事。可是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片片花朵不止带来美的享受,也会带来过敏的苦恼。

  季节交替 皮肤过敏的原因

  每到春天,就有些人被过敏折腾的够呛,皮肤瘙痒、脱屑、灼热,甚至起小红包,妆不能化,保养品也不敢随便涂,竟然患了过敏性皮炎。引起皮肤过敏的因素是什么吗?

  1、乍暖还寒

  冬末春初,季节交替,一方面气温回升较快,另一方面,冷暖空气又频繁交流。我们的皮肤表层这时还处在抵御寒冷的状态,皮肤腺的分泌功能尚低,可是温暖的天气又使人们的内分泌旺盛,导致肌肤排泄赶不上分泌的速度,会导致各种皮肤问题的出现,过敏症状也就随之而来了!

  2、日光伤肤

  春天的阳光不如夏天那样炎热,但紫外线也是很强,为了保护好你的肌肤。因此,防晒要从春季开始。春季过度的日光照射使皮肤过敏,会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现象哦!

  3、粉尘滋扰

  都说春暖花开,随着万物的复苏,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柳絮纷扬飞舞,这一些微小的颗粒都容易附着在皮肤表层,堵塞毛孔,同样也容易引起换季过敏哦!

  4、危险护肤品

  换季了,很多MM都会把梳妆台上的护肤品也更换了,可是由于各种护肤品成分不同,使皮肤来不及进行适应性调整也会引起肌肤过敏。同样,使用没有通过国家卫检的劣质化妆品及假冒伪劣产品,乱用药物性护肤品,经常使用香味浓烈的护肤品都会引起过敏。

  赏花后如何护理防过敏

  在花粉播散季节避免接触花粉是最理想的预防方法。白天尽可能少待在室外,尤其是每天花粉指数高的时间,例如晴天时的傍晚。要做户外活动及各种运动项目时.尽可能选在花粉指数最低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外出游玩时最好避开花草繁茂的地方,戴口罩、帽子、太阳镜,穿长袖衬衫避免接触和吸入花粉。如果你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外出,回家后应进行淋浴,冲洗掉散落在皮肤上的花粉并换上干净的衣服。

  避免在空气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开窗,空调可安装花粉过滤网或者使用空气过滤设备;避免使用地毯,将垫子及其他易聚积灰尘的物品移走,保持室内清洁。

  饮食上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摄入含量。避免食用野菜、蜂蜜等可能含有花粉粉粒的食物,同时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加重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