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爱上网的王先生把这个名称输入到一个药品价格查询网站上,结果相同名字、相似规格的药,少则差了十几元,多则差出几十元。“同样的药咋会差这么多钱?”王先生的疑问也代表了许多百姓的困惑。
通用名是“法定的”商品名是“自定的”
“一药多名”的原始驱动力是利益
据相关资料介绍,药品主要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由药典委员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报卫生部备案的药品的法定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同种药品的通用名一定是相同的。商品名则是由不同药厂对自己制剂产品所起的名字,所以同一种药物由不同药厂生产的制剂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商品名。目前国内执行的是2006年出台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品通用名称应当显著、突出。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
“一药多名”的原始驱动力是利益
既然国家对药品名称已有了基本规定,但市场上为什么还这般混乱致使百姓雾里看花呢?记者为此分别采访了药品领域的专家、商家等。
受访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专业 丁老师
记者:“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目前市场上的药品名称是否按规定执行?”
丁老师:“根据国家法规来衡量,目前市场上的药品在包装上虽然把其通用名字体扩大了,但相对于商品名,无论是字体粗细还是颜色深浅都不能与商品名相比。很多厂家都是在钻法规的空子。”
记者:“百姓在购药的时候会出现哪些误区呢?”
丁老师:“目前,老百姓因为对于药品缺乏专业的认识,所以获得药品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广告,但很多广告都是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而且广告中主要宣传的是商品名,所以百姓在购药时也只知道商品名,却不知道其成分组成,即通用名。”
记者:“有的药品成分相同,但价格差距很大是为什么呢?”
丁老师:“中成药的话,因为药材品质和工艺的差别,价格可能会有一些差距。相对来说,西药因为是化学制剂,所以相同情况下生产出来的西药,价格就不应该差很多。价格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高昂的广告费用。”
记者:“从专业角度,您有哪些建议呢?”
丁老师:“药品科普知识的普及对老百姓很重要,不要一味地相信广告,还是应该记住药品的通用名。”同时,药师制度也更应该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药师普及还很有限,即使有药师,老百姓也不会利用。建议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药师的必要性,从而为百姓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