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梁玉梅

  梁玉梅表示,防痛风最关键的是要管住嘴,因此,尿酸高以及痛风患者要遵循七条饮食控制原则;而痛风发作时,嘌呤含量低的鸡蛋和牛奶是安全食品。

  1. 限制含嘌呤多的食物摄入,每日嘌呤摄入量<150mg/100克;

  2. 大量饮水,每日超过2000ml;

  3. 多摄入含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4. 蛋白质来源首选含嘌呤低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5. 调节饮食及运动强度以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6. 肥胖者应适当减肥,但别求速瘦,因为快速的减肥可造成大量的酮体产生,反而抑制尿酸排出。

  7.高脂血症者限制脂肪的摄入。

  相关链接

  痛风缓解期的食谱

  早餐:脱脂牛奶250毫升,面包100克。

  午餐:米饭(大米100克),西红柿炒鸡蛋(鸡蛋60克,西红柿100克),炒白菜150克。

  下午加餐:水果一个(150克)。

  晚餐:米饭(大米100克),鸡丝炒芹菜(鸡肉80克,芹菜100克)或炒菜心150克,全天用油20克。

  (全天总供能1800千卡,总嘌呤含量225毫克,适合中等身材的痛风缓解期患者采用)

  痛风病人未发病时,也不能喝酒。因为酒类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乙醇还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使血尿酸升高。平时喝点小酒,尤其是饥饿后饮酒很容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故痛风患者平素要多饮水,不喝酒,包括白酒、葡萄酒、啤酒等都不要喝,因为酒类本身还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内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长期饮酒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病人最好戒酒。

  此外,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体内产生过多的内源性尿酸,加重病情。饮食上要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牛奶、奶酪和鸡蛋,因为它们既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嘌呤含量又少,对痛风病人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

  但要注意的是。痛风患者虽然能喝牛奶,但酸奶就不宜饮用。这是因为酸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而所有菌类都是高核酸物质,乳酸可干扰尿酸排泄,在体内形成过多嘌呤而加重病情,对痛风病人非常不利。

  患有痛风的朋友应远离酒精制品,多食健康食品。

  豆腐、豆浆是人们生活中常见也常吃的大豆制品,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豆制品。豆制品的食物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之为养生保健的营养食品,无论是豆浆还是豆腐,这些食品颇受欢迎,特别是如今大城市的人更注重日常保健。人们更是喜欢早上喝豆浆。

  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豆制品除了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之外,还能帮助人体补铁补钙,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防止细胞老化。而且具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的功效。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多食用也会影响肾脏,诱发肾脏疾病。所以豆腐虽好却不能多吃,豆腐吃多了反而不利身体健康,引发如下几类疾病。

  1、促使痛风发作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3、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4、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5、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可见,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韩联网9月26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自本月3日与夫人李雪主一起观看牡丹峰乐团演出后一直未露面。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源于金正恩患有痛风,腿脚行动不便。此外还患有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金正恩身体出状况的消息一出,网友们调侃:“不减肥终于病了!”、“没事多运动一下,减减肥什么的啦!”那么痛风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预防和治疗痛风??

  与生活方式相关 遗传是主因

  痛风是由血液中的尿酸堆积造成的。健康人每天体内会生成新的尿酸,同时排泄掉一部分尿酸,进而保证体内尿酸水平平衡。健康人的尿酸经肾脏从尿液排出,但如果嘌呤过多,产生的尿酸也就多。当身体未能将嘌呤代谢并从肾脏排出,就会积聚成尿酸,积到一定浓度,会沉淀产生结晶。而这些结晶通常沉淀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就会导致痛风。一般而言,大多沉淀于关节部位,且大多是从脚趾或拇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关节。

  痛风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一般将家族中有无痛风病史作为判断是否为痛风高危人群的主要因素。据悉,金正恩的痛风遗传自其父亲金正日,爷爷金日成在生前也患有痛风。

  而痛风的发生还有很多后天因素,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年龄、职业、性别及肾功能损害等。有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容易得痛风。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而身高为1米75的金正恩体重却达到了90公斤,饮食上也不健康,频繁暴饮暴食,疏于健康管理,难怪痛风找上了他!

  痛风怎么防怎么治?

  金正恩的兄长金正男曾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喝酒,所以患上了痛风,每天在服用调节尿酸的药品。

  喝酒为何是导致痛风的高危因素?因为酒类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乙醇还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使血尿酸升高,酒类本身还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内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平时喝点小酒,尤其是饥饿后饮酒很容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故痛风患者平时要多饮水,不喝酒,包括白酒、葡萄酒、啤酒等。

  除了限酒外,饮食控制还应遵循三低一高原则:1.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如蔬菜,面条,各种牛奶,水果等,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体内产生过多的内源性尿酸,加重病情。饮食上要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牛奶、奶酪和鸡蛋,因为它们既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嘌呤含量又少,可使血尿酸生成减少。2.低热量摄入以消除超重或肥胖。3.低盐饮食。4.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防止尿酸在肾脏沉积。

  推荐阅读:

  喝酒、减肥都可诱发痛风

  痛风病人未发病也不能喝酒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长时间离开公众视线已经引发网民热议,各种版本的原因甚嚣尘上,其中,据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10月8日报道,情报官员中最主要的看法是,金正恩从公众视线消失是因为他抽烟太多和吃了过多鱼子酱而得了痛风,卧床不起。那么鱼子酱到底是如何引起痛风的呢?同样会引起痛风的食物还有哪些?

  鱼子酱与痛风关系:嘌呤较高会代谢成尿酸尿酸高会引发痛风

  鱼子酱含皮肤所需的微量元素、矿物盐、蛋白质、氨基酸和重组基本脂肪酸,不但能够有效地滋润营养皮肤还有使皮肤细腻和光洁的作用,所谓的肤质的“返老还童”的功效。鱼子酱是用盐保质的,品级越高,鱼子酱里的鱼脂(即鱼油)含量相对递增,含盐量则相对递减, 所以不宜多吃。

  痛风是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少数人基因缺现有关是遗传性疾病,更多的人是过度饮食所致,是吃出来的病。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每100克鱼子酱中含有144mg嘌呤,属于嘌呤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嘌呤在体内会代谢成尿酸,尿酸高会引发痛风。

  其实鱼子酱只能算嘌呤中等含量食物,各种海产品,牛羊肉以及肉汤,嘌呤含量会更高。

  由此,痛风不一定是鱼子酱食用过多引起,但鱼子酱吃多了也不宜。

  在10月10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罕见地缺席了朝鲜劳动党69周年的纪念会,就在外界纷纷猜测“金三胖去哪儿了”的时候,他终于在神秘消失5周后拄拐亮相于公众的视野。照片中的他看似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但手拄拐杖的举动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他身体健康情况的大猜想。有外媒称金正恩消失在公众视线这么久,是因为他抽太多烟和吃了过多鱼子酱而得了痛风,卧病不起。

  鱼子酱虽好 痛风病人能吃吗?

  金正恩身高约为175厘米,体重却达到90公斤,其肥胖的身材屡次成为外界调侃的焦点。尽管如此,他饮食上不健康,频繁暴饮暴食,疏于健康管理。

    金正恩和父亲金正日体态都偏胖,二人喜欢吃富含油脂的食物。据悉,金正恩在瑞士求学时就偏爱奶酪,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个爱好,还酷爱雪茄、法国白兰地。金正日偏爱金枪鱼膘寿司,金枪鱼膘的油脂丰富,是金枪鱼身上最名贵的地方。而不可多得的鱼子酱则深得全家人的青睐。鱼子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非常显著的保健作用,但鱼子酱中的嘌呤含量很高,平均值为140mg/100g,如果摄入过量,会造成代谢的尿酸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从而蓄积在体内,出现尿酸盐结晶,长久以往,这些结晶会游走到肢体的最末端,引起痛风。

  痛风病人饮食须知

痛风病人饮食有什么禁忌?

  患了痛风,人们总是想到饮食可能不对,有患者常抱怨: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但怎么就控制不住尿酸呢?那么痛风患者不能吃什么?

  1.酒类。之所以喝酒是痛风的高危因子,是因为酒类中的主要成分乙醇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使血尿酸升高,此外,还可增加体内乳酸,乳酸可一直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因此痛风患者平时要多喝水,不喝白酒、葡萄酒、啤酒等,避免痛风急性发作。

  2.所有动物的内脏,如肝、心、脑等;海鲜,如各种鱼类,尤其是鱼干,贝类、鱼卵等都是高嘌呤食物;尽量别吃肉、禽、鱼类,如一定要吃,应将肉煮沸后弃汤食用。这是因为嘌呤易溶于水,汤中含量很高。

  3.少吃辣椒等调料。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发作,应尽量少吃。

  4.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选用嘌呤少的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避免喝含乳酸较多的酸奶。


  冬季天寒地冻,最适合围炉吃上一顿热热的火锅。火锅,是许多人冬天里的最爱。有些人连吃带喝一顿饭下来就是几个小时,殊不知,这样吃火锅很伤身。在大量进食海鲜和各种肉类,喝啤酒和含糖饮料后,最易引发痛风。那么,火锅是如何成为痛风“导火索”的?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火锅肉汤是诱发痛风关键因素

火锅是如何引发痛风的?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疾病,多发于30~60岁的男性。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升高息息相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80%的嘌呤是内源性产生的,只有20%的是外源性食物摄入的嘌呤。痛风的发作主要是由于尿酸的过大波动,因此,外源性食物摄入的嘌呤虽然只占20%,但它却是诱发痛风的导火索。火锅料及浓汤往往由海鲜、贝壳、豆制品、牛羊肉等高嘌呤食物组成。因此,吃火锅时嘌呤的摄入量肯定比平时吃饭要高,所以更容易诱发痛风。

    痛风患者饮食指南

    虽然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不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即使是低嘌呤饮食在一周后也只能使血尿酸降低1-2mg/dl,但无节制的饮食可使血尿酸的浓度迅速达到高峰。因此,控制含嘌呤的食物,减少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非常必要。那么痛风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1.禁食高嘌呤食物

  肝、肾、胰、心、脑、肉馅、肉汁、肉汤、鲭鱼、凤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淡菜、鹅、石鸡、酵母、啤酒、火锅。

  2.选食中等嘌呤食物

  1)鱼类: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青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鳗鱼、鳝鱼及龙虾、蟹、牡蛎;

  2)肉食: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羊肉、兔肉、鹿肉、鸭、鸽子、鹌鹑、野鸡、火鸡;

  3)麦麸:麦片、面包、粗粮;

  4)蔬菜:芦笋、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干豆类、豆腐。

  3.放心吃低嘌呤食物

  1)粮食:大米、小麦、小米、荠麦、玉米面、精白粉、富强粉、通心粉、面条、精白面包、馒头、苏打饼干、黄油小点心;

  2)蔬菜:白菜、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芜青甘蓝、甘蓝菜、莴苣、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芦、番茄、山芋、土豆、泡菜、咸菜;

  3)水果:各种水果;

  4)蛋、乳类: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

  5)饮料:汽水、茶、咖啡、可可、巧克力;

  6)其它:各种油脂、花生酱、洋菜冻、果酱、干果等。


  很多痛风患者都知道控制病情要“管”住嘴,不可吃高嘌呤食物,如海鲜、火锅等,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调味品竟也能诱发痛风。

  今年65岁的老吴患痛风已经3年了,近一年来关节肿痛发作频繁,在住院治疗后,关节肿痛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出院后由于完全按照医嘱,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痛风病已经有半年没有发作。但在最近一次孙子的生日会后,痛风再次袭来。老吴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完全按照医嘱,为何痛风还会发作?原来竟是一盘蚝油生菜惹的“祸”。

痛风患者饮食不可贪“鲜”

  广东人吃生菜大多会用到蚝油,蚝油是广东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它以蚝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而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常常是一些动物、海鲜等经过提炼、浓缩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发作。

  因此痛风患者在外就餐时,要特别注意味道鲜美的食物,很有可能其中就添加了这些调味品。在就餐点菜时要注意选择,避开痛风的“雷区”。


  痛风患者究竟能不能喝酒?海鲜和啤酒早就被证明是制造高尿酸、诱发痛风的“黄金搭档”,一个制造嘌呤,另一个阻止尿酸排泄。那么有人会问:啤酒不能喝,其他酒类比如白、葡萄酒等就不怕了吧。还有人认为,那么痛风患者究竟能不能喝酒精饮料?

痛风患者究竟能不能喝酒精饮料?

  每种酒类含多少嘌呤?

  究竟饮料中的嘌呤含量以每100毫升含多少克来计。社会餐饮中,最常见的酒精饮料嘌呤含量为:

  日式烧酒:几乎零毫克/100毫升

  威士忌:0.1毫克/100毫升

  白兰地:0.4毫克/100毫升

  日式清酒:1.2毫克/100毫升

  葡萄酒:0.4毫克/100毫升

  啤酒:5-6毫克/100毫升

  绍兴酒(黄酒):11.6毫克/100毫升

  从中可见,啤酒和黄酒则属于高风险人群的雷区。啤酒本身就含有嘌呤,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因此酒精本身就是引发痛风的高风险因素。虽然高酒精度的酒类一般来说嘌呤问题不大,但酒精引发痛风的另一因素是,它可在人体内代谢产生乳酸,跟尿酸竞争排出途径,影响了尿酸的排泄。但并不是说痛风患者应当拒绝一切酒精。研究发现,如果患者每天喝不超过10克的葡萄酒的话,反而能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虽然酒精对血尿酸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但酒精对于高嘌呤食物的推波助澜作用足够引起人们的重视。      


  又到了年底,各类聚会和饭局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饮食相关疾病的高发,痛风就是其中一种。有人说痛风是“皇帝病”,这是因为它与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有一定的关系,如何才能预防痛风,已经患有痛风的人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名医有话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主任答讲解痛风的防治。

  问:什么是痛风?

  答:痛风血尿酸高,沉积在关节局部或内脏诱发的关节炎、痛风石或肾病,这一类疾病就叫痛风。

  问:引发痛风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主要是体内产生过多的尿酸,产生过多或者是排泄过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它容易沉积在关节的局部或者是肾脏,来诱发疾病。在关节的话它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疼的非常厉害。

  问:一般什么人容易得痛风?

  答:40岁以上中年男性是高发人群,妇女如果没有绝经一般发病很少,当然有一些继发性痛风,如果有肾脏疾病,有可能导致学尿酸高出现痛风。

  问:痛风如何进行分期?

  答:痛风分为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就是剧烈的红肿、热痛、剧按。间歇期像正常人一样一点不疼。反复发作出现痛风石或者关节炎发作频率过高没有间歇期,就进入慢性期了,这个时候比较严重。平均大概在11年左右,疾病会进入慢性期。进入慢性期后治疗比较棘手。

  问:痛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答:临床表现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单关节的红、肿、热、痛,拒按。发作的时候轻轻的用嘴吹一下都疼的不得了。

  问:缓解痛风疼痛的方法有哪些?

  答:下肢发作,把脚抬高,冷敷,休息,同时赶快用上抗炎药,首剂加倍,在发作的时候赶快这么处理。

  问:痛风可以根治吗?

  答:很难根治,因为它有一些基因的缺陷,同时也跟一些尿酸代谢有关系,所以要根治比较难,长期维持稳定没有问题的,看它是不是跟遗传相关。本身他爷爷、爸爸全都有,儿子有基因缺陷,这个东西没法根治。但如果是单纯由饮食外面吃喝玩乐引起的,改变生活方式,也许以后有根治的可能性。

  问:预防痛风应该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

  答:要适当运动,肥胖的人要减肥,有啤酒肚的要控制在正常体重,适量运动,不能熬夜。有的痛风病人熬夜往往到2、3点,这种情况很容易痛风发作。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喝含果糖的饮料,茶和咖啡是可以喝的。有研究显示,茶和咖啡有降尿酸作用。肉类最重要的是小心动物的内脏和海鲜,不要喝肉汤,因为嘌呤很容易溶解在肉汤里。海鲜里面除了海蜇皮、海参和海藻以外,其它所有海产品不要吃。

  问:痛风会不会遗传?

  答:因为这个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痛风它不属于遗传病。它也不是传染病,但是它有遗传倾向,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家里面,父亲是儿子有可能是。所以它有遗传倾向,它跟基因缺陷有关系。但是如果说你这个儿子饮食上控制的很好,血尿酸也正常,这种情况下也许不发病。但是父亲有,儿子也是在外面吃喝不注意饮食控制,很可能发作,就出来痛风了。

  问:痛风患者能不能喝白酒?

  答:痛风绝对不要喝啤酒,其次不能喝白酒。可以喝少量的红酒但是酒精总量不能超标,不能喝红酒喝醉了。因为啤酒里面含有尿嘌呤,嘌呤很容易被肠道吸收转化为尿酸,另外,酒精能够抑制尿酸的排泄促进尿酸的形成。

  春节的餐桌上摆满大鱼大肉,痛风患者难免管不住嘴贪吃,以至于痛风发作。医生提醒,痛风患者在春节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和腿。

  远离酒肉管住嘴

  春节期间,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与酒肉朋友聚餐,管住自己的嘴,远离酒肉等高嘌呤食品,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鳃鱼、鲭鱼、肉汁、小虾、肉汤、扁豆、干豆类等含嘌呤高的食品。

  电话拜年管住腿

  春节期间应尽量使用电话拜年,管住自己的腿,以免频繁走动拜年,过度劳累,导致痛风复发。

  控制饮食多饮水

  控制饮食总量、减少嘌呤摄入。痛风患者每日饮食中所含嘌呤量应减少到150mg左右,禁止高嘌呤含量食物的摄入,适量食用含中、低嘌呤的食品。烹调肉时应先用水焯一下捞出,有助于排出肉中的部分嘌呤。

  此外,还应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每kg体重不应超过1g蛋白质,病情严重的,应限制在0.8g以下;减少脂肪的摄入,饮食所含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15%。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硬果、牛奶等碱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应多食用蔬菜及水果;同时还应增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郁积的尿酸盐溶解及排出。

  多行足浴关爱脚

  痛风患者要经常洗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尿酸在足大趾沉积,以免出现肿痛。另外不要穿过紧的鞋,防止血液循环受阻,痛风发作。

  很多人深信大豆制品是高嘌呤食物,因此痛风病人不能吃。但最新研究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包括绿豆、大豆和豌豆等)食品,并不会导致痛风,反而还可能降低患上痛风的风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7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多吃鸡、鱼和虾等肉类和海鲜,会增加患上痛风的风险,但吃豆类和荚果类食品,患痛风的风险反而下降。这项研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携手展开。共有超过六万名当地华人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追踪调查这些人的饮食习惯。当中有2100多人在平均11年内的随访期内患上痛风;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人的饮食习惯及他们患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所吃的食物分成四部分,通过比较这些食物的摄取量,来分析参与者患上痛风的风险。结果显示,鸡肉、猪肉、鱼肉和贝类等肉类和海鲜所造成痛风发病的概率介于8%至27%。出乎意料之外,黄豆和其他豆类不但不会造成痛风的发作,反而还能使患病的风险降低14%。

  新加坡营养顾问陈愍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当地医生和营养师当中,有近半认为黄豆类食品会导致痛风。她指出,痛风病人不能吃豆制品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很多痛风病人却因此错过黄豆的益处,这项研究能纠正这样的误区。

  痛风患者能不能喝酒一直以来都是痛风患者较为关心的问题,现在专家就给您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痛风患者不能饮酒。因为酒的代谢产物为乳酸。乳酸会肾脏内抑制尿酸的排泄,使得血尿酸值升高。而过量饮酒常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尤其是烈性白酒、葡萄酒、香槟酒、啤酒。

  饮酒是痛风发作的最重要诱因之一。这是由于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乙醇还能促进嘌呤分解而直接使血尿酸升高;同时,酒类本身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内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大量饮酒可致痛风发作,长期饮酒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病人最好戒酒。

  此外,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体内产生过多的内源性尿酸,加重病情。饮食上要以植物蛋白质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牛奶、奶酪和鸡蛋,因为它们既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嘌呤含量又少,对痛风病人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

  但要注意的是。痛风患者虽然能喝牛奶,但酸奶就不宜饮用。这是因为酸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而所有菌类都是高核酸物质,乳酸可干扰尿酸排泄,在体内形成过多嘌呤而加重病情,对痛风病人非常不利。

  痛风患者不宜吃什么

  痛风患者主要需注意对酒类及肉类食物进行控制(最好少吃或合理的食用):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切勿饮酒。若饮之,势必火上浇油,加剧疼痛。即使是慢性缓解期,也当禁忌,否则会引起病情复发。啤酒中含有多量的嘌呤物质,故也不宜多饮。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痛风病情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2.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36岁的张先生身高175厘米,体重直逼170斤。除了这身减不掉的肥,最近他又多了一件烦心事。一天夜里他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脚拇趾关节发红发肿,动弹不得,疼痛难忍,仿佛刀在割、虫在咬。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尿酸非常高。医生诊断他为痛风,除了给他开了一些治疗痛风的药,还列出了一堆需要禁忌的食物。张先生粗略听了一下,误认为就是坚持低脂肪饮食。

  过了两三个月,张先生的痛风又犯了。他委屈地找到医生,说自己的体重都下降了,怎么尿酸还这么高。其实,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和张先生一样,直接将低嘌呤和低脂肪划上了等号,认为痛风就是要少吃荤菜和油,多吃蔬菜水果。实际上,低脂肪饮食并不一定嘌呤就低。

  嘌呤是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所有食物都含有嘌呤。嘌呤被吃进人体后,分解成尿酸,大部分经尿排出,少部分随肠道排出。当嘌呤食物吃得过多,而人体代谢出现异常无法及时排除时,血中的尿酸浓度就会过高。最终,尿酸以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起痛风和其他疾病。

  虽然所有食物都含有嘌呤,但是含量却高低不一样。一般可分为低嘌呤食物、中等嘌呤食物和高嘌呤食物三大类。我们可以看出,痛风的饮食中,并不是所有荤菜和油脂都不能吃,比如蛋类、动物血、植物油和部分坚果、奶制品都是可以吃的;同时,也并不是所有蔬菜都是安全的,比如豆芽、黄豆、紫菜和香菇都是需要禁忌的食物。特别要提醒的是,一旦得了痛风,作为高嘌呤食物,啤酒是一定要戒掉的。

    痛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人病,但如今痛风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不再是老人病的专属了,而且越年轻患上痛风,病情愈加严重,我们应该对痛风病有一定的重视。

  痛风是什么

  医学上,痛风是由于体内的尿酸超出正常范围或者体内尿酸排泄功能的阻碍,而导致血液中尿酸成分偏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及其他组织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复性发作的炎症。其临床症状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更有甚者会患上关节畸形及其功能性障碍,并伴有尿酸性结石。

  痛风如何保健

  患上痛风病,每逢季节变换,便会疼得要了你的命,因此,我们应如何应对?保健方法主要有饮食保健、日常生活保健这两大类。

  首先,我们先介绍饮食保健。有不少民间痛风食疗偏方,患者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尝试。比如,白菜加植物油炒食,是最常见的一道菜式,它虽不起眼,但可起到缓解痛风的作用,可经常食用;痛风发作的时候,可以将茄子蒸熟切条加酱油、麻油、盐和大蒜等拌匀食用或者将土豆加以植物油煸炒,烧熟后直接使用,均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痛风的不适。

  接下来,介绍的是日常的保健技巧。第一,控制体重,痛风病患者要保持理想的体重,不宜过度肥胖或瘦小,过度肥胖患者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避免减肥过度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第二,痛风病患者可通过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馒头或面食等,这些食物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第三,喝大量的开水,养成每日喝2000-3000毫升的水,可以有效减少体内的尿酸;第四,少吃盐、海鲜,禁止酒精的摄入。

  39健康资讯——整合优质资讯,10分钟浏览全站精华。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39健康资讯——最实用的健康公众号,十万人的共同选择。

  

   从门诊来看,冬季痛风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专家表示,超过六成痛风症患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而诱发,特别是冬季往往是吃火锅的季节,火锅料及浓汤往往由海鲜、贝壳、豆制品、肉类等高嘌呤食物汇集一锅,导致痛风患者发作。

  那冬季痛风患者该如何饮食?专家建议痛风冬季饮食营养辅助治疗要坚持“三低一高”的原则:即低嘌呤饮食、减轻体重、低盐低脂膳食和大量饮水。

  痛风患者冬季不要吃火锅了

  火锅一直是医生告诫痛风患者最碰不得的食物首选,这是因为吃火锅时大量进食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骨髓、牛羊肉、海鲜、虾蟹。对于有些患者表示只喝汤不吃肉是否可行?专家表示,据测试,这些汤内每100毫升就含160~400毫克嘌呤。肉汤内所含的嘌呤物质比正常饮食要高出30倍,易导致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升高。

  那能不能稍微吃点呢?专家表示,那最好吃火锅的底汤和配料都宜清淡,少辛辣,以免刺激胃肠黏膜。也别吃太多动物内脏,可多吃些新鲜蔬菜,但要注意,蘑菇中所含的嘌呤也很高,不建议多吃。

  冬季痛风患者该怎么吃?

  专家介绍,痛风冬季饮食营养辅助治疗要坚持“三低一高”的原则:即低嘌呤饮食、减轻体重、低盐低脂膳食和大量饮水。

  首先要杜绝高嘌呤类的食物,像动物内脏(包括心、肝、肠、肚)、黄豆、香菇、浓肉汁、海鱼、贝类、酵母等要不要吃,鸡肉、鹅肉、猪肉、牛肉、草鱼、鲤鱼、腰果、花生、扁豆、菠菜、龙须菜、蘑菇、芹菜等中等含嘌呤类食物不宜多食用;面粉、洋葱、梨、苹果、杏子、南瓜、黄瓜、番茄等,含嘌呤的量较低,可以食用。

  其次要杜绝含有酒精类饮料的摄入,可以多吃些水果,如苹果、橙子等,有助消化。还应多喝水,建议每天喝水达到2000毫升以上,增加排尿次数,以利于尿酸排出。

  痛风常常会忽然发作,就像一阵风一样突然发生,疼得民众苦不堪言,所以叫做“痛风”!想要避免痛风发作,平常要控制体重和饮食。营养师提醒,平日若想吃海鲜,记得选择非养殖的深海大型鱼类,别吃秋刀鱼、虱目鱼等。痛风发作时,蛋白质食物最好都从蛋和奶类摄取。

  痛风的形成,通常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无法由肾脏和肠道排出,导致高尿酸血症,而此症的患者中,大约有1/10的人会罹患痛风,体内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内,导致关节肿胀和变形。

  发病期别减重 每月减1至2kg

  想要远离痛风之苦,除了控制饮食,维持理想体重也很重要。不过,营养师王子南表示,在痛风的急性发病期不适合减重,因为瘦得太快会使肌肉组织快速分解,而释放出大量嘌呤。建议每个月减少1至2公斤即可。

  痛风饮食怎麽吃?营养师说分明

  饮食方面,分成和非急性发病期和急性发病期两方面。

  非急性发病期

  请避免高嘌呤食物,比如内脏类、海产类、发芽豆类、芦笋、紫菜、香菇等。蛋白质要适量摄取,平日可食用豆、鱼、肉、蛋3至4两;王子南营养师表示,如果想吃点海鲜,建议选择非养殖的深海大型鱼,而不要吃白鲳鱼、虱目鱼、秋刀鱼、白带鱼、吻仔鱼等养殖小鱼。

  提醒民众,其他高嘌呤食物还有肉汁、鸡精、浓缩汤汁、酵母粉。

  急性发病期

  此时应选择低嘌呤的食物,包含蛋类、奶类、米、面、甘薯、叶菜类、瓜类、水果。另外,王子南营养师表示,蛋白质最好完全由蛋奶供应。食欲不振的话,可以补充含糖液体。

  少油脂不喝酒 多蔬菜多水分

  无论有无发病,平时都应减少油脂摄取,少吃油煎、油炸食物,因为油脂高脂饮食会抑制尿酸排泄。另外,由于酒精代谢所产生的乳酸会抑制尿酸排泄,喝酒容易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平常应避免饮酒。

  多吃蔬菜可以使尿液碱性化,促进尿酸排泄,不过记得避免黄豆芽、芦笋、紫菜、香菇等,水果则是全部都可以吃。王子南营养师提醒,每天也要补充2000毫升的水分,也可适度喝果汁(芦笋汁除外)、咖啡、茶、去油汤汁。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高尿酸血症组委员 成志锋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代谢病科主任 李长贵

  年末将至,各种社交应酬、外出聚餐的场合越来越多,尿酸高的你可能吃起来一高兴就忘形,回家受罪的是自己。那么高嘌呤饮食有哪些?还有哪些办法能帮你远离?《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介绍饮食调养记五招,新年不再怕痛风。

  第一招:别贪图食物鲜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高尿酸血症组委员成志锋教授告诉记者,嘌呤多存在于动物内脏、海鱼、贝壳类中,由于嘌呤是水溶性的,烹煮后大部分溶入汤里,所以鸡汤、肉汤、鱼汤里的嘌呤含量较高。此外,海鲜的嘌呤也要比河鲜稍高。蚝油、鲍鱼汁、海鲜酱等提鲜的调料中,嘌呤含量也很高,在家做饭还是避免食用为好。一句话: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

  第二招:这几类食物要少碰。外出点餐时,成志锋表明以下几类食物要提醒自己注意:

  高嘌呤类食物(每100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为150~1000毫克),痛风人群均应尽量禁食,包括动物内脏及鲭鱼、沙丁鱼、鱼籽、干贝、蛙、贻贝等。

  中嘌呤类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25~150毫克),缓解期痛风人群可选一份动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过多。动物性食品推荐鲈鱼等淡水鱼、鳝鱼、牛肉;植物性食品有干豆、豆浆、龙须菜、菠菜、蘑菇等。

  低嘌呤类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小于25毫克),适宜痛风人群食用。这类食品有大多数的乳类、蛋类、粗粮及杏仁、核桃等。此外,大多数水果每100克嘌呤其含量都小于0.01克,但榴莲、椰子、荔枝、木瓜和芒果等热带水果含果糖较多,应注意适量食用。 节日饮食尽量多选第二类和第三类食用,多吃淡水鱼,少吃肝脏,饮料选乳制品。

  第三招:少吃甜食,远离糖。高糖食品虽然从嘌呤角度几乎不足为虑,但有研究表明:含葡萄糖与果糖的饮料均可使痛风风险增加。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代谢病科主任李长贵提醒道,虽然蜂蜜嘌呤含量很低,每100克仅含2.4毫克,但是由于蜂蜜中含有较多(约占49%)的果糖,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者只能适量食用蜂蜜。更要引起痛风人群注意的是甜饮料及糖果,远离添加糖及含糖较高的甜点,挑选有营养标签的食物也尽量选碳水化合物低的。还有一些“藏糖大户”也要留意,比如浓缩果汁、速冲糊粉(咖啡)、果酱、代餐能量棒、酸味零食等。因为高糖营造的高热量环境不利于嘌呤的代谢。

  第四招:多喝水、少饮酒。成志锋教授:大量饮水或进食含水量多的食物,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喝水时以弱碱性水为好,如天然矿泉水、苏打水等,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酸性代谢物,改善痛风患者体质,更好地促进尿酸排出。而酒精会使血乳酸水平增高,血尿酸增高。每天饮用341毫升的啤酒就会使痛风的发生率增加50%。痛风患者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尽量不要喝啤酒和白酒,如果您到了非喝不可的场合下,建议选择干红或干白葡萄酒适量饮用。

  第五招:这样烹调减少嘌呤含量。恰当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做鱼肉类菜时,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所以,痛风患者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可减少此类食物中嘌呤含量,同时也减少热量。烹饪厨具方面建议选微波炉、不粘锅和烤箱。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必须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均衡营养成分比例。使用微波炉或不粘锅可避免因食用油过量而造成的热量过多,同时减少维生素的丢失。烤箱既能除去多余的油,又能烤出香喷喷的美食。此外,烤鱼或肉时在盘底铺上铝箔纸,可吸去溶出的嘌呤和油,从而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和热量。

  常有人在我的公众号“健康新佟学”上问我:喝“苏打水”就能治痛风是吗?是的,但这个“苏打水”最好自己配,那些市面上买的“苏打水”可能帮倒忙!

  随着中国平民饮食宫廷化,中国人的“痛风”开始高发。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都有一些尿酸,但如果超过一定浓度,尿酸就不能溶解而析出,尿酸的结晶沉淀在组织中,特别是关节附近,因为那里比较疏松,这个时候就会疼痛。

  有的人睡了一觉起来,发现大脚趾肿了,很疼,却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扭伤过,这个时候最好去查查是不是痛风?很多人在确诊痛风之后回想起,发病之前的夜宵吃的是海鲜,喝的是啤酒,就是这些高嘌呤的食物诱发了痛风,因为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端产物。

  既然叫尿酸,就要经肾脏排泄,所以“痛风”严重时,也会在肾脏形成尿酸结石,而通过增加排尿和碱化尿液的办法,是可以促使过高的尿酸排出去的,这也是治疗痛风时的办法之一。

  具体到痛风病人自己,除了吃药,还可以借助“苏打水”来辅助治疗,只不过这个“苏打水”不是我们在超市买到的,而最好是自己配的,因为超市买的“苏打水”,远没到达到能碱化尿液的碱性。

  医院治疗“痛风”,常用碳酸氢钠作为碱化尿液的药物,这就是“小苏打”,但我们市面上买的“苏打水”达不到这个量。所以,如果想用“苏打水”治痛风,最好自己配,成分也简单,就是蒸馒头的“小苏打”,可以参照医院的治疗剂量,一般是每次1克,每日3次,作为痛风的药物辅助。

  对“痛风”病人来说,饮食控制很关键,因为蔬菜、水果、牛奶等消化吸收后,钾、钠、钙、镁等呈碱性元素比较多,所以属于我们常说的“碱性食物”,可以促进尿酸排泄。粮食、鱼、肉、蛋消化、吸收、代谢以后,硫、磷、氮、氯等酸性元素比较多,属于“酸性食物”,不利于尿酸排出。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治疗和预防“痛风”要足量的饮水,每天要喝到20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尿量,保证尿酸能及时排出去而不是停留在体内肇事。

  市民邵先生询问:我50岁,工作忙,应酬多,常要陪客户喝酒。前年我的足部关节突然肿痛,风湿科医生诊断为“痛风”,今年发作次数增多,我现在没有关节肿痛等任何症状,但医生说我的血尿酸高,还要我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什么是痛风?我的关节不痛了还要服药吗?我平时的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院长叶志中主任医师回复——痛风的病况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并损伤肾脏,导致肾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痛风患者往往关节肿痛发作时间短暂,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关节肿痛等任何症状(此时称为痛风的发作间歇期)。在没有任何不适的痛风发作间歇期,是否需要治疗,主要看血尿酸的情况,若血尿酸高,就一定要用药。

  可以说,间歇期的降尿酸治疗比发作期的止痛治疗更重要,其保健的意义更大。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痛风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目前痛风的治疗强调其长期治疗的目标是“治愈”,即要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57umol/L以下,以溶解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并预防新的晶体形成。

  然而,据我们对深圳痛风等风湿病的一项调查显示,实际上只有不到1/5的痛风患者接受降尿酸治疗,且大部分使用降尿酸药物不规范,不足以将血尿酸降至目标值,也就是说,大部分痛风患者都未能达到上述“治愈”目标。

  平时的日常生活调理,要注意: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蚝、蟹、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严格戒酒,以预防急性发作。如非要喝酒不可,宜选葡萄酒相对影响较少。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多食碱性及含嘌呤低的食物:如蔬菜、柑桔、西瓜、冬瓜、鸡蛋、牛奶等。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受潮,关节损伤,穿鞋以宽松舒适为宜。肥胖者要降体重。

  专家资历——叶志中,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风湿病)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副主席、深圳市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