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渣是放错了位置的有用资源

  有人说过,世上原本没有垃圾,如果说有,垃圾也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中药材经过提取后,提取成分能制成中成药,那剩下的药渣又该作何处理?一直困扰着中药企业的药渣处理问题,最近随着国内首个中药药渣制备生物有机肥料基地落户广东有了新突破:由于植物药材中可被提取的有效成分平均只占5%,经过提取后中药渣还留存多种有机养分和一定量的活性成分,只要经过高温发酵就能变成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肥料。

  每年数百万吨药渣被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中药企业有1636家,每年消耗植物类药材70万吨左右,产生的药渣高达数百万吨(含水分)。广东一力药业就是广东其中一家专门从事中药提取的制药企业,其投资建设的现代中药提取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GMP中药提取车间。以一力年处理2万吨中药材的提取量计算,每年产生的药渣多达5万至10万吨,而仅垃圾运输费一项,就高达100万元。

  “目前对废药渣处理,基本上就是采用深度填埋或焚烧这两种方式。”一力药业董事长、总经理曾胜告诉记者,但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有相同的问题,就是对垃圾填埋场的大量占用以及对抗污染的高技术处理要求和费用。然而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这些药渣又会发酵变质,散发恶臭、滋生细菌,为周边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这正是全国所有中药企业都面临的棘手问题。”

  “由于植物药材中可被提取的有效成分平均只占5%,经过提取后中药渣还是留存多种有机养分及一定量的活性成分,所以目前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力制药产品研发部部长张浩说。

  药渣变有机肥身价上千元

  如何将药渣有效利用成了困扰一力药业的最大难题。“从华农大到台湾企业,一力制药考察了很多种处理中药药渣的技术,最后来自台湾一家名叫又华企业的药渣高温发酵技术给了我们惊喜。”张浩介绍说,这项高温发酵技术都在密闭的反应罐中进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发酵时间短,整个发酵工艺在8到48小时内即可完成,而一般的中温发酵至少要20天以上;发酵占地面积小,比中温发酵少数十倍;此外还能避免药渣发酵工艺过程中产生恶臭、粉尘等二次污染物,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危害。”

  张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投入2000多万元建药渣制备有机肥项目,以一力年产5万至10万吨左右的药渣计算,就可年产约15万吨左右有机肥。按照目前有机肥市场价格在每吨500到1200元不等,减掉制备有机肥产生的人力水电及添加剂每吨约300元的成本,而所制备的有机肥料可创造大约9000万元的年产值,同时还能节省100万元的垃圾运输费。

  “这也是我们尝试和台湾又华公司技术合作,开发药渣制备有机肥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要原因。”曾胜说。

  荒漠化带来的巨大商机

  事实上,一力药业最终选择与台湾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是看中台湾地区农业发达的技术,另外对于台湾方面在有机肥利用和出口方面的丰富经验亦在其考虑之中。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显示,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共10亿多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也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而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相当严重的国家之一。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据估计,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

  “台湾又华采用同种技术制备的有机肥主要出口中东迪拜,用于治理当地的沙漠化,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也希望从中借鉴经验。”曾胜说,有机肥由于制备原料为中药渣,所以其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腐殖酸,木质素具有吸湿黏结作用,腐殖酸具有吸湿保水功能,能够固定流沙、防止风蚀、补充养分、肥沙养苗、吸湿保水、抗旱保墒。“如果这种有机肥能最终用于沙化荒漠治理,可承担固沙功能,在牧草生长过程中可为其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植被功能群体建成,培肥沙地、改良沙地,那将是巨大的商机。”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