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变中全血粘度检测的意义

  全血粘度检测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临床意义]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的重要参数,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全血粘度升高会导致下列疾病的发生:

  1.循环系统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周围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深静脉栓塞等。

  2.糖尿病。

  3.脑血管病:中风、脑血栓、脑血管硬化症等。

  4.肿瘤类疾病:较为常见的为肝脏、肺和乳腺肿瘤等。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6.其他:休克、烧伤、先兆子痫等。

  全血粘度减低见于各种贫血、大失血等。

(实习)

相关阅读:

夏季妇科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男性体检有四项绝不能少
检查两对半的意义有哪些?
如何选择胃病的检查方法?
心理CT透视心理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