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或可靶向治疗结直肠癌

  近日, 一项对护士健康研究和医务人员随访研究的最新分析表明,PIK3CA 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确诊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81 mg/d) 有显著生存获益,而PIK3CA 野生型患者则无获益,提示阿司匹林或是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药物。(N Engl JMed.2012,367:159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在防治癌症上有重要作用。2009 年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确诊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的总死亡风险和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1% 和29%,获益者均是环氧合酶2 过表达的患者(JAMA.2009,302:649)。今年3 月, 英国牛津大学Peter M. Rothwell 等在《Lancet Oncol》上同时发表的3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抗癌效果显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 mg/d)可降低癌症和癌症死亡风险,同时能预防腺癌远处转移(LancetOncol. 2012,13:518)。

  该项最新分析共入选964 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52 例存在PIK3CA 突变。90 例PIK3CA 突变型患者确诊后未用阿司匹林,5 年内死亡率为26%;在确诊后规律应用阿司匹林的PIK3CA 突变型患者中,5 年死亡率仅3%(P<0.001)。研究者报告,确诊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PIK3CA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总死亡风险降低46%( 图1A), 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82%;然而,PIK3CA 野生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则无生存获益( 图1B), 用和不用阿司匹林者的5 年累计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均为15%(P=0.92)。

  

  奇怪的是, 阿司匹林对PIK3CA 突变型结直肠癌似乎并无预防作用。在确诊前应用阿司匹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PIK3CA 野生型和PIK3CA 突变型的结直肠癌比例相当。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肿瘤进化(tumor evolution)有关。在肿瘤进化过程(即确诊前后)中,阿司匹林与PIK3CA突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

  主要研究者、美国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Xiaoyun Liao表示,若该研究结果在前瞻性研究中被证实,意味着临床医生在治疗结直肠癌时有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辅助治疗手段。

  评论

  在同时发表的述评(N Engl J Med.2012,367:1650)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Boris Pasche 指出,“由于1/6 以上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存在PIK3CA 突变,靶向辅助应用阿司匹林将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表示,“阿司匹林极有可能会变成21 世纪靶向治疗的老药之一”。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James P. Wilmot 癌症中AlokKhorana 指出,在与患者就阿司匹林的风险、获益和证据进行充分交流后,临床医生应考虑在结直肠癌患者确诊后每日给予小剂量(81 mg/d)阿司匹林治疗。不过,他认为,PIK3CA 突变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还有待明确。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