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BMC生物学》杂志5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驱蚊剂“避蚊胺”(DEET)对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关键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重新深入研究这种驱蚊剂的安全性。
由法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研究发现,“避蚊胺”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这种酶在昆虫和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都非常关键。
研究人员说,“避蚊胺”常与其他杀虫剂混用,但它在与氨基甲酸盐类杀虫剂混用时毒性会增强。研究人员认为,出于对公众健康安全的考虑,应该重新对“避蚊胺”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避蚊胺”于20世纪中期被发明,化学名称为二乙基甲苯酰胺。它可以有效趋避蚊、蠓、蚋、蝇和跳蚤等昆虫,因此在全世界一直得到广泛使用。
(实习)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适应症:
避孕[详细]
最高零售价:¥55/盒
网上药店:健一网CFDA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