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品冒充药品一律暂停销售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今天公布,我市已启动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重点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有调查显示,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正呈逐年上升之势,96%的保健品店所售产品存在“冒充”现象。


  专项行动中,药品监管部门将全面检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未标示文号等非药品产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上述产品在标签、说明书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品疗效等行为,以及产品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的,一律予以暂停销售,并分类进行处理。检查中发现涉嫌犯罪情形的,一律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非药品冒充药品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消费者受误导使用其治病,将严重贻误治疗时机,加重治疗成本。同时,一些非药品产品存在非法添加药物的现象,添加剂量甚至超过正常剂量的几十倍,存在安全隐患。与药品的高投入、高标准、严要求相比,非药品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扰乱了市场秩序。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