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告别手工作坊时代

  千百年来一直靠手工生产的藏药,现在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传统的藏药生产加工融入现代高科技,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名优藏药陆续问世,不但走向全国,而且叩开了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截至目前,西藏藏药企业生产的藏药品种达360多种,实现藏药产值6亿多元。


  现状——

  藏药开始走向世界

  8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娘热路上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来自那曲地区索县嘎木乡的格桑躺在病床上。他的左腿粉碎性骨折,做了植入性手术,住了23天院。“这里语言沟通方便,用酥油制成的涂擦剂效果很好,味道也亲切。”格桑笑着说,放牧过程中难免受伤,还是住藏医院习惯点。

  与西医相比,藏医优势颇多。西医在治疗急性和外科疾病方面有优势,但西藏县级医疗机构基本上无法开展手术,藏医可以把脉看病,不需要太多的辅助检查手段,更符合西藏的实际,也因此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欢迎。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占堆向记者介绍,藏医药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农牧区基层藏医处方的费用比西医便宜30%以上。

  由于文化认同、历史习俗等原因,藏民对藏医药的认可和喜爱程度非常高。一些藏药在西藏供不应求,很多藏民都在颈上系着药囊,包一粒七十味珍珠丸,以备救急,甚至有“一粒药丸换一匹马”的说法。

  藏医人数仅占全区医护人员的1/10,但服务人数却占到总量的1/3。“在很多县人民医院,一个藏医科的门诊量相当于其他科室的总和”,自治区卫生厅藏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巴桑介绍。自治区藏医院、山南藏医院等的门诊量均高于同级的其它医院。

  藏医药的独特魅力在于,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无污染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同类药物,一般不会产生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

  从手工作坊到流水线生产,传统的藏药生产加工融入现代高科技,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名优藏药陆续问世,不但走向全国,而且叩开了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门。

  如今,西藏藏药产业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了解,截至目前,西藏藏药企业生产的藏药品种达360多种,实现藏药产值6亿多元。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