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蛋黄能防湿疹
专家指出,儿童由于皮肤娇嫩,适应力差,在变天、刮风时,皮肤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干性湿疹是这个季节5岁以下孩子最容易遭遇的皮肤问题。这些孩子往往白天还好,但晚上一脱下衣服就开始抓痒,有的甚至把皮肤都抓破了,有的孩子脸上发红,而且有干裂的细微小口子。
要帮助孩子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家长要注意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尽量到避风的地方,别让秋冬季节的冷风直接吹到孩子;同时也不能让孩子被暴晒;其次,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最好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V和维生素B的食物。
不用浴液 避免搓澡
很多家长怕洗澡会让孩子的皮肤更干燥,还怕孩子着凉,因此进入秋冬季节就减少了给宝宝洗澡的次数了。专家指出,洗澡时的冷热刺激反而可以提高宝宝身体的抵抗力,而且洗澡有利于皮肤的清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秋冬季节也坚持每天给孩子洗澡。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不要使用浴液,也不要给孩子搓澡。
洗完澡后,专家提醒家长最好给孩子选择保湿的霜剂或乳剂,而且冬季要增加给宝宝涂抹护肤品的次数,如其他时候是一天涂抹一两次,现在最好发现宝宝皮肤干了就抹,尤其在给宝宝洗手、洗澡后,要给孩子的脸颊、四肢外侧、肩背部、肚皮和屁股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多涂抹一些。
少穿化纤类衣服
专家提醒,室内供暖后空气将更加干燥,因此给空气加湿对皮肤健康也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对孩子的皮肤和健康来说,室温保持在20到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0%到60%比较适宜。
此外,孩子的贴身衣服一定要选择柔软的纯棉质地的服装,少给孩子穿化纤的衣服,否则会产生静电,会加重孩子皮肤干痒的情况。
■相关提示
秋冬儿童也需防荨麻疹
除了干性湿疹外,荨麻疹也是这个季节孩子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之一。患儿的皮肤会出现风团和红斑,而且是此起彼伏。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先给孩子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或在局部涂抹一些止痒的药物。
专家提醒,家长要少带孩子去有花草的地方,少给孩子吃鱼、虾、牛肉、羊肉等所谓“发物”。如果这样不见效,孩子患处红肿得厉害,出现发烧、呛咳等问题,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而要预防孩子发生荨麻疹,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受到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
家住肇东县今年50岁的王女士,半个月前因乳头红斑反复不好,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据王女士介绍:自己的病已经十几年了,刚开始发病时红斑只有小手指盖大小,先后去过十几家医院,均被诊断为“湿疹”、“皮炎”,用药后稍有缓解,停药一段时间就开始发作,反反复复十几年没好利索,近半年来,红斑越来越大,甚至开始糜烂,为求根治,来到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皮肤科。
省医院南岗院区皮肤科主任刘冰梅经检查发现:患者左侧乳头、乳晕及周围组织有鸡蛋大小红斑,轻度浸润有渗出、结痂和鲜红色的糜烂面。根据临床经验,单侧乳房湿疹样损害久治不愈,很可能是乳房Paget病(又称乳房湿疹样癌),危害较大,刘主任征求患者意见后立即给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房Paget病。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
据刘主任介绍:乳房Paget病往往看上去良性,以致病人忽视及诊断延迟一年或更多,一般发生于单侧乳头、乳晕及其周围,有轻度浸润而无明显痒感。目前认为本病起源于乳腺导管近开口处,为乳头下乳腺导管内癌,早期为原位癌。本病属于癌性疾病,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应注意与乳头湿疹相鉴别。对症治疗无效者、或是许多临床难以诊断的皮肤病、或看似常见的皮肤病久治不愈,很可能都是恶性疾病,患者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遵医做病理检查,因为病理确诊率高达95%,争取把疾病控制在早期。
人们在搓澡时常常会搓出一层白泥,这并不是脏东西,而是皮脂腺、汗腺分泌的分泌物以及角质层、脱落碎屑等形成的一层体表脂质膜,它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冬季气候干燥,新陈代谢减少,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不易形成油性保护膜。如果每天洗澡,常常用沐浴露或肥皂就会把身上皮肤表面的这层脂质膜洗掉了,皮肤的保护作用就会降低,而且一些沐浴露或肥皂也是致敏因素。
因此,在冬季最好不要天天洗澡,选择不致敏适合自己的比较温和的洗浴用品,湿疹患儿或皮肤干燥者在洗澡之后抹上适合自己的不易致敏保湿剂,就能够把水分保持在皮肤里面,这样皮肤一直保持滋润,皮肤滋润就不容易得湿疹,或因此造成的皮肤瘙痒。不抹润肤露,皮肤皴了,有小的裂口,这样皮肤容易受各种各样的脏东西或者过敏原的刺激,就有可能发生湿疹。
湿疹的发病特点是:(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3)反复发作;(4)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5)剧烈瘙痒。
由于湿疹的致病原因是多种的,避免方法主要是远离过敏原,如对首饰、鱼虾、贝类、动物皮毛等过敏的人采取不接触的方法。必要时还可对致敏原进行检测进行脱敏治疗,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湿疹·皮肤瘙痒等秋冬季皮肤病的发生。
宝宝洗澡频繁 干性湿疹缠身
刘晓雁主任指出,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少,所以当下正是儿童干性湿疹的多发期。
“干性湿疹的主要表现也是痒,往往白天还好,但晚上一脱下衣服,患儿就开始抓,有的甚至把皮肤都抓破了。在接诊中,有的孩子脸上发红,还有干裂的细微小口子。与湿疹不同的是,因为皮肤比较干燥,所以会起白屑。通常在孩子的肩背四肢等部位,都可出现。严重时,还可引起急性炎症。”刘主任说。
而谈及冬季湿疹的发病原因,刘主任表示,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尤其是婴幼儿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干冷季节皮肤更加敏感。当然,有时候还可能因为孩子没有洗对澡。
现在家长们都给孩子养成了每天洗澡的习惯,但婴幼儿洗澡的频率与季节息息相关。夏天湿度大,皮肤出汗多,天天洗澡也无妨。冬季天冷、室内外温差大,到了供暖季,更加剧了空气干燥,婴幼儿的皮脂腺本就未发育成熟,天天洗澡会使表皮越来越干燥,水分流失以后便出现湿疹。
吃蛋黄防湿疹
勤涂润肤油保滋润
对付干性湿疹,关键还得保湿。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涂抹保湿的霜剂、乳剂或润肤油,尤其在洗手、洗澡后,要给孩子的脸颊、四肢外侧、肩背部、肚皮和屁股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多涂抹一些,保持其娇嫩肌肤的滋润。
同时,刘晓雁建议家长,注意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尽量到避风的地方,别让秋冬季节的冷风直接吹到孩子。同时也不能让孩子暴晒。其次,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最好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
“给宝宝们洗对澡不在于次数,关键是要选对方法。”刘主任表示,对于保温环境好的家庭,可以坚持每天给孩子洗澡,但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一周使用1-2次浴液,平时用清水冲洗即可,也不要给孩子搓澡。
冬季也是湿疹的高发期
很多人都以为,湿疹是夏季常发的皮肤病,其实不然。冬季也是湿疹的高发季节。
专家说,秋冬季湿疹人群中,中年女性居多。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大多处于更年期,有面白、面黄、头晕、皮肤干燥、睡眠不好、月经不正常等症状,有些女性还会“阴虚”,就是容易潮热、烦躁、口干、便秘等。由于冬季外在环境干燥,加之内里亏虚,共同作用下就会引发湿疹的发生。
专家说,秋冬季湿疹患者要注意几点,首先是不要过度搔抓,因为皮肤挠破后,很容易引发感染,而且搔抓是一种恶性循环,只会越抓越痒。
其次不要用热水烫洗,热水烫洗患处,当时会缓解症状,但过后,会使患处出现红肿加重,有些甚至会出现丘疹、水疱等。
更不要食用过多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这些都会加重病情。
另外,如果患上秋冬季湿疹,不要每日洗澡,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也一定要忌碱性沐浴用品,因为碱性沐浴用品属于刺激性洗浴用品,会不同程度刺激湿疹症状加重。
增强免疫力是预防疱疹的关键
市民王女士每年一到深秋季节嘴角就要长出疱疹,要过很多天才能等到疱疹结痂脱落直至痊愈,十分影响美观。
专家说,秋冬季也是疱疹类疾病的高发季节。
“疱疹分为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一般就发作一次,少数2次,单纯疱疹则可能反复发作。”专家说。
原来,带状疱疹的诱因是患者小时候感染过水痘病毒。水痘痊愈后,水痘病毒会潜伏在患者的神经根里,在患者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病毒激活,沿着神经根到达皮肤,发作为簇状水疱的带状疱疹。
专家建议,除发病后要积极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保持心情舒畅和避免过度劳累,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免给病毒造成可乘之机。
另外,针对单纯疱疹的患者,除了保养自己的身体避免再次复发外,在发病期间,更要保护家人及朋友,不要被自己传染。
一方面要记得接触过伤口要洗手,以免病毒由双手四处扩散。
同时避免接触眼睛,不可共享餐具,毛巾、唇膏、口腔清洁用品和刮胡刀等。
此外就是提高免疫力,少熬夜,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锻炼增强抵抗力。
外阴湿疹多由过敏引起,主要病因有:
一、外界过敏原如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放射线等;某些动物的毒素、蛋、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以及某些植物花粉或空气中尘埃等。
二、体内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道寄生虫、某些新陈代谢产物、消化道疾病以及人体组织在某些因子的影响下,产生的自身抗原等。
三、局部刺激如阴道分泌物增多、搔抓、尿瘘等。
四、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忧郁等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通过神经反射或内分泌影响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易感性增高,而诱发湿疹。
生活中如何做到外阴湿疹预防?
预防外阴湿疹关键在于查找病因,去除可能致病因素,避免使用对外阴皮肤有刺激的药物和洗剂尽量保持外阴干燥,避免与过敏物质接触:如热水搔抓摩擦及刺激等禁食辛辣食物饮酒浓茶和咖啡等。
预防外阴湿疹要做到:如果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外阴湿疹,应立即清除过敏源,多饮水;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浴具个人专用。每日换洗内裤,以防传染他人;忌食刺激辛辣食品及鱼蟹等发物,饮食宜清淡。
皮屑水疱 都是手部湿疹惹的祸
因为天气变冷,很多市民都患上了手部皮肤病,最常见的是手部湿疹及手癣,但因两者的主要症状具有极高的相似度,都是瘙痒疼痛、脱屑开裂,让患者焦头烂额。
皮肤科专家指出手部湿疹好发于手掌和手背,皮损呈多形性、易渗出、多对称分布,指间反倒不受累。而手癣恰恰多发于手掌和指间,常单手发生,出现浸渍糜烂或脱屑、水疤等症状。它是由饮食失调、空气不洁、衣物刺激等多种过敏源导致的,非常容易反复发作。而在冬季,天气陡然降低,空气十分干燥,外界环境刺激度大大增强,更是其“缠人”的高峰期。
中年女性更易患手部湿疹
中年的女性比较容易患手部湿疹,主要原因就是从事家务劳动较多,时间长,尤其是经常接触肥皂、洗衣粉、清洁剂、洗涤灵等化学刺激性物品。这些家用洗涤剂大多呈碱性,而皮肤呈弱酸性。手部长期接触这些强碱性的物质就会使保护皮肤表层的油脂脱掉。
而冬季气候寒冷,容易使皮肤血管痉挛收缩,影响手部血液供应,所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起裂,诱发或促使“主妇手”加重。已患上“主妇手”的人,症状较轻者可每天用温水浸泡15分钟,并外涂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防裂膏等,日常饮食多补充新鲜蔬果和动物肝脏、鱼类、豆类等。而皮肤出现裂口或出血者,要注意预防感染。“主妇手”病程长而且容易复发,病情较重者要及时就医,对症用药,坚持治疗。
预防手部湿疹 双手保健必不可少
针对手部湿疹的预防,皮肤科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的双手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部湿疹注意的事项如下:
1、对容易引起湿疹的室外也尽量不要接触,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性室外,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
2、如果手部出现湿疹,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一定要护理得当,尽量避免外界对手部的刺激,不要接触会引发刺激的物品,以免导致手部湿疹的恶化。
3、手部湿疹患者不要用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清洗手部,也不要用碱性过大的肥皂,平时要注意保持手部的柔润,不要用劣质的护肤产品。
4、手部湿疹切忌盲目用药,坚决不能用含有大量激素的要去,长期使用只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当患者出现湿疹瘙痒的症状后,不宜抓挠,因为湿疹伤口本身不宜愈合,抓挠后很容易造成感染的情况出现。
一、患者在患处瘙痒难耐时,可以适当的拍击,但不要用力过猛因为用力过猛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
二、及时就医,因为引起湿疹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湿疹其症状大多相同,所以患者自身不好判定,正确的质量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避免接触过敏原,湿疹诱发的一大原因就是由过敏原所引起的,所以患者在出现瘙痒的症状后,应该要避免接触这些物质、食物等。
温馨提示:许多患者在湿疹出现瘙痒的症状后想到用热水烫洗患处来进行止痒,其实这一方法是错误的,也许热水烫洗后会缓解患者的一时之痒,但过后其症状会更加严重,同时还会造成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
爱干净的吴丽洗澡很勤。可近一个月来,她的皮肤变得干痒,后来出现红红的一片,而且越来越痛。经医生诊断,吴丽患上了乏脂性湿疹。
冬季气候干冷,人体水分流失较多,洗澡过频、常用沐浴露等,洗掉皮肤表层的大部分油脂,易使皮肤干燥,进而引起多种皮肤问题。记者从市友谊医院、新医大二附院等处获悉,近日干燥性皮肤病患者增加了两成左右。
不少患者认为皮肤痒是因为不干净,所以不仅拼命洗澡,还不停地抓挠。殊不知这样只会加剧表皮屏障功能的进一步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症状加重。“刚刚长湿疹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确定湿疹类型。”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侯方解释,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不同类型的湿疹选择对症药物,才能确保疗效。
侯方提醒,冬季少洗澡多保湿,可避免乏脂性湿疹。一般来说,冬季一周洗两次澡为宜。此外,要多涂保湿霜、甘油等润肤产品,还要注重补水,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A。
冬季宝宝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1、冬天给宝宝选择护肤品时一定要选择偏油脂类的,以达到润肤的作用。宝宝的护肤品最重要的是对皮肤没有刺激,有香味的护肤品含有香料,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所以护肤品不是越香越好,要选择味道清淡些的。
2、给宝宝洗澡时,不要用含碱性高的肥皂或沐浴液给宝宝用,否则会加重宝宝皮肤干燥的症状。应选用宝宝专用的,性质温和的肥皂。
3、洗完澡后给宝宝身上涂抹一些婴幼儿专用保湿霜,帮助宝宝皮肤保湿。特别是宝宝的脸上,要多抹一些。
4、在太阳很毒时,不要让宝宝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否则暴晒会损害宝宝的娇嫩皮肤,也会让宝宝皮肤更加干燥。
5、冬季柿子上市,有些孩子在吃柿子时会把汤汁沾在脸上,如果不注意清洁,仅是用纸擦擦就算了,那么,口周残留的致敏物质会引发口周皮炎,出现发红、搔痒等症状。所以孩子吃完柿子后,家长一定要及时为其清洗,然后擦拭干净。
6、冬季婴幼儿可以多吃些绿色蔬菜、水果,以保持皮肤新陈代谢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少吃些鱼肉、羊肉、海鲜等发性食物。
冬季小孩湿疹如何预防?怎样预防小儿湿疹?专家介绍,想要预防小儿湿疹就应先弄清楚导致湿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天气、环境的因素引起的,就要注意避免冷热刺激,尽量让宝宝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空间内,注意通风。如果是因为饮食因素导致的湿疹,则需要找到过敏原。如果是对蛋白质过敏,可以给宝宝喂养特殊的抗过敏奶粉。
对于婴儿来讲,一般在6个月后会开始添加辅食,因而此时的婴儿很容易发生因食物导致的过敏。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好能慢慢添加,每次只添加一两种,这样如果发生过敏,也比较容易确定是哪种食物导致的过敏。例如在婴儿常见的辅食中,鸡蛋的蛋黄不容易导致过敏,而蛋清则正好相反,其他如土豆、米粉、肉松都是不容易导致过敏的辅食,但类似于鱼、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海产品应尽量少吃。
此外,对于已经患了湿疹的婴儿来讲,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宝宝,避免其用手抓伤口,这样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发炎,从而是病情反复。同时,患者在皮肤日常护理、饮食起居,及心理方面都应注意。这些可以对湿疹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更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帮助你远离湿疹。
吃蛋黄能防湿疹
专家指出,儿童由于皮肤娇嫩,适应力差,在变天、刮风时,皮肤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干性湿疹是这个季节5岁以下孩子最容易遭遇的皮肤问题。这些孩子往往白天还好,但晚上一脱下衣服就开始抓痒,有的甚至把皮肤都抓破了,有的孩子脸上发红,而且有干裂的细微小口子。
要帮助孩子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家长要注意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尽量到避风的地方,别让秋冬季节的冷风直接吹到孩子;同时也不能让孩子被暴晒;其次,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最好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V和维生素B的食物。
不用浴液 避免搓澡
很多家长怕洗澡会让孩子的皮肤更干燥,还怕孩子着凉,因此进入秋冬季节就减少了给宝宝洗澡的次数了。专家指出,洗澡时的冷热刺激反而可以提高宝宝身体的抵抗力,而且洗澡有利于皮肤的清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秋冬季节也坚持每天给孩子洗澡。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不要使用浴液,也不要给孩子搓澡。
洗完澡后,专家提醒家长最好给孩子选择保湿的霜剂或乳剂,而且冬季要增加给宝宝涂抹护肤品的次数,如其他时候是一天涂抹一两次,现在最好发现宝宝皮肤干了就抹,尤其在给宝宝洗手、洗澡后,要给孩子的脸颊、四肢外侧、肩背部、肚皮和屁股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多涂抹一些。
少穿化纤类衣服
专家提醒,室内供暖后空气将更加干燥,因此给空气加湿对皮肤健康也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对孩子的皮肤和健康来说,室温保持在20到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0%到60%比较适宜。
此外,孩子的贴身衣服一定要选择柔软的纯棉质地的服装,少给孩子穿化纤的衣服,否则会产生静电,会加重孩子皮肤干痒的情况。
■相关提示
秋冬儿童也需防荨麻疹
除了干性湿疹外,荨麻疹也是这个季节孩子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之一。患儿的皮肤会出现风团和红斑,而且是此起彼伏。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先给孩子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或在局部涂抹一些止痒的药物。
专家提醒,家长要少带孩子去有花草的地方,少给孩子吃鱼、虾、牛肉、羊肉等所谓“发物”。如果这样不见效,孩子患处红肿得厉害,出现发烧、呛咳等问题,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而要预防孩子发生荨麻疹,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受到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
小雪是一名准妈妈,经过一段时间母乳喂养宝宝后,上个月她突然感到乳房尤其是乳头钻心地痒,就忍不住使劲搔抓,结果瘙痒感没了,但一碰就疼。最终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小雪得的是乳房(头)湿疹。
据专家介绍,乳房湿疹是皮肤科很常见的疾病,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羞于见人而不到医院治疗,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乳房湿疹多见于年青妇女,特别是哺乳期妇女,这可能与婴儿吮吸奶头等物理刺激有关。病变多为双侧性,亦可为单侧性。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处,特别是乳房下部,有时累及乳头周围皮肤,常常反复发作而转成慢性。
出现湿疹后,不要自己随意买软膏或药膏外搽,以免局部膏药糊在外面,内面的渗液不能流出,使创面不能很快正常结痂,加上内面的细菌感染,就很容易形成外面假痂,内面有感染或痂下积脓,这样外搽药也发挥不了效果。患病后也要少洗澡,以免加重感染。
找出病因积极预防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的病因虽然比较复杂,如能够在平素生活中调摄得当,积极找出病因,专家认为乳房湿疹是可以预防的。
1、寻找病因,去除有关因素。注意饮食,避免吃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酒等。
2、哺乳期妇女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勤换内衣,减少对乳头的物理性刺激。
3、积极治疗体内的原发性病灶,如内分好功能紊乱、消化道疾病等。
4、患者的素质对本病的发生起着主导作用,这种素质与体质强弱、遗传情况、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有关。但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若能加强锻炼,逐步增强身体的适应力,是可能改变体质状况的。
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饮食、空气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与宝宝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极易发病或者加重病情。患有湿疹的宝宝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婴幼儿湿疹多为满月后方发病。湿疹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病儿常因瘙痒难忍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要为宝宝有效预防湿疹,便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护理:
一、穿衣
以尼龙、绦纶、聚丙烯晴纤维和醋酯纤维这些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很容易会成为引发宝宝皮肤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宝宝的衣服尤其是内衣要选择纯棉、宽松及透气性比较好的质地,如果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对羊毛类的织物或绒线衣衫会有过敏反应,也应尽量避免此类衣物。
内衣之所以要选择宽松一点的,是因为若衣物太贴身,皮肤的汗液无法蒸发出来,极易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松软质地的棉质内衣,更有利于宝宝的皮肤健康。
二、饮食
父母在宝宝平日的饮食中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如果是因为某些食物过敏,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宝宝逐渐适应。吃鸡蛋时,试着单吃蛋黄,不吃蛋白,必要时可选用植物蛋白质食物。
宝宝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如果是吃牛奶,可把牛奶煮沸的时间延长一些,改变其成分结构,减少致敏因素,奶内少加糖为宜。
如果宝宝是吃母乳,妈妈哺乳喂养期间则要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蟹、鸡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饮酒。当然,妈妈的其它饮食也要适当注意观察,并非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了,如果宝宝没有因为食物的摄入而出现过敏症状,就可以如常进食,以保证孩子和妈妈的营养。
三、洗护
宝宝洗澡时的水温不宜过热,温度太高的热水会加重宝宝皮肤的瘙痒感。洗澡时的室温也要适中,不要因为怕宝宝着凉而使室温处于过高的状态。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宝宝的皮肤承受不了碱性清洁用品的刺激,所以不能为宝宝使用碱性高的香皂或者成人的洗沐用品,应选用婴儿沐浴露或婴儿沐浴乳。
为宝宝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小心蘸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千万不要用力擦拭宝宝的皮肤。预防湿疹一定要保持皮肤的滋润,为宝宝全身涂上婴儿润肤露,使宝宝皮肤保持充足的水分,预防湿疹的滋生。
四、环境
尽量保持室内环境中的干净清洁,避免过敏原在脏乱中滋生。尘螨是导致宝宝皮肤出现湿疹的元凶之一,室内最好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用热水洗涤宝宝的床单、被套以杀灭螨虫及其他动物过敏原。
家具表面和地板的积尘应该定期擦拭,冬季使用空调前,应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洗,也可以选择高密度的滤网,如果清洁不及时,空调的过滤网将是尘螨散播的最大源头哦!
湿疹的预防措施
婴儿皮肤娇嫩,应避免摩擦或使用热水烫、肥皂洗、使用消毒药水等;衣物要选择全棉织品,要保证轻、软、宽松和清洁;丝毛织品和有颜色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预防湿疹要避免冷风或强烈日光的刺激;注意保护患病的皮肤;为了防止婴儿用手搔抓皮肤,可以给小儿戴上布手套。
要注意婴儿的饮食卫生,保证食物的质和量。细心寻找引发湿疹的食物并除去这些致敏的食物,如对鸡蛋过敏,可以只吃蛋黄不吃蛋白;如对牛奶过敏,可以多煮几次来破坏牛奶中致敏的蛋白质;或者改用羊奶或豆浆;母亲避免吃海鲜类食物,以免婴儿吮母奶后加重小儿湿疹的病情。
预防湿疹还应该避免接触患单纯疱疹的病人,以免发生疱疹样湿疹等经常打扫房间,保持清洁卫生,以减少灰尘的刺激。
夏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而婴儿及婴幼儿是湿疹尤其是重症湿疹的高危人群之一。湿疹的发病或复发与环境因素、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自身抵抗力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
想要预防小儿湿疹就应先弄清楚导致湿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天气、环境的因素引起的,就要注意避免冷热刺激,尽量让宝宝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空间内,注意通风。如果是因为饮食因素导致的湿疹,则需要找到过敏原。如果是对蛋白质过敏,可以给宝宝喂养特殊的抗过敏奶粉。
对于婴儿来讲,一般在6个月后会开始添加辅食,因而此时的婴儿很容易发生因食物导致的过敏。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好能慢慢添加,每次只添加一两种,这样如果发生过敏,也比较容易确定是哪种食物导致的过敏。例如在婴儿常见的辅食中,鸡蛋的蛋黄不容易导致过敏,而蛋清则正好相反,其他如土豆、米粉、肉松都是不容易导致过敏的辅食,但类似于鱼、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海产品应尽量少吃。
湿疹的防复发
预防湿疹很重要,但湿疹容易反复发作,让人不胜烦恼,如何防止湿疹复发呢?可从如下4个方面入手。
1、注意忌口
湿疹多为食物变态反应原进入人体诱发皮肤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包括鱼、虾、蟹等海味,豆制品,牛奶,羊肉等,因此在湿疹的治疗过程中,以及湿疹初愈后应禁止食用此类食物。
2、避免对病损皮肤的刺激
在湿疹恢复过程中,切勿使用热水或食盐水烫洗,更忌用碱水、肥皂或化妆品等。殊不知这样这样会加重病情,热水烫洗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红斑、渗出等炎性反应;食盐水的渗透压较高,亦会加重皮疹的渗出;碱水、肥皂或化妆品等化学物质都可刺激湿疹皮损,而加重湿疹病情。
3、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
中枢神经系统对湿疹的发病及病情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可导致湿疹恶化或复发。因此湿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痊愈后,都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4、坚持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御外邪
湿疹患者可坚持进行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中医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锻炼可以调动人体正气,增强抗御外邪侵袭的能力,防止湿疹复发。
温馨提示:对于已经患了湿疹的婴儿来讲,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宝宝,避免其用手抓伤口,这样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发炎,从而是病情反复。
1.提倡母乳喂养。为了保证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有明确食物过敏的证据外,不必禁食奶类,建议湿疹婴儿加喂蛋类辅食推延至七个月后,添加肉蛋或水果,采取少量,多次逐渐增加的方式。喂养不易过饱,以免加重肠道负担。患儿家属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过敏因素,一旦发现,及时躲避,不要随便忌口,以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2.穿的不要太多,不睡“热炕头”,太热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穿着宜选择棉、软、宽松衣物,避免人造纤维或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不用羽毛枕、被,衣物清洗选用碱性,刺激性弱的洗净剂,洗涤时尽量漂洗干净。不易应用塑料制品,尽量少用或不用纸尿布。
3.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过度洗浴,不宜用人乳汁洗脸,用温凉清水轻试皮肤即可,洗澡时不要过度揉擦,沐浴液、肥皂、护肤品选择添加成分简单、刺激性小的。冬季减少洗浴次数,洗涤时可应用润滑剂,浴后立即应用增湿或保湿剂。
4.居室要凉爽、通风、清洁、为避免屋尘螨吸入,建议用湿拖把,抹布清除。冬季居室应使用加湿器以提高环境湿度。
5.防止细菌、病毒传染,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一、生殖器部位湿疹
目前,生殖器部位湿疹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确定,但是临床发现生殖器湿疹患者多属过敏性体质,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较低,容易发生过敏。我们知道,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激发出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往往是数种因素并存,而在长期患上湿疹之后,一些并非原始的致病因素,或可能是一些不相关的因素,也可以诱发或恶化湿疹,外生殖器湿疹就属于这种情况。
常见的引起外生殖器湿疹的因素有:
(1)局部因素:包括外生殖器汗液浸渍、污垢刺激、内裤摩擦、搽药过敏、白带、卫生纸或卫生巾的刺激、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刺激等。
(2)全身性因素:包括某些刺激性食物、药物、体内病灶、肠寄生虫、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失调、情绪紧张、焦虑、失眠、精神创伤等,均可诱发或加重外生殖器湿疹的病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外生殖器湿疹一般包括阴囊湿疹和龟头湿疹,龟头湿疹可因各种病原体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不少男性发现自己龟头出现红斑,瘙痒难忍,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性病,吓个半死,其实这些红斑很可能是龟头湿疹。
二、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很多女性患病后都不愿意去医院就诊而延误了治疗的时机。其实只要女性朋友能多了解些乳房湿疹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多数很快能治愈。
乳房湿疹通常对称发生在双侧乳头及乳晕,偶尔延及周围皮肤。皮损范围局限,边缘清晰,表现为湿润的暗红色或棕褐色斑,上覆鳞痴,常有明显的渗出倾向,并有浅小的裂隙。
不少女性在哺乳时期会发生乳房湿疹,双侧乳头、乳晕都可能同时被波及,因为乳头基部常有破裂,所以在宝宝吃奶时会感到疼痛难当。但一旦停止哺乳,乳房湿疹很快就能好转。这也是乳房湿疹的特征之一。未婚女子也会患乳房湿疹,但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中医在诊断乳房湿症时,常将它分为湿热型和湿滞型两种,它们的症状特征分别如下:
(一)湿热型 乳头瘙痒,滋水浸渍,糜烂结痂,基底部潮红,皮损边界弥漫,而波及乳房,多为急性期,伴有胸闷纳呆,大便于结,小溲黄赤。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二)湿滞型 皮肤暗红,滋水不多。瘙痒较甚。皮损以暗淡色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糜烂、结成黄色脂痂等为主。有的还伴有纳食减少,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舌苔白腻,脉儒滑。
另外,乳头处反复出现糜烂、结痂,脱痂渗出淡黄色液体的现象,如果按照湿疹治疗并无好转的患者,应当警惕湿疹样乳腺癌的发生。
以乳头湿疹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癌,称为湿疹样癌,又叫做派杰氏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湿疹而在皮肤科就医,但是如果按照湿疹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却不会见效。
温馨提示:湿疹样乳腺癌的诊断一旦明确,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湿疹样癌是一种发生于乳头下大导管的乳腺癌,是一种分化良好,进展较慢的癌症,如果能早期诊断治疗,则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容易达到根治效果。
医生介绍,湿疹的病因复杂,可以分为内因、外因以及人体自身的因素等。
内因: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如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患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食物过敏等,你个人也容易患湿疹。根据临床经验,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因素引起的湿疹,所占的比例相对多,占湿疹发病率的20%左右。
外因:春季气温高低不定,人体皮肤干燥,对各种刺激因素很敏感。余经治医生表示,湿疹的外因也很多。不同的人体质不同,其过敏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碰到的过敏原有化学物品,如化妆品护肤品、洗浴用品等;动物的毛发,如宠物狗、宠物猫的毛发;植物,如春季的植物花粉等;食物,如花生、牛奶、海鲜等;还有日光照射、穿得太热等,都是湿疹的外因。余经治医生表示,在临床中,湿疹以食物引起的居多,其次是花粉和螨虫引起的湿疹。
人体自身因素:除了遗传内因以及外因外,有时候人体自身的分泌物或代谢物,也容易发生湿疹。例如人体内的肿瘤代谢物,也容易引起慢性炎症;还有蛀牙的细菌代谢物等,都容易导致过敏引起湿疹等。
答疑
小片的湿疹,自己用药就可以吗?
市民吴先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脚踝红肿一小片,带点瘙痒。于是,他根据症状自己在网上测评,然后去药店买药水泡脚。余经治医生介绍,如果出现零星的几个小湿疹,自己去买药治疗也可以,例如可以购买一些激素软膏。不过,前提是要清楚自己湿疹的类型和过敏原,否则用药也是白费。如果刚开始小症状没治疗好,病情又加重,比如出现大片红肿,有糜烂或渗水,以后就比较难治疗。
长湿疹后还能洗澡吗?
长湿疹可以洗澡,但要注意水温、洗浴用品以及洗澡的用力程度。一般可以用温水洗澡,即温度不能超过人的体温太高,在40多摄氏度即可;如果不是特别的过敏原,一般的沐浴用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洗澡时不能太用力,如果太用力搓皮肤,也会造成皮肤糜烂或损伤,反而加重病情。
得了湿疹后不能吃鸡蛋、牛奶、海鲜吗?
鸡蛋、牛奶、海鲜等食物都含高蛋白质,食用后容易产生湿疹。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的过敏原不是蛋白质,得了湿疹后还是可以继续吃鸡蛋、牛奶等食物的。所以,得了湿疹后不能吃什么食物,主要根据过敏原来确定。市民可去医院皮肤科检测自己的过敏原,从而避开过敏原吃食物。
湿疹类型
据医生介绍,湿疹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慢性亚急性湿疹三种。
1.急性湿疹症状:表现为有红色丘疹,皮肤有一片一片的红肿,有瘙痒,用手抓时出现糜烂、水肿以及流水等症状。
2 .慢性湿疹症状:有红色丘疹,是反反复复的,经过手不停地抓痒后,皮肤逐渐变厚,出现粗糙的症状。这种症状是较长期的。
3 .慢性亚急性湿疹症状:它是一种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的过度阶段,也是急性湿疹反应缓慢,症状是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
如何护理
被子盖少点 离猫狗远点
饮食:如果有皮肤方面的疾病,一般不能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咖啡、浓茶以及各种辛辣食物,个人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最关键的是,湿疹的过敏原不同,要注意观察个人吃哪些食物过敏,以后要尽量避免吃那些食物。
衣物:春季气温起伏不定,有时冰冻似冬天,有时气温狂飙似夏天。所以,要视气温而适当增减衣物。相对而言,建议衣服穿得稍微偏凉一点,如果穿得太多太热,也容易发生湿疹;还有衣物的布料也要注意,贴身的衣服尽量选择棉质的,一些尼龙化纤或丝质的布料,其所带的静电也容易引起湿疹。此外,由于近日阴雨不断,也要尽量不要穿潮湿的衣物。
被子:晚上睡觉时,不宜盖太厚的被子。过热的话,也容易产生湿疹。此外,床上的被子和垫子,要及时清洗晾晒,否则容易产生螨虫。螨虫也是引起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
洗浴护肤:在选用护肤品或洗浴用品时,可以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先了解自己的皮肤,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一般而言,春季的皮肤,首先要做好防干燥和润肤。
居家环境:如果家里开空调,温度不宜太高。若开空调,室内空气可能会干燥,所以要适时开窗户透气,避免干燥的环境。一般9:00—11:00,15:00-17:00开窗较好。
如果有了湿疹,病人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如鸟、猫、狗等。
关键1:发病原因
宝宝不会无缘无故就让自己得了湿疹,一定有潜在的因素诱发出来。所以爸爸妈妈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引起湿疹的原因那么多,父母可以稍微多留意以下几个原因:
一要看看宝宝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这跟季节性的关系并不大,所以查找并不容易。
二要看看给宝宝喂养的量是不是多了,导致他消化不良。
三要看看平时给宝宝吃的东西中,糖分是不是过量,糖分过量也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引起湿疹。
四要到医院查看宝宝大肠内是不是有寄生虫存在。
五要想一下平时给宝宝洗澡用的肥皂,质量是否过关,妈妈的化妆产品是否质量较低,家里最近是不是经过一轮装修,这些化学物质也是极容易导致宝宝湿疹的。
六要妈妈自己检查自己的饮食状况,是否吃了某些食品或者是乳线接触致敏因素,通过母乳影响宝宝。
七要查看一下家庭湿疹病史,要知道湿疹也有遗传倾向的,这样的宝宝日常生活细节需要更加注意。
了解原因后,爸爸妈妈可以逐一对症下药,看看是真么原因让宝宝得湿疹,然后把病源除掉。
关键2:喂养饮食要适当
当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时候,妈妈都会选择给宝宝添加一些蛋白类的辅食,例如是鸡蛋、鱼、虾等,但是这些食物都有可能诱发湿疹,所以,最好在宝宝4个月以后再添加。如果发现宝宝有湿疹的话,最好是延迟1-2个月在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减慢。而且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建议还是以母乳为主。
另外,平时妈妈要留意一下,宝宝是否会因为吃下某种食物而引发湿疹,如果已经发现这种食物的时候,则应该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例如,如果是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如果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妈妈可以给宝宝单吃蛋黄;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妈妈最好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宝宝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而且应该尽量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关键3:衣物要材质好
可能你想都不会想到,连宝宝每天穿的衣服都会导致宝宝湿疹。的确,衣服可以直接接触宝宝娇嫩的皮肤,有不少皮肤疾病都是因为衣物的质量不过关而引起的,湿疹也不例外。所以爸爸妈妈给宝宝选衣服的时候要注意所挑选衣服的材质,不要因为一时贪图便宜而让伤害了宝宝。
首先,宝宝的贴身衣服最好都是棉质的,包括衣服的领子等等。棉质衣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而且也可以降低静电的危害。
其次,给宝宝选择的衣服质地不能太硬。不然摩擦太到,宝宝皮肤很容易发红。
最后,衣服的面料要具备一定的吸湿、排汗功能。宝宝活动比较频繁,容易出汗,如果比及时擦干,一来容易让宝宝感冒,二来肌肤容易得湿疹。
此外,宝宝衣服要穿得要略为偏凉,衣着也应该以较宽松、轻软,太紧身的衣服为主,不要让宝宝闷着。在内衣的选择上一定要吸湿、排汗功能比较好的天然纤维,比如棉制布料等作为首选。而外衣则在功能上比较讲究保暖、抗风等实用作用。
第一,谷类容易湿疹的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是麦子类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等。还有就是豆类食物,也比较容易导致过敏引发湿疹。坚果类,主要以花生为主。核桃,榛子,杏仁等也会导致过敏。各种调味品,香料也可能导致湿疹过敏。
第二,容易诱发湿疹的食物有哪些呢?蔬菜类,含有特殊气味,主要是某些挥发油植物性食物,都容易导致湿疹。比如韭菜,香菜,芹菜,香椿及一些野菜,也比较容易导致湿疹。
第三,一些水果也会导致湿疹。北方比较常见的是桃子过敏,尤其是桃子表面的绒毛。南方有许多热带水果,容易导致湿疹就像芒果。还有就是我们每个家庭中养的那些宠物也是人类发生湿疹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