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述因素可以引发荨麻疹呢?这要从荨麻疹的发病机理谈起。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有以下几种:
过敏性: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这属于I型过敏性反应。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被吸入,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
除了较常见的I型过敏性反应,还有I、II和IV型。如输血、治疗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引发的荨麻疹,就属于III型过敏反应。
非过敏性: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
1、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
2、胆碱能性荨麻疹。温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发荨麻疹。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4、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都较少见。
总之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其发生的机理既有过敏性,也有非过敏性。
![]() |
|||||||
|
|||||||
(实习)
患者问:最近我孩子胳膊上起了一团小疙瘩,老喊痒,一抓就是一道红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答:从你的叙述中判断,你孩子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是风疹块。风疹块学名荨麻疹,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在皮肤上时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团)时,手摸之会有点发硬的感觉,有痒、胀感。风团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肤上轻轻划痕则可出现一条略高出皮面的红痕迹,这是由于血管内的细胞和液体渗到血管外的缘故。患儿的风疹块突然出现,消失又很快,消失后不留任何痕迹,但又容易复发,一天中可出现数次。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当消化道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引起喉头水肿、胸闷、憋气、窒息、支气管哮喘,病变侵犯肾脏会出现蛋白尿、手足颜面水肿,这都是很严重的表现。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家长应努力观察,详细提供病史,以便更顺利地治疗。常见原因有:
1、受冷、受风的刺激或是春暖接触花粉,如给孩子洗完澡,没及时给孩子披好衣服受冷风的刺激而引起,这是常见的原因。
2、食物因素:如吃了鱼、蟹、虾、牛奶、鸡蛋等。
3、有家族因素:亲属中有荨麻疹病史。
4、感染因素:每逢感冒、发热、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5、接触宠物,如狗、猫、鸟的皮毛及分泌物等。
6、药物因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退热药、注射疫苗等,有的孩子做青霉素皮试呈阴性,但注射过程起皮疹、风团疹,这都是常见的病例;或第1~2天治疗未见皮疹,到第3天起皮疹、风团,也应考虑是药物引起的,应立刻停用,并同时用抗过敏的药物。
7、虫咬皮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变态反应性素质的婴幼儿,蚊虫、臭虫、虱、螨虫叮咬后发生,多在皮肤暴露部位。风团、皮疹的中心可见到虫咬的小红点,多发生在肢体的伸侧面,有时能看到皮疹沿着血管走向,孩子局部奇痒而烦躁不安。
对荨麻疹的治疗
第一、找原因,祛除病因是根本。
第二、对症治疗,止痒。用炉甘石洗剂、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非那根、开瑞坦;还有,钙剂和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第三、积极治疗合并症,如腹痛、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等。
![]() |
|||||||
|
|||||||
(实习)
一提起“风疹块”,人们就会联想到春天和过敏。“风疹块”的医学名称是荨麻疹,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一般皮疹反复发作三个月以上的,就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和季节或节气有一定关系,也可常年发病。表现为皮肤局部肿胀,起红色的块状疙瘩,医学上称为“风团”,常有瘙痒感,皮疹的数量、大小不定,皮疹消退较快,一般在几小时后就会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时发时退,反反复复,有时一天会发作几次,病程可长可短,短的几天,长的几年甚至十几年。
病因五花八门
至于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有时医生也不能准确地回答。因为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大约有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年。
常见的发病因素包括药物如抗生素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主要是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肉类、蛋等,加入食品中的色素、调味品、防腐剂等等也可能引起荨麻疹;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化妆品、气体甲醛等;各种感染都可引起荨麻疹,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寄生虫感染;物理因素如各种搔抓等刺激、冷、热、日光都可诱发;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月经、妊娠等也可患病;许多内科疾病的患者,也会同时患有荨麻疹。
预防因人而异
荨麻疹的病因各人不同,预防措施也因人而异,即使找不到发病的原因,也应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防范,避免诱发皮疹。
起居有规律 中医学强调“天人相应”,这就是说人的生活规律应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在四季交替和气候急剧变化时,要尽量避免风、冷、雨、热、日晒、干、湿等外邪侵袭。
保持居室清洁 家中少养猫、狗等宠物,因为猫狗等宠物的毛、皮屑、尿屎,都可能引起人体过敏,是吸入性过敏的重要因素;家中勤清扫,少用地毯,因为屋尘中常含有人的肉眼看不到的尘螨,如果随灰尘吸入体内,常引起过敏而又往往不知不觉;另外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少去公园,家中也尽量不要养花,避免花粉引起过敏。
少接触致敏物品 对于可能由接触而引起荨麻疹的患者,应当少用含有香料的肥皂,尽量不要接触橡胶、染发剂等化学物品,或是在接触这些物品时戴上手套。
戒烟酒 不要喝酒,包括葡萄酒、啤酒,更不要吸烟,不仅吸烟者本人有过敏倾向,而且其子女等被动吸烟者也有过敏的可能。
留意食物禁忌
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之一与饮食习惯有关,某些食物可能是激发荨麻疹的诱发因素,但是每个人不宜吃的食物是不同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大致的范围。对于没有明显诱因的或是还在发作期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发物”和食品添加剂。所谓发物,就是指动风生疾、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发物有:猪头肉、蛋类、牛、羊、狗肉,鹅肉等禽畜;鱼类、虾、蟹等水产;韭菜、竹笋、菠菜、蘑菇等蔬菜;芒果、杨梅、荔枝等水果;葱、姜、蒜、椒等调味品。饼干、汽水、冷饮、糖果、糕点、面包、啤酒等食品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等添加剂成分,应注意避免。有条件的话,可到医院做过敏源试验,明确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或不宜吃。
荨麻疹患者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与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及局部水肿,对减轻荨麻疹症状有好处。一次性进食过多蛋白质、同时饮酒或进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会明显降低胃肠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变质成蛋白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体内,增加过敏发生机会。
![]() |
|||||||
|
|||||||
(实习)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荨麻疹病状图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下文列举了容易引起荨麻疹的十个原因:
1、花粉
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微小的花粉颗粒在传播过程中会散布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而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人吸入同时被皮肤吸收。
2、灰尘
灰尘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生活在灰尘中的微生物的慢性荨麻疹反应,是最常见的慢性荨麻疹。灰尘慢性荨麻疹包括棉纤、皮毛以及各种纤维,动物皮毛等等。
3、化妆品
最典型的化妆品慢性荨麻疹是香精慢性荨麻疹,而收敛水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品也会对肌肤产生一定的刺激。其它如生化防腐剂、果酸等等都会对不同的肌肤造成不同的刺激。
4、食物
常见的是海鲜、芒果、果仁类食物会引起慢性荨麻疹。
5、药物
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都可能引发皮肤慢性荨麻疹。
6、年龄
年龄的增长和免疫的不平衡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7、宠物
家养宠物产生慢性荨麻疹现象。这种因宠物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猫狗等身上的物质散落到空气中,人体接触后引起慢性荨麻疹。
8、季节变换
由于种种环境因素,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物质便会大量释放人体可以接触到的化合物——组织胺,引起慢性荨麻疹
9、温度变化
温度忽冷忽热,使敏感人群慢性荨麻疹。
10、不科学的外用治疗仪器,外用激素膏剂,外界紫外线照射导致慢性荨麻疹。
(责任)
荨麻疹是常见病,因风团随起随退伴有瘙痒,令孩子和家长烦恼,尤其难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诱发因素避开,因此常常发生荨麻疹。为什么上述因素可以引发荨麻疹呢?这要从荨麻疹的发病机理谈起。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有以下几种:
过敏性: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机理引起的。
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这属于I型过敏性反应。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被吸入,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
除了较常见的I型过敏性反应,还有I、II和IV型。如输血、治疗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引发的荨麻疹,就属于III型过敏反应。
非过敏性: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
1、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
2、胆碱能性荨麻疹。温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发荨麻疹。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4、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都较少见。
总之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其发生的机理既有过敏性,也有非过敏性。
(责任)
小儿为什么得风疹块?
问:最近我孩子胳膊上起了一团小疙瘩,老喊痒,一抓就是一道红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从你的叙述中判断,你孩子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是风疹块。风疹块学名荨麻疹,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在皮肤上时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团)时,手摸之会有点发硬的感觉,有痒、胀感。风团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肤上轻轻划痕则可出现一条略高出皮面的红痕迹,这是由于血管内的细胞和液体渗到血管外的缘故。
患儿的风疹块突然出现,消失又很快,消失后不留任何痕迹,但又容易复发,一天中可出现数次。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当消化道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引起喉头水肿、胸闷、憋气、窒息、支气管哮喘,病变侵犯肾脏会出现蛋白尿、手足颜面水肿,这都是很严重的表现。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家长应努力观察,详细提供病史,以便更顺利地治疗。常见原因有:
1、虫咬皮疹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变态反应性素质的婴幼儿,蚊虫、臭虫、虱、螨虫叮咬后发生,多在皮肤暴露部位。风团、皮疹的中心可见到虫咬的小红点,多发生在肢体的伸侧面,有时能看到皮疹沿着血管走向,孩子局部奇痒而烦躁不安。
2、感染因素
每逢感冒、发热、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3、家族因素
亲属中有荨麻疹病史。
4、接触宠物
如狗、猫、鸟的皮毛及分泌物等。
5、食物因素
如吃了鱼、蟹、虾、牛奶、鸡蛋等。
6、受冷、受风的刺激或是春暖接触花粉
如给孩子洗完澡,没及时给孩子披好衣服受冷风的刺激而引起,这是常见的原因。
7、药物因素
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退热药、注射疫苗等,有的孩子做青霉素皮试呈阴性,但注射过程起皮疹、风团疹,这都是常见的病例;或第1~2天治疗未见皮疹,到第3天起皮疹、风团,也应考虑是药物引起的,应立刻停用,并同时用抗过敏的药物。
(实习)
全年无休的华山医院皮肤科虽然有着近百人的医生队伍,但一年一百多万的门诊量仍将每位医生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作为皮肤科主任的徐金华教授,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记者在华山医院迷宫样的3楼大厅几经询问,终于找到徐教授的办公室。他客气谦和,说话不疾不徐,淡淡的微笑难掩一脸倦意,想必又是繁忙的一天。
荨麻疹,一般老百姓叫它“风疹块”或“风团”,特征就是皮肤黏膜产生水肿性的红斑,这种红斑一般在一天内消退,很多可能只存在半小时或几小时。所以,“来的快去的快”是荨麻疹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
大部分人一生中都可能得过一次或数次荨麻疹,只是症状很快消失并且没有任何后遗症,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自己曾有过这样的皮肤问题。仔细回想一下,可能会有人想起,某个时刻,皮肤上忽然出现过很多大小不等的风团,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界限清晰,形态不一,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还有的像是皮肤划痕,甚至指甲抓过的地方就留下一条划痕,瘙痒难忍。可是过一会儿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就是荨麻疹。
徐教授说,大部分人得的是急性荨麻疹,原因不明,可自行痊愈,没有后遗症。而“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者,就是慢性荨麻疹,很难治愈,但正确用药,预后良好。
症状典型,发作时间短
荨麻疹发作时间很短暂,很多病人来就诊时风团已经消失,医生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根据病人对症状的描述来做诊断,并不需要特别的化验。即使需要化验,也是为了寻找过敏原。由于荨麻疹有着上面所述的典型症状,诊断起来并不难。
荨麻疹除了有皮肤黏膜肿胀、瘙痒的表现以外,少数病人还会有刺痛,部分荨麻疹病人可伴气急、呼吸困难(喉头痉挛水肿引起)、腹痛、胃肠道痉挛,少数还会发烧。这些不属于并发症,是荨麻疹发作时的伴随症状。有这些表现的人,如果皮肤上同时有荨麻疹出现,应该想到不一定是单纯的脏器病变,而可能是荨麻疹。
发病时间,在荨麻疹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疾病也有风团的表现,比如药物引起的药疹、免疫性疾病如荨麻疹性血管炎、红斑狼疮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风团,但一般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不会很快消失。
发病原因难寻
急性荨麻疹发病时间在6周以内,绝大部分由食物过敏引起,去除病因即可很快痊愈。发病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很多找不到明确病因,有几种可能:
食物对某种食物过敏,又很难找出具体的食物。鱼、虾、蛋、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
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等。
感染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寄生虫感染(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牙龈炎、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环境因素对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等过敏。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工作压力大。
遗传因素亲属中有荨麻疹患者。
正确护理很关键
如确定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则尽量避而远之。
患感染性疾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少养猫、狗等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尽量避免喝酒、受热、用力等。
警惕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易致过敏的不良因素。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时疏解精神压力。
抗组胺药物治疗
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很难根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瘙痒,给予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有扑尔敏等,效果肯定,价格较低,嗜睡的副作用虽明显,但长期用药相对安全。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就轻微很多,疗效更好,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组胺药。
病人的症状一旦得到有效控制,可逐步减量服药,直至停药。如复发需继续服药。一般不需要外用药,预后良好。
(实习)
腹痛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孩子出现了腹痛往往会引起父母的重视。孩子出现腹痛的原因是什么?消化不良、胃肠炎还是胆道蛔虫症?如果按这些疾病治疗,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是什么病呢?做父母的必定会非常焦急,想很快搞清楚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其实,在引起腹痛的疾病中,腹型荨麻疹并不少见。
小儿腹型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于病变累及整个消化系统,胃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风团,此时皮肤风团与胃肠道黏膜损害不一定同时出现,而是胃肠道症状的出现先于皮肤症状,而且胃肠道黏膜损害的持续时间很长。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对小儿腹型荨麻疹的误诊进行了分析,在他们收治的17例被误诊的小儿中,均为阵发性腹痛,有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多以阵发性腹部绞痛为主,持续15~30分钟,少数持续1~2小时,病儿在皮疹出现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瘙痒感,腹前发生后的24小时内,全身均可见散在的风团。进一步分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对腹荨麻疹缺乏认识,在整个疾病的变化过程中,只重视腹痛而忽略了皮疹,或者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与皮疹割裂开来看,以及腹痛时经常想到的是急性胃肠炎、急腹症、过敏性紫癜等,造成误诊。
为了避免对本病的误诊,儿科专家指出,6~12岁的孩子,如果出现阵发性不明原因的腹痛,应当想到本病,如果有食人异种蛋白史或药物过敏史,先出现腹痛后出现皮疹,且持续时间较长,基本可以确诊。治疗腹型荨麻疹使用抗过敏药能收到明显效果,轻者可口服息 斯敏、扑尔敏、赛庚啶、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重者可静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葡萄糖 酸钙等抗过敏药,一般在2~4周内可痊愈。
(实习)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1、慢性荨麻疹是否与饮食有关?
确实有些荨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所造成,但是慢性荨麻疹卻和食物沒有绝对关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如:海鮮、香菇、竹笋、酒、芒果、草莓...)之后,确实会使皮疹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在药物控制荨麻疹期间,若发现那些食物会加重荨麻疹发作,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
2、慢性荨麻疹是否「做过敏原试验」能找得到原因?或对疾病控制有帮助?
目前过敏原试验主要是用于异位性体质(异位性皮肤炎)的病患,在医学上多年来的研究,确实在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身上可检验出比正常人更高比例的过敏原;但是在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却只有相当少数的患者在抽血检验时可找到少数过敏的食物;更可笑的是,即使病患避免了这些食物,荨麻疹还是照发不误,因此荨麻疹病患做过敏原测验,不但是医疗资源的浪费,更因多次抽血使病患白挨了好几针。耐心地配合医生,接受正规口服抗组织胺減敏疗法,才是安全有效又不浪费时间及金钱的方法。
3、长时间吃药,是否造成身体负担,甚至影响肝、肾功能?
目前皮肤科医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第一线用药是 "抗组织胺",其安全性相当高,不造成身体负担,也不影响肝、肾功能;只有一些患者,在服药初期会出現 "嗜睡、口干舌燥" 等副作用,但多在3~7天即能适应,您可以安心使用。极少数难以控制的患病,須配合第二线用药,此时医生会与您讨论用药之利弊。
4、慢性荨麻疹是能否根除?
事实上,这种皮肤病是需要长时间吃药,来改变体质,才有办法断根;通常发病时间越久,吃药的时间就越长。如果能与医生配合,有耐心的持续吃药并规则的递减药量,通常在几个月內(頑固的可能要1至2年)即可痊愈。
(实习)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出现红色斑块并会发生发痒的情形。下面就介绍一下哪些原因易诱发热性荨麻疹?
哪些原因易诱发热性荨麻疹:
1、药物引起:绝大部份药物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的,常见药物有:青霉素、呋喃唑酮、血清制品、疫苗等。其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多粘菌素等药物本身就是组胺释放剂,能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发生荨麻疹。
2、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抑郁等也可成为荨麻疹的诱发因素。
3、食物引起:主要是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及其他海味是常见的致病因素。某些水果、蔬菜也可以致敏,加入食物中的调味品、防腐剂、颜料,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如水杨酸、枸橼酸等也可以引起荨麻疹。
4、冷、热、日光、摩擦、压迫、机械发生刺激等。
5、如胃肠道疾病、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等也可成为荨麻疹的病因。
6、吸入动物的皮屑、花粉、真菌孢子、粉尘、羽毛等。
7、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均可引起。
8、诱发热性荨麻疹的原因还包括如蚊、蚤、蜜蜂、黄蜂等昆虫。
(实习)
杨蓉娅: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曾留学美国,现任全军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学会美容学会委员,发表科研论文110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苏有明:副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军区皮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皮肤病专业20年,发表论文5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两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荨麻疹,硬皮病,白癫风,银屑病等。
问:荨麻疹到底是怎么样回事?
答:荨麻疹是我们皮肤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我们俗称它是风疹块,或者风包,这是老百姓的说法。荨麻疹,我们从医学角度来讲的话,它是一种表现在皮肤和粘膜上的一种水肿性的风团,发病表现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非常常见。它的特点就是起病比较急,还有就是特别痒,时轻时重。根据它临床的特点,一般是刚起来的叫急性的,如果是超过6个月以后反复起的叫慢性的。
问:荨麻疹的发病率高不高?
答:比较高,发病率在人群中占15%—20%,有3/4的人找不到原因,还有一部分也相当厉害,患者得了这个以后,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有时候喉头水肿,有一定的危险,要得了这个就要赶紧到医院治疗。
问:哪些人容易得荨麻疹呢?
答:这个病病因非常复杂,常见于有些药物引起的,青霉素的药物引起是最常见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吃东西,食物里的防腐剂过敏。一般是过敏体制的人比较容易得这个病。
问:荨麻疹一般会有哪些表现呢?
答:总体来说是水肿性的风团,但是实际上从临床上来看,它的皮肤损害还是多样化的,形态是多样化的,我们诊断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要做划痕症,在皮肤上划一下,一会儿时间,很快就出现表现。这个叫皮肤划痕症。这也是诊断荨麻疹在物理角度上,也是一个诊断指标,它的特点就是一划,或者有压力,或者是寒冷很快就起来。
问:其他皮肤过敏能与荨麻疹的区别吗?
答:可以的,这个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而且荨麻疹在消失之后没有痕迹,也就是皮肤是完整的,是正常的,只有在犯病的时候才有表现,但是皮炎、湿疹等其他的皮肤病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而且在痒的时候你抓就会很容易加重皮损,或者是结痂,甚至形成感染。
问:荨麻疹对内脏器官有损害吗?
答:荨麻疹主要是表现在皮肤上,但也有可能在黏膜,比如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我们讲到荨麻疹不是单纯在皮肤科能看到的,比如说出现胃肠道的症状,呕吐或者腹泻,容易误解成其他消化疾病,如果是在呼吸道黏膜,要是来的急的话,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憋气、胸闷、血压下降等等。
问: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答:1、药物
2、食物及食物添加剂
3、吸入物质(花粉等)
4、感染
5、昆虫叮咬
6、物理及化学因素(遇热遇热)
7、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
8、内科疾病
9、遗传因素
问:在发荨麻疹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答:在发荨麻疹的时候,一般家庭要准备点药,抗过敏的药,如维生素C、还有葡萄糖酸钙都可以,第二点就是痒的厉害也别抓,抓的厉害以后容易皮肤感染,可以用点止痒剂,如果要是厉害了,比如说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就赶紧到医院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是比较简单,吃点药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不吃,马上就又起来了,荨麻疹如果说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真的是反反复复,这就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荨麻疹。
问:长期吃药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呢?
答:长期吃药应该是对身体有伤害,老百姓讲是药三分毒,所以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本身就有一些慢性疾病,离不开药,如果患了荨麻疹,还要增加很多的药,这样增加了很多负担,所以我们对荨麻疹的治疗上也是比较谨慎的,尽可能的还是让患者去寻找过敏源,然后进行脱敏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药来进行治疗。
问:荨麻疹患者如何进行生活互利?
答:1、服药期间尽可能不从事登高、开车等工作。
2、注意休息,饮食清淡。
3、保持精神欢乐,心情舒畅。
4、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
5、日光性荨麻疹要注意避光。
6、避免频繁地搔抓。
7、不要用过热的水及刺激性强的浴液。
8、热性荨麻疹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汗。
9、寒冷性荨麻疹注意保温。
10、小儿患者家长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问:听人说喝蜂胶可以提高免疫力,但喝完以后荨麻疹反而发的更厉害了,这是为什么呢?
答:这是个误区,我们在临床上碰到好多都是这样,因为宣传蜂胶能提高免疫力,还有好多老百姓用野菜煮的汤洗,荨麻疹没有好,而且又引起皮炎,还有的荨麻疹,好多人都是反反复复起,非常烦恼,有的相信迷信,到处算命,这是个误区,我希望每个得荨麻疹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来治疗。不要走误区。
(实习)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皮肤病,除对海鲜、药物等过敏外,近来气候多变,患者受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影响,也会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有红色风团,呈斑片状,皮肤瘙痒。
秋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
荨麻疹从医学上讲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秋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由于诱发该病的过敏源很多且复发率高,患者经常痛苦不堪却束手无策。为此,生活家小编专门搜集了一系列的荨麻疹防治信息,使您远离疾病的烦扰,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荨麻疹的病因很多
导致荨麻疹发生的病因很多,患者自作主张私自乱用药,不仅治不好病,而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皮肤病,除对海鲜、药物等过敏外,近来气候多变,患者受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影响,也会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有红色风团,呈斑片状,皮肤瘙痒。很多患者一见皮肤出疹子,也不寻找原因,就跑到外面买来抗过敏药膏,不分青红皂白就涂了起来,结果既不对症又耽误了时间。
荨麻疹胡乱用药会转变成慢性
专家指出,治疗荨麻疹应首先查找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有的放矢,切莫自己胡乱用药。否则急性荨麻疹极易因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荨麻疹,造成长期服药等一系列不应有的烦恼。
(实习)
荨麻疹发病的时候服用抗过敏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识,这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是密切相关的,服用抗过敏药,能够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以及减弱免疫反应的反应强度,以减轻对人体的损害,现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反应:
第一、变态反应型主要是第Ⅰ型,是抗原与抗体IgE作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白细胞,使它们的颗粒脱落而产生一系列化学介质(组织胺及组织胺样物质包括慢性反应性物质、5-羟色胺、缓激肽与激肽类、前列腺、肝素等)的释放。从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等。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症状。
有的属于第Ⅱ型,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形成过敏毒素,即C3与C5及释出趋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与组织胺类物质而发病,例如痢特灵或注入异种血清蛋白引起荨麻疹等反应。
第二、非变态反应型由某些生物的、化学的及物理的因素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白细胞、使其释放颗粒而发病,皮肤胆碱能神经末端兴奋性增强,大量释放的乙酰胆碱可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强而发生。
激肽与缓激肽也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与其通透性增加,和寒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与压力性荨麻疹等发病有关。5-羟色胺、前列腺素E等可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慢性反应物能引起哮喘,但是否与荨麻疹有关还未证实。
(实习)
“秋荨”是秋季皮肤病中的一种高发病。不少病人起病初期,都以为是蚊虫叮咬造成的瘙痒,没有多加注意。随着病情的加重、瘙痒的反复、多部位发作,难以忍受了,前来医院就诊,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秋季荨麻疹。刚进入秋季,“皮痒痒”的人群可不少,把皮肤科医生们忙坏了。这个季节,患上荨麻疹的病人特别多。“秋荨”是秋季皮肤病中的一种高发病。不少病人起病初期,都以为是蚊虫叮咬造成的瘙痒,没有多加注意。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瘙痒的反复、多部位发作,难以忍受了,前来医院就诊,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秋季荨麻疹。什么是“秋荨”?如何去防治“秋荨”?听专家怎么说。
典型皮肤表现
秋季荨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常先有皮肤瘙痒,然后出现红或白色风团。风团发生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不一,可时重时轻,时隐时现。常见者为指甲或五分硬币大小,略高起于周围的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境界清晰,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扩散,可以彼此融合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能泛发全身。
值得注意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秋季荨麻疹作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不仅可以在体表发生,也可以发生在内脏。典型的例子就是消化道的反应,例如:腹痛、腹泻等。严重的急性秋季荨麻疹还可以发生在喉头,造成喉头水肿,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容易造成呼吸障碍,缺氧综合症等一系列缺氧常见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实习)
江门市皮肤医院祝新医生解答:荨麻疹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导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其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隐疹”或“风疹块”。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食物及添加剂:主要是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肉、蛋;还有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品、防腐剂等。
2、植入物:主要是手术的金属钉、金属假牙等。
3、药物:主要是抗菌素、止痛药等。
4、动物、植物以及吸入物:例如某些昆虫的叮咬,吸入花粉、动物的皮屑、羽毛、灰尘以及某些挥发性化工原料等。
5、物理因素:如季节、冷热、日光、摩擦、压迫、机械刺激等。
6、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
7、内脏疾病:如癌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湿病、肾炎、肝病、溃疡病及代谢障碍、内分泌疾病等。
8、精神因素:例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
9、遗传因素:有的荨麻疹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治疗荨麻疹一般选用抗组胺药物,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定、扑尔敏、赛庚定等药物,或隔日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3个月为一疗程,部分患者可用自血疗法。所有的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临床症状调整用药或逐渐减量维持治疗。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荨麻疹的治疗关键是寻找致敏原并加以消除,然而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没有发现致敏原的前提下,治疗将是对症性的和长期性的。然而,很多患者不愿长期服药,顾虑很多,依从性差,这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患有荨麻疹的患者在与医生积极沟通、治疗的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实习)
近年来,患慢性荨麻疹的越来越多,有的人整天身上发痒,起红色的疙瘩,来无影,去无踪;有的人只要在皮肤上挠一下,立马有红色高起的印迹,痒得让人难受;有的人一激动或运动后就全身起小风团,特痒;还有的人见冷水或冬天发,有的人在热天发疹;有的人在阳光下症状明显,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甚至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患者往往不停地吃药,但停药后又恢复到老样子,患者十分苦恼。
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原因。
胃病也会引起荨麻疹
引起慢性荨麻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体内有感染灶没清除,如扁桃体炎,结核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有的人有胃病,爱打嗝,口腔有异味,很可能是胃内有一种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的人胃病治好以后,老不消退的荨麻疹也不再出现了。
有的患者有遗传背景
一些病人往往在上一代能找到有哮喘,荨麻疹等遗传背景人员,有的自身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性*25120*等。这种人用一般的抗组胺药治疗往往无效,需采用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大米也可能是引起荨麻疹的元凶
患荨麻疹的人都知道有饮食过敏的问题,都以为海鲜,牛奶,牛肉等高蛋白的饮食和辛辣的东西是致敏的因素,有些人把什么都禁了,身上仍然在起风团,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多人未必会注意某些很一般的饮食如大米,小麦和大豆,鸡蛋等,包括很多蔬菜都可能成为致敏原。
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很大,也会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如有些人一激动,或上课老师点他发言,一紧张就身上奇痒难忍,起小的风团,医学上叫胆碱能性荨麻疹。工作压力较大时也会有这种现象。
此外,环境因素、物理因素也会引起荨麻疹,如冷热的刺激,光照,压迫等,具体的机制也不清楚。有的人手一接触冷水就痒,起风团。这种人除检查有无遗传因素外,也可试着用从高温到低温的办法泡手,采取物理脱敏的办法治疗。
正因为慢性荨麻疹深层的奥秘很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治疗手段很多,应根据每个人不同时段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或物理的方法治疗。关键是找准自己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方有奇效。否则,得吃很长时间的药物进行控制,同时在饮食上做文章,再缓慢减药,才能治愈。
解除已知的可能诱因,减轻症状。所以,在对荨诊的治疗上,建议患者戒酒,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而在具体的使用药物的建议上,有如下几点供参考,更安全有效的处方,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抗组胺药:
1、H1受体拮抗药:如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 等。
2、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
(二)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多赛平):
用于常规抗组胺药不能控制的慢性荨麻疹和伴精神因素的荨麻疹患者。
(三)口服糖皮质激素:
用于H1和H2受体拮抗药联合治疗后疗效不好的难治性病例。
如:强的松 等。
(四)免疫疗法:
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介导的难治性慢性荨麻疹。
甲氨蝶呤 等。
(五)其他:维生素C、钙剂及抗生素等。
(六)中药:雷公藤、玉屏风散及防风通圣丸等。
![]() |
|||||||
|
|||||||
(责任)
近日,王女士很是苦恼,手臂上、腿上老是奇痒难耐,手抓后就会出现一道道红印,像被鞭子抽打过一样。记者从南京市中医院获悉,最近皮肤患者同气温一样高居不下,原因很多,专家提醒可能和闷热天气、精神压力大、免疫力低下及引起过敏的饮食因素有关。
王女士在银行工作,最近由于大型审查工作,几乎天天加班,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最令王女士苦恼的是身体总是刺痒难耐,用手抓立马就出现一道道红印。王女士寻思着可能是凉席等螨虫引起的,把家里被子全都拿到太阳下暴晒,席子用热水烫过,家具等都擦洗一遍。哪知两天后,皮肤瘙痒红肿没有好转,反而加剧了,越抓越痒,皮肤滚烫的,才连忙去医院就诊,皮肤划痕试验为阳性,为人工性荨麻疹。
据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石红乔主任介绍,夏秋之交,天气炎热,仍是皮肤病的高发期,病因较复杂,一般来说,人工性荨麻疹是由过敏引起的,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或者外部因素如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但是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自身身体状况不佳也会诱发人工性荨麻疹,如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引起抵抗力低下。
石主任说,人工荨麻疹的治疗和预防找到诱因是关键,做到正常饮食,注意起居作息,回避过敏原。平时工作劳累的市民,要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地规律,不要过分熬夜,即使熬夜也要注意补充睡眠,减少食用如龙虾、海鲜等“发物”,夏季注意多喝水,促进身体的循环,增强泌尿、消化等各个系统的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人工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实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鬼风疙瘩”,是一种最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患者常先感到瘙痒,随即皮肤出现隆起的风团,数小时后自行消退。风团常会反复发生,部位不固定,形态大小不一。有的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头痛、心慌等症状,甚至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引起荨麻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药物过敏。如使用青霉素、痢特灵、解热镇痛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药物均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荨麻疹。
二是食物过敏。主要是大量进食动物性蛋白类食物所致,如鱼、虾、蟹、牛羊肉、蛋类等,某些蔬菜、水果,如菠萝、桃子、山药、腰果等也可能引起过敏。
三是吸入过敏。如吸入灰尘、花粉、动物的皮屑以及羽毛、香料、杀虫剂、室内装饰涂料等,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多的一类病因。
四是身体内部的原因。如肠道寄生虫、消化不良、体内慢性病灶、月经不调等,均可成为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原因。
五是冷、热等刺激。皮肤接触冷空气或冷水后起风团叫“寒冷性荨麻疹”;日晒、运动、洗热水澡引发的叫“热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划碰后局部出现的条状风团叫“人工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荨麻疹病状图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下文列举了容易引起荨麻疹的十个原因:
1、花粉
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微小的花粉颗粒在传播过程中会散布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而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人吸入同时被皮肤吸收。
2、灰尘
灰尘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生活在灰尘中的微生物的慢性荨麻疹反应,是最常见的慢性荨麻疹。灰尘慢性荨麻疹包括棉纤、皮毛以及各种纤维,动物皮毛等等。
3、化妆品
最典型的化妆品慢性荨麻疹是香精慢性荨麻疹,而收敛水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品也会对肌肤产生一定的刺激。其它如生化防腐剂、果酸等等都会对不同的肌肤造成不同的刺激。
4、食物
常见的是海鲜、芒果、果仁类食物会引起慢性荨麻疹。
5、药物
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都可能引发皮肤慢性荨麻疹。
6、年龄
年龄的增长和免疫的不平衡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7、宠物
家养宠物产生慢性荨麻疹现象。这种因宠物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猫狗等身上的物质散落到空气中,人体接触后引起慢性荨麻疹。
8、季节变换
由于种种环境因素,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物质便会大量释放人体可以接触到的化合物——组织胺,引起慢性荨麻疹
9、温度变化
温度忽冷忽热,使敏感人群慢性荨麻疹。
10、不科学的外用治疗仪器,外用激素膏剂,外界紫外线照射导致慢性荨麻疹。
![]() |
|||||||
|
|||||||
(实习)
在皮肤科门诊中,经常有一些患者说自己患慢性荨麻疹数年或十几年,虽经多家医院数名皮肤科医生的常规治疗,却收效甚微,常反复发作。风团、红斑、瘙痒、抓痕等病痛的折磨使他们苦不堪言,也令接诊的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经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其中有不少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而导致病人久治不愈的原因常常就是自身免疫在作祟。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或改变了的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的淋巴细胞,由此而引发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慢性荨麻疹患者大约有25%~50%具有自身免疫基础。有学者将病情较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作自体皮下注射,可以再现风团或红斑;若将患者血清注入正常人皮下,可导致嗜碱性细胞释放颗粒。由此,他推断慢性荨麻疹可能是自身免疫的一种表现。又有人研究68名慢性荨麻疹患者,结果发现48%患者的嗜碱粒细胞具有释放组胺活性,他们用蛋白印迹方法在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IgE受体的自身抗体的存在。现已证明,约15%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并且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以对慢性荨麻疹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进行早期诊断。
另有一些慢性荨麻疹的女性患者,于经期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风团,这是由于患者血清中有对月经周期后期内源性黄体酮产生自身抗体的缘故。用抑制排卵药他莫昔芬或以黄体酮吸收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可以阻断发病。自身免疫性黄体酮皮炎还包括湿疹样皮炎、多形性红斑、皮肤瘙痒症等,而慢性荨麻疹只是其中之一。由于经后黄体酮水平急剧下降,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在月经过后1~2天可自愈。
就临床症状而言,如果不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有或无自身抗体的慢性荨麻疹并没有显著的区别,有时前者可能会表现得更严重些。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目前判断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诱发组胺释放的自身抗体的常用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伴有自身组织抗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抗组胺药往往难以奏效,改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如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硫唑嘌呤或血浆置换疗法等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实习)
星期天,李志带了礼物来到女友刘丽家,这是他第一次上她家。对这次“面试”,他心中忐忑不安。刘丽母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招待李志,其中主菜是几款海鲜。席间,刘母不断往李志碗里夹菜,白灼虾、蒸蟹、扇贝堆了满满一碗。面对未来岳母的热情,李志却有点吃不消,对着菜碗直发愣。原来李志过去吃虾曾出过风疹块,有点过敏,不过很快就消退了。面对盛情招待,李志不好意思推却,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心想,为了刘丽,出出痒疹又何妨呢?况且出了疹很快就会消退,也不碍事。
吃完饭,刘丽父母与李志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李志就感到全身发痒,以往经历过的“吃虾之痒”又再次重演,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块。出乎李志意料的是,他接着便出现腹痛和吐泻,而且胸闷难忍,心慌心跳。这可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李志觉得这次发病跟以往不大一样,刘丽和她的父母也感觉不对劲,赶紧陪同到医院急诊。
医生检查发现李志的全身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心率110次/分(过快),心脏听诊没有杂音,但有频发性早搏,每分钟7~8次;腹部柔软,有压痛,但没有固定的压痛点。结合心电图检查的结果(频发早搏),医生建议患者住院治疗。经抗过敏治疗后,李志腹痛减轻,吐泻也止住了,风疹块大部分消退,心率降为86次/分,早搏减少(每分钟2~3次)。第二天,李志皮疹及腹部的症状全部消失,心律恢复正常。医生推测李志这次又是吃虾蟹诱发了荨麻疹。
也许有人要问,荨麻疹不是皮肤病吗熢趺匆不嵋发心脏、胃肠的不适呢?的确,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数情况下以皮肤出疹为主要症状,但有的病人在皮肤出疹的同时,胃肠黏膜也出现水肿、组织液渗出,引起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产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发生腹痛、吐泻症状。比较少见的情况是这种变态反应累及心脏,心肌血管也扩张,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清由毛细血管渗出,导致心肌间质炎症水肿,于是引起心律失常,故称其为心脏荨麻疹,也称为心脏血管神经性水肿。
事实上,荨麻疹除可引起皮肤、心脏、胃肠症状外,尚可出现喉头黏膜水肿,甚至发生窒息;有的则发生过敏性休克。
一般来说,心脏荨麻疹的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病愈后要避免接触致敏物质,以防一“触”即发。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