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时应用抗利尿激素

  目前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用抗利尿激素代替肾上腺素来治疗室颤。国外学者在2005年1月的Arch Intern Med杂志上就抗利尿激素治疗心跳骤停的有效性做了报道。他们对1519名心跳骤停患者做了系统回顾及荟萃分析。结果发现: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在恢复自主循环失败 (RR, 0.81; 95% CI, 0.58-1.12), 入院前死亡率 (RR, 0.72; 95% CI, 0.38-1.39),24小时内死亡率(RR, 0.74; 95% CI, 0.38-1.43), 出院前死亡率(RR, 0.96; 95% CI, 0.87-1.05),死亡或神经系统受损的合计数上 (RR, 1.00; 95% CI, 0.94-1.07),二组并无统计学差异。


  在以下3组群体中抗利尿激素及肾上腺素在出院前死亡率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室颤或室速(RR, 0.97; 95% CI, 0.79-1.19),无脉性电活动 (RR, 1.02; 95% CI, 0.95-1.10), 停搏 (RR, 0.97; 95% CI, 0.94-1.00)。据此,学者们认为,抗利尿激素与肾上腺素相比在心跳骤停的治疗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