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多见。

  强直性脊柱炎有着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由于该病起病较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尤其是最初症状极容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混淆,很容易让人忽视或耽误治疗。

  症状:

  1.首发症状为腰椎区域晨起性背痛。

  2.腰椎运动受限。

  3.背部疼痛和僵硬。

  4.下背痛或僵硬超过3个月、休息后不缓解。

  5.扩胸运动受限。

  患者在家庭日常生活时应多留心,同时具有下列症状者,应警惕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确诊。

(实习)

  致密性髂骨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都可以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在门诊上我们发现经常有患者把两种疾病相混淆。下面简述两种疾病的主要特点,以助鉴别。


  髂骨致密性骨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双侧骶髂关节病变,与过度负重、局部劳损或创伤、分娩后和生殖器炎症有关。本病疼痛较轻,多以隐痛或酸痛为主,偶尔向两侧臀部以及大腿后部或外侧放射。疼痛多为间歇性,站立、行走时间久后疼痛加重。本病无身体其他部位关节或软组织的疼痛。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的髂骨侧有三角形或梨形的边缘清晰、均匀一致的致密带,硬化边缘清晰。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性。HLA-B27多为阴性。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男女发病比例接近10:1。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除有下腰部疼痛外,还有椎体的僵硬、活动受限及膝、踝等外周关节受累。影像学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对称性关节面破坏、关节边缘硬化模糊、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关节融合或强直。同时还有椎体变方、骨桥形成,呈现特征性“竹节样”改变。HLA-B27多为阳性。

(实习)

  常说“小孩子无腰”,可最近几个月来,刘先生的儿子刘柳(化名)早晨一起来,总说腰有点硬,活动一会儿就好了,有时老喊腰疼,这是怎么回事?刘先生疑惑地问医生。

  刘先生说,他孩子今年11岁了,最近一段时间老是说早上起来很费劲,腰老疼,他们家人刚开始还以为孩子说着玩呢。老年人常说,小孩没有腰,怎么会腰疼?肯定是贪玩、着凉或者是腰扭着了,过几天自然会好,可过一段时间,比以前又严重了,就去了当地的医院看病,被告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而用过各种方法和药物治疗后,却没有明显效果,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趁孩子放暑假,刘先生带着孩子慕名到河南亚太骨病医院让专家再仔细诊断一下,河南亚太骨病医院专家为刘柳做了全面检查,最终确诊这个11岁男孩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而不是普通的腰扭伤或者是类风湿等疾病。

  河南亚太骨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瑞告诉记者,像刘柳这样被误诊的患者并不少,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仅是疼痛,因而都被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结核、骶椎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或其他病症。据不完全统计,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率约达90%。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一般10岁至40岁最多,10岁以前及40岁以后发病则较为少见,以20岁至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以男性多发,女性则较为少见,男女发病之比为10:1。

  王瑞特提醒家长,小儿强直性脊柱炎要及时进行诊断,但是早期的诊断更容易发生误诊,由于诊断的失误和治疗上的偏差,会使坏死更进一步严重发展,这样也就给后来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此务必要求每一位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以下状况,就可以怀疑孩子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应立即去医院做详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自查诊断

  1。没有原因的膝关节和足后跟疼痛,行走不方便。

  2。在膝关节痛的同时,用手按压髋关节周围,按压时有压痛点。

  3。让小儿平卧位,将患肢往上抬达不到45度,髋关节有疼痛感。

  4。做“4”字实验。将患肢呈4字形搭于健侧大腿上,膝盖往下压,压时髋关节有疼痛感。

  ■晨僵在晨起后腰背部有僵硬感,待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自然消失,尤其在早期患者往往也可据此症状初步判断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强直性脊柱炎大多数起病不很明显,一般会出现乏力、厌食、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腰部、臀部、髋关节的隐痛、钝痛,呈间歇性,伴僵硬感。少数患者可以膝、踝等周围关节或颈、肩关节疼痛起病,但随后逐渐出现腰部疼痛。以眼部虹膜炎为首发表现并导致失明的很多。

  在此提醒青年男性朋友,如果您经常反复闹眼病,而且伴有腰部、臀部、髋关节的疼痛不适,要警惕可能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到正规的骨病专科就诊,以免造成终身的遗憾。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脊柱畸形,并逐渐侵犯腰椎、胸椎甚至颈椎,有些患者病情进展非常快,最终会导致下肢残疾或偏瘫。王瑞提醒广大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须谨慎而不间断地锻炼(不宜进行跑步等竞技体育),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肺活量。

  专家简介:王瑞中青年骨科专家、河南亚太骨病医院院长、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腰部三反向活动受限和胸部扩张度受限,伴有典型的骶髋节炎的x线改变,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确诊。

  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①下背痛病程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②腰椎在前后和侧面方向活动受限。

  ③胸部扩张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正常值。

  ④双侧骶髋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髋节炎Ⅲ-Ⅳ级。

  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的任何一条,强直性脊柱炎可确诊。

  中国国内标准

  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98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值为:

  症状以两骶髋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出现驼背困定,胸部活动减少或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类风湿因子多阴性,HLA-B27强阳性,x线检查,具有强制性脊柱炎和骶髋关节炎的典型结果。

  一、直性脊柱炎的新概念及临床表现

  AS(强制性脊柱炎)市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医学上称之为强制性脊柱炎。常见于青壮年,高峰期在20-30周岁之间,男性患者居多,占患者总量的90%以上,发病大多缓慢,在脊柱和骶、髋关节症状出现之前数月或数年,患者常有膝、踝肿痛的现象。初期症状常稀少而轻微,易被忽视。

  二、A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AS的症状常由骶髋关节炎开始,表现为下腰部和臀部疼痛,活动不方便,少数病人同时感觉坐骨神经痛或髋关节疼痛,腰部僵直,腰椎生理前凸减少。全身症状不多,提问正常,皮疹和皮下结节甚少,部分病人带有主动脉瓣膜疾患。脊柱病变常由下向上发展,胸椎和肋椎关节受累后可出现呼吸不畅或带有胸部紧束感,病变波及颈椎部活动受限,偶有少数病例病变是由颈椎或胸椎向下发展的,此种下行性病变多见于女性患者。最终,整个脊椎都可以僵直,有的会发展成重度驼背。

  三、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多为15岁以下的儿童及少年,尤其以2-5岁多见。女孩对于男孩,男女比例为1:2。发病多为单关节性,或反复发作在某一个或几个关节。易发部位为膝、踝及手足关节。发病可突然或缓解,患者全身症状常较关节症状明显,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基数升高,常合并有肺炎、心肌炎、胸膜炎、虹膜炎等。本病晚期除发生关节强直和畸形外,肌肉萎缩特别明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专家介绍:etanercept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据美国学者报道,一项II期临床试验(EREL)结果表明,etanercept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加州大学John Davis博士及其同事选取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etanercept 25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以及安慰剂治疗,共治疗4个月。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标准;具有活动性脊柱炎的证据,包括炎性背痛,超过45分钟的晨僵;达到患者和医生总体判定的中度或更高的疾病活动度。

  研究人员指出,在试验中,患者可继续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强的松以及固定剂量的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评判终点为达到临床改善的病人数。临床改善定义为五种情况中有三种至少出现20%的好转,这五种情况包括:晨僵持续时间、夜间脊柱痛、功能指数(BASFI)、病人总体评价和肿胀关节积分。

  结果发现,etanercept治疗组中80%出现症状改善,而安慰剂组中仅为30%。而且,etanercept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两组的副作用未见显著差异,同时也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和停药。

  Davis博士称,目前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的强直性脊柱炎的EREL治疗III期临床试验已经开始进行。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在发病率方面,男性比女性高10倍,所以被誉为青壮年男性关节病“杀手”。然而,临床发现,其实女性一旦患此病隐忧更大,往往会因为疾病在体内潜伏时间长、发病后征兆不明显而延误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小王今年28岁,是一名公司职员,半年前开始出现腰部肌肉疼痛和精神不振的症状,他以为是长期坐办公室引起的职业病,并没有过多留意。几个月后,进一步发展为下腰痛和脊柱僵硬,而这种僵硬的症状在早晨起床时表现最为明显,常常令他无法动弹,要躺好一会儿才能勉强起身,有时还要靠身体完全滚下床沿后,才能起立。到医院检查后,小王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据医学机构统计,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方面,男性比女性高了整整十倍,更为严重的是,和大多数骨病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不同,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25~35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对此,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沈鹰告诉记者:“强直性脊柱炎是男性关节病的主要‘杀手’,如果患者不加以注意,还很可能发展成为其他疾病,甚至影响心脏、眼睛等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

  沈鹰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它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关节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加上病痛会使患者长时间难以运动,僵硬症状就会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患者可能伴随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患者忽视病情或因医院误诊延误了治疗,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会出现胸椎后凸与颈椎发病,还可能出现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另外,还有25%的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并发眼部、心脏以及肺部的炎症病变。

  女性更易延误治疗

  “虽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较低,但对于她们而言也有比男性患病更危险的一面:因为此病在女性体内潜伏的时间较长、而且发病后的征兆表现也不如男性明显,所以不排除女性发病率低中含有没有检查出或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可能。”沈鹰介绍,男女发病率的差距是相对的,很多女性由于延误诊断,一旦发病即已非常严重。

  沈鹰特别提醒,目前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因素还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可能与遗传和免疫能力有关,所以预防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处于病情高发年龄段的人群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必须尽早求医治疗,避免贻误治疗时机。”他说。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是发生在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其发病致残率较高,发病后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只有及早发现病变,才会给治疗争取大量时间。

  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呢?什么才是该病最明显的发病标志?根据这一系列问题,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的治疗专家魏立友主任讲道:强直性脊柱炎症状的演变过程多从早期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疼痛日积月累从间接性发展为持续性,渐渐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也就出现了驼背。简单来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腰背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腰背痛呢?魏立友主任继续讲道:该病出现的腰背痛详细来说疼痛位置包括腰部、下背部及腰骶部,90%以上的患者都会出现腰背痛。大多是由腰骶关节炎引发腰背痛,也可能是外伤等其他外在原因导致,随时间推移疼痛由腰部不断上升,疼痛严重时,会延伸到髂嵴、耻骨联合、双鼠溪部、坐骨结节和大腿后方等部位。

  腰背痛时常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不只是强直性脊柱炎能引发该症状,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股骨头坏死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因此,当发现有该症状出现时,一定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说明疼痛情况和病史等相关信息,减少误诊情况,无论确诊为什么疾病,都应及时治疗,尽早摆脱痛苦。

(实习)

  此病常常侵犯年轻男性。“医生误诊是由于此病初发时还未出现关节病变,症状不典型,只是腰骶部疼、后背疼,还有的表现为屁股疼、腹股沟疼、肋间疼、足跟疼等,一般有肌腱处都可出现疼痛,有的病人还会有低烧、关节肿症状,这时医生不能仅局限在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痛风、坐骨神经痛上,而应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及时给予相关检查。”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多数有家族史,确诊可查HLA-B27基因,90%的病人此基因为阳性,如再有骶髂关节CT片配合,则可确定无疑。基层医生常常以X线片诊断为依据,但此病早期骨骼的变化X线片是看不出来的,容易延误治疗时机。

  说起强直性脊柱炎,很多人马上联想到那些身体向前极度佝偻、行动极端不便的病人。人们大都知道,病到这个份儿上,就没办法治了。但是人们普遍不知道的是,这种病发展到晚期往往是早期误诊的结果,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病房,记者访问了几位因强直性脊柱炎而住院的病人,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小伙子在来此住院之前,全都有多次误诊的经历。“我刚发病时是右腿疼,去了几家医院都说是坐骨神经痛,但怎么也治不好,这么折腾了两个月,以后两条腿轮着疼,关节也肿了,这才知道治错了。&rdquoldquo;我刚开始是后腰疼,拍了片子医生说我是腰椎间盘突出,可治着治着脚和腿都疼起来,还发起低烧,换了家医院先说我是痛风、后说我是类风湿,直到进了这家医院才确诊得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为什么这些病人都曾误诊呢?科主任刘维主任医师介绍,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界曾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轴型,近年来才认识到二者在病理上并不相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包裹关节的滑膜出现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肌腱附着点发炎,而且这种炎症多发生在骶髂关节处。从片子上来看,先是锥体之间炎症、边缘密度增高、粗糙,再骶髂关节融合钙化,最后形成骨桥,并逐渐向腰椎、胸椎、颈椎发展,严重的,病人变成硬板腰或驼背,影响功能,丧失劳动能力。

  刘维带领风湿科医务人员深入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多年,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独到的认识。他们认为,该病侵犯脊柱,“不通则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其部位处于中医的督脉循行处,是本虚标实之候,以肾督不足为本,外邪侵袭与瘀血内阻为标。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后期腰背酸痛,活动受限,与肾虚督弱相关,应以补肾通督,养血柔筋,通络止痛为治则。为此,该院研制了中药强脊宁、清痹片、荣筋片、补肾强肾丸、益肾养肝合剂等,并辅以针灸、理疗、熏蒸等疗法,不仅改善病人症状,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而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实习)

  专家表示,与大多数常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骨科疾病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更多发于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男性身上。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体征不多,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比较隐蔽,强直性脊柱炎常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风湿病等其他疾病。

  八成患者为15~40岁青壮男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及髋关节,并逐渐引起脊柱甚至其他关节的骨性强直,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关节及其周围韧带肌肉滑囊受到侵犯甚至影响到小血管及内脏,病情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造成骨关节畸形及残疾。

  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相关性,近80%发于15~40岁之间的男性身上,20~35岁的年龄段更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高发期,而40岁以上及8岁以下的儿童却很少患强直性脊柱炎。另有资料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与女性身上的发病率竟高达10∶1,所以强直性脊柱炎素有男性脊柱关节病“杀手”之称。而且,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来看,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对亦较轻,因此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易漏诊。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是0.3%,按这个比率推算,全国13亿人口中患强直性脊柱炎者大约在400万人左右,其中,大约有15万~1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有15万~2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为重症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症状:腰背疼痛,晨起有僵硬感

  下腰部有间歇性痛感,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最为常见的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更轻,可能只是腰背疼痛。下腰痛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也可以疼痛很严重,集中在骶髂关节附近,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

  另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晨起脊柱有僵硬感也是极常见的症状,这种晨僵有时可以持续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晨僵更明显,往往起床十分困难,只能侧翻身滚下床沿。有些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还伴有髋、膝、踝关节肿痛,臀部、腹股沟疼痛,颈背部钝痛,足跟痛、低热、乏力等。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还不止关节,由于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可伴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到了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发展往往加快,很短时间内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便可出现“鸭步”、臀部后隆、平腰,甚至出现驼背、腰椎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有少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甚至卧床瘫痪。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率高,女性病情更隐蔽

  有不少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原因与遗传、细菌感染、免疫学异常等有关。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调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亲属中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0倍左右。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发现,多对孪生兄弟先后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另外,大量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还发现,不少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而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从而推测强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可能是感染。强直性脊柱炎的其他致病因素还包括病毒感染、外伤、甲状腺疾病、肺结核、局部感染等。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率较高,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患强直性脊柱炎3年后才确诊,因而贻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较多。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患者一般会在一种姿势保持长久时才有明显症状,稍为活动身体后,症状较快好转,因此常被忽视,强直性脊柱炎甚至被误诊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其他疾病。尤其是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更为缓慢,发病后更不易察觉,一旦查出,可能已很严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人正常生育问题不大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青壮年身上,许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十分关心病会不会影响到生育。对此,专家认为无需过分担心,强直性脊柱炎一般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不会有影响。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未发生骨盆或脊柱畸形融合的女性仍可正常受孕、妊娠和分娩。

  但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报道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中的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对性腺有一定影响,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服用量过大、时间过久也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长期服用可影响生殖机能。对此,专家指出,上述药物对生殖机能的影响都是可逆的,而且一般不影响生育质量。但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对于有“造人”计划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建议在准备生育时应提前半年或更长时间停药,使体内激素分泌恢复正常。不过对于处于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晚期、已发生严重关节或脊柱畸形并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妊娠和分娩的负担将十分困难,建议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决定生育前要慎重考虑。

  刘先生今年45岁,20多年来一直腰疼,有时夜里甚至疼醒,他总以为是干活累的,从没到医院检查过。直到不久前,刘先生20岁的侄子出现髋关节及足跟疼痛,并在医院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后,刘先生这才想到去医院检查一下:结果发现,他患的是与侄子同样的病,而且脊柱已经发生强直,出现了驼背,医生告诉他,病势严重已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特别是骶骼关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风湿病的一种。此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骨突及外周关节,最终导致脊柱畸形,发生脊柱强直。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少年,13-3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少数女性也可以发病,但症状较男性明显要轻,预后也较好。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病人腰背疼痛,严重者脊柱功能活动受限。中期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较重,脊柱功能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此时如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大多可获良好效果。该病发展到晚期,患者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失去治疗良机。加上治疗该病暂无特效药,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患者除了坚持吃药之外,还要坚持功能锻炼,包括游泳、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增加脊柱活动度,改善脊柱功能,控制疾病发展。还应少吃寒凉冰镇食品,酒肉要适度,以免伤及脾胃,加重病情。

(实习)

  听力下降、睡眠障碍、不孕、肥胖、精神异常……人们分别到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精神科等科室就诊。其实,有时这类疾病与颈椎病有关。

  压迫交感神经,导致听力下降

  颈椎能管耳朵吗?某中年男士近半年来耳朵总是蝉鸣般响,而且频率越来越高。响时浑身不舒服,头昏脑胀,脖子和肩膀也跟着痛。找了耳鼻喉科医生看,治来治去仍不见奏效。后来,由于脖子痛,他到康复科做理疗。康复科医生一摸,发现他的脖子右转和后伸明显活动受限,每次头往右转,颈痛和耳鸣就明显加重。做了错位颈椎的手法纠正治疗,再进行了一段时间颈椎牵引和物理治疗,症状才得到改善。

  有很多病人花了不少钱仍治不好病,主要是没有找到病灶。像颈椎外伤、劳损及退行性改变可以导致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到直接和间接刺激和压迫,影响内耳功能,引起耳聋或耳鸣,这是很常见的问题。

  脑部供血不足,产生睡眠障碍

  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大多都有睡眠障碍,原因有很多,但脊椎的病变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应引起警惕,黄教授解释,这是由于脊椎病变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致。长年如此,会引发头痛、多梦、恶心、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他并发症。有时候还会导致眼睛供血不足、视物模糊重影。

  颈椎病作祟致精神异常

  有患者因颈椎病导致了精神病。三十多岁的严女士长期伏案工作,长年失眠多梦、心烦意乱,动不动就与丈夫发生争执。她怀疑自己是否更年期提前,长期服用安眠药、止痛药、镇静药来试图缓解暴躁的情绪。又到医院进行妇科、心脏、脑部等各项检查,均无异常。最后朋友建议她找心理医生,结果被诊断为轻度精神异常。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年,期间,夫妻间的争吵逐步升级,分居半年后正式离婚。后来发现原来又是颈椎病作祟。

  不孕、肥胖缘起颈椎病

  半年胖五十斤?这是黄国志接触过的病例之一。章小姐在半年内像吹气一样膨胀起来,所有减肥的方法都用遍了,好不容易瘦下来一斤几两,第二天又翻倍地长回来,弄得脖子疼痛不已。经过检查,有可能是颈椎病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异常肥胖。

  颈椎病能影响内分泌功能,除了会引起异常肥胖之外,还可能会引起不孕。冯女士结婚四年一直未孕,双方检查不见异常。近一年来她月经量减少,中药调理也未奏效。后来因为颈疼痛诊病才查出原来不孕有可能是颈椎病作祟。脊椎错位有可能导致内分泌功能的失调,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的功能失调,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排卵功能障碍,产生月经失调或不孕。

(实习)

  哪些条件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者非常少见。当您在医院里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时,您心里或许还有疑问,那么现在向您介绍一下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条件如下:

  (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2.5厘米;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国际通用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对强直性脊柱炎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都使用国际通用的纽约标准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98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对强直性脊柱炎制定的诊断标准为:

  (1)强直性脊柱炎症状: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强直性脊柱炎体征: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性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强直性脊柱炎:血沉多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

  (4)X线检查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

  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

  强直性脊柱炎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

  1、 血沉

  2、 HLA-B27

  3、 C反应蛋白

  4、 类风湿因子

  5、 免疫球蛋白

  6、 骨盆X线片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需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

       那么,强直性脊拄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区别呢?

  l、强直性脊枝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强直性脊柱炎的高峰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2、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很显著。

  3、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强直性脊柱炎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

  4、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强直性脊柱炎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后者一般不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

  5、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为非对称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髋关节,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有半数以上侵及。

  6、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同,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0%以上,而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

  7、强直性脊拄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膜炎积液和肺纤维化。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而后者多阳性。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以老年女性比男性多见。发病的关节多为负重的关节和活动范围较大、活动频繁的关节,如指问、膝、髋、颈椎、腰椎等关节。胸椎和腰椎患了骨关节炎,则腰背部感到酸痛,活动时加重,弯腰受到限制。

  脊柱结核患者早期多有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盗汗等症状,继而出现疼痛、脊柱强直、肌肉萎缩、肌肉疫挛,部分病人后期因椎体破坏塌陷而产生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极易与强直性脊柱炎混淆。脊柱结核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及神经异常,X线可见以椎体破坏为主,椎间隙变窄,在短期内椎体可发生楔形改变,但不出现广泛的韧带钙化。骶髂 关节多不受累,若合并骶髂关节结核,则病变常累及单个关节,x线改变为关节面有囊性骨质破坏,而软骨下骨硬化不明显。B超检查可较准确地诊断有无冷脓肿及其大小、形态等关系。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推荐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关键在于日常护理

   周董患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早发现

   强直性脊柱炎有四种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常常晚了6年

  13岁的明明整天喊屁股疼,父母带他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孩子患上了幼年型的强直性脊柱炎。

  13岁的男孩明明最近半年来总感觉全身关节疼、屁股疼,家人开始以为是孩子运动损伤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总是不见好转,尤其是夜里疼痛加剧,严重影响睡眠。于是,明明的家人才带孩子去中大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最终确诊明明患上了幼年型的强直性脊柱炎。

  据专家介绍,该院最近已经接诊了3例这样的小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表现,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功能受损。它会发生于人的任何年龄阶段,发病年龄低于16岁的患者都被称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而这个阶段中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多出很多。该病具体诱因不明,大多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免疫等有关。如果是早期,主要采用药物和功能锻炼,晚期可采用手术矫正。

  AS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3.3%。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

  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强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⑴骶髂关节炎: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所以不象坐骨神经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为几具脊柱段同时受累。

  ⑵腰椎病变:腰椎脊柱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前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扣挻、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⑶胸椎病变: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19、20]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所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⑷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发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不能抬头平视。

  ⑸周围关节病变: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有人统计,周围关节受累率,髋和肩为40%,膝15、5,踝10%,足和腕各5%,极少累及手。报道80例AS,髋关节受累率为征候(100%);活动受限(64%)、屈曲挛缩(38%)、肌肉萎缩(25%)、发生关节强直(37%),是AS病人的主要致残原因;髋部症状出现在发病后5年内者占94%,提示AS发病头5年如未累及髋关节,则以后受累的可能性不大。

  专家指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被忽视或误诊,所以专家提醒,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一旦出现腰髋疼痛3个月以上不能自行缓解的,特别是下肢关节疼痛应警惕是否患上该病,尤其是本身有家族史的需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该病起病隐匿,缠绵难愈,致残率和误诊率都较高,因此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该病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存在不少的疑虑。

  只是感觉膝关节肿痛。为啥就被怀疑患了强直性脊柱炎?

  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可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病变可向上累及至颈椎,使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腰痛和腰骶部僵硬感。也有少数该病患者首先颈椎受累,以后此病变可向下累及至腰骶部。个别患者还可几个脊柱段同时受累。当病变累及至胸椎时患者可有胸廓扩张受限的临床表现。此外,不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伴有髋、膝、踝等四肢大关节肿痛等周围关节炎和心、肺、肾、眼、耳及神经系统等关节外病变。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驼背、颈椎和胸廓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先出现周围关节炎症或关节外病变,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症状,这样就极易造成误诊。据统计,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率高达96.4%。因此对像您这样出现不明原因的周围关节肿痛和关节外病变的患者,应考虑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若对此类病情一时难以确诊,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直至明确诊断。

  为什么我只有拉肚子的症状。却被确诊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证实,有些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与患者受到某些病原菌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炎症的关节滑膜和滑液中已分离出来病原体的抗原成分便可以得到证实。一般来说,可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原菌有肠道和泌尿道的致病菌。人的关节内若长期存在微生物抗原便可激发免疫反应,并且此种微生物抗原可与局部产生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再激发补体产生免疫反应,破坏局部组织,从而导致强直性脊柱炎。但目前这些微生物是否是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尚有争议。因为迄今为止,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现在只知道该病的发生除了与感染因素有关外,还与遗传、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人体的免疫力及环境因素有重要的关系。

  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警惕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凡16~30岁的青年(尤其是男性),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下述症状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如做X线骨盆平片检查等。这些症状包括:①腰骶部或腰背部经常疼痛,经休息后不能缓解;②经常出现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③反复出现膝或踝关节肿痛和关节积液:④反复出现跟骨结节和坐骨结节疼痛:⑤脊柱经常疼痛、有僵硬感,活动受限;⑥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经常疼痛:⑦突然出现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⑧反复出现虹膜炎、结膜炎等眼病;⑨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和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有束带感、胸部活动受限等。由于该病患者在发病7个月内做×线平片检查时并不能显示其病变,所以对可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为其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MRI)。

  单凭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呈阳性就能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吗?

  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的阳性率高达90%-96%。而普通人群该项检查的阳性率仅为4%-9%。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呈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几率为1 0%-20%,而普通人群患该病的几率仅为1‰-2‰,两者之间相差100倍。据统计,将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用在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上,其准确率可达96%。一部分有腰腿痛或双侧骶髂关节反复酸痛的患者,虽然为其做X线检查后未见异常,但其体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却呈弱阳性,这样就为一些该病患者能够得到早期的诊断提供了依据。但有时候普通人群和出现某处疼痛的患者,其体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也可呈阳性,所以单凭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的检查结果并不能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所以对该病的确诊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为其所做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和分析。

  怎样判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

  答:强直性脊柱炎缠绵难愈,对该病的治疗时间较长,不少患者常常对治疗是否有效感到困惑。判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时,首先要看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减轻了。其次,还要看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如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查结果。这两项指标是反映该病患者病变处的炎症是否得到缓解的良好指标,其中C反应蛋白要比血沉更敏感。这项指标对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较血沉更有价值。C反应蛋白在患者的疾病处于活动期时会显著增高,而且该项指标与患者在做CT检查时所显示的关节侵蚀和硬化程度,以及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腰背疼痛、僵硬等症状)均呈正相关。如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说明其病情已得到缓解,其所进行的治疗有效。而如果C反应蛋白水平持续增高,则表明该患者的疾病处于活动期,其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其所进行的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

  为什么要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强直性脊柱的特异性西药。该病患者在治疗中一般多使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病患者的症状,却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有的药物还对患者的生殖系统有毒副作用,尤其不适用于未婚男青年使用。鉴于此,我们现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如内服中药神凤丹和通痹汤或强脊汤,同时还可外敷磁药贴。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是:①通过中药的内外合用可使药力叠加,增加疗效;②中药具有明显的骨质修复和阻止骨质破坏的作用;③降低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作用显著,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使患者的病变从急剧进展的活动期转变为静止期;④无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呈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见,伴有困倦乏力,常被忽视为腰肌劳损等疾病,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400万以上,多在20~30岁时发病,男性患者居多,迁延10~20年。作为世界性的顽症,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到后期,致残率极高。

  绝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往往只是腰部僵硬或疼痛,在夜间翻身、早上起床或久坐、久站后症状尤为明显,经过活动后,僵硬和痛感可以部分好转。病痛时轻时重,时有时无,除腰骶部关节受累外,可以累及胸椎和颈椎。部分周围大关节也可累及,并可因此为首发症状而误诊,如肩关节、足、膝关节、髋关节等,少数可累及手小关节。少数为急性发病,腰、髋和其他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患者常因疼痛而卧床不起,甚至不能翻身活动,这种发病形式易引起家人和医生的重视,诊断也相对容易。疾病发展到晚期,脊柱各个关节均已强直固定,在X线片上脊柱呈竹节样改变,这时疼痛已不如早、中期那么明显和剧烈,而关节僵硬和活动困难则为病人的主要痛苦。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可损害多个脏器,如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下肢膝以下部位肌肉酸痛和麻木。约四分之一患者有眼虹膜睫状体炎,出现眼痛、畏光和流泪,病情严重的患者伴有心脏主动脉瓣病变、传导障碍和肺纤维化。肾脏损害主要有IgA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最重要而且必须的检查是给患者拍一张骶髂关节正位X线片。如果青少年男性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或间隙疼痛,同时伴有腰部的僵硬感和弯腰、下蹲受限,或发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锁、肋椎、颞颌、柄体、跖趾等小关节的疼痛,都应想到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许多患者往往要到发病三四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被确诊。因此,提高对这一疾病早期症状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强调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的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早期、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患者应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适当的行走、良好的睡眠姿势和腰腹锻炼可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呼吸锻练和游泳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肺功能。饮食应注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动物脂肪,合并骨质疏松者应加服钙剂和鱼肝油。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故对病人应做全面系统检查。脊柱病变是本病主要部位,明显的体征如驼背畸形常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疑有本病的病人尤应注意脊柱方面的检查:有无脊柱驼背畸形,有无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各个方向运动时脊柱县否受限等等。

  下列方法能帮助我们了解病变的受累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

  一、体格检查:

  (1)腰椎活动度试验(Schober):令病人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厘米作标记,向上 10厘米再作另一标记,然后令病人弯腰(保持双膝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若增加少于4厘米,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

  (2)指——地距:病人直立,弯腰伸臂,测指尖与地面距

  (3)枕——墙距:令病人靠墙直立,双足跟贴墙,双腿伸直,背贴墙,收腹、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应为0;如枕部不能贴墙,为异常。

  (4)胸廓活动度:病人直立,用刻度软尺测第4肋间隙水平(妇女乳房下缘)的深呼气和深吸气之胸围差。小于 2.5厘米为异常。

  二、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因为所有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骶髂关节炎,且骶髂关节为本病最早受累部位,所以对怀疑有强直性脊柱炎者,应摄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的X线上可以表现为骶髂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最后骶髂关节融合强直。虽然骶髂关节病变发生早,而且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X线检查 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

  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

  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

  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

  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但最为典型的X线表现是腰椎的竹节样病变,因此,腰椎的正、侧位片在这些病人不能省去。当骶髂关节在平片上表现不明显时,CT、放射性核扫描、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会提供很大帮助。需提醒病人注意的是:在做骶髂关节X线检查前一天的晚间应服用导泻剂,在晨起排便后再拍片,以保证X线片的清晰度。

  三、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

  (1)血常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血常规为白细胞正常或稍高,1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2)血沉(ESR):7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可出现血沉增快,主要见于病情活动期。

  (3)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它可以在组织损伤、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等情况下增高数十或数百倍。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活动期C-反应蛋白升高。

  (4)血清免疫球蛋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常出现免疫球蛋白IgA轻至中度增高。

  (5)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出现在血清中的一种抗体,可存在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及少数正常人中。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与普通人群相同,即小于5%。

  (6)HLA-B27: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呈阳性,但只能作为诊断上的参考。

  强直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指标不多,而且无特异性,缺乏诊断意义,主要用于病情活动性判定和疗效估计。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及轻度低色素性贫血。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于正常人群。免疫球蛋白A(IgA)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有关,伴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免疫球蛋白G、M(IgG、IgM)升高。

  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还可有血清补体的C3碎片和C4升高。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升高。笔者统计100例强直性脊柱炎中,血沉增快的有51例,最高达102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仅9例,而且滴度均较低。自1973年首次报道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之间有关联以来,在这方面已有大量报追;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强直性脊柱炎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紧密关联,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大约为90%。故HLA-B27检查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临床高度疑似的病人。但毕竟还有10%左右的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故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该病:另一方面,在正常人群中也有4%8%BLA-B27阳性。因此仅凭HLAB27:阳性也不能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下易用按钮约诊断标准分类5级: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级为可疑骶髂关节两侧炎;Ⅱ级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蚀病变,关节腔轻度变窄;Ⅲ级为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有侵蚀病变伴关节腔消失;Ⅳ级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残存的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的血液化验常无特异性改变。虽然90%以上病人血清中HLA—B27阳性,但也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疾病活动期的病人大多血沉增快,半数以上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升高,因此可用作辅助指标来监测疾病的活动程度。

  综上,我们知道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该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因此实验室检查对于这个原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面介绍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做哪些检查,强直性脊柱炎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有着很好的帮助,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是有着不错的辅助效果的。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脊椎及骶髂关节,引起骨性强直及畸形。它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关节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有遗传因素。寒冷及潮湿地区多见。强直性脊柱炎除关节症状外,还会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外表现,对于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有着重要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炎表现有哪些:

  1、发热:发热可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或疾病活动期,多表现为不规则的低热,体温在37-38度之间,时间不固定,午后和夜间发热较为常见,一般晨起体温降至正常。也有的患者出现上午低热。这种发热对解热镇痛及反应良好。如果患者出现持续发热或高热,而解热镇痛剂效果不佳时,应助于查血象,以除外合并感染。

  2、贫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慢性单纯性贫血,这种贫血程度较轻,且长期保持问题,一般毋须特殊治疗。实验室检查通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偶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数一般均正常,而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下降。

  3、其它症状:由于发热和其他原因,患者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身体虚弱、自汗和盗汗等症状,但一般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不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实习)

  以往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多见于男性,50年代流行病学资料男女比例为9—16:1,西方一般认为男女比例为5-8:1。随着近年各地对强直性脊柱炎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CT检查的推广应用,女性患者的发现率逐渐增加,使本病男女发病率的差异逐渐缩小。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症状有哪些:

  1、 发病形式

  发病年龄男性比妇性早6岁。男性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早期发病后有一段无任何症状的缓解期,但较短;女性患者相对症状较轻,缓解期有时达数年。

  2、 X线:

  女性患者在发病数年内不出现X线异常,女性骶髂关节解剖、性激素特点,使骶髂关节病变多停留在炎症阶段,少见强直。

  3、 受累关节:

  男性以腰椎、骶髂关节、髋关节疼痛多见;女性以腕肘等外周关节肿痛多见,尤其膝关节发病率多于男性。

  在病情进展中,男性腰椎、颈椎、髋关节以及整个脊柱受累多见,致残率高;女性较轻,较少整个脊柱受累,而耻骨联合受累比男性多。

  4、 感染:

  比男性增加了产褥期感染因素。

(实习)

  孩子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应该怎么办?我们知道,强直性脊柱炎不是成年人的专利,还有小儿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那么怎样才能尽快诊断呢?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以下状况,就可以怀疑孩子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应立即去医院做详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1、没有原因的膝关节和足后跟疼痛,行走不方便。

  2、在膝关节痛的同时,用手按压髋关节周围,按压时有压痛点。

  3、让小儿平卧位,将患肢往上抬达不到45度,髋关节有疼痛感。

  4、做“4”字实验。将患肢呈4字形搭于健侧大腿上,膝盖往下压,压时髋关节有疼痛感。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一般10岁至40岁最多,10岁以前及40岁以后发病则较为少见,以20岁至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以男性多发,女性则较为少见,男女发病之比为10:1。小儿强直性脊柱炎要及时进行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大多数起病不很明显,一般会出现乏力、厌食、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腰部、臀部、髋关节的隐痛、钝痛,呈间歇性,伴僵硬感。少数患者可以膝、踝等周围关节或颈、肩关节疼痛起病,但随后逐渐出现腰部疼痛。以眼部虹膜炎为首发表现并导致失明的很多。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的诊断更容易发生误诊,由于诊断的失误和治疗上的偏差,会使坏死更进一步严重发展,早期患者往往也可据晨僵症状初步判断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是国际医学上的难题之一,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剧烈疼痛牵射致颈部、肋间、上肢、骶部、下肢。严重者见背、腰、颈、髋关节呈半固定状态伴僵痛。最后导致头部固定于前屈位,脊柱为“罗锅”,腰部为“乞求者”姿势,骶髂部为“鸭式”步态。很多方法治疗效果均不显著,部分治疗显效者又易反复强直性脊柱炎瘫痪,丧失生活能力,因而强直性脊柱炎被俗称为“不死的癌症”。

  1、为何“人未老背先老”

  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是下腰痛、脊柱僵硬及运动范围受限,是一种病因未明累及中轴关节(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它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几乎均有骶髂关节病变,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

  2、易发人群

  强直性脊柱炎高发人群多为年龄在15-30岁之间的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腰、臀、髋疼痛,腰椎僵硬,髋关节功能障碍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往往最初产生于青少年时期,而医学上并没有明确的检查指标,因而需要特别注意。如有晨起后背腰部僵痛、后仰时背腰部痛重、久站或行走易疲倦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很可能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青壮年患者一般为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白天在活动时疼痛感会减轻,而剧烈疼痛则发生在夜间。此外患者还伴有臀部、髋、大腿内外侧、膝、肩、胸锁关节,颈部或肋间神经痛等。

  3、病因研究

  (1)90%由家族遗传引起

  医学临床观察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90%由家族遗传。家族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者容易将此遗传至下一代,即使父辈或祖辈似乎并没有患病,但实际上曾出现过此类症状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如在药物和适当运动的调整下,抑制住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患者对此并不知详情。此外,有约10%的患者是由后天因素引起。

  (2)中医将疾病归结为风寒湿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由风、寒、湿引起。如果患者在自身免疫力低下、调补不适时,很容易诱发各种脊椎病。上海西郊骨科医院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专科张进生副主任医师有位患者,曾在潮湿的帐篷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甚至还在泼过水的地面上睡了三个月的地铺,结果导致其背腰部僵痛而无法正常活动,不得不住院治疗,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4、误诊率高

  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仅是疼痛,因而都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或其他病症。据不完全统计,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率约达90%。

  5、尽早确诊

  尽早确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极为重要。但是,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止痛药治疗,稍待疼痛好转,则停止治疗,结果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不少患者直至病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才去检查,但那时已到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部分患位病变程度已相当严重,加大了治疗难度。

  6、及时治疗

  上海西郊骨科医院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专科张进生副主任医师建议,15-30岁的青少年、背、腰疼痛伴早晨僵硬半年以上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接受正规治疗。

  7、预防反复

  当强直性脊柱炎病状有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疗效的巩固同样重要。有很多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病情好转疼痛消失,便自认为已临床治愈,旋即停医停药,缺乏有效调护,以致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在临床治愈后应继续服用中西药物,巩固半年左右时间,严重者当延长巩固期。

(实习)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中很容易复发的疾病,虽然它不像癌症那样会要了人命,但是它会使患者致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不少患者因为得了该病而心力交瘁。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疾病一样,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那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症状表现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腰痛和晨僵、腰椎各方面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由于本病起病比较隐袭,病程缠绵,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给针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了解该病各个阶段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青少年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或左右轮换痛;同时有背腰疼痛或僵硬感者,骶髋关节X线片有轻微改变者;青少年有慢性泛发性或持续性背腰痛,棘突有压痛;或有散在性压痛,晨起后背腰部僵痛,后仰时背腰部痛重,活动后好转;久站或行走易疲倦,时有绞锁痛,伴血沉增高者;青少年除背痛外,还有臀部、髋、大腿内外侧、膝、肩、胸锁关节,颈部或肋间神经痛者,伴有血沉增高,骶髋关节X线片有改变者。

  ●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颈、背、腰、髋、膝、肩、胸锁关节,肋间神经,骶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轻度强直。X线片显示:骶髋关节面破坏,关节边缘模糊,间隙变窄,有囊性变,部分有轻微硬化。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颈、背、腰、髋部强直,或驼背畸型。X片显示:骶髋关节融合或固定,脊柱融合或成竹节状。

  综上,相信大家知道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症状表现是什么,对于该病的治疗,专辑主张争取早发现,早治疗,而且早中期是该病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您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在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