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接触性皮炎,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种患者在接触到了强酸或强碱等强刺激性物质后,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病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这种人接触到了弱的刺激性物质后,会出现慢性症状。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仅在少数人中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当这种患者接触到的可引起症状的物质后,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病。但临床上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原因有:
①化学性物质,如金属及其制品(镍、铬及其制品)、日常生活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皮革)、塑料及其制品、化妆品(化妆油、染发水、洗发香波)、外用药物(汞剂、磺胺剂、抗生素软膏、清凉油)及化工原料(汽油、煤油、机油、柴油、油漆、各种染料)等。②植物性物质,如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猫眼草等。③动物性物质,如斑蝥、毛虫、动物毒素等。接触性皮炎仅在接触部及其附近发病,一般来说皮肤损害的边界比较清楚,因接触物不同常有不同形态,例如对表带过敏者,往往表现为腕部皮肤的环形损害。发病处可以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等,多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常常因不能自主控制而不断搔抓,从而在患病部位出现明显的抓痕,甚至糜烂,而有体液渗出。
(实习)
【概 述】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或粘膜上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多数急性发作,如反复接触,可演变成慢性。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如“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
【病因学】
中医学认为,由于禀性不耐,皮毛腠理不密,一旦接触某些物质,如药物、化纤之品、花草等,就会引起邪毒外侵皮肤,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或素体湿热内蕴,复外感毒邪,两者相合,发于肌肤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过敏反应与直接刺激引起。
㈠过敏性:常见的致敏物质(变应原)有化学纤维、燃料、肥皂、洗衣粉、碱水、外用药物、避孕用具及药品、马桶、灌肠用品、卫生纸、肠寄生虫、粪便及其分解产物等一切可能接触肛门部的物品,它是通过表皮致敏作用发生的,主要由Ⅳ型变态反应—迟发性过敏反应引起。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素质的人才发病,并且均在第2次或多次接触后才可能发病。多数变应原为半抗原,当其透入表皮,与表皮蛋白结合后,形成完全抗原。一般要经过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随后抗原受皮肤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监控,B细胞识别半抗原部分,T细胞识别蛋白质部分。皮肤首次接触抗原后,引起母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移位局部淋巴结,分化形成致敏小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致敏小淋巴细胞录有抗原蛋白质部分性质的信息,成为这种抗原部分的免疫“记忆”细胞。B细胞经母细胞转化生成浆细胞,产生对半抗原部分的体液抗体。当皮肤再次接触抗原时,如在潜伏期,则继续产生更多的致敏小淋巴细胞和循环抗体。当体内有足够的致敏小淋巴细胞和循环抗体时,一旦皮肤再次接触变应原,则引起抗原一抗体反应而发病,导致表皮细胞损伤和皮炎反应。此时,录有抗原蛋白质部分特异性信息的T细胞,被刺激变成“杀伤”淋巴母细胞,其它带有细胞内抗体的T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这些淋巴激活素有:①促有丝分裂因子,活化巨噬细胞;②移动抑制因子,制动反应出的游走巨噬细胞,使之变成更为特异性的杀伤巨噬细胞;③趋化因子是单核细胞移入反应区和使血管扩张;④细胞毒因子,使抗原抗体反应部位表皮细胞损伤。抗原一抗体反应导致皮炎反应区表皮细胞坏死和损务,引起海绵形成和表皮内水疱。抗原一抗体反应所释放的组织胺和其他因子,导致真皮血管扩张,引起红斑。
㈡原发刺激性:常见刺激物质,如强酸、强碱,直接作用而致皮肤损伤,任何人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㈠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一般发病急,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
㈡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㈢本病有自限性,除去病因后,可很快自愈。若未能及时除去病因,致使病程迁延,可转变成慢性,类似湿疹样皮炎。
㈣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斑贴试验常呈阳性。
【诊 断】
根据患者有接触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和典型的皮疹表现以及斑贴试验阳性,即可作出诊断,但需与肛门急性湿疹相鉴别。
【治疗措施】
㈠内治法:
1.中医治疗:宜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药可选用:①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头痛发热者加生石膏、桑叶、野菊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菌陈;食欲不振者加陈皮、苍术、大麦芽;大使干结者加生川军。②加味白虎汤。③化斑解毒汤。症状减轻后,可酌情选服龙胆泻肝丸、清解片、清热消炎片、三黄片等。
2.西医治疗
⑴抗组织胺药:可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并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
⑵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⑶肾上腺皮质激素:皮损广泛而严重时,可配合使用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
⑷利尿剂,对伴发全身皮疹,水肿严重者,可配合服用又氢克尿塞25mg,每日2~3次,连服2~3天,有利于消肿。
㈡外治法:
1.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冷湿敷。
2.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
3.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
4.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瘙痒者可用粟树叶洗剂、黑子脱每洗剂。
化妆品皮炎
其致敏物为化妆品中的香料(橙花油、留兰香油、茉莉香油)、染料(口红中的二溴莹光素)、各种生物蛋白质、防腐剂、避光剂。发病部位大多在面部,皮疹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水肿,两眼睛周围皮肤红肿,影响睁眼,而且在太阳光照下面部皮肤红肿会加重,自觉面部皮肤有灼热感。
染发剂皮炎
其致敏物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皮疹累及头皮、前额、颈后部,表现为整个头皮弥漫性红肿、糜烂,有大量淡黄色渗液流出,头皮瘙痒难忍。
烫发剂皮炎
其致敏物为烫发剂中的化学物质,以及其中有定型作用的溴酸钠,发病部位和皮疹表现为染发剂皮炎类似。
首饰皮炎
是由于配戴镀镍的项链、戒子、耳环、眼镜架、手镯、表带等引起,皮疹表现为范围和形状与首饰一致的红斑,红斑有针头大小水疱,不久会出现糜烂和渗液,奇痒。
文胸皮炎
系对文胸中的显色剂和成膜物质过敏所致,皮疹表现为整个乳房皮肤潮红,有大量针头大红色小丘疹,也有显著瘙痒。
合成纤维皮炎
市场上合成纤维织物甚多,如丝袜、内衣、腰带、围巾等,其致敏物为合成纤维内的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睛纤维。皮疹发生在以上织物接触部位,形状与织物一致的鲜红色斑,红斑上有针尖样红色小丘疹,也有瘙痒。
皮鞋皮炎
其致敏物为皮革中的重铬酸钾、甲醛。皮疹发生在足背和足趾背,皮疹形态为红色肥厚性斑片,表面粗糙,奇痒。
所以,女性在化妆穿着中要避开致敏物,一旦发生接触性皮炎,应到医院就诊,进行抗过敏治疗。
(责任)
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刺激与变态反应两种类型,临床所见以后者为多。
一、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该型患者无选择性,是皮肤或粘膜对外界刺激物的直接反应。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弱,同机体自身关系不大。通常引起皮炎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是同它接触的人都可病。例如任何人由于于不慎皮肤接触上浓硫酸,不久之后肯定会发生皮肤急性炎症。有人提出,原发刺激物损伤表皮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由于崩解而释放出酸性酸酶等溶蛋白酶,可参与破坏皮肤组织,对本型皮炎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作用。能够引起本型皮炎的接触物质最常见是化工原料,诸如强酸强碱等。某些刺激性较弱的物质,如肥皂、有机溶剂,某些工业原料等,若长期反复接触接触也能引起皮炎。
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此型皮炎的接触物质往往不具有强烈刺激性,仅仅是有过敏素质的人接触该物质方能发病。所以这一型皮炎,只发生于少数的敏感者,而对大多数人并不用担心。
一般的物多是小分子化学物质,故不具有抗原性,属于半抗原。它须与表皮内载体蛋白结合后才能形成完全抗原。从而获得抗原性,然后作用于机体,最终导致IV型变态反应的发生。但经观察研究已注意到本型皮炎和体液免疫也有关系。换句话说,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不单是T细胞的作用,B细胞的作用也不可小看。此外,表皮中的郎格罕细胞(Langerhamscell)在本型皮炎所起的作用亦应值得关注,因该细胞具有运送、处理和传递抗原信息的能力。
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外界物质甚多,其中最主要是化学物质,象香水、各种润肤美容香脂、雪花膏、口红等化妆用品;肥皂、塑料、橡胶等化学制品;清凉油、红汞、磺胺药膏、抗生素软膏等外用药物:油漆、染料、杀虫剂等化学产品及镍、铬等金属物品。另外,植物性能引起皮炎有漆树、荨麻、银杏、无花果等。尚有动物的皮革、毛、羽毛等也可引起本型皮炎。
(责任)
原发性接触性皮炎,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种患者在接触到了强酸或强碱等强刺激性物质后,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病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这种人接触到了弱的刺激性物质后,会出现慢性症状。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仅在少数人中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当这种患者接触到的可引起症状的物质后,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病。但临床上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原因有:
①化学性物质,如金属及其制品(镍、铬及其制品)、日常生活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皮革)、塑料及其制品、化妆品(化妆油、染发水、洗发香波)、外用药物(汞剂、磺胺剂、抗生素软膏、清凉油)及化工原料(汽油、煤油、机油、柴油、油漆、各种染料)等。②植物性物质,如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猫眼草等。③动物性物质,如斑蝥、毛虫、动物毒素等。接触性皮炎仅在接触部及其附近发病,一般来说皮肤损害的边界比较清楚,因接触物不同常有不同形态,例如对表带过敏者,往往表现为腕部皮肤的环形损害。发病处可以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等,多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常常因不能自主控制而不断搔抓,从而在患病部位出现明显的抓痕,甚至糜烂,而有体液渗出。
(责任)
夏天穿着拖(凉)鞋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一般而言,新的塑料凉鞋或拖鞋短时间很少会使人致病。大多数在穿了一段时间之后,更多的是在第二年、第三年夏天再穿的时候,有的人脚就出毛病了:首先是脚背上的皮肤瘙痒、发红、出现丘疹,重的还会起水疱、糜烂、渗液、脱屑,时间长了可呈湿疹样改变,皮肤变得粗糙,皮纹沟消失。病变的范围相当于鞋袢的部位,其中以脚背前半部最多。另外,脚趾背、脚侧缘及脚跟处也会发生。发病的时间多在炎热的夏季,到秋天气候凉爽后减轻。这就是通常说的“拖鞋皮炎”。
由于脚底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很厚,所以一般人不发生拖鞋皮炎。穿塑料拖(凉)鞋同时穿袜子的人,发生皮炎的机会也不多。因为这种皮炎实质上是一种过敏性皮炎,只有少数人会患病。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已经穿过的拖鞋又突然会出现过敏呢?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就发生的,要经过一个“致敏”阶段,即先要使人体对这种物质具有“致敏性”。至于致敏时间的长短,常因每个人“敏感性”的高低和致敏物质“抗原性”的强弱而不等。
预防拖鞋皮炎最根本的办法是:对橡胶和塑料过敏的人与拖(凉)鞋彻底“决裂”,改穿布底或皮革制成的拖(凉)鞋。要是您喜欢穿这种塑料拖(凉)鞋,则要穿上袜子,避免脚部皮肤与拖(凉)鞋直接接触。这样,拖鞋皮炎就不大会光顾您了。拖鞋皮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的皮炎湿疹差不多:忌搔抓、忌用热水烫洗,口服扑尔敏、息斯敏、敏迪等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症状较轻者可用氟氢松、地塞米松软膏涂抹;症状较重者可用糖馏油糊膏外涂,再以敷料包扎;皮损局部有渗液时则需用3%硼酸水湿敷。经过上述治疗,皮炎即可很快痊愈
多风、干燥的气候让市民张娜感到皮肤瘙痒,脸上还起了红斑。在服用消炎药不见好后,张娜来到医院就诊,被确诊患了接触性皮炎。
医生介绍说,像张娜这种因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要想尽快、彻底的治疗必须先查出源头,然后在脱离过敏环境、远离致敏物的情况下治疗。经过“过敏源”检测试验,张娜的皮炎很快被治好了。
据皮肤科主任介绍,春季,尘埃、花粉、螨虫等许多致敏因素更容易接触到人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目前,某医院皮肤科门诊接诊的皮肤病患者比前几个月增加了10%以上。医生提醒市民,患病后应先查“过敏源”,找到源头后对症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措施。
(实习)
原发性接触性皮炎,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种患者在接触到了强酸或强碱等强刺激性物质后,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病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这种人接触到了弱的刺激性物质后,会出现慢性症状。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仅在少数人中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当这种患者接触到的可引起症状的物质后,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病。但临床上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原因有:
①化学性物质,如金属及其制品(镍、铬及其制品)、日常生活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皮革)、塑料及其制品、化妆品(化妆油、染发水、洗发香波)、外用药物(汞剂、磺胺剂、抗生素软膏、清凉油)及化工原料(汽油、煤油、机油、柴油、油漆、各种染料)等。②植物性物质,如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猫眼草等。③动物性物质,如斑蝥、毛虫、动物毒素等。接触性皮炎仅在接触部及其附近发病,一般来说皮肤损害的边界比较清楚,因接触物不同常有不同形态,例如对表带过敏者,往往表现为腕部皮肤的环形损害。发病处可以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等,多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常常因不能自主控制而不断搔抓,从而在患病部位出现明显的抓痕,甚至糜烂,而有体液渗出。
(实习)
男友向茜茜求婚,并亲手给她戴上了定情戒指。没想到戴了一段时间之后,茜茜觉得戴戒指的部位奇痒。几天之后,这部分的皮肤竟然起了水泡。茜茜到市医院皮肤科检查,医生告诉她这是“首饰病”,茜茜明白后,只好忍痛摘下了定情信物。
像茜茜这样的“首饰病”,目前并不罕见。常见的“首饰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戒指综合症:长年累月不分昼夜地将戒指戴在手上,手指会变得麻木、酸肿、疼痛、被戒指箍紧的手指皮肤、肌肉、骨头凹陷成环状畸形,容易引起手指变形,若不及时摘下,还会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出现局部坏死。手上的戒指长期佩戴,戒指下面的皮肤很难洗干净,是病菌和病毒繁衍滋生之地,病原微生物就会传染。英国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的微生物学家霍夫曼曾对长期戴金戒指的50名病房护士做了5个月的细菌学调查,发现她们戴戒指部位的细菌数量比不戴戒指的部位高9倍。
耳环综合症:随便在大街上让人扎耳眼,很不卫生。若扎耳眼的工具消毒不严格,有可能使你传染上破伤风、肝炎等疾病。有些人在扎耳眼后塞进铁丝、竹签、棉絮等物,不仅妨碍耳眼孔愈合,而且促使病菌感染扩散,甚至引起耳软骨炎。建议人们穿耳眼时,到正规的美容院或医院去做。还应避开夏天,夏天出汗多,稍微不注意保护,耳眼周围的皮肤极易发生炎症。还有,如果过早戴上耳环,耳环与皮肤摩擦,可能导致皮肤溃烂。
首饰性皮炎:我国皮肤病患者中因戴首饰而引起的皮炎占9.3%,常见的首饰如戒指、耳环、项链、以及手链、手表、眼镜框、衣裤扣、含有金属线的围巾等都含有铬和镍,都会使直接接触的皮肤发生炎症。一般来说,纯金银或珠宝首饰性能稳定,发生皮肤过敏的概率低,但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首饰后,由于某种刺激往往容易引起皮炎。最近,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汤普森教授研究发现,首饰中的铬、镍是近年来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过敏源,且女性对铬和镍的过敏性约为男性的10倍。主要表现为瘙痒感和灼热感,还可出现红斑、丘疹、糜烂、脱皮、丘疹、水泡以及脓性分泌物等,严重时还会形成溃疡,诱发哮喘或荨麻疹等全身性疾病。在选佩首饰时,应该先清楚自己的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尽量避免佩戴镀金、镀银、镀铬、镀镍等容易引起皮炎的首饰。
放射性首饰病:纽约的一所卫生检疫机构对数千件金首饰做过一次检测,结果发现其中70多件金饰品含有放射性元素。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钋、钴、镭等常与金矿共存。人们在开采、冶炼和制作金首饰过程中,难免有少数放射性元素残留和混杂其内。当佩戴含有这些放射性元素的金首饰时,与之接触的皮肤就会长时间地受到辐射,引发放射性首饰病,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放射性癌症。此外,经放射性处理的质量较差的玉石,在改变色相后,玉石内会残留一些放射性物质,长期佩戴也可诱发放射性首饰病。
小编提示:
皮肤病专家提醒广大爱美女士,预防“首饰病”,首先是在选首饰时,应少用镀镍银、铬的合金首饰。对过敏体质,尤其是疤痕体质或儿童。不要带金属首饰。夏天出汗多,应尽量少戴首饰。戒指不宜戴得过紧。也不要用毛线缠绕戒指。其次要尽量避免全天戴首饰。养成晚上摘下首饰的习惯。晚上不戴首饰,一是使皮肤得到休息,二是可以使放射源对人体的伤害减少一半。此外,有些人睡觉时懒得将耳钉等饰物取下。这难免会扎伤耳后肌肤;还有些人睡觉喜欢戴手表,这一方面不利于手臂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如果手表是夜光的,荧光的放射性,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像耳环一类首饰,由于穿刺受损的局部组织和首饰不断摩擦接触,非常容易引起皮肤感染,应该经常观察摩擦部位,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诊治。
(实习)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因接触化妆品而引起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这是化妆品皮肤病最多见的类型,多发生在面、颈部。一般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普通护肤品常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而特殊用途化妆品,比如除臭、祛斑和脱毛类等则常在接触部位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使用化妆品后,又经过光照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引起皮肤黏膜的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应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以色素沉着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面、颈部,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皮肤炎症同时存在。
化妆品痤疮:由化妆品引起的面部痤疮样皮疹。多由于化妆品对毛囊口的机械堵塞引起,如果不恰当地使用粉底霜、遮瑕膏和磨砂膏等产品,可引起黑头、粉刺或加重已存在的痤疮;也可造成毛囊症,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在胸口、背部。
化妆品毛发损害:应用化妆品后引起的毛发损害。化妆品损害毛发的机理多为物理和化学性损伤,可以是化妆品的直接损害,也可能是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对毛发本身和毛囊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临床上表现为发质的改变和断裂、分叉和脱色、质地变脆、失去光泽等,也可发生程度不等的脱发。
化妆品甲损害:应用指甲化妆品所致的甲本身及甲周围组织的病变。各种颜色的指甲油、洗甲水中多含有有机溶剂、合成树脂、有机染料、色素等,不合格产品有一定的毒性,对指甲和皮肤有刺激性,并有致敏性,可能引起甲沟炎等。
想了解更多皮肤疾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皮肤病频道
(实习)
患者男,18岁。1997年8月1日,右踝关节扭伤,肿痛,活动受限,经X光片查无骨折,服云南白药胶囊,用中草药当归、苏木、伸筋草、透骨草、赤芍水煎外洗1周,肿胀消退,活动仍受限疼痛,遂用真龙牌正红花油外搽患处4次/d,用药2d后出现皮肤潮红、瘙痒,未于注意继续涂用,逐渐出现局部肿胀、丘疹,涂红花油多的地方形成水疱。其损害边界明显,经皮肤科专家诊为红花油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注:涂红花油期间其它所有药物均停用)。嘱停用后给服朴尔敏4mg、VC0.2、醋酸泼尼松10mg,tid,黄柏、公英、生甘草、双花、丹皮、桑叶各30g,水煎待冷湿敷,逐渐痊愈。
讨论:正红花油内含:白油、白樟油、桂叶油、桂醛、松节油、冬青油等药物,是治疗外科跌打挫伤四肢酸痛的外用药油搽剂,具急救、止痛、消炎、止血作用,价格适中,疗效可靠、用药方便,因此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实为居家旅行常备之品,临床上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鲜见报道。此例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可能是:①患者属过敏体质;②用药量过大。从正红药油的成份看属中药提取液,但究竟患者对药中何种成份过敏,实在难以得知,此例报告的目的是:提醒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在临床用药中对过敏体质者,不论内服和外用药,即使是中药制剂也应加强注意。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在某美容店办理了一张780元的消费卡后,第一次享受附赠项目面部刮痧服务,就引发了化妆品接触性皮炎。7日上午,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美容纠纷。对此,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美容店是取得理想美容效果的关键。
据王女士介绍,3月份在朋友的推荐下,自己在市区某美容店办理了一张780元的消费卡,并获赠4次面部刮痧美容服务项目。4月18日下午,下班的王女士一时兴起,就在该美容店体验了一次刮痧服务。操作期间,王女士感到脸部微痒,美容师只表示是正常反应,继续完成了该服务。
第二天,王女士脸部出现了起皮现象,到了下午开始红肿。经过医院检查,王女士患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回忆起美容店在刮痧前没有做过皮肤测试,而且使用的洗面奶、按摩、面霜等化妆品都是从各个瓶中挤出来混合到一个小碟里的,因此认定是美容店的过失造成了自己的皮肤发炎,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200元。经过协商,美容店退还了王女士消费卡上剩余的金额,并赔偿了800元现金。
对此,消协表示,有关美容纠纷的投诉经常发生,主要是一些从业者未经过正规培训,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水平,美容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顾客的肤质、发质,误导消费者造成的。为此,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接受美容服务时,一定要选择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和相关资质、卫生条件好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正规美容店。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因染发、烫发而导致皮肤过敏、发炎的病例近年来始终居高不下多,患者多是年轻的学生,有的是头皮发炎,有的是颈部发炎。专家认为染发剂伤身体,染发前测皮肤很必要。
据一项对100名18岁以上女性分发问卷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这100名女性市民中,92%调查对象曾经染过头发,其中近60%染发达到三次或三次以上。而在这个庞大的染发族群中却只有10%的人在染发之前进行过皮肤过敏测试,高达90%的女性染发者从未在染发前进行过皮肤过敏测试。
皮肤科专家介绍,染发前必须进行必要的皮肤测试。所有染发剂中都含有对苯二胺,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致敏性,与皮肤接触会导致接触性皮炎,具体症状为皮肤潮红、瘙痒、炙痛、肿胀,甚至出现丘疹或水泡,严重的可能持续2-3周。
专家们认为,虽然现代技术提高了,一些染发剂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例如铅、汞等可能降低了,但由于染发剂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化学制剂,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完全无害的染发剂,而且染发剂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生Clemens天才地创造了Allergy一词,从此世界产生了变态反应这门学问,到今年整整一百年。在我国变态反应学也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从各种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到基础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接触性皮炎是本世纪的医学热点之一。
以往对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仅认识到皮肤原发性刺激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经过近代广泛研究,对于接触性皮炎的认识要比过去丰富得多。随着对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它至少可分为皮肤刺激、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光毒性及光变态反应、系统性接触性反应、病因及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非湿疹样接触性反应等几类。其中关于皮肤刺激和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分类的变化较为明显。
皮肤刺激细分增至10型
又称为原发性刺激,是临床病例比较多的一种类型。指外界物质通过非免疫性机制造成的皮肤反应。反应可以在接触后很快发生,也可以是微小损伤慢性反复积累的结果。去除接触物炎症反应不能马上消退。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皮肤发红、脱屑到红斑风团、溃疡、坏死及湿疹样改变均可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刺激物直接破坏组织细胞,影响神经血管运动有关。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差别较大,但如刺激物刺激性足够强,任何人均可发生反应。根据临床表现,今年皮肤刺激分型刚刚从6型增加到10型,下面是几种主要的类型。
化学烧伤由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的严重皮肤损害。接触部位皮肤在数分钟内出现痛性红斑,并迅速发生水疱及坏死。有时尚可出现风团。皮损形态特别,痛感明显。除酸碱外,水泥、胺、硬化剂等固体物慢性刺激也可引起坏死性损害。
刺激性反应轻微的皮肤损伤尚未达到皮炎的程度为刺激性反应,皮损表现单一,并以干燥脱屑、发红、水疱、脓疱等表现为特征。
急性刺激性皮炎足够量和足够强的刺激物造成的急性皮肤损害,几乎人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变化很大,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难以区别,经常被误诊。其特点是无典型的多样性皮损,即同时存在斑疹、丘疹及水疱等。
慢性刺激性接触皮炎又称为累积性刺激性皮炎,指慢性不愈的湿疹样损害,持续6周以上,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接触过敏源,却与接触水、洗涤剂、化学溶剂、刺激性食物及其他已知轻、中度的刺激物有关。
主观刺激性反应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产生的疼痛、瘙痒等反应,但不见皮损或仅见皮肤细小脱屑,机制不明。最常见于使用化妆品的女性,患者往往对任何一种化妆品均有反应,似乎不能使用任何化妆品,故又称为化妆品不耐受。
除上述常见类型外,由于皮肤刺激产生的皮肤损害,还有毛囊炎性发疹,痤疮发疹,粟粒疹样发疹等。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新报告的类型
是新报告的一类接触性反应。代表病为接触性荨麻疹。反应在接触某种物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并在24小时内消退。临床表现多样,可以表现为一过性潮红、红斑、风团及湿疹样改变等。去除接触物后炎症反应可以很快消退,可由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机制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型。
接触性荨麻疹由接触食物、化妆品、橡胶乳或动物皮毛等引起的风团反应。如曾有食西瓜,在敏感个体口周产生风团的报告。
蛋白质接触性皮炎由接触蛋白质或蛋白质样物质引起的湿疹样改变,多见于手指。如一美容师在应用小牛胎盘浸出物时,3小时后双手发生了严重的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渗液。
异位性接触性皮炎指由IgE介导的发生于异位性个体的速发型接触性反应。
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指除局部风团反应外,尚有全身性反应,如橡胶乳过敏性休克。
除以上两大类外,还有几种近期变化不大的类型。如光毒性及变态反应,又称为光敏感,指皮肤接触或全身吸收某种物质后,再照光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其中由免疫性机制引起的反应称为光变态反应,由非免疫性机制引起的反应称为光毒性反应。
系统性接触性反应,这也是一种比较新的分类,指对某种变应原接触致敏后,再全身吸收该物质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可表现为泛发性湿疹、汗疱疹、血管炎等。如镍过敏者,食入镍后可发生双手汗疱疹样改变;对庆大霉素过敏者,肌注庆大霉素可以发生泛发性湿疹;对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敏者,内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发生泛发性湿疹等。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即一般所指的接触性皮炎,这是最古老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接触性皮炎。
非湿疹样接触性反应,除经典的湿疹样改变外,接触性皮炎还可表现为多种非湿疹样类型的反应,如毛囊炎样、剥脱性皮炎样、扁平苔癣样、多型性红斑样、紫癜样等。这类患者虽然数量不多,但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一旦能够准确诊断,患者很容易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沙土皮炎,医学上称为幼儿丘疹性皮炎、摩擦性苔癣样疹,好发于3至10岁的儿童。
病因: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皮肤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夏天强烈的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皮肤发炎。中医认为夏季炎热,小儿体内蕴有湿热,有些儿童天生不耐受水、肥皂、沙土等外界的刺激,于是体内湿热与外邪搏结、浸渗肌肤而发病。
表现:沙土皮炎初起表现为手背、手腕处出现许多密集的如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痒,常常影响患儿睡眠。严重者皮肤出现肿胀、糜烂、流水等。有的患儿不仅手背、手腕部位,而且在前臂,甚至大腿、臀部出现皮炎。
防治:防治沙土皮炎,首先应教育孩子不要经常玩沙土、水、肥皂等刺激皮肤物质,并用适量鲜马齿苋洗净煎水,降温后洗搽患处,每日2—3次。或用六一散10克、化毒散两瓶(六一散、化毒散中药店有售),混匀后外扑,每日1至2次;并在医生指导下服扑尔敏、维生素C等。皮炎明显红肿糜烂者应服中成药清热解毒丸,每日两次,每次服半丸至一丸。皮肤红肿糜烂,炎症较重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责任)
接触性皮炎是指身体接触外源性刺激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
接触性皮炎发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
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可发生类似的皮炎。
机体若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皮损不仅限于接触部位,范围可很广,甚至泛发全身。自觉症状轻者瘙痒,重者灼痛或胀痛。全身反应有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及呕吐等。
病程有局限性。去除病因经适当治疗1-2周后可痊愈,但如再接触致敏原可再发作,反复接触,反复发作。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癣样病变。
接触性皮炎的危害
病症轻者,除去病因适当治疗经1-2周即可痊愈。但如再次接触致敏原可再发,反复发作,治疗不当可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癣样病变。如过敏原不能及时去除,将导致长期局部瘙痒,形成慢性炎症,迁延不愈。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保健
1、去除病因远离过敏原
2、饮食疗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别是发病期。平时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酒、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
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4、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5、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
人们都知道手机有辐射,可能危害身体。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21日报道,手机机身的金属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英国皮肤病专家日前证实了这一说法。他们指出,手机可能使面部和耳朵患上“手机皮炎”。
英国布朗大学的研究员对22款由8家公司制造的畅销手机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中8款手机的机身含有较多的镍。而英国皮肤病医师协会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对镍敏感的人可能因使用手机而生皮疹,患上 “手机皮炎”。这种皮疹大多出现于经常接触机身的脸颊和耳朵,也可能出现于接触按钮的手指。女性的患病风险较大,因为她们可能在使用手机前,已经对镀了镍的首饰存在过敏反应。
皮肤病医师协会呼吁,如果病人的脸颊和耳朵生疹而原因不明,便应注意病人是否患上“手机皮炎”。近年来患上这一皮肤病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此前,美国罗得岛州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指出,手机机身含有的镍金属,可能导致使用者皮肤过敏。
尽管有些制造商已打算分阶段停止把镍用作手机原料,但人们使用手机时还应考虑用手机保护套和耳机,以减少与机身的接触。
(责任)
有些抗组胺药外用后可使皮肤致敏,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有些眼药水含有如上物质,可引起眼睑接触性皮炎。如局部应用抗组胺药后在口服抗组胺药局部应用抗组胺药后再口服抗组胺药,可能出现全身性皮炎的表现。
另外,一些抗生素软膏、腋臭药物、脱毛剂、风油精、红花油、含中药成分的消肿膏药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也屡见不鲜。
甚至有研究发现用以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皮质激素软膏也可引起接触性过敏,导致皮炎症状加重者。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将可能的药物及成分说明书提供给变态反应专科医生用以诊断以及参考用。
(实习)
内蒙古赤峰市的李女士总是感觉胸口皮肤发痒,还起了一些小红斑。她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原来是挂在胸前的“玉”坠在作怪。医生提醒说,不要在地摊小贩处购买没有质量保证的玉饰。
李女士说,她戴的“玉”坠是去年过生日时侄女送的,想不到这块“玉”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被“玉”坠压住的皮肤经常瘙痒。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女士的皮肤受到强酸刺激而患上接触性皮炎,这与她脖子上戴的那块“玉”坠有直接关系。医生提醒说,李女士胸前的“玉”坠很可能是用硫酸或硝酸泡过的仿冒假玉。在选购玉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最好不要在地摊小贩处购买没有质量保证的玉饰。
(实习)
接触性唇炎由多种原因引起,女病人使用口红是最常见的原因,表现为嘴唇红肿,重时可见水疱,水疱破后形成糜烂,继而结痂,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则有脓液或脓痂,疼痛常较明显,严重时伴有发热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此病不但影响容貌美观,而且影响身心健康。如能及时避免接触,则皮损一般在数天内恢复正常。再接触则可再次发病,如反复接触,皮炎常经久不愈。
发病后应寻找致病原因,避免再接触致病物质,如致敏口红等。
局部可用对症处理,一般可外用皮质激素霜剂如粘膜溃疡膏、皮康霜等。
如有大疱或渗液,可抽去疱液后用3%硼酸水溶液或复方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每天多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皮炎好转后可改用上述皮质激素类霜剂。
使用前宜先用小量试探一下,因患者的唇部耐受性较正常低,易于对多种物质发生过敏,原来并不过敏的药物也可能致敏。
预防应着重防止接触原发性刺激物及劣质口红等易致过敏的唇膏和其他物质。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