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医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处方权的获得
加大对开具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师的处理力度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与临床重点专科和医院等级评审挂钩,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将进行公示。
日前于北京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宣布今年将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的全球性共识下,我国率先展开的治理抗菌素滥用问题的全国性行动。
“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背后也存在一些社会性问题,现象普遍,影响深远,一下子扭转可能有点难度,但是需要逐步努力。”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杜文民表示,合理用药的首要难题即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
据悉,针对抗菌药物滥用问题,卫生部将组织专项检查组,不定期对全国部分医疗机构的处方、医嘱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飞行检查。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将进行全国通报,并协调地方政府给予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当事人诫勉谈话或行政处分。同时,根据卫生部近日将出台抗生素相关使用标准,用量超标严重的三级医院,有可能将被降为二级。
全球滥用纠偏进行时
作为抗生素使用和生产大国,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现状颇为触目惊心: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3万吨用于出口,其余18万吨为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同时,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抗感染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抗感染药与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激素联用成为“常规用法”。
据悉,为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卫生部曾于2004年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8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随后,2009年全国样本医院用药统计显示,药品单品总金额排序中,抗感染药物呈下降趋势,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已退出领先位序,头孢孟多和头孢替安后来居上,表明国家加强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现象的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4月22日,SFDA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发布《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信息,报告显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抗感染药物,报告数量占首位,占化学药品的55.2%。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化学药品排名统计中,列前20位的品种中抗感染药物有17个,前3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在上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化学药品排名统计中,列前20位的品种中抗感染药物有16个,前3位分别是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青霉素。
对于如何来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世卫组织认为,首先要从根本抓起,由政府投入资金对滥用抗生素危害性进行广泛宣传,让人们了解抗生素使用的知识。根据各国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在社区和医院对抗生素进行管制。还有通过开发和使用临床诊断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追踪和控制耐药性的扩散。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