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读者王女士
问:我女儿14岁,患有慢性荨麻疹,一到春天就爱犯。最近我一直在给她吃药,吃上药就好,但是不吃马上就犯。请问有什么预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沈阳军区第二O二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 魏庆宇博士
答:慢性荨麻疹需要有针对性地治疗。反复多发的荨麻疹,日常服药虽然能改善病情,但是抗过敏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患者最需要的还是在根本上改变体质。建议患者到专科医院做具体的检查,再服用一些免疫调节剂有针对性地治疗,这个治疗的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另外,如果是每年都犯,最好能做到在高发季节前2~3个月提前治疗,例如到医院检查过敏原,提前做好有针对性地预防。这样持续治疗2~3年,症状会有很大缓解。
推荐阅读: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探索之旅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风善行而数变,由此而致的慢性荨麻疹也是变化多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责任)
丘疹性荨麻疹,又名荨麻疹样苔藓、婴儿苔藓,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个小儿同时发病。春秋季发生较多。
目前均认为本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狗疥虫、米恙虫、蠓虫类昆虫等叮咬所致的过敏反应。这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可产生脱敏作用,这已为实验所证实。因此,本病一般在7岁左右停止发病。
临床表现: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仿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有的皮疹为较硬的粟粒大巨疹,搔抓后呈风团样大。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有新疹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常复发,一般无全身症状。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预防及治疗: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臭虫、虱、蚤及其它昆虫,注意避免可疑食物。
口服抗阻胺药有较好效果,如苯海拉明糖浆、扑尔敏、酮替芬等。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济或1%薄荷霜以及皮质类固醇霜可止痒消炎。继发感染时予以抗感染治疗。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秋去冬来,风寒霜重,不少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开始发生荨麻疹。此病一发,皮肤上风团此起彼伏,瘙痒难耐,常搔得皮破血流而不能止。由于顽固难愈,常令医生头痛,病人烦恼。为此,我们特)
风寒型:皮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 ,可有低热,舌苔薄白。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荆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细粉,用纱布包好,撒在皮肤上,用手来回揉搓,直至皮肤发热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发风丹"是常见的多发病。荨麻疹最突出的表现是皮肤突然发痒,继而出现扁平的高出皮肤的风团,有的发红,有的发白,越起越多,大小及形态不一,但边界清楚,伴有痒感,晚间加重。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可疑相互融合成片,既可局限于某个部位,也可全身泛发。少数病人可伴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头痛、腹泻及腹疼,有时常有发热。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两种类型。急性荨麻疹一般发病急骤,多数能查找出病因,在儿童以食物和继发感染者多见,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腺及肠道感染。病程在1周左右。多数病人在数日内即可消退。慢性荨麻疹,病程大于6-12周,风团反复发作,80%—90%的病儿常找不到病因,给治疗带来困难。
荨麻疹是可以防治的,荨麻疹的可疑病因虽然多而复杂,但仔细查找引发因素,禁用致敏药物及短期禁用可疑食物,积极控制感染和治疗是关键。其次是内服抗过敏类药物,1-2岁口服仙特明滴剂,如2岁以下口服扑尔敏, 2-6岁口服特非那丁颗粒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口服开瑞坦。适当补充维生素C,钙剂有助皮疹消退。如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积极给予抗菌素,病毒感染则可用奥复星、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真菌感染可用疗霉舒等。如有寄生虫感染需给予驱虫剂,慢性荨麻疹常需用二种以上抗过敏药。严重的荨麻疹需到医院,必要时吸氧、静脉输激素、升压药等。可适当选择中药口服以驱风健脾、凉血解毒。外用药多采用炉甘石洗剂止痒。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与多种过敏原有关。急性发作的荨麻疹经抗过敏治疗,大部分患者皮疹可迅速消退,但有少数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被称为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此种类型荨麻疹往往由于查不出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物质,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1998年加斯巴里尼医生先后发现,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率可高达55%,经抗菌治疗消除幽门螺杆菌后,有81%患者荨麻疹不再发生。据此分析,与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的幽门螺杆菌,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而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因此,患有久治不愈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的患者,应去医院检查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寄生。如有,可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甲基红霉素等。当然,对青霉素过敏者不能用阿莫西林。经除菌治疗后,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或许能意外痊愈。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如果按这些疾病治疗,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是什么病呢?做父母的必定会非常焦急,想很快搞清楚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其实,在引起腹痛的疾病中,腹型荨麻疹并不少见。
小儿腹型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于病变累及整个消化系统,胃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风团,此时皮肤风团与胃肠道黏膜损害不一定同时出现,而是胃肠道症状的出现先于皮肤症状,而且胃肠道黏膜损害的持续时间很长。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对小儿腹型荨麻疹的误诊进行了分析,在他们收治的17例被误诊的小儿中,均为阵发性腹痛,有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多以阵发性腹部绞痛为主,持续15~30分钟,少数持续1~2小时,病儿在皮疹出现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瘙痒感,腹前发生后的24小时内,全身均可见散在的风团。进一步分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对腹荨麻疹缺乏认识,在整个疾病的变化过程中,只重视腹痛而忽略了皮疹,或者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与皮疹割裂开来看,以及腹痛时经常想到的是急性胃肠炎、急腹症、过敏性紫癜等,造成误诊。
为了避免对本病的误诊,儿科专家指出,6~12岁的孩子,如果出现阵发性不明原因的腹痛,应当想到本病,如果有食人异种蛋白史或药物过敏史,先出现腹痛后出现皮疹,且持续时间较长,基本可以确诊。治疗腹型荨麻疹使用抗过敏药能收到明显效果,轻者可口服息斯敏、扑尔敏、赛庚啶、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重者可静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一般在2~4周内可痊愈。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胆碱能性荨麻疹,属于人们常说的风疹块的一种。当受热、精神紧张、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或在运动后,体温略增,增热的血流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如果对这种化学物质过敏,可以出现过敏反应。
这类过敏反应除了无皮疹仅有针刺、剧痒感外,还可在躯干和肢体近端皮肤(腋、掌跖除外)出现红色的、2毫米左右的风团,这种风团是速来速去不留痕迹。轻型胆碱能性荨麻疹可发生在平常人青春期,一般在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故不易引起重视。整个过程可数月或数年不等,发作频繁者应及时去皮肤科诊治。经抗组胺药、抗乙酰胆碱的药物治疗,病情可减轻或缓解。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有些儿童常常无意发现领子周围、袖口摩擦处、背书包的肩部及手抓处,出现皮肤发红及线状风团,如果用锐器在背部或前臂轻轻地写上字如1、2、3等,1-2分钟后很快即显现出字的图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荨麻疹的一个特殊类型即皮肤划痕症,也叫人工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也不例外,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或灼热,经搔抓轻划或摩擦后,出现线状风团。常常与荨麻疹同时发病,也可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精神紧张及药物过敏时发生,单独发生的也不少见,病程稍长。皮肤划痕症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也无明显不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皮肤划痕症的病因不明,约30%划痕症患者可发现有感染因素存在,如疥虫感染,肠道寄生虫、念珠菌感染。
皮肤划痕症尚无根治方法,避免搔抓、摩擦、适当口服抗过敏药物,以及全身紫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可缓解症状和缩短病程。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压力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是指身体受压部位,如掌、跖、臀、上肢等处受一定压力后发生红斑、水肿,伴痒感,8—72小时后可以自行消退,它是荨麻疹中水肿发生于真皮深部的一种少见类型。
临床表现
一)皮肤症状
皮损好发于身体受压部位,如掌、跖、臀、上背,少见于面部。皮肤受压后4-8小时局部发生风团,皮损持续时间为8—72小时,平均20小时左右。皮损为大的红斑,深部水肿,中央血管受压呈白色。皮损很少扩展到受压以外的部位。如果用拇指和食指挤皮肤,皮肤可呈橘皮样外观,表明皮肤深部有水肿。多数患者风团有痒感,还可有灼痛、烧灼、刺痛感,尤其多见于跖部和头部皮损。自觉症状轻重不一,有些患者皮肤深部水肿波及到附近的关节和肌肉,可有剧烈的疼痛和不适。
二)全身症状
约半数患者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多汗、眩晕、恶心、头痛、关节痛、疲劳、呼吸团、虑等。
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局部用强效皮质类固醇霜可减轻患者对压力的反应。氨苯砜每日,西替利嗪每日10mg治疗能减轻压力诱发的荨麻疹。有报告用西替利嗪治疗3周后,病理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75%。皮质类固醇口服治疗也有效。
预防
患者皮肤避免长时间重压。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发病原因是由于皮肤组织暂时性水肿引起的。
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苍白色扁平疙瘩,多时会融合成大片,伴有明显瘙痒,皮损多时遍布全身。荨麻疹发病快,消落也快,一般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儿童常合并发热和胃肠道症状,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局限性水肿。
取十几棵香莱的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对荨麻疹的红、肿、痒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连续煮饮3天,每天喝1次。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患,在中医文献中称瘠痛,南方称风疹块,北方称鬼饭疙瘩。据临床观察,大致依下述分型论治。
(1)风热久羁型:由于外受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疹发下片掀红,舌质红苔黄,治以搜风清热为主。常用自拟乌蛇驱风汤: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2)血热风盛型: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搔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活血之品。药用:生地、当归、赤芍、紫草、元参、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
(3)卫气不固型:属于风寒另一类型,相当于冷激性荨麻疹。由于卫外失固,风寒易侵,疹易发于裸出部位,色淡微红或见苍白,吹风着冷,两手洗冷水亦起,治宜固卫御风。药用:炙黄茂、防风、炒白术、桂枝、炒赤芍、生姜、大枣、荆芥、茯苓等。
(4)脾失健运型:由于脾虚失运,外受于风,气机失利。证见身发风团,胃痛腹胀,大便溏泄,甚至恶心呕吐等。治以健脾益气,祛风散寒。药用:苍术、陈皮、猪苓、袄苓、泽泻、羌活、防风、炒白术、木香、乌药等。
(5)血瘀生风型:由于瘀阻经隧,营卫之气失宣,外受风寒或风热相搏,发为风蕾。本症可常见于腰围束带或手腕表带等处,受压处易起,今称之为压迫性荨麻疹,舌见紫黯或现瘀块。治以活血祛风为主。药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荆芥、蝉衣、甘草等。风热加银花、连翘、风寒可佐以麻黄、桂枝。 朱仁康
荨麻疹的证候不一,我将其划为四个类型,进行治疗。
(1)风寒型:皮疹呈白色或粉红色风团,瘙痒,遇风加剧,多伴有发热恶寒,无汗,体痛之证;脉浮紧,苔白。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药用:麻黄7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白芍15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杏仁10克,白鲜皮25克,甘草10克。
(2)风热型:皮疹扁平,稍高于皮面,潮红,灼热,剧痒,心烦口干,溲赤,便秘,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治宜辛凉解表,清热止痒。药用:蝉蜕10克,牛蒡子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浮萍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苦参15克,地肤子20克,甘草10克。
(3)胃肠湿热型:皮疹持续不已,反复发作,奇痒难寐,并伴有脘腹痞满疼痛,纳呆暖腐,便秘或腹泻,溲赤之候,脉滑数,舌苔黄腻。治宜清解表里,通腑利湿。药用:防风10克,荆芥穗10克,栀子10克,黄苹15克,连翘10克,制大黄10克,苍术15克,白藓皮25克,滑石20克。加减法:大便秘结者,改用生大黄15克,加芒硝10克(冲服);热泻者,加黄连10克,白芍20克;寒泻者,加白术20克,白蔻15克,茯苓15克;脘腹痞满不解者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各15克,枳实10克;由肠寄生虫诱发者,加乌梅15克,黄连10克,苦楝皮15克,使君子10克。
(4)气血双虚型:菩蕾多,反复发作,常因劳而发,午后入夜加重,兼见头晕体倦,失眠多梦,多伴有纳呆便溏,面容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调补气血,疏风止痒。药用: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首乌15克,生地25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刺蒺藜40克,地肤子25克。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近年来,民间疗法苍术豇豆饮治疗荨麻疹,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苍术20克、白皮豇豆30克,加水煎二次,将二次煎液混合,分早、中、晚3次温服,连服7日为1疗程。症状控制后,每隔1日服药1剂,继续服2个疗程。用本法治疗急慢性荨麻疹56例,痊愈28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有效率92%,多数患者服药1-3天症状明显减轻,2-3个疗程治愈。
荨麻疹是一种顽固易复发的皮肤病,中西药物很难控制复发,我们采用苍术豇豆饮治疗本病效果良好。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1.诊断要点
1.皮肤局部受热后产生风团。
2.将患者前臂浸在放有温水的容器中,水温在38-41℃之间,亦可用56℃,2—5分钟内局部会产生风团,少数患者在2-4小时后发生风团。
2.鉴别诊断
1. 胆碱能性荨麻疹 躯干和四肢近端发生瘙痒性小风团,皮损分布广泛散在,常在体温上升、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后发生。
2.局限性冷反射性荨麻疹 在冷接触部位的周围皮肤有小而迅速消退的风团,在冷接触部位没有风团。
3.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风团,急性时类似接触性皮炎,慢性时类似湿疹。接触物是指物理因素(冷、热、光、水等)以外的物质。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疹块”。其特点是皮肤或粘膜突然发生瘙痒性水肿性风团,色红或苍白,发作急,消退快,消后不留痕迹。
方1
组成:生芝麻18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捣烂,装于薄布袋中,频擦患处。
方2
组成:鲜桃树叶适量。
主治:荨麻疹。
用法:反复摩擦患部,至愈为止。
方3
组成:地肤子10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2次,混合液缩浓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剂,2次分服,小儿酌减。同时,将药渣用纱布包好,趁热涂擦患部。3天为1个疗程。
方4
组成:地肤子、何首乌各30克,益母草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每次加红糖15克,热服避风,取微汗。
方5
组成:浮萍、防风、蝉蜕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主治: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用法:加水泡15分钟,煮沸20分钟。每日1剂,2次分服。
方6
组成:徐长卿60克,白薇15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方7
组成:败酱草3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方8
组成:白杨树皮30克,白矾6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方9
组成:苍耳子、浮萍、侧柏果各3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10
组成:生石膏、地肤子各30克,知母、白僵蚕、粳米各9克,甘草3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方11
组成:蛇床子50克,地夫子50克,苦参100克,白藓皮50克,虫蜕20克,荆芥50克,薄荷30克。
主治:各种皮肤搔痒、湿疹、荨麻疹及过敏等。
用法:水煎2次,合为一处,洗澡。如病变范围不大、或是小儿用量可酌减。
注:本方为青囊主人多年的经验方。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祖国医学病名为“风隐疹”。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始觉瘙痒,迅即出现扁平隆起 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肤色潮红、瓷白或无变化;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搔抓后 随即起条索状疹块,消退不留痕迹。甚则剧痒。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咽喉不利,甚至胸闷气憋,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运用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治疗荨麻疹疗效颇佳,处方为:桂枝10g,白芍10g,炙甘 草6g,生姜6g,大枣15g。剧痒难忍者加枳壳10g,风团暗红加当归10g。桂枝具有扩张毛细 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
总之,《伤寒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具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为治疗太阳中风 之主方。“中风”具有广泛之意,荨麻诊病因在“风”,风善行数变。荨麻疹是外邪袭表、 营 卫不和所致。临床中凡属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因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所致的皮肤病,均可用桂枝汤治疗。本方能治疗多种皮肤病,足见仲景组方用药之妙。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腹痛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孩子出现了腹痛往往会引起父母的重视。孩子出现腹痛的原因是什么?消化不良、胃肠炎还是胆道蛔虫症?如果按这些疾病治疗,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是什么病呢?做父母的必定会非常焦急,想很快搞清楚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其实,在引起腹痛的疾病中,腹型荨麻疹并不少见。
小儿腹型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于病变累及整个消化系统,胃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风团,此时皮肤风团与胃肠道黏膜损害不一定同时出现,而是胃肠道症状的出现先于皮肤症状,而且胃肠道黏膜损害的持续时间很长。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对小儿腹型荨麻疹的误诊进行了分析,在他们收治的17例被误诊的小儿中,均为阵发性腹痛,有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多以阵发性腹部绞痛为主,持续15~30分钟,少数持续1~2小时,病儿在皮疹出现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瘙痒感,腹前发生后的24小时内,全身均可见散在的风团。进一步分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对腹荨檎?/a>缺乏认识,在整个疾病的变化过程中,只重视腹痛而忽略了皮疹,或者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与皮疹割裂开来看,以及腹痛时经常想到的是急性胃肠炎、急腹症、过敏性紫癜等,造成误诊。
为了避免对本病的误诊,儿科专家指出,6~12岁的孩子,如果出现阵发性不明原因的腹痛,应当想到本病,如果有食人异种蛋白史或药物过敏史,先出现腹痛后出现皮疹,且持续时间较长,基本可以确诊。治疗腹型荨麻疹使用抗过敏药能收到明显效果,轻者可口服息 斯敏、扑尔敏、赛庚啶、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重者可静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葡萄糖 酸钙等抗过敏药,一般在2~4周内可痊愈。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一)临床表现 多于眼睑、口唇、包皮、肢端、头皮、耳廓、口腔粘膜、舌、咽、喉等部位,突然出现局限性深部水肿性损害。常为单发,并常在同一部位反覆发生,有时可与荨麻诊伴发。水肿面积较大,边界多不明显。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色苍白或淡红,质地软,无可凹性。不痒或轻度瘙痒。水肿经1~2h或2~3天消退,退后不留痕迹。若发生在咽喉部位,可出现气闷、喉部不适、声嘶、呼吸困难,一般情况下则无全身症状。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皮肤深在性水肿性斑块,无发热,局部淋巴结不肿大,皮损局部无热感或压痛,发病突然几点即可诊断,并能与丹毒或蜂窝织炎相鉴别。
(三)治疗 同荨麻疹,一般都对H1受体拮抗剂有效。若出现有喉水肿时,由于一般均不十分严重,医生要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并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水剂0.3~0.5ml,待症状消退后,留院观察0.5~1h,并接续应用抗组胺药,即可离院。
若偶有对肾上腺素治疗无效而出现窒息时,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
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血中缺少C1酯酶抑制剂(CTINH)(占85%患者),或虽不缺乏,但该酶活性降低(占15%),而出现不可控制性补体的生成,导致皮肤、胃肠、泌尿生殖道及喉部出现血管性水肿。该病常自幼年开始,反覆发作而持续终生,少数亦可在成年期发病,均有明确的家族史。常在轻伤(如拔牙)、温度骤变、病毒感染、情绪波动后发作。急诊所见均为紧急状态,需要立即急救。
(一)临床表现 与血管性水肿相似,但有下述特点。
1.水肿程度严重 皮肤水肿斑块出现疼痛而无瘙痒是其特点。上呼吸道受累时常出现喉水肿性梗阻而引起死亡,占25%。
2.胃肠道常受累 可出现腹部绞痛,有时可现肠梗阻的体征,伴有恶心,呕吐。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儿童期发病,皮肤肿块疼而不痒,常有反覆咽喉部水肿及家庭中有猝死于呼吸道梗阻史即可诊断,血清CFINH水平低,C4低为进一步确诊的依据,可在急救之后进行测定。
(三)治疗 抗组胺药无效。急性发作时,立即输入新鲜冷冻血解剖学,静脉注入利尿剂常可挽救生命。有喉水肿发作时,常需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雄性激素有预防发作及减低发作时严重度的效果。炔羟雄烯异恶唑(Danazol)200mg/d或羟甲雄烷吡唑(Stanozolol)2.5~10mg/d。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多采用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本文报道用非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荨麻疹7则,分述如下。
1、多塞平
曲宝戈[1]以该药每日2~3次,每次25mg(儿童12.5mg,每日1~2次)用于治疗荨麻疹,根据病情逐渐减至12.5mg~25mg,qd(或qod),或隔数日1次,结果全部有效。亦可以透皮给药,疗效等同,且可避免胃肠及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吸收速率稳定,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
2、双嘧达莫
近年研究发现该药有抗病毒作用[2]。张伟东[3]用双嘧达莫(潘生丁)100mg,po,tid,联用维生素C100mg,po,tid,治疗50例荨麻疹患者,结果:治愈率82%,总有效率100%,急性荨麻疹治愈时间一般为3d,慢性荨麻疹为3~45d。
3、硫酸镁
其中的镁离子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生成cAMP,使细胞内一些激酶磷酸化而被激活,从而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阻止过敏介质释放,有人[4]报道采用25%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以1~2ml/min速度静脉滴注,qid,1~10d为1个疗程,可以有效地治疗荨麻疹。
4、氯化钠
有人[5]采用38%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反复擦洗患处,成人每次用量3000~5000ml,小儿1000~1500ml。擦洗后片刻,对皮肤表面出现的白色盐霜不要急于冲洗,而是盖上被子,使之出汗,这样可提高疗效。对于出现全身性奇痒风团者可配制溶液洗澡,若短时间内效果不佳,可用食盐粉搓擦。280例患者在擦洗10~20min后迅速止痒,30min后大多患者风团块红色变淡,1h后有247例患者风团不突出皮肤,3h后有245例患者基本消失,1d后有260例患者全部消失,其余均在2d内消失,总有效率98.2%。
5、氯喹
陈晓红[6]采用氯喹治疗日光性荨麻疹。方法:氯喹125~250mg/次,bid,见效后减为125mg/次,qd,1个月后剂量减半,维持治疗2个月。由于该药毒性大,仅限于短期内应用于严重病例。
6、雷公藤
王宝章[7]用雷公藤治疗荨麻疹,成人每次750mg,po,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60例,治愈3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7、氨茶碱
金丕嘉,郑兰生[8]以氨茶碱0.1g,po,tid,个别严重病例佐以维生素C0.2g,po,tid,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注射,治疗30例荨麻疹病人,结果均在2~15d痊愈,有效率100%,且慢性病例随访半年无复发。本法尤为适于伴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心脏性哮喘、冠心病、心绞痛的荨麻疹患者。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自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女48例,男34例。年龄12~65岁。病程6h~21d。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就诊前3d内服用过其它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者。对照组60例,女38例,男22例。年龄14~61岁。病程10h~15d。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片,每次1.34mg,每日2次,连续1周。对照组:口服阿司咪唑片,每次10mg,每日1次,连续1周。
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患者用药前后按4级评分法记录积分。
3.1 瘙痒程度 0-无痒感;1-痒感轻,不引起烦恼;2-痒感令人烦恼,但可耐受,不影响工作;3-痒重,难以忍受或影响工作。
3.2 红斑直径 0-无红斑;1-直径
3.3 最大风团直径 0-无风团;1-直径
3.4 风团数量 0-无风团;1-1~6个风团;2-7~12个风团;3->12个风团。
3.5 划痕反应 0-无划痕反应;1-0~1次/d;2-2~3次/d;3-随时发作。
3.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积分下降>70%;有效:积分下降>30%,但
4 结果
4.1 疗效比较:详见表1
表1 氯马斯汀与息斯敏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2 36(43.90) 38(46.34) 8(9.76) 90.24%
对照组 60 30(50.00) 18(30.00) 12(20.00) 80%
χ2=3.0 P>0.054.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10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嗜睡5例,头晕2例,口干2例,恶心、上腹不适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嗜睡1例,上腹不适3例。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
5 讨论
富马酸氯马斯汀是新一代H1受体阻断剂,是为了减少抗组胺药所存在的镇静等不良反应而开发出来的新药。它以安全、有效的作用成为继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等H1受体阻断药后又一种被收载于我国95版药典的H1受体阻断剂。本品为吡咯烷的衍生物。其抗过敏作用可与氯雷他啶媲美,止痒作用显著。
部分患者服用氯马斯汀期间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较氯苯那敏、赛庚啶明显降低,而且反应程度轻微,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无需停药。同类H1受体阻断剂如氯雷他定、阿司咪唑虽有报道无嗜睡等副作用,但尚未列入国家标准。
观察结果表明,富马酸氯马斯汀是一种高效、低毒、长效、用量小的抗过敏药,价格低廉。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